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王 正文 第69章 參苓白術散

作者 ︰ 沐軼

孫兆認識文賢儒,以前同殿為臣的,如今老學究致仕了,但是在近左的威望還是有的,听他這麼說了,雖然對葉知秋私下里給人看病頗為震怒,卻也不好發作。只是陰著臉站在那不說話。

孫奇听得新奇,起身走了過來,對葉知秋道︰「文老先生是什麼證,你又如何治的?」

這時,一直失魂落魄的孫永軒也終于回過神來,也過來問道︰「文老先生的病好了?」

文賢儒瞧了他一眼,捻著胡須道︰「好是好了,不過不是吃你的藥好的,你弟弟在你的方子加了一味干姜末,也就一銅錢那麼多,便治好了我的咳嗽,厲害吧!哈哈哈」

孫永軒蒼白的臉頰上微微變紅了,有些尷尬,這文賢儒吃了他的藥數月不好,這他是知道的,現在卻被弟弟加了一味普普通通的干姜末,便治好了,當真奇怪,瞧著葉知秋,道︰「加干姜末能治好他這病?」

葉知秋道︰「文老先生是痰火阻肺證,要化痰瀉火,本來我的用方也是跟大哥一樣,只是大哥的方子一直吃不好,我就琢磨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這熱痰非陽不化,姜汁善于化熱痰,可是文老先生年歲比較大,肺中熱痰屬于老痰,日久黏膩,姜汁力道不夠,不容易花掉,所以我再加了一味干姜末,因為這病是熱病,干姜辛溫之物不能多加,所以只加了一錢幣,想不到就好了,嘿嘿,其實也是大哥前面用方給了我提示,若沒有大哥用方兩三個月沒有效果的前車之鑒,我也未必能治好老先生這病的。也是取巧了。」

他越是這麼說,孫永軒就越不好意思。

孫奇听罷,連聲贊道︰「很好,澤兒不拘原方,膽大心細,善于思考,抓住了病癥的關鍵,為醫之道,正是需要這樣的!」又瞧著還是一臉陰霾的孫兆,道︰「澤兒能有這份成就,我們應當高興才是,雖說他私自給人看病不妥,但現在景況不同,這壞事便是好事了。他已經有次造詣,昨夜老太爺說的,便大有希望可以實現了。」

孫兆想想也對,葉知秋的基礎越好,教起來就越輕松越快,一個月教會他行醫看病這個目光就越有希望實現。對葉知秋治療這病的思路也覺得很是驚訝,暗中也有幾分佩服,便把臉色放緩和了,對葉知秋道︰「既然你治了,就接著治吧,後面如何治,趕緊的告訴老先生。」

葉知秋听說自己的方子竟然有效,當真是驚喜交加,一顆心怦怦亂跳個不停,听師父這麼說了,趕緊起身道︰「效不更方,繼續原方服用,再吃一劑,若癥狀消失就不用吃了。若好沒完全好,便繼續再吃一劑,應該就差不多了。」

文賢儒躬身謝過,道︰「看病的人多,我就不耽誤你們了,告辭!——孫大夫,以後我再病了,還來找你看病啊!」長笑聲中擠出人群走了。

葉知秋笑呵呵望著他走遠,一扭頭,看見孫兆臉上還是有些陰沉,忙躬身道︰「對不起師父,我私自給人看病,實在不該。」

孫兆道︰「若是以前,這件事斷不能這麼就作罷,現在嘛……,唉!看病吧!」

說罷,坐了下來。想了想,道︰「既然你已經知道了舌診相關知識,咱們就直接看病吧。」

說著,讓排隊等候的最先一個病患過來就診。

這病患是個三四歲的小女孩,不停咳嗽,一個老婦抱著來的,見衣著簡陋,臉色憔悴,一看就是貧苦人家的孩子。

老婦坐下,沒等開眼,便已經哭了起來︰「太醫,你看看我孫女吧,她這是怎麼了?」

孫兆一看,只見這小女孩身形瘦弱,月復部膨大,面色萎黃,神情倦怠,不停地咳嗽著,咳得厲害時還喘息作嘔,吐出少量清稀的白痰。問孩子二便,得知大便時溏。

孫兆伸手過去,握著小女孩的手,感覺小手冰涼,查脈望舌之後,心中已經明了。

那老婦心疼孩子,哽咽著說道︰「這孩子剛生下來,她娘就死了,所以沒女乃吃,只是用米湯喂養,自小就體弱多病,這次咳嗽,已經一個多月了,原想著咳兩天就好的,卻一直咳了這麼久還不見好,昨兒個,他爹回來了,跟人家跑買賣當伙計,得了一點米糧,這才讓我拿去換了錢,帶孩子來看病。」

孫兆對葉知秋道︰「你先前不是給文老先生治了咳嗽,效果不錯嘛,這孩子也是咳嗽,你再看看吧。」

葉知秋苦笑︰「我,我還不會看呢。」

「學著看,有我在,怕什麼。」

「好吧。」葉知秋試著診脈,道︰「脈象好象虛而緩,是吧?」

「嗯。」

葉知秋又讓孩子伸舌頭出來瞧,小孩卻不理,叫了一聲「女乃女乃」,跟小貓咪叫似的孱弱,然後拱進女乃女乃懷里。那老婦哄了半天,這才把頭轉了出來,伸出了小舌頭。孫永澤瞧過,心中沒有把握,瞧著孫兆。

孫兆道︰「這種舌色,屬于淡。但是舌苔已經花剝。主證為何?」

葉知秋道︰「舌淡而苔剝,主氣虛或者氣血兩虛,是生發之氣不足,病患體內營養匱乏,所以舌苔生長不良,才會出現這種舌苔。」

「既然你都明白,那你辯證瞧瞧。」

葉知秋背書可以,可是具體到病案,他就傻眼了,瞧著孩子,一時不知怎麼辦。

孫兆笑了笑,道︰「這孩子咳嗽說明什麼?」

「病位在肺!」

「孩子是米湯喂大,現在食少、便溏、月復大、面黃,有說明什麼?」

「米湯喂大,營養肯定跟不上,脾胃必虛,食少、便溏、月復大、面黃,正是脾虛的表現。」說到這,葉知秋喜道︰「孩子是脾虛及肺,土不生金?」

「不著急!」孫兆搖搖頭,道︰「還有一組癥狀你沒有注意到嗎?」

經他這麼一提醒,葉知秋立即明白了,急忙道︰「孩子聲低氣短,神疲,脈緩弱,舌苔淡,這是氣虛!孩子咳嗽是本標,氣虛是本,而脾為生氣之源,因為脾虧所以氣虛,而氣虛又累及到肺部,脾在五行為土,肺為金,土為金之母,本來土應當生金的,現在土虛了,生不了金,應當補脾益氣,培土生金,對吧?」

孫兆愕然,轉頭又瞧了一眼孫奇,孫奇也是很驚訝,這孩子一點就透,而且思路敏捷,能迅速判明重點,當真是難能可貴。

葉知秋見他不說話,惶惶道︰「我說錯了嗎?」

「沒錯,挺好的,就是這證。用方呢?該用何方?」

既然知道了病證,相應的用方便已經成竹在胸,葉知秋略一沉吟,道︰「用參苓白術散!」

孫兆一愕,道︰「這是什麼方?」

葉知秋猛然想到,這方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而這本書是在北宋校正醫書局成立二十多年以後才刊印發行的,不過,昨夜好象在孫用和的醫書里見過這個方子,只是沒有命名,這時候顧不得那麼多,便道︰「是爺爺給我的書里的方子,用人參、白茯苓、白術等為藥,專門治療脾虛濕盛證的。」

孫兆頓時露出些許羨慕,道︰「這是爺爺的珍藏,連我和你伯父都沒有見過,你要好生學習才是。」

「好的!」

「既然是爺爺的方子,肯定錯不了,那你擬出來我瞧瞧。」

孫奇在一旁道︰「這樣不妥,既然老太爺沒有傳給我們,還是不要看為好。」

孫兆神情有些尷尬,道︰「我是看看這方子對不對,如果用錯了方,那可怎麼辦?」

孫奇瞧著葉知秋,道︰「老太爺醫書記載這方子主治什麼?」

「飲食不化,胸脕痞悶,腸鳴泄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嗯,是有些地方需要加減調整,這樣吧,你把病人四診情況和你的用方寫了,封好,讓小星送去給爺爺看看,調整之後再拿回來用。」

葉知秋答應了,提筆寫方,孫兆听孫奇這麼說了,自然是要回避的,讓了開去,等他寫完封好,這才回來,把方子交給了曾小星,送去給老太爺孫用和過目。

下一個病人,是個年輕男子,坐下呆了半晌,連聲嘆氣,才說這半個月來兩脅脹悶不舒,嘆氣之後又覺得舒服一些,孫兆細問原因,那人才吞吞吐吐說了,因為說好了一門親事,也見了面了,兩下都很合意,只是對方要彩禮太高,家里屋里承擔,所以郁郁寡歡。

孫兆指點葉知秋四診之後,得知這人還有頭暈、失眠、不想吃東西,嘴巴微苦,大便欠爽,脈弦,苔薄白。

四診完畢,孫兆問道︰「他這病如何辯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本草王最新章節 | 本草王全文閱讀 | 本草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