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土匪鬧民國 三三四章 梟雄末路

作者 ︰ 半渡

會議室中,張作霖居中而坐,目光掃過眾將,良久才出聲說道︰「自上旬我軍讓出保定,南軍暫且停止了攻勢,派出孔繁蔚為代表磋商議和。(

m_-一共提出三個條件,一、我奉系部隊全軍退入關內,二、遣散安**政府,三、和平移交京津。」

張作霖話音剛落,會議室中就響起一片嗡嗡的議論聲,奉系眾將表情各異,有的愁眉不展,有的切齒痛恨,有的搖頭嘆息,但卻沒有一個人挺身而出,提出與北伐軍決一死戰。

肖林鼻觀口,口觀心,坐在那里默不作聲,心里卻很是不以為然。當前局面下,出關的確是最佳選擇,但屋中這四五十人實在太過冷靜,沒了軍人的血性和勇氣。

奉系一向以東北為基地,戰事一旦不順就會出關避讓,缺乏結硬寨,打死仗的韌性,難怪「九一八」事變的時候一潰千里。

經過山西之戰和陝西之戰,晉綏軍和西北軍都實力大減,以奉系現有的數十萬部隊,如果眾志成城,未必不能與北伐軍一戰,哪怕打成一個不勝不敗的僵持局面,起碼也能保住京津要地,為將來東山再起留下伏筆。

張作霖在奉系部隊上花了無數心血,想打造一支天下強兵,武力統一中國。奈何這支部隊雖然裝備精良,骨子里卻和孫傳芳、吳佩孚之流沒什麼兩樣,真到了決定命運的生死之戰,根本頂不上去。

可嘆張作霖志向高遠,也算得上雄才大略,但其建軍主政的思想都停留在北洋時期,已經遠遠落後于這個時代。被淘汰也是必然的命運。

就在此時,只听張作霖長嘆一聲說道︰「哎——。我軍自民國十三年二次入關,四年來征戰南北,數十萬東北二郎埋骨中原,就這樣退出關外,我實在沒有顏面再見東北父老!」

說著話,張作霖眼中隱隱可見淚光閃動,三軍士氣已沮,他卻還不甘心,仍在盡最後的努力。

眾人一時無語,互相看著都不說話。最後目光集中在楊宇霆身上。楊宇霆無奈地咳嗽一聲,出言相勸。

「大帥,我等也不願就此出關。」楊宇霆雖然多智,但平日里孤傲慣了,哪怕對老帥說話也直來直去。毫不顧忌地說道︰「但現在天時不與,南軍猖獗,日本人又在一旁虎視眈眈,如果把咱們這點家底都扔在關內,將來連東四省老家都保不住!」

日本人擔心北伐軍一統中國,一直鼓動張作霖盡早出關,田中義一更是直接放下話,如果奉系在關內與北伐軍決戰,如果部隊損失殆盡。關東軍將直接插手東北防務,日本也會與南京政府建交。

「父親,前線的局面已經非常危急了!」張學良也敦敦而勸︰「保定一丟,南軍已徹底控制京漢線,乘火車到北*京不過兩三個小時的路程,滿城以北還發現大批不明身份的部隊。恐怕蔣中正的南軍精銳已經進入直隸,一旦展開攻擊,我軍想走也走不了啦!」

張學良和楊宇霆的意見難得一致,也就是說,士官派和學院派都不願再戰,張作霖無奈地向幾位老弟兄看去,希望從元老派那里得到支持。

湯玉麟、吳俊生、闞朝璽、張景惠……一個個都低下頭,不敢和張作霖目光相對,只有張作相咳嗽一聲,坦蕩蕩發言道︰「共和國家,主權在民,天下公器,惟德能守;南軍已經得了民心,如果繼續周旋武力,恐怕難以取勝。」

再打下去必然失敗,張作相直言不諱地講在明處,張作霖臉色變了兩變,低頭沉吟不語。

張作相又勸道︰「咱們雖然退出關外,卻可靜觀南軍動作,我看馮玉祥、蔣中正之間也是貌合神離,一旦沒了敵人,自己就會打起來。大帥,古人說的好——卷土重來未可知,咱們現在忍讓一時,卻保留了奉系的實力,將來總有翻身的機會。」

張作霖眉頭稍展,思索片刻問道︰「輔臣,就算要求和,也不能任憑南軍揉搓,咱們應該如何與南軍代表接洽呢?」

「這個……」

張作相猶豫著說道︰「京津要地,多方關注,我軍必須撤出,還可主動邀請南軍代表協商合作,和平移交京津城市。不過,我軍部隊只可以小部分出關,主力仍然留在關內,暫撤至京東、榆關一線靜觀南軍動向。」

主力留在關內靜觀待變,這個態度相對積極一些,張作霖點點頭說道︰「接著說,然後呢?」

「至于北京政權,也應采取放棄態度,現任內閣任它自生自滅,不用理會,直魯京兆全部放棄。關內政局,我奉張系統日後概不過問,將來如何善後,全听國民正式機關解決。」

張作相說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譚延(時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不過是南方軍閥手中的提線木偶,真把國家交給他,也撐不起來。我方日後應整頓軍備,冷眼旁觀關內政局」

軍事和政治之間有密切的聯系,也有很大的區別,北伐軍在戰場上打勝了,執政之後能否取得成功卻在兩可之間。張作相的策略簡單說還是一個字,等,等待時機,等待南方政府自亂陣腳。

「除了以上這幾點,還應加強熱河、察哈爾及綏遠防務,以屏障關外,防止南軍追擊。」張作相接著說道︰「至于張宗昌和褚玉璞殘部,也應妥善安排。」

張宗昌和褚玉璞連戰連敗,曾經的二十萬大軍煙消雲散,三四萬殘部駐扎在天津以東。

奉系出關,直魯聯軍卻不能跟著去,這支部隊不听指揮,軍紀惡劣,張作霖可不想把他們帶回東北,禍害自家後院。

「就把他們放在……」張作霖猶豫著,目光掃過湯玉麟、高維岳和肖林。直魯聯軍沒什麼好地方可去,只能在熱河、察哈爾和綏遠中間挑一個。

「放在綏遠,綏遠還缺個都統。」張作霖終于下定決心,向著肖林招了招手︰「怎麼樣,肖林,就讓張宗昌和你搭個伙計?」

自從二次北伐開始之後,安**上下全都忙于戰事,綏遠都統也一直沒有落實,沒想到在這個場合,張作霖突然又提起了此事。

該來的一定會來,張宗昌一個敗軍之將,總被其他人好對付,再加上魏益三相助,肯定讓張宗昌討不了好去。

肖林騰的站了起來,立正朗聲答道︰「能得張宗昌相助,綏遠必定穩如泰山!」

肖林話里有話,將自己擺在了主導地位,張宗昌這個都統卻只能在一旁幫忙。張作霖滿意地點了點頭,肖林果然精明,一點就透,對自己的用意心領神會。

張宗昌是張作霖的拜把兄弟,曾經的直魯聯軍總司令,安**二軍團軍團長,身份地位在那里擱著,當然要給個都統的位置。

不過直魯聯軍到底不是自己人,哪怕張宗昌當了都統,綏遠也不能交在他的手上,必須由肖林加以控制……

經過幾天的磋商談判,電報往來,張作霖終于和北伐軍達成停戰協議,張作霖決意出關。

臨行之前,張作霖發表了人生中最後一封通電︰

……上年膺此艱巨,本為救國而來,今救國志願未償,決不忍窮兵黷武,爰整飭所部退出京師。所有中央政務,暫交國務院授理,軍事歸各軍團長負責,此後政治問題,悉听國民裁決。

作霖戎馬半生,飽經世變,但期與民有益,無事不可犧牲,所冀中華國祚,不自我而斬,共產惡化,不自我而興,此則可告無罪于大下後世者也。特布區區,至希亮察。

張作霖冬印。

1928年6月3日凌晨,張作霖離開順承郡王府,乘坐黃色的鋼制防彈汽車出發,在一片夜色中,來到了警戒森嚴的前門車站。月台上晃晃的燈光照射著衛兵的刺刀,空氣沉悶,張學良、楊宇霆等率領奉系眾將,一起在站台送別。

楊宇霆恍惚片刻,對張作霖勸道︰「大帥,天降大任必以挫折磨礪,我軍先後兩次出關,當年諸葛武侯可是六出祁山……」

話說到一半,楊宇霆才發現不對,諸葛亮可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命運,拿他來比張作霖,大不祥也!

張作霖卻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渾不在意︰「咱們也要六次進關嗎?那我還不熬成個老頭子了。」

見到老帥強作鎮靜愉快,眾人不顧心情沉重,都陪著笑了幾聲,依次和老帥握手作別。

肖林排在隊伍的後面,心情一直在猶豫之中,等到張作霖和他握手的時候,終于忍不住勸道︰「听說日本人最近蠢蠢欲動,恐怕會對大帥不利,要不然,不要坐火車走了?」

出關,皇姑屯,炸彈……肖林僅憑直覺就敢肯定,張作霖一旦踏上列車,就是一條不歸之路。

眼看一代梟雄即將殞命,肖林顧不得猶豫,就想伸手相救。

「無妨,沿途都有警戒部隊,能出什麼事?」張作霖擺擺手,臉上還掛著微笑,對肖林的忠誠很是滿意。

「嗚——」

突然一聲汽笛長鳴,仿佛在催促旅客登車,張作霖回首中*南*海,眼里卻閃過一絲淚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歡樂土匪鬧民國最新章節 | 歡樂土匪鬧民國全文閱讀 | 歡樂土匪鬧民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