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 參學卷 第四十三章 俠之有道

作者 ︰ 紫殘

凌絕風仰天一嘆,道︰「我當時委實一驚,隨即抱拳說道︰‘晚生不曉,還請道長明示。’那老道搖頭道︰‘年輕人,你心存嗔念,目含殺機,渾身上下無處不露暴戾之氣,與那庶人之劍一般無二,唉,執念過重,負擔太多,你活的很苦吧?’我身子劇震,想不到這老道如此洞察心機,一時說不出話來,又見他望著雲海,淡然一笑,道︰‘年輕人,你往昔應是飽讀詩書之輩,而世道坎坷,突遭橫禍,本應是笑看風花雪月的文雅之士,卻成了怒對刀光劍影的武俠之輩,而旦夕禍福,命中注定,你也莫過傷悲,武學亦是坦蕩大途,武之有心,俠之有道,也能為天下蒼生造福。’」

「武之有心,俠之有道,也能為天下蒼生造福……」天痕喃喃念著這句看似簡單卻蘊含至理的句子,心情前所未有的澎湃,不知為何這句話竟能讓自己如此熱血沸騰。

「好一句‘武之有心,俠之有道,也能為天下蒼生造福’!」蘇夢石拍手贊道,眸里盡是敬仰之色,「天易道人神游物外,逍遙出世,卻還能一語道出天下千萬英武之士的心聲,不愧乾坤天道!不愧天下第一!」

凌絕風苦笑兩聲道︰「我那時的震驚之色並未比你們少幾分,他簡簡單單一句話,卻是讓我腦中轟然作響,心里激蕩不已,忍不住呼吸急促,呆呆望著他。他好似並未發覺,依舊淡淡道︰‘你手中之劍,小能快意恩仇,作個市井草莽之人,大能刺殺王公,效尤荊軻專諸之輩,但終究如河伯望洋,貽笑大方……’說罷,他忽然轉頭朝我一笑,又道︰‘年輕人,天地之大,光陰百年,何不放劍山河,大大馳騁一番呢?’我苦笑一聲,也望著雲海,雙手抱膝,愀然嘆道︰‘晚生心系天下,胸藏錦繡,卻苦于世事艱辛,不得抒發平生志向。’那老道捋須一笑道︰‘你若真有此心,老道此有天子之劍,贈君勉之,可助你成為一名左手執毫書盡天下之苦,右手持劍斬盡天下之惡的崎奇之士!’」

「‘天子之劍?’我登時吃了一驚,心里卻抑制不住的激動,‘道長,世上當真有此劍法?’老道捋須點頭,微笑道︰‘天子之劍,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劍尖,拿齊國的泰山做劍刃,拿晉國和衛國做劍脊,拿周王畿和宋國做劍環,拿韓國和魏國做劍柄;用中原以外的四境來包扎,用四季來圍裹,用渤海來纏繞,用恆山來做系帶;靠五行來統馭,靠刑律和德教來論斷;遵循陰陽的變化而進退,遵循春秋的時令而持延,遵循秋冬的到來而運行。總而言之,不過三者,一者天地之陰陽,二者天之時令,三者地之五行,你若能通天地之陰陽,知曉天之時令,駕馭地之五行,便能使出這天子之劍。’」

「我想了片刻,仍是不解,便問道︰‘道長,如何能通天地之陰陽,知曉天之時令,駕馭地之五行?’老道笑笑,道︰‘年輕人,你飽讀儒學,崇仰孔孟,儒家學說囊括的陰陽學、五行學,這些在你腦里已應根深蒂固,日後你只需雲游山水,感應天地陰陽之氣,研究天時之變化無常,模索五行之相生相克,必有所悟,這天子之劍說白了,其實已不是老莊之學,乃是你們孔孟之學,你天賦異稟,既能從流水中領悟出劍法,已說明了你的資質,再加上老道今日的點撥,日後必能使出天子之劍,駕馭地之五行,馳騁于天地之間,成為萬人敬仰的一代劍聖。’」

「我如遭雷擊,木然坐在那里,久久不能言語,待我清醒過來,那老道已然不再身旁,而是又坐在懸崖邊,望著那一望無際的茫茫雲海,端坐如簸箕,敲盆悠然而歌。我站起身來,卻發現地上安靜地放著一本《五行術》的書,我心懷感激,臨書涕零,向那老道拜了拜,遂下了天柱峰。」

故事說到這里,凌絕風卻是頓住,神色似悲似喜,良久不語,天痕若有所思,道︰「凌先生當時不知道那老道人便是天易道人麼?」凌絕風頷首道︰「我當時愣頭小子一個,如何識得,直到後來才知曉……」話語頓了頓,又道︰「後來,我醍醐灌頂,遂去游歷鄉野深林,沼澤湖泊,踏遍名山大川,沙漠雪原,觀參天深林,生生不息,悟出‘青木劍’,觀沙漠天火,炎炎生煙,悟出‘赤火劍’,觀昆侖雄山,巍巍屹立,悟出‘黃土劍’,觀南疆百金,熠熠生輝,悟出‘白金劍’,最後我來到九曲黃河,滾滾淘沙,悟出‘黑水劍’。我此番跋涉游歷,歷時整整三年,這三年之中,我路見不平,懲奸除惡,闖下不小的名聲,而三年之後,我的五行劍終于橫空顯世,我終于練成天子之劍!」

錢金玲長吁一聲,道︰「凌伯伯此番遭遇真是讓人感慨萬千,不過終歸可喜可賀!」凌絕風微微一笑,笑容卻有些勉強,淡淡道︰「此後我劍法大成,理應去找安重誨報仇,但不知為何報仇之念漸漸淡了,我卻思索著如何回去洛陽,去看看裘大人,去看看不良,去為那些曾經救過我的人出自己的一份力,可當我回到京城之時,卻已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短短幾年,物是人非,裘中海死了,任圜死了,連夢石他爺爺也病逝了,唯有安重誨一人高高在上,只手遮天。」

三人臉色徒地一變,駭然大驚,蘇夢石驚異之下,臉上卻還帶著一絲的酸楚,緩緩道︰「怎麼、怎麼會這樣?」凌絕風冷哼一聲,道︰「那年我逃出京城後,隨即安重誨在裘大人府邸搜出大量金銀,又加上安重誨威逼金谷考生的供詞,人髒俱獲,百口莫辯,李嗣源龍顏震怒,當即將裘大人打入死牢,秋後處決,後因秦王殿下及時回京,與任圜一道面聖,說事有冤情,恐有人栽贓陷害,事情才稍有緩和,而任圜為了裘大人清白,便請李嗣源親自去刑部死牢,听取裘大人陳詞,不料李嗣源去至大牢,卻被裘大人戳指大罵,大罵昏君無道,奸佞小人!李嗣源頓時怒不可赦,拔出寶劍,當場便欲將裘大人斬殺,卻是被任圜拼死拉住,但裘大人仍在破口大罵,李嗣源忍無可忍,命安重誨上鴆酒,活活將裘大人毒死了。」

錢金玲面容僵住了,雙眼已然呆住,道︰「那、那裘大人怎會如此意氣用事,這、這……」凌絕風哼哼冷笑道︰「李嗣源哪里知道,在他來之前,安重誨嚴刑逼供,已經將裘大人逼瘋了!」

天痕已經張大口,不會說話了,蘇夢石搖頭一嘆,垂下頭去,凌絕風道︰「自那以後,任圜與安重誨在朝中更是勢不兩立,而秦王與宋王的人馬更加水火不容,小打小鬧,時有出現,而李嗣源也年老體衰,染上了重疾,忠言逆耳終是听不下去了,卻對安重誨越來越信任,雖然將任圜升至太子少保,但安重誨也官至兵部尚書,從而扼制了秦王的兵馬,過得兩年,夢石他爺爺患病而去,原本投靠于他的將軍官員紛紛投靠任圜,安重誨暗中嫉恨,向李嗣源進言,說任圜暗結黨羽,意圖謀反,李嗣源信以為真,竟不問青紅皂白,便將任圜殺害,急得秦王吐血三日,捶床大哭!」

蘇夢石一嘆,道︰「唉,想不到堂堂後唐一代君主,竟是一個不分忠奸之人,有如此之君主,後唐想不亡都難啊!」凌絕風苦笑一聲,不置可否,道︰「我回到京城,卻不曾料到是如此結局,瘋瘋癲癲哭了數十日,裘、任二人之死,卻是激起我無窮怨恨,當年天易老道的話完全被我拋至腦後,我斷發立誓,此生若不取下安重誨的狗頭,誓不為人,而那時你爹自你爺爺去世,便投于秦王麾下,官至馬軍都指揮使,我千辛萬苦找到他,你爹激動不已,便拉我去投靠秦王,我遂與他見秦王,秦王、秦王,唉……」

「他見我大喜,當即設下盛宴款待,與我同席而坐,對我恭敬直至,我一來想不到號令天下兵馬的秦王竟然如此禮賢下士,二來想不到秦王其人相貌英武逼人,氣魄雄渾,胸襟開闊,文韜武略,無一不全,年紀居然僅長我幾歲,竟能執掌天下兵馬,囊括四方豪杰,我一時心折,又想日後能與不良、子雲共事,人生在世,知己難求,而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如今我劍法大成,當是為天下百姓做事之時,日後秦王登基,我不就便能施展抱負了麼?我不就能取下安重誨此廝的狗頭了麼?我想到這里,遂下定決心投靠秦王,而後來為避人耳目,我自號厲風,投于秦王麾下,官拜左校尉軍師,掌管天機營事務。」

錢金玲拍手喜道︰「青雲厲風,秦王三虎,當時定是熱鬧非凡吧?」凌絕風淡淡一笑,道︰「雖然當年安重誨屢屢裁減秦王軍隊,但當年秦王帳下的英雄虎將卻日益增多,青雲軍師與我在內輔佐,馬軍都指揮使蘇不良,步軍都指揮使墨幽,箭弩軍都指揮使燕鐵衫在外效力,更有糧草都指揮使小財神錢通泰掌管柴草錢糧,軍械都指揮使鬼斧魯殘生執掌軍工器械。」

天痕一听墨幽、錢通泰時不禁吃了一驚,均想不到這兩人竟然是昔年秦王帳下的猛將,又听凌絕風嘆道︰「想當年,秦王帳下強者如林,高手如雲,哪一位不是呼風喚雨的英雄豪杰,哪一位不是義薄雲天的血性漢子,只可惜……唉,自我投靠秦王之後,便開始處心積慮的籌備刺殺安重誨,天機之營,刺殺之鷹,何謂天機,此乃取不可泄露之意,此營乃秦王秘密安置的一批忠臣死士組合而成,以此來傳達軍機要密,刺殺奸佞貪官,執行危險而隱秘的任務。而當時以我武功,要殺安重誨卻是綽綽有余,但此廝一死,必然牽連無數,我雖不怕死,卻又不願連累他人,是以要刺殺此僚,必須做得天衣無縫,我一復一日地探查尋找,終找到幾次下手之機,但不料此僚陰險狡猾,幾次都讓他逃月兌生天,日後竟打草驚蛇,他居然到了足不出戶的地步。」

「不料此時李嗣源卻是做出一件驚天動地又大快人心的大事,李嗣源听信佷兒太傅李從璋之言,以為安重誨聚斂兵馬,結織黨羽,欲以武逼位,擁宋王登基,登時心驚膽戰,連忙讓安重誨出巡,又秘密派李從璋帶人將其殺害,安重誨一死,李嗣源隨即列出其數十條謀逆大罪,公布天下。」

錢金玲拍手笑道︰「這大禍害一死,恐怕天下無不拍手稱快!」

凌絕風微微點頭,道︰「此廝一死,普天同慶,連一向低調的秦王也設宴慶祝三日,唉,想那任圜與安重誨生死對頭,但對李嗣源都算忠義,不想全都死在李嗣源手里……那廝死後,我悵然若失,徒然陷入茫然,而此刻秦王與宋王的儲君之爭就此揭開,爭得異常激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絕歌最新章節 | 絕歌全文閱讀 | 絕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