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靈 生靈的反擊(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晴天霹靂(中)

作者 ︰ 夜狼

著時光的流逝,日本本土文明社會逐漸形成,但是安不問外事,專心修行,這一狀態一直持續到平安時代方才在日本皇族的再三請求下出山,身為中國修行界曾經一員的安培家族在日本本土修行界中自然是名聲大噪,立時成為了日本修行界中的領袖,並一直引領日本修行界至今.

「佐證,你所說的‘被封殺的古神’到底是指什麼?而你口中的仙人又是何人?」陰天樂的心中有了不祥的預感。恐怕要出新的大麻煩了,自己短期內撤出日本的計劃可能要生變故。

「大人,萬年前的神魔大戰尾期,參戰的各族傷亡慘重,不得不簽署了諸界分離協議,除去人族以外的各族都遷出人界。只是諸族中均有故土難離之人,他們拒絕離開人界前往他鄉,當時各族的高層在多次的勸阻無效後,不得不將這些族人中最為強大好戰的那一部分徹底地封印起來。其中就包括一些原本生活在日本的妖族。據我族所知,在日本四島境內有三處封印點,而最大的一處則是遠在海外某地。」安培佐證臉色蒼白如紙,沒有半點血色,按說以他的體質早已經是寒暑無忌,此時卻在不時地發抖,顯然是心中驚懼所至。

「據先祖傳說,那些被封印的妖族即是日本土著人口中的古神,不過這幾千年來,隨著其他宗教的文化入侵和土著文化的消逝,這些古神在日本民間的影響力早已消失殆盡。而如今日本神話中所描述的神靈大多數是那些殘留在日本的妖族和這幾千年來因為種種原因被放逐或者說迫不得已逃到日本的妖族和修行者。日本人立國後,將其稱之為神,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日本自已地神話體系。」

「那個你們先祖夢中的仙人又是何人呢?長得什麼樣?」緋狐好奇地問道。

安培佐證搖了搖頭道︰「先祖並未留下任何關于仙人的描述,只說他自稱為‘龍子’。並留下了一部修行典籍給我們。」

陰天樂此時已經明白了安培佐證所說的一切,這不正是負和霸下口中所說的那些被赤松子封印地倒霉蛋嗎?這圈圈繞繞的。想不到最終還是落在了自己的頭上。不過,這安培家族竟然是負和霸下早已布下的棋子,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安培佐證,要是這樣說來,你們家族豈不也是中國人了?那為什麼還要助紂為虐。任由日本人在二戰時侵略你的故國?」緋狐顯然是有些不滿,瞪著一雙美目道。

「算了,緋狐,這種事情就不必究根問底了。安培家雖然祖先來自中國,但是畢竟已經在日本生活了數千年,他們的一切都早已經打上了日本人的烙印——無論是思想還是生活。再說了,修行界不得插手凡間事務也是國際通行地慣例,他們縱然有心。也有著諸多的牽制,這件事上怪不得他們。」陰天樂淡然地一笑,對緋狐道,「更何況,數千年來,每當中原燃起戰火時。都有大批的民眾乘船出海,冒著生命危險,逃往日本和東南亞,經過這麼多年。他們的後裔早就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來自何方了。」安培佐證聞言不禁臉色通紅,一時難辨陰天樂這番話的真實用意,只能呆坐在那里,口中喃喃地說不出話來。

「如果說真地要清算這些人的話,那麼恐怕你還得把匈牙利、土耳其、印度、俄羅斯、蒙古、韓國、朝鮮、東南亞諸國的很多國民計算在內。他們的祖先其實都是中國人,不過是因為種種原因在國內生存不下去了,而逃往異國他鄉。在那里。他們與當地地民族融合,卻忘記了自己的祖先,甚至于反過頭來與自己的故國為敵。」陰天樂不由得冷笑道。

「天樂,你要說東南亞各國和蒙古國我還可以理解,為什麼要把其他幾個國家也計算在內呢?」緋狐托著腮想了片刻,不解地問道。

陰天樂笑笑道︰「你平時就是不喜歡讀歷史書,現在就想不明白了吧。漢朝的匈奴被擊潰後,分裂為南北匈奴兩部分,其中南匈奴在當時的漢天子特許下,遷徙到了漢邊境地區,向漢朝臣服,成為了漢朝地藩屬,最後與漢民族融合。而北匈奴在其後的十幾年里,對漢做戰是屢戰屢敗,最後被趕出了草原,不得不向西遷移,最終進入歐洲。在漢軍兵鋒所指下潰不成軍的匈奴人,卻一路打得當時地西方各國人仰馬翻,並且在歐洲建國。當然,匈奴國現在是早已經滅亡了,但是現在的中歐各國中,匈奴裔的國人大有人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匈牙利了。」

北匈奴遠走歐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爾加河地區(今天的俄羅斯韃靼自治共和國),一部分在下多瑙河(今天的保加利亞),一部分在中多瑙河(今天的匈牙利)。中亞匈奴,一部分與圖蘭低地民族融合(中亞兩河地區),一部分在阿富汗山區,一部分在印度旁遮普邦。

在3紀末,這個幾乎消失了的民族突然又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內,首先滅亡了阿蘭國,然後在其後的幾十年里東征西討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他們滅亡了日耳曼人建立的哥特王國,將日耳曼人趕上了歐洲的歷史舞台.並和他一起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動搖了西羅馬帝國的根基,推動了歐洲多元化的封建國家政治開始了,一個幾乎延續至今的歐洲國家的主要劃分格局因此而形成了。

從史書中似乎找到了匈人即北匈奴的證據。關于匈人滅阿蘭國,是匈人首次出現在歐洲歷史典籍中,但這次戰役在中國典籍中也有記錄。《北史》中說︰「粟特國,在蔥嶺之西,古之奄蔡,一名溫那沙,居于大澤。在康居西北,去代一萬六千里。先是,匈奴殺其王而有其國,至王忽倪,已三世矣」。

但粟特國並不是奄蔡。

合「居于大澤,在康居西北,去代一萬六千里」的條符合,關于奄蔡,《後漢書》中說︰「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居地城。屬康居。土氣溫和,多松、白草。民俗衣服與康居同。」。《三國志》為︰「又有奄蔡國一名阿蘭,皆與康居同俗。西與大秦東南與康居接。其國多名貂,畜牧逐水草,臨大澤,故時羈屬康居。今不屬也。」在中國古書中,「大秦」即為羅馬帝國。《史記》為︰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國,與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萬。臨大澤,無崖,蓋乃北海雲。」《北史》中那段記錄的是該國遣使節到北魏。匈奴滅其國的「已三世矣」即75年,而遣使節到北魏為西正好為西元370左右。與歐洲記錄一致。

「那土耳其呢?」緋狐接著問道。

「土耳其是由突厥民族建立的,而突厥民族最早也是生活在中國北方一帶的游牧民族,只是後來與當時地唐王朝交惡。再三地入侵中原,後來被唐朝大軍擊潰分裂,一部分留在了中國,另一部分西遷去了中亞,並最終建立了奧斯曼帝國。現在突厥是中亞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現在全球約有1.3億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們大多自稱是突厥厥人的後裔。這些人的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地新疆,遍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突厥的英文單詞即為.與土耳其相同,所以現代一般認為土耳其人為突厥人的後裔。」陰天樂隨口答道,這種東西他早熟的不能再熟了,張口就來。

看到緋狐還要接著再問,陰天樂連忙接著說道︰「至于俄羅斯和印度,那里在元朝時,是屬于蒙古人統治的地區,大批的蒙古人在此期間與當地的民族融合,並在那里定居至今。朝鮮就更簡單了,那里從商朝末年就由商朝的王族箕子率部東遷佔領,後來秦朝時期山東半島地中國移民又在那里建立辰韓韓,再加上從中國東北地區因為戰亂而陸續遷入的高句麗、契丹和女真族也就是現在的滿族,最終形成現在的朝鮮族。」

緋狐眨了眨眼,趁安培佐證不注意時,暗暗地向陰天樂打了個眼色,接著問道︰「可是我听說在前些年里,韓國人不是還叫囂著我國的長白山是朝鮮族的聖地嗎,要我們割讓長白山給他們嗎?」

陰天樂會意地道︰「開什麼玩笑,那些韓國人地腦子都進水了。先不管他這番理論有沒有道理,如果說長白山的的確確是朝鮮族的聖地,是他們祖宗誕生地地方,哪有我們割讓給他的道理,應當是他們主動要求將自己的國家並入中國才對!」對這些高麗棒子,陰天樂他也是一向沒有什麼好感,不過是倚仗著美國人的鼻息,才強撐過了當年的朝鮮戰爭。後來稍有發展,就開始趾高氣揚地,在中國投資過程中也不知道做了多少缺德事。

原本被陰天樂那一番搞不清是褒貶的話說得面紅耳赤頗感羞愧的安培佐證聞言是大吃了一驚,韓國人對中國領土長白山地無理要求他自然是早有耳聞,但是陰天樂的這種理論可是從來沒有听說過的,一時間忘記了羞愧也忘記自己來此的目的,連忙主動地湊上來問道︰「您這話是怎麼講?為什麼韓國人應當主動要求將自己的國家並入中國?」

「嗯,緋狐、佐證,從歷史來看,古代在朝鮮半島上建國的均是從中國遷徙出的民族,而後來的很多時間里,比如漢朝或者說唐朝jf半島也是中國統治下的一個地區,直到近幾百年來,朝鮮也是中國的藩屬國,朝鮮王必須要接受中國的冊封方才能名正言順地繼位,朝鮮族又是由幾支從中國境內遷移出的民族融合而成。如果說我們把一個國家看作一個家族,這就像我本家姓陰,一千年前我們家里有人因為一些原因分了出去跑到了朝鮮自立姓李,然後現在姓李的後人找到我,說他的祖宗是陰家人,所以要求我們陰家將族譜和財產交給他們,這合情合理嗎?中國有句老話,叫認祖歸宗,可從沒听說過認孫歸宗的!所以說,那些韓國人要是真的想認祖宗,不做那數典忘祖的罪人的話,就應當主動地回歸中國,這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陰天樂拍了拍手道,「好了好了,韓國人一向臉皮厚,搶祖宗的東西搶得上癮,中醫、漢字、瑞午節他都惦記著,俗話說耳聾不怕驚雷響、死豬不怕開水燙,他們也不差這一兩件,他們要是真的認祖歸宗了,也是丟中國人的臉。我們不在這些問題上糾纏不休了,還是言歸正傳。」

「佐證,你的意思就是現在那些萬年前被封印的妖族已經破封而出了?可有什麼證據嗎?」陰天樂沉思了片刻,鄭重其事地問道。不知道是負和霸下急于前往仙界忘記交待了,還是有意為之,反正關于這些封印當年妖族的地點,具體有哪些妖族,他們是一句沒提。而當時陰天樂和勒兩人又樂昏了頭,竟然也沒想起來詢問。

後來陰天樂每當想起此事,都懊惱之極,自己當時怎麼會被喜事沖昏了頭腦,對這種大事都忘記問個清楚了,結果搞得自己是幾次想起來,都覺得如同一團亂麻,根本就不知道應當從何入手。

「我們安培家族在日本久居多年,經過這麼多年的明查暗訪,基本上掌握了在日本四島上的三個封印點的大概所在,就是對于海外的那一個,還不能徹底地確定,但是也劃出了幾個可疑的地點。其中嫌疑最大的就是龍三角海域!」安培佐證斬釘截鐵地說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妖靈最新章節 | 妖靈全文閱讀 | 妖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