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上國 第七十四章 三州易主

作者 ︰ 阿菜

74三州易主

曹操意外被呂布抄了老家,氣急萬分,集合起數萬人馬,回師戰呂布……呂布自點齊數萬人馬,于袞州東平迎戰曹操。

曹操一走,青州的黃巾反賊卻無人收拾了。黃巾賊黨管亥部率領賊寇數萬,殺奔北海,要求孔融借糧一萬石。北海孔融叱道︰「我乃大漢之臣,守大漢之地,何來糧米與賊?」管亥怒而攻城,孔融部將宗寶挺槍策馬出戰,才數個回合,被管亥一刀砍死,孔融郁悶。

第二天,孔融登上城頭,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黃巾兵,越發心愁。忽然見城外一人沖入殺賊軍,如入無人之境,殺到城下大叫開門。孔融不知他是誰,不敢開,眾賊圍攻,那人回身一下搠死十多人,將賊兵嚇得不敢靠近。孔融急忙令人開門放他進城。那人入城後下馬棄槍上城頭來見孔融。孔融問他的名字,那人道︰「某東萊黃縣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義,听聞反賊作亂,攻打北海,家母特命我來此助府君一臂之力。」

孔融大喜,他早知道這太史慈是個英雄人物,有老母住在離城二十里之外,他常常派人人送以粟帛,照料老人家,沒想到今天太史慈跑來救他,果然是條好漢。

太史慈道︰「某願借精兵一千,出城殺賊!」

孔融不曾見識過太史慈的武功,年紀又輕。心里不放心他帶兵,說道︰「君雖英勇,然賊勢甚盛,不可輕出,徐州陶謙與我厚交,你可前往他處求救兵。」

太史慈道︰「府君修書,某當急往。」

孔融喜。急忙修書一封,交給太史慈。太史慈擐甲上馬。腰帶弓矢,手持鐵槍,大開城門,沖殺了出去。賊將率眾來戰。太史慈連搠死數人,透圍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地,便自引數百騎追趕。太史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再追。

太史慈逃月兌,星夜趕到徐州,踫巧遇見徐州陶謙正在招待劉備這位皇叔貴客。太史慈威武不可一世,劉備見了心中喜歡,若如此人才為大漢所用。實乃大漢之福。太史慈將事情一說,劉備急了︰「孔北海乃我大漢重臣,我等速速救之。只可惜我的三位弟弟不在此,否則必能將反賊一掃而光。」

陶謙道︰「皇叔可率我徐州三萬將士前往救援。」劉備乃和太史慈領三萬精兵,往北海郡奔去。

管亥見救兵到來,親自領迎敵。劉備、太史慈立馬在前。管亥沖殺過來,太史慈策馬向前,兩軍交戰,眾士卒搖旗吶喊,以助聲威。兩人連斗數十回合,居然不分勝負。劉備見此管亥勇猛,不待他們分個高下,立刻驅兵掩殺。

城頭孔融見雙方交戰甚急,連忙驅兵出城,兩面夾擊之下賊兵大敗。降者無數。其余潰散而去。太史慈卻緊緊的戰住了管亥,使其不得月兌。劉備率兵將他們圍住。在旁鼓噪大喝道︰「見我大漢王爺在此,還不速速投降求饒!」

管亥被他暴喝嚇出一身冷汗,太史慈這時遲那時快,飛起一槍將他挑下馬來,眾士卒立刻撲住將他擒住捆綁起來。

劉備騎馬走上前去笑眯眯道︰「我乃大漢忠信王是也,當今天子之叔,大將軍之兄長,我見你是個人才,不忍你這樣死去,你若投降,我可保你一命,讓你為朝廷效命。」

管亥大喜過望,從反賊升級為朝廷臣子,這等好事情可不常見。黃巾軍作亂也是為了活命,若是有了好出路誰願意叛亂啊?他連忙拜首︰「小臣見過王爺,願待罪立功,引眾黃巾兵來降。」

劉備喜,點頭贊道︰「孺子可教也,你速速去將殘余的黃巾兵招來,我讓你們到我四弟手下去當兵,四弟必歡喜。」

管亥呆呆的問道︰「卻不知王爺四弟是何人?」劉備叱道︰「當今朝廷大將軍,寧侯白菜是也,何以不知?」管亥大喜,連聲應允。劉備放了他,讓他自去招黃巾兵前來歸降。

北海之危解除,孔融迎接劉玄德入城,敘禮畢,大設筵宴慶賀。宴席中,劉備問太史慈可願為朝廷效勞,太史慈辭謝,轉對孔融道︰「慈奉母命前來相助府君,今幸無虞。有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有書來喚,不敢不去,容圖再見。」孔融以金帛相酬,慈不肯受,自去揚州。

劉備大是惋惜,連忙修書一封與白菜。阿菜見到來信,心中有些奇怪劉備怎麼關心起太史慈來了,記得三國里劉備好像沒對太史慈感興趣過啊。不過阿菜還是立刻下詔書讓劉繇將太史慈遣入長安。劉繇雖然招太史慈去他那里,可是並不看重他,未給重任,既然朝廷下了詔書,劉繇便遣太史慈入京去。太史慈未得劉繇重用,心中不喜,也未推辭,便听命往長安投朝廷去了,白菜隨即封其為五品虎威將軍,留帳前效命。

曹操與呂布開戰,兵進東平,安營扎寨。次日,引眾將出,陳兵與野。陣前大將一字排開。曹操居中間,左側,乃曹操兄弟,姓夏侯,名惇,字元讓;右側,乃曹仁,字子孝。其余諸將夏侯淵,典韋、于禁、樂進、李典等。曹操軍七萬。其中,原袞州軍人馬三萬,降服的黃巾兵四萬。

曹操立馬門旗之下,遙望呂布軍到來。

大軍到來,呂布當先出馬,兩邊排開八員大將︰第一個雁門馬邑人,姓張,名遼,字文遠;第二個泰山華陰人,姓臧,名霸,字宣高。兩將又各引三員健將︰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呂布軍五萬,鼓聲大震。

曹操指著呂布罵道︰「呂布小兒,我跟你無怨無仇,何以奪我的州郡?」

呂布捧月復大笑︰「天下乃大漢之天下,人人都有份,憑什麼說是你地地盤?你傻能怪我聰明嗎?誰叫我智勇雙全,得袞州乃是當然之事。」

呂布叫臧霸出戰。曹操軍樂進出迎戰。兩騎相交,激斗連連。打到三十余會合,不分勝負。夏侯惇拍馬出助戰,張遼飛出截住廝殺。

呂布環顧四周得意洋洋,自己大將眾多,曹操才幾個大將而已,也沒什麼了不起的。眾將紛紛殺出,戰成一片。半天沒結果,呂布漸感不耐,提方天畫戟縱赤兔而出,殺向夏侯惇。

夏侯惇抵擋不住,倉促退走,他一退曹操眾將也跟著敗退。呂布軍掩殺而來,曹操軍大敗,退走三十余里。戰至天黑。呂布方收兵而回。

曹操收攏殘軍,只見降服地黃巾兵都已逃離,只剩下不到二萬余袞州人馬,心中黯淡,回到寨營,與諸將商議破敵之計。諸將也愁苦。兵不如呂布,將不如呂布,連地盤也沒了,如何跟呂布斗?

于禁道︰「不若前往其它地方,先找個落腳點,日後再圖袞州。」

「何處可以落腳?」

「穎川,穎陽。地處許昌不遠,許昌有大將軍白菜的部隊駐扎,呂布必不敢追來。只要大將軍不反對,當可做落腳之處。」

曹操喜道︰「如此甚好!」

曹操引兵往穎川。路上遭呂布軍追擊。奔逃倉惶,終于到了許昌附近。呂布果然再沒追來,此時他們兵馬不過數千人。許昌由趙雲、張郃等守,兵十萬。

曹操軍來到許昌,許昌由龍驤將軍趙雲鎮守。趙雲邀請其入城共商要事,曹操領眾將欣然入城。張郃領兵數萬,將其團團圍住,以討伐黃巾不利的罪名要求曹操隨其前往長安,向朝廷述職,曹操及其諸將一起被押送往長安。曹操心如死灰,以為必死。

到了長安,曹操向白菜解釋討伐黃巾反賊不利的原因,把責任都推到呂布身上。阿菜連連點頭,沒做任何表示,沒有追究他的罪名。隨後,阿菜命曹操為四品御史中丞,輔佐處理國務,曹操欣然領命。夏侯惇被任命為四品奮威將軍,夏侯淵五品宣威將軍,李典領兵校尉,其余諸人各校尉,被分散派往各地。

呂布得了袞州後,朝廷地聖旨也隨之而來,正式封呂布為袞州牧。呂布大喜,立刻上表朝廷以顯示自己對朝廷的忠誠,然後以陳宮輔佐自己處理州務,張遼、高順、臧霸等守衛袞州諸城,自此,袞州算是安寧下來了。曹操對呂布不滿,極力反對此事,卻被阿菜一語駁回。

黃巾反賊中地一部分在管亥的帶領下向朝廷投誠,屯兵許昌。白菜軍從濟南出發,上將文丑、顏良等的率領下,將剩余的黃巾反賊。

青州黃巾作亂被撲滅,朝廷下旨封孔融為青州刺史,理由是孔融在討伐黃巾反賊中作出「杰出」的貢獻。

北海孔融,孔子二十世孫,泰山督尉孔宙之子,乃舉世聞名的人物,其在天下氏族中的影響力之大,可比地上王允、蔡巢之類地人物了。此人小時候非常聰明,流傳下了孔融讓梨等經典的故事,只可惜長大後卻是志大才疏,一直不是太得志,未得重用。阿菜以之為州牧,不是看重他的能力,而是看重他的聲望和影響力。如果能得到像孔融這類名望的地方氏族之人的支持,他把持地朝廷聲望無疑會更高,也會有更多氏族人才投靠朝廷。

孔融接到聖旨,簡直欣喜若狂,這是他多少年來地夢想啊,終于等這一天了。他欣然領了刺史之職,向朝廷上表絕對忠心。文丑、顏良二人助其將青州的黃巾賊亂鏟除後,重新整編了青州的軍隊,並將軍隊掌握在了手里。孔融手下並無有才能的大將和謀臣,阿菜直接下派了一些文武臣子輔佐他鎮守青州。

徐州陶謙,聞知孔融升任青州刺史,高興不已,派人恭賀。而且陶謙年事已高,有心將徐州牧之位讓出,劉備奉朝廷之名暫時代理,等待新的州牧到來。而陶謙手下糜蘭、陳登兩位謀士,也正式歸屬朝廷。

自此,袞州、青州、徐州三州重新歸入朝廷的掌控之中。袞州呂布,勇則勇矣,卻被套上一道無形地枷鎖,開始在袞州樂不思蜀了。金錢、美女、權勢,讓呂布對朝廷失去了防備。呂布之妾貂禪,對漢頗有忠誠,在貂禪的軟耳細語下,更讓呂布真把自己當成是大漢鎮守一方的重臣了。其首席謀臣陳宮,也將所有異己地聲音鏟除,控制著袞州政務。大將張遼、高順等等,不久之後被朝廷以征討反賊地名義調走,手下諸將,一個一個慢慢的被換掉,安插上新人,呂布卻並沒在意。

若說曹操是輸在實力不夠,對朝廷又還有一些忠心上,那麼呂布便是輸在心無大志,不愛江山愛美人之上。勝也好,敗也好,注定得利地都是白菜這位布局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朝上國最新章節 | 天朝上國全文閱讀 | 天朝上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