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記事 第二百六十九章 立儲

作者 ︰ 緋毓

收費章節(12點)

秋月心里一緊,雖早知道德妃會有這麼一天,真到了這個時候,她還是覺得有些突兀。

她面色如常的由宮人伺候著喚了喪服,耳畔一下又一下的鐘聲似乎將她帶回了康熙逝世的那個夜晚。

暗沉的天幕夏星辰閃爍,銀光傾瀉,不時穿過幾縷輕柔的涼風。

樓閣林立,長長的宮廊,遠遠的,似乎望不到盡頭,只有兩旁精致的八角宮燈蒼白的照著步履下的青白石甬路。

今晚夜色倒好。

秋月有些驚異于自己的冷漠,從方才的震驚,倒現在的淡然。

一陣涼風吹過,她打了個哆嗦,無奈的扯了扯手里素白的帕子。

她真的變了。

無聲的在心里喟嘆了一聲,扶著小林子,往永和宮趕去。

風輕柔的飄過來,夾雜著隱隱的哭聲,端是讓人煩悶。

雍正元年五月,這位叱 後宮幾十年,獨得康熙帝聖寵十年之久的德妃烏雅氏,在當天凌晨崩逝,享年六十四歲。

半年之中,帝後二人相繼去世,這對胤禛來說,不啻是一沉重的打擊。這種打擊並非出于感情,完全是由于政治。

若康熙的逝去還能說因年紀大了,但德妃的離去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胤一派本就一直不斷尋找各種機會,制造謠言,企圖動搖皇權。皇太後的猝然去世,無疑為他們中傷新君又提供了新的機會。

因此,胤禛為皇太後舉辦喪禮,就不是一般的盡孝,而帶有洗清自己,堵住政敵之口的意義了。

德妃的喪事,辦得如康熙一般隆重,而不僅將其謚為孝恭仁皇後,又決定讓其與康熙合葬人同一地宮。

與此同時,胤禛更是尊封怡親王胤祥的生母章佳氏為敬敏皇貴妃,不僅連升了兩級,並得到了祔葬景陵的殊榮,開了皇帝陵祔葬皇貴妃的先例。

在此之前,只有皇後能與皇帝葬于同一陵寢。

秋月萬萬想不到胤禛此舉的深意,正是為了百年之後與她合葬,胤禛才趁此機會為胤祥開了先例。

既得到了胤祥更深的感激,又為為來將秋月的棺柩與他同葬做好了準備,鋪好了路。

當然,作為一個骨子里的現代人,自然想不到這上面去。古人,尤其是皇帝,基本上在當上皇帝的那一天起就開始給自己建造陵墓,這個傳統是從秦始皇開始的。

現代人根本就不大在乎自個的身後事,何況是個衣冠冢。

胤禛在德妃死後,將她的梓宮移到寧壽宮,停靈三天後才運到帝後停靈的壽皇殿。

一時,宮人紛紛討論皇帝此舉的深意。

秋月卻知道長嘆了一聲︰德妃不肯住進寧壽宮,胤禛卻在她死後將靈樞般入,可不就是小孩子的行徑,想圓他的心願罷了。

這一年,京城似比往年熱了更多,但胤禛卻並未往熱河避暑,只是下令加快修圓明園的進程,且將圓明園定為行宮。

而皇太後去世期間,西部邊陲也是小戰亂不斷,雍正發出上諭︰「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

這樣,年羹堯遂總攬西部一切事務,實際上成為雍正在西陲前線的親信代理人,權勢地位實際上在撫遠大將軍延信和其他總督之上。

不僅如此,雍正還告誡雲、貴、川的地方官員要秉命于年羹堯。

胤禛對秋月的寵愛,對年羹堯的寵信,使得年家一躍成為京城新貴。而秋月在後宮,一時風頭無二,便是皇後烏喇那拉氏和熹妃鈕祜祿氏,齊妃李氏三人,也不得不閉其鋒芒。

自順治起,清朝一直公主和親與蒙古聯姻的政策,而胤禛子嗣稀少,不得不從下面幾個皇弟的女人中收養了幾個,分別養在烏喇那拉氏,鈕祜祿氏和耿氏的名下。

一時,那有些小見識的宮人又有了小算盤,皇上獨獨讓公主養在這三人名下,可不就是為了造勢,與貴妃抗衡。

一時又有些唏噓,帝王之愛果然虛無,再寵愛也不過如此。

事情一波接一波的來,轉眼間,雍正元年的夏日便已不知不覺的過去了。

自入了八月天,天氣也不復前兩月炎熱,雖說晌午時分,仍暑氣逼人,夜間卻也有了涼意。

這日秋月用過晚飯,讓素雲和小林子領著福惠去消失,自個歪坐在窗前,感受涼風習習,輕輕拂過臉頰的觸感,看著院子里的夕陽下的晚景,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主子這日子過的倒舒坦,只是主子也該經常去各宮走走,多結交一些人也是好的。」夏悠琴替她披了件單衣,「窗口處風大,主子也該緊著自個身子。」

秋月失笑道︰「如今我為貴妃,哪里還需要我到處走動。」

夏悠琴笑道︰「也是,只怕主子招招手,那些女人就都找上門來了。主子如今聖眷正濃,便只是一個眼神,她們都會涌上來,哪里當心這個。」

秋月扭頭看著天外雲卷,嘆道︰「太過鋒芒畢露,只怕也不是什麼好事,年家如今太惹眼了」

夏悠琴奇道︰「只要主子在宮里得恩寵,年家就會一直聖眷不斷,主子擔憂什麼?」說起這個,她倒是想起方才的事,見屋室只有兩人,悄聲道︰「自皇太後的梓宮移到壽皇殿後,百官就不斷上表要冊立太子,如今呼聲最高的是三阿哥,其次是咱們六阿哥,原本最得先帝爺看重的四阿哥在朝堂上沒人出力,如今倒是弱勢。」

秋月眉宇間閃過一絲憂慮,自胤禛上位後,立太子一事就被提上了議程,只是胤禛一直按捺不發。如今諸事都一一理順,立儲關系到日後那些大臣家族的前途,站對隊可是很重要的,自然對此事關心的很。

面對眾大臣的強勢來襲,胤禛也不得不妥協,這立儲之事已是迫在眉睫。

弘時年長,生母位居妃位,而胤禛又無嫡子的,其他子嗣尚且年幼,立長似乎是定勢,所以弘時的呼聲最高。

福惠生母位尊貴妃,得聖上濃寵,且有年家做後盾,如今年羹堯權勢滔天,縱然福惠年幼,自有一批大臣欲討好年家,因此呼聲亦不低。

而擁四子弘歷的折子是那麼少,以至于宮人幾乎得不到消息。然,其生母熹妃掌權六宮,且與裕嬪抱成一團,又隱隱有皇後撐腰。

如此三人,在後宮呈三足鼎立之勢。宮里雖慣來捧高踩低,見風使舵,但此刻也不禁犯難,只得保持中立,皆一視同仁。

因此才有了眼下後宮這平靜的局勢,這倒是無人料到的。

想到這里,秋月不愉道︰「皇上欲立誰為太子,心中自有定論,後宮不可干政,咱們只需安安分分過自己小日子就行了,不用管其他諸事。這些流言听听,心里有個底,也就是了,你多約束下面的人,本宮不想听到有人攙和進去。」

夏悠琴見她言辭頗利,忙應了‘是’,隨後試探性的問道︰「難道主子從未想過讓六阿哥當太子?」

秋月揉了揉太陽穴,疲憊道︰「當太子有什麼好,就算得了天下,不過是勞心勞力一輩子。倘或他能夠做個閑散的親王,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過一生,也就是我的造化了。最怕的就是,人在局中,身不由己。福兒現在還小,將來也不知是個什麼光景,將這麼大的天下交給他,我哪里放心的下。便是我死了,只怕一顆心也都系在他身上,為他擔憂呢。」

「呸呸——」夏悠琴唾了幾聲,「好端端的說什麼話呢,主子得聖上眷佑,如今正風華正茂的年紀,怎說這麼不吉利的話。」

見她滿臉不贊同的神色,秋月笑了笑,撇過話題道︰「好啦,也不知道怎麼就說出了這番話,馬上就是中秋了,給皇後和各宮妃嬪的禮物可都備好了。」

「都準備好了,正打算明兒給各宮送去呢。馬上就中秋夜宴了,這段日子大家都死氣沉沉的,總算是能見點喜色了,昨兒內務府才送了兩套新衣裳過來,樣子和花式都是京里最時新的,主子可要看看。」夏悠琴道。

秋月笑道︰「你還不知道我的性子,越新潮的東西我越不會取去湊這個熱鬧,宮宴上和別人穿一樣的有什麼意思,擱壁櫥里就是了。」

夏悠琴道︰「也不知道主子哪里的性子,年紀輕輕的,不愛新鮮,也不愛熱鬧,整日里就是看看書,彈彈琴,下下棋,整個人都清冷的緊。若不是看著小阿哥的時候有幾分人氣兒,奴婢都怕哪一日您就這樣消失了。您瞧瞧齊妃,今兒一個新發型,明兒一枝新頭釵,後兒一身新衣裳,又鮮艷又好看,就是鈕祜祿氏每個月也有幾日穿兩身大金的華服,倒是主子總是一身素雅淡裝,怎麼受得了,就是咱們做下人的瞧著,也不是個事兒。」

秋月搖頭笑道︰「果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真真被你呱噪的,將春縴的樣子學了個十足。」

兩人正說著話兒,小林子從外間走了進來,神色嚴肅,稟道︰「主子,方才皇上招了內閣大學士,六部各院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到上書房,商量議立儲大事,只怕明兒早朝就會有結果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穿記事最新章節 | 清穿記事全文閱讀 | 清穿記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