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土匪鬧民國 三八九章 獨善其身

作者 ︰ 半渡

就在中蘇兩國北疆鏖戰的同時,西方世界也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如約而至,對日後國際形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29年10月24日,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價格突然崩盤,拉開了這場經濟危機的序幕。

危機初起,尚有多頭奮力護盤,試圖維持股票市場的穩定,連續三四天的放量交易和激烈震蕩,股票價格漸漸穩定下來。驚魂未定的投資人剛剛喘了一口氣,市場上突然傳出消息,來自東方的投資大鱷john?linda反手做空,持有的債券股票已全部拋售。

受此利空消息打擊,紐約股票市場應聲如瀑布般狂跌,在如雨的跟風拋售之下,多頭徹底放棄抵抗,1600多萬股票在一天內被拋售,50種主要股票的平均價格下跌了近40%,成為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股災」。

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場巨大的股災引發了全面的金融危機,大批銀行倒閉,企業破產,生產停滯,失業劇增,農產品價格下降,無數人瀕臨破產,所有的這一切都在宣告,自世界大戰後欣欣向榮的資本主義經濟即將進入前所未有的大蕭條時期。

在短短兩個月內,經濟危機就蔓延至整個西方世界,美、歐、日列強極其周邊國家均陷入危機之中,「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縮減了36%,世界貿易額縮減了近三分之二,失業工人達三千多萬,幾百萬小農破產,上萬家銀行倒閉,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遭到沉重打擊。」

為了在這場危機中攫取最大的利潤,肖林孤注一擲,將所有海外資本全部進行投機,但是這場危機卻姍姍來遲,一直拖到了1929年的10月底。讓他白白擔心了一場。

這場危機爆發,肖林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焦慮和緊張盡去,只剩下收獲的喜悅。

賭贏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作為肖林集團的代言人,趙立德(john?linda)在西方資本市場上踏對了每一步節奏,先做多,後做空。全力以赴,瘋狂吸金。

12月中旬,帶著沉甸甸的收獲,趙立德低調回到國內,悄然來到了同江。

晚間時分。肖林在住所內擺下便宴,為得勝歸來的趙立德慶功。

因為是經濟口的事務,所以一眾武將都沒有出席,只有邵得彪作為肖林的副手,和王惟祖、王希來父子作陪。

「來,先滿飲了這杯酒,以酬立德兄之大功。」肖林親手斟滿酒杯,舉到趙立德面前︰「資本市場就是另外一個戰場。打了這麼一個漂亮仗。立德兄抵得上十萬精兵!」

受肖林如此禮遇,趙立德惶恐而激動,連忙起身雙手接過,張口欲言,聲音卻有些哽咽︰「趙某人本是一個鄉野村夫,要不是肖先生提攜。哪有今日揚威異域之榮!」他舉起酒杯向眾人團團一拜︰「肖先生之贊,愧不敢當。無以為報,先干為敬!」

邵得彪笑道︰「不為過。不為過,立德兄能從美國人手中賺到千萬美元,增強我中華國力物力,這番功勞怎麼稱贊都不為過。」

听說趙立德帶回來這麼一筆巨款,王惟祖父子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神中看到了震驚的神色。早知道綠腳兵根基雄厚,卻不料經濟力量如此強大,簡直可以說富可敵國。

王惟祖不由得一陣興奮,如此重要的秘密,在自家父子面前卻毫不避諱,看來已得肖林信任,這一年來的兢兢業業終于有了回報。

听其言,觀其行,這個趙立德只是中上之資,卻能成為震動美日商界的金融大鱷,自家兒子比他只強不差。假以時日,焉知不會成為第二個趙立德?

「立德兄大才,老朽也借花獻佛敬杯酒……」王惟祖說著話,和王希來一起和趙立德踫了一杯。

一圈見面酒下來,算是接風洗塵,酒宴上話題展開,當然,免不了圍繞著剛剛發生的經濟危機。

肖林問道︰「立德兄,你從海外歸來,對國外形勢最為了解,美國國內現在的情況如何?」

「嘿嘿,鬧騰的厲害,工人罷工此起彼伏,退伍軍人示*威游*行,一天都不得安生。」趙立德坐得直直的,想了想又說道︰「不僅美國,歐洲和日本也是一樣,國內矛盾急劇激化,社會動蕩。」

「德國那邊怎麼樣了?」肖林聲音平淡,目光中卻露出關注的神情。

「正要說這個事呢,還是肖先生遠見卓識,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趙立德一臉興奮的樣子︰「納粹黨這回得勢了,短短兩個月就在好幾個州拿下了議會的多數席,照這個勢頭下去等到明年國會選舉的時候,他們就得是第一大執政黨了!」

當初在納粹黨身上投資,趙立德也曾經暗自月復誹,但在肖林的權威面前選擇了習慣性服從,不料短短半年不到,納粹就如同火箭般躥升起來,趙立德再一次得到堅定的印證,肖林就是無所不能的化身。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納粹的事業剛剛起步,正在用錢的時候,你再調一筆錢匯過去。」肖林想了想,又說道︰「不過咱們也不能光做賠本生意,納粹既然得勢,總得怎麼利用一下才好,為以後的合作定個調子。」

「請肖先生放心,這件事已經安排人去辦了,德國人的工業發達,進山都是寶,不會空手而歸……」

趙立德剛剛說到一半,王希來忍不住插話道︰「能不能引進一套大型冶金設備,白雲鄂博鐵礦的潛力很大,只要設備能力跟得上,鋼鐵產量還能翻幾個跟頭。」

「沒有問題,德國人在這方面經驗很豐富,正好能用得上。」肖林興奮地說道︰「但是不能只引進設備,還得包教包會,最好派來一批技術人員直接進行支持。」

趙立德連連點頭︰「沒有問題,那個希特勒和德國幾家大托拉斯關系都很密切,這個忙一定能幫上。」

隨著納粹的崛起,希特勒已經成為德國政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明星。很多觀察家都做出預測,最多兩三年,他就會登上德國的權力頂峰。

這件事敲定。肖林又囑咐道︰「你再去美國的時候,先去日本走一趟。真武太郎那邊也發展的不錯,我想把桑尼株式會社拆分一下。」

日本是最大的假想敵,所以需要打起十二分小心應付。因為趙立德這一年來主要精力都放在歐美。真武太郎在桑尼株式會社中日漸權重,雖然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肖林還是打算防患于未然,盡早將權力分散,以免有些人在誘惑面前野心膨脹。失去控制。

趙立德事先沒有思想準備,突然听說要拆分桑尼株式會社,楞了一下才說道︰「這件事並不簡單,桑尼株式會社的業務覆蓋面很廣,拆分下來恐怕會受到一些影響。還有,真武太郎怎麼安排,如果對他的權力剝除太快,就算真武本人沒有意見。恐怕也會引起日本官方的注意。」

既然要拆分。真武就不可能還掌管所有的公司,但他在日本已有一定的影響力,堂堂一名新銳財閥,手里各種生意做的好好的,突然大半拱手送人,這種事情的確沒法解釋。

「沒關系。真武還是整個桑尼集團的名譽會長,不過他以後不再直接管理商業運作。轉向政界發展。」肖林明顯早有考慮︰「對這次經濟危機要有充分的認識,這是一場長達數年的大蕭條。會影響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日本在這場危機中陷得也很深,經濟政治都會有重大改變,真武如果成功把握機會,就能在日本社會取得更大的話語權,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更為有利。」

「明白了,肖先生這樣安排,真武太郎一定非常滿意,果然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趙立德甚至有些羨慕真武太郎,在中國人心目中,官員和商人的社會地位相差太遠,商而優則仕,這也是趙立德的夢想,真武可真是撈著一個大便宜。

「不用羨慕他。」肖林淡然說道︰「我反復說過,日本是中國的生死大敵,早晚必有一場大戰,真武打入敵國內部,哪怕他做到日本首相,也只是咱們手中的一顆棋子。」

趙立德悚然而驚,連忙答道︰「是,我一定圓滿完成肖先生交給的任務。」

對于這種沒營養的表忠心,肖林沒有理會,自己陷入了深思。

隨著經濟危機的加劇,日本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各種思潮都會抬頭,不過按照歷史的走向,最後勝利的一定是軍國主義,日本即將走上向外擴展掠奪的不歸路。

這是一股禍水,在真實的歷史上對中國的傷害也最大,如果能夠對其加以影響,讓蘇聯也來承擔一部分壓力,中國的苦難就會減少很多。

支持真武從政,就是出于這種考慮,盡量增加他的影響力,將來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想到蘇聯,肖林回過神,又對趙立德說道︰「這次急急忙忙把你叫回來,還有一個任務給你,我們準備和蘇聯建立合作關系,外務上的事情,有些東西還要你來通盤掌握。」

趙立德眼珠動了動,猜測著問道︰「肖先生,‘我們’指的是綏遠嗎?」

肖林贊許地點點頭,回答道︰「不錯,既不是南京,也不是沈陽,而是綏遠。

通過安啟諾夫搭線,綠腳兵和蘇聯方面建立了秘密聯系,在軍事、經濟領域尋求合作的可能。

趙立德閃了閃眼楮,應道︰「蘇聯人是個不錯的合作伙伴,能在這場危機中能獨善其身,了不起。」

經濟危機席卷全球,但也有部分國家在這場危機中屹然不動,其中最顯眼的就是紅色蘇聯。

因為社會制度和經濟體制的不同,蘇聯沒有受到這場危機的影響,反而趁機全力發展經濟建設,為日後成為超級大國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肖林微微一笑,剛要說話,王希來卻插言道︰「蘇聯也不算獨善其身,咱們中國也沒受影響,這兩個月來對外貿易還增加了不少。」

「噢,為什麼?」肖林來了興趣,這個時候的中華民國可是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怎麼會如此堅挺?

「這個,主要還是因為金貴銀賤。」王希來解釋道︰「經濟危機發生,西方國家都產生了通貨緊縮。白銀價格大幅下跌,所以咱們出口上佔了便宜……」

29年危機爆發初期,中國的工業發展和對外貿易保持著相對繁榮,主要原因在于金融制度和西方國家不同。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列強一律采用金本位金融體制,而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銀本位體制大國,白銀佔到貨幣總量的60%以上,國外市場的白銀價格下跌帶來了中國貨幣在對外貿易中的匯率優勢,大量白銀流入中國。貨幣供給增加,刺激了經濟的發展,以及對外貿易的增長。

匯率的大幅降低提高了外國商品進入中國的成本,卻降低了中國出口商品的銷售價格,競爭能力增強,其效果等同于提高進口關稅,降低出口關稅,中國經濟迎來了一個夾縫中的發展機會。

可惜的是。當時國內內戰連連。追剿紅軍,中原大戰,消耗了國家的財力和時間,浪費了一個難得的崛起契機。

兩三年後,隨著西方國家危機深化,購買力不斷下降。中國的出口也隨之逐步疲軟。1933年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開動印鈔機。推行擴張型的貨幣改革,增加紙幣供應量。以刺激經濟發展,擺月兌經濟危機,中國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日貨傾銷,是當時國內經濟市場的寫照,在矛盾、老舍等人的著作中多有反應,西方經濟漸漸復蘇,中國卻陷入困境不能自拔。蔣中正政府不得不在1935推出法幣全力應對,同樣擺月兌了銀本位制度,在經濟上向英美考慮,和日本的矛盾愈發尖銳,這也是中日之間爆發全面戰爭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听說過這麼一句話,形勢喜人,形勢逼人。既要肯定發展的方向,又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感。」肖林不清楚其中復雜的聯系,但他知道歷史的大致走向,深知這個發展機會難得之至︰「馬上要和蘇聯人進行談判,咱們好好商量商量,如何和他們進行合作……」

歷史已經證明,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美英等西方列強都在袖手旁觀,直到日本炸了珍珠港,美國佬才和中國人並肩作戰。這些孤立主義的奉行者,靠不住。

但是只憑中國的力量對抗日本又嫌太過單薄,蘇聯就成了一個最佳的合作伙伴。在真實的歷史上,中蘇之間因為中東路戰爭而交惡,更由于意識形態的差別而不相往來,使得日本人失去了最後一絲忌憚,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入東北。

可惜了,北極熊力大無窮,應該利用一下,肖林有心和蘇俄拉上關系,以共同對抗日本。

酒宴結束之後,肖林等人又來到書房中,暢談直至深夜…………

第二天一早,肖林和邵得彪起了個大早,來到同江城外的公路上,等候迎接南京方面的和談代表,郭泰祺。

就像在踢足球的時候,弱隊中最顯眼的往往都是守門員,,羸弱的民國也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外交家,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了一串長長的名字。

此時寓居國外的外交先驅陳友仁,巴黎和會中風采逼人的顧維鈞,在國聯會議上第一次使用中文發言的蔣作賓,為中國收回關稅主權的現任外交部長王正廷,以及在濟南慘案中嘔心瀝血,卻被迫免職頂罪的前任外交部長黃郛……民國時期的外交人才數不勝數,個個都是璀璨奪目。

與不斷喪權割地的滿清王朝不同,民國同樣處在列強環飼的條件下,但卻大致保持了領土和主權的完整統一,民國時期的外交家忍辱負重,為國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郭泰祺,北伐時期屬于武漢方面的國民黨左派,寧漢相爭的時候主動倒戈,投入了蔣中正陣營,並出任南京政府的外交次長。不過蔣中正明顯對這員降將不太放心,從日本回來重新上台之後,就解除了郭泰祺的所有職務。

失勢之後,郭泰祺再次投到汪精衛門下,成為汪系重要干將,和蔣中正相斗不停。但在汪精衛叛國投敵之後,他卻謹守民族氣節,沒有同流合污,後來成為民國政府的外交部長,駐聯合國安理會首任中國代表。

此時的郭泰祺還不是外交部長,但在幾個月前,郭泰祺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硬是說服張學良加入南京國民政府,實現東北易幟,國家統一,所以是東北軍的老熟人。

馬上要和蘇聯人簽訂和平協定,南京政府當然要派人出席,郭泰祺責無旁貸,來到了冰天雪地的同江。

(求兩張推薦票,謝謝!)(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歡樂土匪鬧民國最新章節 | 歡樂土匪鬧民國全文閱讀 | 歡樂土匪鬧民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