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人生之重合 第一卷 第九十九章 “意”門 上

作者 ︰ 獨孤天寒

從張微家回來後,緋雨和諾諾就各自也回家了。諾諾的家也是住在東湖區,從轉學後,他的家都是一直在東湖區,現在是爺爺女乃女乃住在那里。其實小的時候諾諾也是跟爺爺女乃女乃住在一起,直到四年級才二轉學的,爺爺女乃女乃都有七十多歲了,但身體健康得就像是五十多歲的人,爺爺白胡子白頭發,可是腦袋的頭發是像地中海,中間的都光了,只留了一圈在腦袋,滿臉紅光。有一個詞來形容就叫鶴發童顏。

女乃女乃不好形容,反正就是一個慈祥的老人家。諾諾是他父母在近四十歲時才有了她的,而她爺爺也是在近四十歲時有了她父親,也許是晚婚晚育的思想教導得好。只是不知道到了諾諾是不是也要到近四十歲時才要孩子呢,想來諾諾是肯定不願意。

諾諾的父親是一個比較出名的企業家,在爺爺年代的時候,家里就比較有錢,據說是從祖上傳下來的家業。但是有怎麼樣的方法躲過那場人為的大劫難,她就不知道了。諾諾在廣州的童年是過得最幸福的,爸爸媽媽都不在,都在打理的生意上的事,還有一些當時她不知道的事情。在別人的眼里,有錢人一行般過得都是比較奢侈,可是諾諾沒有這待遇。

爺爺和女乃女乃從小就將她當作是一個平凡人家的孩子一樣的教育,沒有什麼樣的特別,吃得普通,用得普通,玩得普通,一切的生活都是普通。直到她轉學後才變得不普通,爺爺和女乃女乃對她很好,有些寵愛,可懂事的她並沒有因此而要求過些什麼,因為的小時候好奇,跟著爺爺練氣功,打太極拳,可是女乃女乃說,她太小,才六歲,打太極拳都不像,也不好看,就只學了爺爺的氣功。但也沒有發現有什麼感覺,每天早上起來和爺爺女乃女乃去公園早練,其實也就是在那瞎搗亂,在練了每天固定的氣功後,就是去和蝴蝶小蜜蜂捉迷藏,爺爺女乃女乃也不阻她。因為二老想給諾諾一個比較完整些的童年,諾諾的祖上傳下來的不只是碩大的祖業,還傳下來另一份責任。

在中國,奇怪的人和事有很多,在許多人認為是封建迷信的道佛兩家除魔維道是神話,是山海經。特別是道教,原來就是捉鬼滅妖的,但從沒有鬼妖的出現,讓人覺得只是為了騙人錢財而存在的。別人這麼樣認為是因為沒有人能知道真正的事情的真相,有著一些傳下來的事情也變成了傳說。而有些修練小有成就的人也被別人認為是有著特異功能,還有些道教的傳下來的道法也被人認為是不可能出現的事。

諾諾爺爺他們是玄門子弟,雖然在修練上武多于法但多少都是有著些法術的記載,不至于他們這一門,沒有高深的法術心法而給同宗別門而笑話。傳到父親這里也不知是多少代了,只是記得父母都很少回家,記憶中最常見的親人就是爺爺和女乃女乃,都仿佛有些相偎為命的感覺。

中國之大,無奇不有,爺爺也知道能有像他們這樣的門派傳下來的心法並不只是他們一家,就他的感覺中,為數還不少。據說像他這一門里傳下來有著法術是因為他的門派有著一個相當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看護著一個被鎮壓封印的妖力強大的妖魔。從爺爺打上二十代起就沒有人知道是不是到底是有沒有所封印妖魔的存在。因為從來就沒有人能見過,就在于別的宗派也沒有什麼傳聞,當然他們也沒有說出自己是守護者。就這樣一代傳一代的守護,直至成了傳說,其實就連這一個門派的門人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強大的妖怪的存在,而世代相傳法術中與時而小現于世的妖相博都總是佔有上鋒。

可在最近的四五代起,師門里的長輩就沒有再踫到過除妖的事,也不知那些妖怪是不是都躲起來,或是怕了他們師門,而見到他們就聞味而逃。以至于師門里的弟子剛開始在只練武沒有練法時與平民百姓一樣,他們對妖的所知也都是從一些書本或是什麼故事里知道,直到開始練法術接觸到了師門里的一些秘籍時才明白自己的師門從前是有過這樣的威風史。可對于有妖的事是半信半疑,半信是因為自己師門有些法術是讓人覺得不可能會出現,在與他們交往的一些門派中也有法術的流傳。在世人的眼里,他們都快是成為妖那一種了。疑是不用再多說,除了師門里所流傳密本記載有除魔滅妖的記載外,也沒有見過。師門師命所傳被守護的並不是鎮壓封印之地,而是這妖有可能出世時保護在它被消滅之前保護盡多的平民不給其殺害。

爺爺的師門叫做「意」門,就是一個字,相傳于春秋時期,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師從鬼谷子分支。據說鬼谷子所習乃從鴻均老祖門下所傳,也不知真假。分支所習不是縱橫家的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而是玄法,武意。「意」者,乃心之所系平于自然也,隨心所向,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有心即可,不需為凡俗的條律道德約束太多。所以「意」門里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的條例,只要不是做下傷天害理,違背良心的事就可,到了近代加上一條就是不可出賣民族與國家而求得富貴,若不然,定斬不饒。

幾千年少來,這原來的鬼谷分支在明宋年間是子弟眾多,人材輩出。可到了清時,卻不知為何開始末落。原來的旁支已所剩無幾,只有在總部還有那麼百來人,到了新中國的成立,門里的人才算是多了一些。要找有資質的弟子難呀。只有學了法,武兩道的才算是真正的門下第子,而就學武的只能算是記名。原來的旁支早在清時就與師門總部失去了聯系,幾百年來,失去聯系還剩下的弟子莫不想重回到真正的師門下。

可是諾諾小的時候並不清楚爺爺教她的內功是「意」門的最初入門內功心法,並不是玄法,這只算是築基,在十歲前都不會在體內有太大的表現。只是悄悄的在改變著身體,有如是月兌胎換骨,只有在練了第一層心法才能將這存入在體內的能量調動。如果不然,成長到成人後,也只是身體比別人好些,比別人聰明些,第一層心法就好像是一把鑰匙,是打開已有的築基能量的門。

能練第一層心法是經過挑選,看根骨如何。不能因為是門下的親屬就可以破格修練,所以爺爺貴為這一代的「意」門的長老也不想破例,也只是教孫女入門內功心法。「意」門沒有太多的條法,所以不會說禁止什麼道德之類,這也不許那也不許,是要一定的尊守像別的門派里所說的死規定。之所以不傳是因為如果根骨不符,傳了,反而是害這孩子。師門有一條是一定要尊守的,那就是尊從自然。

在諾諾九歲時,她所修習的內功因為是沒有刻意的追求,達到了無淨無為的修練。在十歲時才能顯現的能量跡象提早了一年表現出來,也正明了她天生就是練法之人,喜得爺爺女乃女乃欣喜莫名。從九歲時,諾諾就開始正式修練「意」門的內功心法,而玄法,則是要到她十一歲的時候才能修練,諾諾的進度實在是太過驚人,逼得她要在四年級時就要轉學要去山門所在那里的學校念書,也開始了她艱苦的修練。真是讓她自己都後悔,一到學校放假總是要到山里面去修行,還要被培養為父親的接班人,真讓她苦不堪言。直到有了「夢想」游戲的出現,才讓自己有了個輕松的休閑時間,但讓她最為想不明白的是。游戲里的師父所教她的內功竟是與自己所修練的「意」門心法是有好多相像,並且得益不少,她沒有把這事告訴家里和師門的人知。她可不想自己的唯一游戲又變成了修練。

原先「意」門是沒有規定門下弟子要修行多少年才可以下山或是出師門的,只要你修練到了一定的修為就可以了。要想修行的提高就要融于世,諾諾的天資聰明,先天真氣已有了一定的火候。單憑她的身手就只與格斗硬功夫的國家特種部隊的人較量,十多個人也不是她的對手,更別說還玄法的幫忙。

就是因為諾諾可以運氣把她那嬌小的拳頭把有牛牯大小的花崗岩打碎,而玄法絕技五行神術和其它的法術也有小成,經過考驗。終于是可以自由的選擇考取那所大學了,但一再的重復在她上初中時就說過的話,不許隨便在世人面前暴露武功,法術如果是沒有妖魔出現的話更不許展露。這些話一年一年的重復,諾諾早已是深記在心。迫不急待的諾諾在志願上就填了廣州的中山大學,她要回家,回到那個她小時候熟悉的城市。

諾諾在學校的時候就是一個神秘的人物,因為她爸爸有錢,給了學校許多的贊助。所以常常的諾諾上山修練不在學校,學校也不會處分她,加上她實在是天姿聰明,雖然是缺課多多,可是每次參加考試都是三甲之列。這一些小小的知識怎麼是會讓諾諾入在眼里,更高的知識,她都是以是可以輕易的能考個前三名,但狡猾的她可不想成為別人再一次注目的焦點。不過就這樣,也直讓學校的領導是大喊天才,要不是諾諾的父親執意不肯,諾諾都有可能是跳級或是成為學校的重點培養對像,放在一個小房子里,幾個人對著諾諾說,學,給我學,好好的學。汗……

身材高佻,貌美如花,笑顏如陽光,又為人隨和的她早就是在學校是各位男生的追求對象,從初中到高中都是校花的榜首。可在校的學生中,從來就沒有听到過有誰是追到了這個大校花,也從來沒有誰是看到過她跟那個男生特別好。除了一直是跟她在一起的二男三女比較是親熱外,對誰都是一視同仁的親切。這兩男三女也是門派里的老人的兒孫輩,有一個女孩子還是諾諾的師姐,高她一級。

因為天資的原因,他們的成就是比不上諾諾,可也算是學校里的風雲人物,男的俊俏,女的嬌艷。就是他們,一直是保護著諾諾不受外界的影響,對于諾諾的成就,與其是羨慕,還不如是說同情。練功真的是很苦,他們是深有體會,晚睡早起的修練,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寒都是要在室內修練。特別是越高深的心法,練得越苦,對于這點,他們倒是很佩服諾諾,這樣都下來了。但要是他們知道諾諾並不是他們想像中的辛苦,不知他們是會作何想像。

因為心法是隨心,「意」門本來就是看悟,和根骨和天資。天份越高,領悟越強,所修練就變得越輕松。這就是為什麼會內功的人可以運動一揮手就可以打碎一塊大石頭,練硬功的要擺練熱身量久才可以打爛一塊木頭,這就是區別。沒有听說過練外功可以成就大道的。

雖然是因為天資的限制,這幾個男孩女孩不能像諾諾那樣強得有些變態,可是他們對于別人來說,又是強得變態了,不管是身手和資質。每天朝五,晚十,在負重,在耐力,在格斗都高強度訓練的國家特種兵四人五都不是他們的對手,要是傳出去,可能「意」門的山門都給軍隊用強力攻破把內功心法給搶過來,大量的武裝軍隊了。

其實是有利于國家的事情,「意」門的人是不會小氣,可是這真的是要看天資。還有就是,如果練得人多了,難保有心地不良的人用這個出去為非做歹,現在就百人不到的門下弟子是最好控制。在國難的的年代,不是「意」門的門下不想為國效力,可是那個時候,出手效力又如何,沒有一個真正的能領導國家一統的人出現,就算是救得了一個,一百個,一千個,能救十萬,一百萬,一千萬,一億麼。一個國家那麼人,思想不改變,救與不救沒有分別。只有經過慘痛的經歷,中國人才會重現漢唐盛世。並且經過門里的功力深厚的長輩的測算,中國,痛也只是百年。還有一點就是找到了當時在明中期「意」門所末落的原因了,那就是,當時,「意」門正與一個強力大的妖相斗,在集合了當時算是「意」門的十成其八成的力量與為數眾多的妖決斗。那一場戰斗有神洲很多的門派參加,本來是穩操勝券,可沒有想到的是妖竟是狡猾的把群雄引到至陰之地,引發天災與群雄同歸于盡。當時能逃出去的人無多,而做為當時發起人的門派「意」門更是損失慘重,去的人基本是全軍盡沒。掌門人仗著功力深厚和法寶的幫助當時是逃過一死,可也沒能到山門就傷重死去,他一死就預示「意」門的末落。

因為只有他才知道門派里的秘訣的開啟的法門,而當時「意」門的人都是高手,留下來看山門的都是些還派不上場的弟子。其它的旁支的也是差不多,那些弟子還沒有學到高深的法術和武功。于是一個弟子眾多的大門派就這樣的消散,山門還好,在過後,因為有一個長老雲游西域未歸,趕不上這場劫,艱難的保留了「意」門的根,要不然呀,真的是什麼也沒有了。可是一人的力量是薄弱,有資質的弟子都沒有了,傷心之下,這個長老也不想重振「意」門的聲望,就教導當時山門留下來的那二三十個小道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春秋人生之重合最新章節 | 春秋人生之重合全文閱讀 | 春秋人生之重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