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 第四章 紫薇斗室

作者 ︰ 紫殘

天痕癱軟在地,苦著小臉道︰「完了,出不去了,那老道居然不是從這里來的,白費我幾天的心思。~~超速首發~~」心情難過至極,見得身旁放著一個由圓環組成的古怪儀器,一時火起,掄起小腳便是一腳踢去,不料那儀器甚是沉重,但听 的一聲,儀器微微搖晃,而小天痕卻是抱腳痛呼,咧嘴疼得小眼淚流,心中大罵不止,連揉半天,痛楚方才稍減。

小天痕一瘸一拐站起來,奇怪道︰「這是什麼鬼東西啊?」不禁俯身細細觀摩,只見那儀器通體泛青,似是由青銅所做,由三個圓環和一根鐵軸組成,最里面那個環安著一個圓筒,而且會順著鐵軸轉動,天痕伸手撥了幾下,那個環便慢慢轉動起來,奇道︰「這是什麼啊?」忽見儀器底座刻著蠅頭小字,便低頭一觀,但見上書︰渾儀,三環一軸一筒,外環子午,正南北,中環赤道,平天地赤道,內環赤經,指南北天極,內置望天筒,天地渾圓,定諸天星辰。天痕看罷,嘀咕道︰「原來是看星星的,想不到這老道還有這種怪癖。」說罷又見旁邊放這一個大圓盤,猶如滿月,圓盤中心插著一根約模小指粗的大針,不禁一笑,道︰「那是什麼?哈哈!怎麼像個大餅似的。」

走近一觀,只見大圓盤上,畫著十二條斜線,分為十二格,每格皆寫著一個大字,依次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下方又刻雋秀文書︰日晷,一面一針,晷面放于石台,呈南高北低,使其平行于天赤道面,晷針上指北天極,下對南天極,日照影現,表天地之時。天痕若有所悟,忖道︰「這是記時間的。」

天痕在這紫薇斗室轉了一圈,看罷渾象儀、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璇璣撫辰儀、象限儀諸類天文儀器,直覺越看越奇,渾象儀猶如大球,測滿天星漢,赤道經緯儀宛如渾儀,卻又有不同之處,象限儀好似一張鐵盾,量天體低平,璇璣撫辰儀一柱撐環,觀星定時。

斗室四周尚有諸多櫃台,書籍、器物擺放雜亂,天痕又觀沙漏、漏刻、圭表等小儀器,翻看了幾本星象學書,忽然翻到一本《太華錄》,心中奇怪,打開一看,開篇首頁赫然寫道︰「愚人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生于唐咸通十二年壬戌六月二十八日。四川夔州府人氏,生而異象,遂長而不語。後為青衣媼乳之,自是聰悟日益。歷覽經史百家之書,一見成誦,悉無遺忘。時年頗負詩名。應考進士,名落孫山。一改往志,不求仕祿,棄家從游,寄情于山水之間。隱居武當、太華之時,與隱士異人孫君仿、鹿皮處士,李琪、呂洞賓、女真毛女、麻衣道者、李人白、鐘離子、白麻先生、譚峭、何昌一為師友,相予往來,所獲甚多。後采精納粹,于易、道、丹,蔚然而成一家。于易得《無極圖》于呂洞賓,《先天圖》于麻衣道者,又得麻衣道者所授《河圖洛書訣》,與所傳《正易心法》四十二章。于道得《化書》于譚峭。于丹︰得鎖心術、鎖鼻術于和何昌一。得三元丹法,先天隱訣于呂洞賓。得入素九真之要訣,四覺化緣之妙門于高士隱者,著有《龍圖序》、《正易心法注》、《指玄篇》、《觀空篇》、《入室還丹詩》、《蜇龍法訣》、《人倫風鑒》,傳堪輿之理氣派,著《大定宅葬造數經》、《河洛數》、《紫薇斗數》諸書……」

天痕看到這里,不禁嘆道︰「這老道真是福運好,學得這麼多東西,難怪懂這麼多。」又翻了幾頁,盡是些艱澀的字眼,也不知講些什麼,索性翻到最後一頁,又見一段︰大唐年間,陳摶得天竺高僧守溫點化,修地藏菩薩法門,傳得三十六梵音,遂合太玄、潛虛、連山、歸藏圓融一體,始創太華一派,自在逍遙,以究天人之變,類萬物之數,天地玄黃,無不包容。

天痕嘿笑道︰「這老道還創出一派,口氣好大,不知有沒有徒弟?」說罷將那《太華錄》一放,又四處察看。

此刻已是深夜,斗室拱頂上,水晶如雪,光華流暈,斗轉星移,滿天星斗,宛似一顆顆璀璨的鑽石,奪人眼眸,不時間尚有流隕劃過,拖著尾芒,轉瞬即逝,委實奇幻幽美。天痕見地上光影凸現,不由抬頭,卻是被那美景陶醉,索性躺在地上,仰頭觀望,直覺自己好似融于那浩瀚廣袤的銀河星海當中,望著望著,不知不覺竟睡著了。

次日醒來,陽光瑰麗,暖暖從水晶中透進,在空氣中形成幾個光柱,浮塵游動,小天痕睡眼惺松,隨便抽了兩本書,便出去外洞,陳摶依然不見蹤影,石礅上又放著丹藥,天痕邊烤魚邊翻看書,卻是東漢大科學家張衡所著的《靈憲》,此書乃是張衡積多年實踐與理論研究寫成的一部天文巨著,涵蓋天地生成,宇宙衍化,日月星辰之本質諸類天文知識,天痕不覺中便被迷住,雖然天痕識字尚少,有些字句不懂,但也勉強湊合,看得一陣,才猛然發現魚烤糊了,急得大聲呼叫,但也沒法了,只得硬著頭皮吃了。

一口氣看完《靈憲》,天痕呼出口氣,忖道︰「原來天上的星星還有這麼多奧妙,這個張衡真是了不起,定是一個極聰明的人。」嘆了口氣,又愁道︰「被困在這里,不知何時才能出去,那死老道古怪,真想打他一頓,郭爺爺全家死了,此刻會不會遭陷害,趙叔叔剿賊回來了麼?」想到這心情又有些酸苦,望著碧空發神,良久之後,吐出口氣,尋思道︰「不行,左右困在這破峰上,再回去看看,說不定還有什麼機關。」說罷將書拿起,又進洞去,來到寒潭時發現那大鐵門又關上了。但現在天痕對連山歸藏卦已是了然于胸,輕而易舉便又將鐵門打開,快步來到紫薇斗室。

天痕將一個靠角落大書櫃移到中央,尋了塊石頭,爬上書櫃,用力敲打頂上水晶,弄了半天,石塊砸碎,水晶卻絲毫無損,僥是那水晶不知摻雜了何物,硬比金鐵,天痕呼出口氣,跳下來,道︰「果然沒猜錯,這老道料也不會這麼笨。」話雖這般說,心中卻是失望至極,氣餒回頭卻驚呼一聲,只見陽光匯成光圈,似聚還散,折射在適才天痕搬開書櫃的那塊暗黑牆壁上,華影浮現,竟凸現出一幅星宮圖,但圖上星宿雜亂無序,移宮換位,如同散沙一盤,又若銀沙撒地。

天痕訝然,走近細看,只見那塊牆壁上瓖著大大小小數十顆晶瑩透亮珠子,沿著一道道彎曲的細鐵槽,每過一刻便推移數寸,看似有機關牽連,遠遠望來,猶如星斗游移一般,頗為神奇,天痕皺眉,用手敲打牆壁,竟是銅牆鐵壁,這紫薇斗室居然還有一道門,猛然一喜,道︰「是面暗牆,尚有通路,哈哈!」一時歡喜無比,猶如寒冷中見到溫暖火光,饑餓中望到饕餮盛宴,心頭頓時來了興致,專心致志研究起那幅星空圖來。

陽光慢慢偏斜,那些珠子璀璨亮芒,緩緩在鐵槽中移動,無規無矩,無聲無息,天痕看了一陣,臉色陰霾,忖道︰「這星空圖如此復雜,看來要比那連山歸藏卦難多了,唉……不知能否解開,不行,須多讀此類書籍,若不通,如何解?」想到這,不由暗自點頭,若有所悟,在斗室里尋起書來。

自那日起,天痕便開始埋頭苦讀,昏天暗地,從朝至夕,手不釋卷,上至甘德與石申的《甘石星經》,西漢落下閎的《渾天說》,張衡的《渾天儀圖注》,下至唐代《開元佔經》,大慧禪師一行僧人的《義決》諸類天文名著,天痕年幼,領悟不多,幸是陳摶在每本書中皆作解釋,評論言述,取精去糟,讀將下來,也倒不太艱難,這般日復一日便過了一月有余。

其間天痕每每讀得體會,便將那些儀器拿來操作一番,埋頭苦讀,再加上臨陣操兵,是以進程倏忽極快,兩月不到,天痕便將那紫薇斗室的藏書盡數讀完,陳摶自那日離去後,便再沒出現,只是飯菜丹藥依舊日日奉上,天痕也自在清閑,心無旁騖專心讀書,但那星宮圖龐雜無比,暗藏玄機,任天痕百般施計,卻也無可奈何。

洞外寒潭白魚好似食之不盡,個大繁多,天痕一天一條足已,不過火鐮早已用完,天痕硬著頭皮生吃幾天後,忽從一本書看到水晶聚光燃物,便僥幸一試,竟爾成了,不由大喜,日後也不愁取火之憂。天痕日日烤食白魚,體格也粗壯起來,面色紅潤,力氣大得驚人,三諦真氣有時不吐不快,一拳擊下寒潭,竟也會打起魚來。

年關過後,漸漸接近除夕了,天氣也愈加寒冷,大雪時飛,整個華山冰天雪地,寒氣森森,外洞冰冷,天痕索性搬到紫薇斗室居住,雖然空氣有些濁重,但也比外洞暖和,燃起小堆篝火,倒是暖烘烘的。

一日,天痕起來,又在星象圖前鼓弄了半天,卻始終揣不出玄機在哪,心中氣悶,嘆口氣道︰「這二十八星宿圖怎如此奇怪?如何弄都不對,也不知錯在哪里。」垂頭沮喪,看了一陣書,但覺心情煩躁,看見拱頂水晶被大雪覆蓋,便出了紫薇斗室,來到外洞,尚未走到洞口,遠遠望見瓣瓣雪花如紙屑般呼呼吹進洞來,天痕若有所感,忽想起以前思遠教得一首古詩來,不禁觸景生情,悲聲吟道︰「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鞁。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邊吟邊走,轉眼便站在平台上,神色淒苦,又想起思遠當年敦促自己習武練字的慈愛,小眼泛紅,心中郁氣糾結。

忽听有人冷聲道︰「小子,陳摶呢?叫他出來見我。」聲音冷漠,不帶絲毫溫度,宛如雪地里的寒冰。

天痕突然在這絕峰上听到人聲,委實嚇了一跳,轉頭一看,只見一青衣男子垂坐潭邊,身上落滿飄雪,眼光凌厲,身前插立著一把墨綠的巨刀,那刀竟比天痕人還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絕歌最新章節 | 絕歌全文閱讀 | 絕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