呂清廣本紀 第五十三章 舊世界珍藏版

作者 ︰ 半了散人

不會沒關系,可以學。

呂清廣現學現賣也是趕趟的,好在這靈識運用並不需要修煉。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說白了就是‘外放’兩字。將靈識外放到你要探查的空間或物品上去,靈識就能把探查到的信息自己帶回來。這就跟鯨和海豚的聲納差不多,蝙蝠也有類似的情況,沒有什麼玄妙的。

三言兩語,風天把靈識探查的道理一講,呂清廣就明白了。不就是把靈識放到體外去嗎?很簡單,哥們兒會。也不等風天進一步解說,馬上開始實踐。

風地看著呂清廣笨手笨腳的指揮著神識飄向窗外,還沒來得及出言譏諷,就見那神識鋪天蓋地地向整個空間蓋去,頓時大驚失色。

這靈識運用也是有竅門的,不能盲目的胡來。探查物品可以用靈識裹住,越小的物品可以裹得越全,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完全覆蓋了。當然,這也和使用者的神識強大程度息息相關,所以物品的大小也是相對靈識強弱因人而異。探查空間就不是這樣了。

對空間的探查對靈識使用者的技巧要求比較高。探測者需要將靈識控制成一縷細絲,逐步去了解這個空間的奧秘。越是大空間越是要細。

這有幾方面的好處︰首先是處于安全考慮。一個陌生地空間里不確定的因素很多,處處都可能隱藏殺機。只放出細細的一縷,既不容易驚擾到可能隱身其中的高手又便于自己及時撤退。就算遇到空間裂縫或強力禁制,靈識進去出不來那細細的一縷損失也不大。第二是靈識量畢竟不可能和一個未知空間相比較,要想覆蓋一個大空間特別是那種沾上無限二字的巨型空間,就只能用痴人說夢來形容了。第三點,靈識的使用也不是沒有損耗和代價的。大規模的使用靈力對精神力和靈力都是巨大的負擔。干活總是得非點力,冷不丁的,運動過猛了。那不要說第二天的酸痛,當場抽筋都是見慣不驚的。還有第四點,覆蓋面越廣同時帶回來的信息量就越大,這就需要夠高速的神經系統和寬廣的腦海來容納。否則就不是頭疼欲裂那麼簡單的了。

以上這些都是風天正要講可還沒來得及講的。

誰知道呂清廣沒等他把話說完就不管不顧的將靈識鋪天蓋地的發散出去了。

手鐲里的十位太古靈族急忙各自發出一縷細細的靈識向不同方向射去。遠處,遠處,更遠處,直到極遠處。

它們被呂清廣靈識的強大驚呆了。

用時也被這里的空間尺度驚呆了,可也太小了。

風地收回靈識問同樣已經收回靈識的風命︰「難道,這里不是靈界。可這里的一切都又的的確確是靈界的,可是怎麼會這麼小?」

「不僅小。」這時風天插了進來,「更重要的是根本沒有上靈界和中靈界的存在了。只有一個下靈界,還是微縮刪節版的。」

「怎麼會這樣?」風地茫然無措的問。

風地也回答不了它這個問題。

手鐲內陷入一片寧靜,十個身影都擺成了思想者的造型。

于此同時海量的信息穿回呂清廣的腦海,幸虧他的身體被混沌之力改造過,神經系統和腦海都不是一般的強韌和寬廣。

隨著信息的反饋,腦海里出現了這個空間的情景,先是這個大樓,然後是周圍,再慢慢推向遠處。

這時一棟圓形的建築,用的是和廢都相似的材料。

難以想象,這樣一幢直徑過萬米高超千層的建築是怎麼修建的。它居然可以渾然一體,就像是整體現澆的。這讓裝飾設計師呂清廣嘆為觀止。

建築里只有外圈是房間,不過只有一十八米的進深。

內部的萬米都是空的,這是一個多麼大的中空部分啊!中空的頂部就是太陽,可不管靈識從哪一層望向太陽,而太陽的高度都只及胸口而已。太陽將光芒灑向整個空間,卻不向中空部分投射。它產生另一種特殊的流動,並只向中空部分流淌,這是他未曾看過的稱為「靈流」的一種靈界能量。靈流是靈人們靈力的來源。靈界的太陽給予靈界光和熱並維持這裡所有的生機,但是只有靈流這種特殊的能量才能帶來靈力。

靈流灌滿整個中空部分,而後漫過所有的房間,剩余的才向四周蔓延。

越就近越能得到更多的靈流。

大樓里住的靈人不多,越高層越少,大量的房間都是空置的。

到了呂清廣所在的八百九十四層就一個靈人都沒有了。再往上也都是空的。

濃稠的靈流在整個上層空間淤積。

靈流的吸收是緩慢而無聲無息的,處進入這里時呂清廣並沒有感覺到自己在吸收靈流中的靈力,甚至連靈流的存在都沒有注意到。而十位太古靈族則早已習以為常,何況這里的靈流純度也就勉強和中靈界媲美,比之上靈界還差上許多,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的。

呂清廣在不知不覺間吸收著靈流,這也是混沌之力帶來的好處之一。現在他的身體就是一個不挑食的好孩子,有什麼就吃什麼。只要不被元嬰虎口奪食,那是得住機會就放開了吃,更本沒有挑挑揀揀這一說兒,撿到盤子里的就都是菜。也是被元嬰禍害苦了,經脈、髒器、血肉骨骼都餓得嗷嗷叫,好容易這次元嬰被滿腦子的信息困住了,沒發現這里的美食,都瘋狂的自行吸收著。

自己**的胡吃海塞行為呂清廣也不清楚,他正忙著看大樓外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模樣呢。

大樓的外面是一圈一圈的建築群,每一圈都是由無數圓形的建築區構成。

每個建築群都有一個中心地標式建築,其他建築圍著他形成一圈一圈的圓形。靈流到了每個建築群都是進入中心地標然後再向圍繞它的建築發散。

這樣一來,住在地標里的靈人就會得到最多的靈流也等吸收到最多的靈力,靈流在擴散的過程中逐層遞減,越往外圈的外圈靈流就越稀薄。

這些建築群每個圈子都有自己的固定風格,有部分是裝飾設計師呂清廣所熟知的,比如︰紅牆綠瓦雕梁畫棟的中式宮殿風格,尖頂高聳石頭壘砌的哥特式城堡風格,紅頂黃牆到處見點小弧線和原木碎石馬賽克的西班牙風格,鋼筋水泥大玻璃的現代城市風格,回廊木屋的美國鄉村小別墅風格••••••但更多的是光怪陸離的不知道什麼風格的風格。

這些建築群里的靈人也不均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完全沒有規律。

建築群之間隔得很遠,它們之間有的是草原,有的是琥珀,有的是大海,有的是高山,有的是沙漠,有的是雪原,有的是熱帶雨林,有的是大河,有的是沼澤,有的是一些呂清廣也說不清楚的地貌。

靈人也常到建築群周邊的地方去,又獨自前往的也有成群結隊的。

這些靈人仿佛已經在這里生活了很久了,不少建築都有長期使用的痕跡。這些靈人也絕大多數都是安然自得的樣子也不像新搬遷過來的表現。這讓呂清廣很茫然,這靈界不是才破碎了重建沒多久嗎?怎麼這些靈人都是一副土生土長的怡然自得和熟悉無礙呢?

他想問問風天這是怎麼一回事,可是靈識無邊無際的蔓延開去,返回的信息流把他的神經系統通道全部佔滿了。別說去問手鐲里的太古靈族問題,就是他像動動手指母都做不到。

頭暈腦脹、精疲力竭的感覺漸漸包圍著他,他的意識越來越遲鈍,越來越麻木,漸漸的,他昏了過去。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呂清廣本紀最新章節 | 呂清廣本紀全文閱讀 | 呂清廣本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