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二卷 南北帝國 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等的談判

作者 ︰ 賈不假

第一百九十五章對等的談判

在昨夜的大戰中,殘存的暹羅軍隊眼看事情不妙,第一便從南門奪門而逃了,不是他們沒有拼死一搏之心,而是滿剌加王室都第一跑了,滿剌加軍心渙散,憑他們殘余的這些不熟悉地形情況的外人,抵抗也是毫無意義的。

而在統計過後,滿剌加城中剩余的還有一萬多守軍,都是乖乖的放棄了抵抗,一個夜晚鏖戰,被黑水明軍殺死的也不過數百人,其余的竟然都是失去了抵抗之心,或是躲入民房,或是藏入地窖,結果拼殺沒花費黑水明軍力氣,甄別這些人卻是花了一把子力氣。

而在天明的第一,公告就貼遍了城內,而且有那通曉馬來語的土人敲著梆子沿街串巷的宣揚著黑水明國的政策。

商稅一律降為二十抽一,比起自由城的十五抽一還要優惠一些,這也是朱明對馬六甲城商人許下的諾,原本這的五峙城現今的馬六甲城就被南邊的自由城擠兌的不成樣子,商人幾乎活不下去,現在進行一定的扶持還是必要的。

而一系列林林總總的新政在第二天就公布了出來,說明黑水明國對于滿剌加國的攻佔和統治是早有預謀的。

但是平頭百姓才不管這麼多,沒開化的他們原也听不懂太多大道理,這宣揚大部分他們不懂,但有幾點他們是清楚的。

第一條就是他們以後的孩子可以和貴人族老家的一般去學了,進學在這個時代不管在哪里都是個神聖的字眼。

西歐除了貴族後代和教會培養的後備神父外,現在是沒人有機會學習知識的,就算是富庶的中原地區有時也要舉家族之力來培養一個讀人,在這南洋就更不用說了,貴族專用的,你看看那滿街的告示有幾個人能看懂的。

而朱明統治下,所有十六歲以下的少年兒童都有機會免費到學堂中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若是有悟性還可繼續學下去,不然就將被各個工坊、造船廠挑選,成為學徒工。

有那悟性出眾的更是可以被挑到軍事院去學習,那可是一條鯉魚躍龍門之道啊。

黑水明國對于軍人待遇之高亙古未有,雖然被讀人詬病很久了但朱明沒有半點要改的跡象,你看看那軍官校尉威武的鎧甲,對于民風彪悍的南洋土著來說,吸引力太大了。

另外原本滿剌加國境內的田租以後一視同仁,不管人都是二十抽一,但是必須以平價將多余糧食賣給官府。

這點很好理解,要不這麼多的軍隊吃啥,至少這田租確實是低,而且也說了,若是累世的大部落,也可以不用交租,但是必須派遣勇士軍中效力,這就將各個部族的不滿情緒降低了,至于你是不是大部族,就看你拳頭硬不硬了。

而且黑水明過還將提供種子農具之物,這些都是讓原本滿剌加土著眼熱的。

眾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而且城內還有虎視眈眈的萬余黑水明軍士兵,這些士兵又從沒燒殺擄掠的行為,滿剌加的平民們愣是沒有一絲的反抗出現。

進入王宮之中,朱明第一件事仍是心急火燎的跑去了庫房,沒辦法,連日征戰消耗實在太大,只能以戰養戰,不是朱明財迷。

這次朱明進軍迅速,暹滿聯軍也存了伏擊黑水明軍的心思,更加沒有想到會在優勢兵力下失敗,所以當所有人被堵在城里時,王室的財寶、庫府中的金銀已經全沒有辦法轉移了。

等到城破的那一天,雖然不少人乘亂帶走了少量的金銀,但是形勢危急之下,逃命還是第一位的,所以滿剌加的庫府算是很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金銀不多,在和黑水明國的爭斗中滿剌加的國力損傷不少,而且商業要沖的地位被自由城淡化後收入來源就更少了,金銀的價值折算應該也有十來萬枚黑水明國銀幣的樣子。

真正值錢的是王室的那些奢侈品和各類珍寶。

一般來說君主制國家中一國之寶都是由王室掌握的,滿剌加也不例外,而且王室隨著戰敗肯定是要清剿的,這樣的收入比起搶劫一些小門小戶的收入真是大象和蚊子的區別一般,所以朱明從來也不屑去搶劫普通平民,根本就沒有好處。

滿剌加王室的珍寶中甚至還有兩張用大塊沉香木雕成的木床,躺在其,散發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這些拼接成木床的沉香木,都是整塊整塊的,這簡直是可以當成國寶貢獻給任何一個強大國家的最高規格禮物了。

當侍衛將朱明領到這兩張床前,朱明只是搖頭苦笑︰無福消受,無福消受啊

憂勞可以亡國,逸豫可以亡身,在強敵環伺還很弱小的情況下,朱明暫時還沒辦法放松去享樂啊。

但是這沉香床的價值太高,放在這南洋一地也沒有人敢于消受,只得把所有王宮中值錢的寶貝一同打包了,運往自由城,一些價值一般的財寶全部都放往拍賣會進行拍賣,所得一律充入軍資,而少數價值極高的寶物只得鎖入庫房好生保管,有朝一日總有用到的時候。

滿剌加都城一破,其他的地方更是望風披靡了,不到一月間,各地已是城頭變幻大王旗,掛了黑水明國的黑水日月旗旗號。

在此期間朱明主動派遣盧米前往暹羅進行談判,沒辦法的事,打痛了別人,總也要給人家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對方面子下的來。

現在的黑水明國雖然士氣如虹,剛經過一場實戰演練的軍隊,但是實際已經耗損了一定的國力,如果再與暹羅這樣的強敵打一場,實在是撐不住了。

于是乎盧米帶著百人的使者團隊出發了,挑揀了幾件滿剌加王宮中的寶物,前往大城覲見暹羅國王昭祿群膺。

暹羅大城王朝乃是繼素可泰王朝之後,因素可泰王朝蘭甘亨大帝去世後,逐漸衰退。此時暹羅東部的一股泰族勢力日益壯大,並由拉瑪鐵菩提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匯合處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阿育他亞」,並立號為王,因為又稱為大城,故而華人稱之為大城王朝。

大城王朝傳至現今已五十余年,從最初的勵精圖治蓬勃向也逐漸開始趨于朝政穩定,而且東邊還與真臘糾纏不休,國力早已不復當年的強盛了。

朱明有信心,只要給出一個台階,對方會見好就收的,而且朱明也將強調的利益在海,擺出一副大家就此劃界的態度。

盧米這一路還擔負著觀察暹羅是否有大舉動員的行動,朱明現在把所有的軍力都屯扎于馬六甲城,就算是打也是據城堅守,但是最好還是弄明白情況。

路盧米並沒有看出任何的異動,早在半月前,潰散的暹羅軍就回到了大城中。

這七千多暹羅軍隊可算是國內一等一的精銳,但是這次敗的如此之慘,最後只有一半的人馬返回了暹羅,暹羅王昭祿群膺震怒,大將軍彤猜當天就被下了大獄,返回的士卒則被編入了死士營中,等于下次打仗的炮灰就是他們了。

當時昭祿群膺就要發兵集結全軍一舉拿下掃蕩黑水明國,只是國內一眾老實持重的老臣苦苦勸阻。

「這黑水明國立國未久勢頭凶猛,若是與之斗爭,白讓真臘撿了便宜,目前暹羅最大的敵人還是在東邊,南邊原本想要滿剌加作為屏障,以往滿剌加與我暹羅也是宿敵,只是黑水明國的崛起讓兩家暫時結合在一起,現在滿剌加被吞了,不如交好黑水明國,看那朱明也不像是窮兵黷武之輩,何況他是漢人,總要顧忌大明朝的顏面。」

那昭祿群膺被一通勸,雖然暫時止住了揮軍南下報仇的心思,但在心中也是頗為不忿,吩咐手下將領勤加操練。

誰想到十多天後,這黑水明國的使者就門了。雖然心中不忿,但昭祿群膺還是立馬擺出車馬準備接見。

派遣盧米這個土著出使也是為了淡化朱明漢人的影響,讓暹羅更加沒有戒心,擺低姿態,畢竟現在是得了便宜,不在乎捧一捧這北面的鄰居。

當盧米從進入大城的那一刻開始就感受到了北面鄰居的不滿列隊在城門口迎接使團入城的並不是鮮花和好的民眾,而是手持利刃的武士。

他們示威的將武器高舉交叉,使團的成員都從刀槍叢林中走過,若是誰心懷歹念,一刀或是一斧下來,就將要了盧米這些使團成員的性命。

這樣的把戲,至少對于已經見過些大風浪的盧米不算了。

而在前往王宮的途中,那一個個鎧甲精良的武士緊緊跟隨,到的亮晃晃的刀槍,倒是讓盧米心中好笑,這痕跡也太明顯了。

進入大殿,盧米打量了一番御座的暹羅王,昭祿群膺身材微微發福,一看就是常年養尊處優,此刻他正瞪大了憤怒的雙眼盯著台下的黑水明國使節。

「尊敬的暹羅王,黑水明國使臣盧米向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盧米彎腰行禮道。

「滿剌加受暹羅國保護,我要求你們立即撤出滿剌加,將王位歸還。」昭祿群膺掩飾不住的怒氣,單刀直入的說道,完全沒有了一國之主的涵養。

旁邊的大臣也都聒噪起來,紛紛譴責起黑水明國的無理。

盧米行走多國,對于泰語自然是听得懂的,他一點也不著惱,這一路走來暹羅並沒有要發兵的跡象,說明對方並不想打,這大殿的一番譴責也只是打打嘴仗而已,實際不會起到任何效果。

「我黑水明國希望與暹羅建立良好的關系,雙方可以開邊貿易,互通有無。」盧米保持風度說道。

「笑話,你們是哪里跑出來的鄉野村夫,如何有資格與我方談判」一名暹羅大臣率先跳了出來,這沖鋒陷陣之事還是大臣來做比較好。

「不知暹羅王王是否還掛念滯留我國的數百名勇士?那些戰死的勇士我國已經以最高禮節將其埋葬並將好好看護的。」盧米讓對方踫了個釘子,要你剛打了個敗仗,有好橫的。

這不提還好,一提所有的暹羅大臣臉都綠了,紛紛跳罵起來,又是要舉全國之力又是要捐獻家資的,全然沒有了當時他們勸國主時的理智。

當然了,外敵在面前,不一個個都得在大老板面前表現好點麼,關起門是一回事,對外又是一回事了。

盧米當然不是來激化矛盾的,從某種程,他這次來是求和的,但必須是雙方對等的和談,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我方願意無償釋放暹羅勇士」盧米頓了頓,又說道,「你我兩國,合則兩利,斗則兩拜。」

他這話一說出來,暹羅人稍稍靜下來了一點,都冷眼看著他等他說。

「暹羅資源豐富,只是沒有好貿易對象,那滿剌加原本橫亙暹羅與那西洋人、大明客商之間,也不克扣了暹羅多少,現在我王統治馬來,不但提高各種物資收購價格,而且歡迎各國商人自由前往黑水明國貿易,暹羅能從中受益幾何,想必國王和諸位大臣都。」

黑水明國商路之開放倒是人所皆知的,與黑水明國貿易比起滿剌加是強多了,昭祿群膺和幾位大臣都是點了點頭。

「黑水明國志在海,陸不過獲得的一點生存空間而已,那滿剌加一直對我咄咄不休,這才有滅國一事發生,而我國與暹羅並無領土爭端,一切你我之間的爭斗,都是那滿剌加為一己私欲挑起的。」

「……」

盧米鼓動著如簧的巧舌,從各個方位剖析,又說得黑水明國新國初立,自然不敢與暹羅對抗,希望暹羅能看在海外華人立國不易,給予支持等等。

一席話說下來,讓昭祿群膺的臉色是好看了不少。

「雖然如此,但黑水明國肆意挑釁我國,此例不可開,告訴你們國主,和談可以,但是必須請罪國。」

看來昭祿群膺還是沒有搞清楚狀況啊,老是沉迷在輝煌的想象中,盧米也黑下了臉陛下,請您明白現在的情況,黑水明軍乃是勝者,我王乃是抱著合則兩利,分則兩敗俱傷的想法前來謀求和平,不知陛下一再咄咄相逼是何道理。如若暹羅王陛下還是這種態度,那就請陳兵馬六甲城下我們再見」

說完盧米微微躬身一禮,一甩衣袖轉身便向大殿走去。

玩意,撮爾小國還喜歡擺譜。盧米自從跟隨了朱明,眼界已是大為開闊,自然看不得暹羅君臣這種小人嘴臉,你擺譜,我還不愛談呢

就在盧米轉身要走出大殿的時候,後面傳來了暹羅人急切的聲音使者請留步。」

一名年輕的大臣快步走前來,說道我王不過心中生氣罷了,不如貴使稍事休息,你我二人詳談如何。」

看來這暹羅王終究還是接受不了失敗的事實,拉不下臉來,派了個資歷淺的大臣來與談,這樣就算丟臉也不致過于難看。

「也好。」盧米點頭應允。

隨後兩人殿向昭祿群膺例行的告別,暹羅王昭祿群膺又授予該大臣特別使節的授權,兩人便告退出門,自然是回到的衙門好好談談了。

朱明這次與暹羅和談也是真心實意的,馬來半島竟在掌握,還有諸多海島嶼作為戰略屏障,不管是扼守馬六甲海峽還是種田發展目前來看都是足夠了,所以大陸的那些事兒,朱明並不想過多的參與進去,能用貿易堂堂正正的從暹羅掠奪,才算本事。

于是乎盧米的談判便相當靈活了,只要不有辱國體,釋放俘虜甚至發還兵器都沒問題,開邊互市,這更是求之不得了。

你暹羅無非只能出售些初級產品,就算是特產象牙沉香玉石之類的,也不過是些粗坯,與黃金等價又如何,到黑水明國手中一番加工,經過商人一番運作,價值翻幾倍那還是少的。

如此順利的談判也明顯大出暹羅使臣的意料之外,他的心態相當平和,暹羅王給予他的硬指標任務也不過是要回俘虜,定下比較寬松的互市和通行政策,至于戰爭?天啊,暹羅王昭祿群膺早就焦頭爛額了,現在要他與黑水明軍對戰,從潰兵嘴里听來那黑水明軍強大的戰力,他還真沒有多大的底。

用官方的話來說,黑水明國與暹羅本著好互利的原則,雙方在融洽的和談中簽下了一系列條款,最後還互贈了禮物,願雙方的邦交誼長存。

當盧米返回正在大興土木的馬六甲城,將和談情況告知朱明後,朱明心中也是略為松了口氣,他不怕打,但是對于他接下的行動一定會有所影響。

現在朱明必須要鞏固的地盤再大力掠奪一番人口了,雖然黑水明國還是小不丁的一點,但歐洲那些個國家也不見得比黑水明國大到哪去,有了這一小片土地作為基礎,已經可以完成他的一部分夢想。

第一百九十五章對等的談判

第一百九十五章對等的談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