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二卷 南北帝國 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器大發展

作者 ︰ 賈不假

按說這朱明剛從大明回來時日未長,怎的這黑水明國的武器一日巨變,竟然有這般境地,所有人都是大吃一驚。

其實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朱明原本對于火器,較這個時代的人而言就有著人所不及的見識,而黑水明國也致力于火器的發展,雖然之前主要只運用于海軍而未使用到陸上,無非就是因為火炮體積龐大不太好攜帶,而火銃之類的威力太小,若是不形成較大規模又缺乏殺傷力,還不如長槍方陣好使,因而陸上火器力量的發展也就擱置了下來。

此次朱明從大明回來,帶回了眾多技藝高超的工匠,其中有一個名叫吳文明的,對于火器的研究算得上是佼佼者。

此人雖然技藝驚人卻不得重用,就因為他乃是安南內亂的受害者,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自從安南內亂後,飽嘗了顛沛流離之苦。

他這個有著高超制造火器技藝的巧匠既是人人爭奪的對象,但若是得不到,也是人人欲處之而後快的對象。好不容易逃入大明境內,卻又失去了謀生的手段,幸好流落到了廣州才被朱明四處撒網的暗諜們給找了出來推薦給朱明。

一路上朱明是與他經過了長時間的詳談的,原本朱明是空有一肚子的理論知識卻不知道實際中的操作問題,與曾文雨幾人也就研究個大概,能把火炮給提升到現在的地步已經很了不起了。

而與這吳文明一交流,朱明就知道自己實在是撿到寶了,一點就通,在此次校閱上打出風頭的火器也是這吳文明一路上跟著朱明耳濡目染,在腦海中形成了思路後來到這南洋之地,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制成裝備的。

原本火銃的火繩式點火發射實在是不便,裝藥的工序也是復雜非常,身上背滿火藥的同時,旁邊還要有火種來點燃火繩,危險系數也是相當高的。

由于火繩槍的種種不便,朱明才未將其擴大到整個部隊中,但在朱明的腦子里,可是裝著相當多的火器後來發展趨勢情況的。

什麼轉輪火槍,燧發火槍啦,大概的原理朱明也很清楚,可要將其應用到火銃制作工藝上,而且還要加以改良,就遠遠超出了朱明力所能及的範圍了,這需要一個長期浸此道的老手才能完成。

吳文明恰好就是這樣一個人,回到自由城後,朱明不但立即給了他一個商部主事的官面身份,還從冶煉、鍛造廠中調集了一大批工匠供其驅策,還不顧曾文雨的反對從火炮那邊劃拉了幾個熟練工匠出來,集中全力助其研究。

最終不負朱明的苦心,一種新式的燧發火槍誕生了,這種火槍拋棄了轉輪式火槍打火的繁雜機械結構,簡單快捷,只需要每包火藥定好量,藥包中一面多的是裝入槍膛中,一頭少的中間只有少許黑火藥是作為引藥倒入擊發室中。

要開火也很簡單,直接扣動扳機,燧石敲出火花引燃火藥,擊發室中的火藥引燃槍膛中的火藥,開火,就是這麼簡單。

朱明不知道這項技術又領先了世界多少年,至少當初吳文明听到這個創意時,長大了嘴巴半晌才反應過來,隨後便小心翼翼的找尋一切機會纏住朱明詢問關于火銃的事情。

作為一個頂尖的火器工匠,吳文明知道至少在大明國和周邊的眾多國家還沒有這項技術,這等于是開創了歷史而對一名工匠而言這是最高的榮譽。

但雖然燧發槍面試了,還是有許多的缺點等著克服。

因為冶煉技術不過關,火銃管做不長,而且也承受不了太大的膛壓,殺傷力終歸有限,即使繼續改造的使用越來越方便,但也當不得主戰兵器,仍要輔助冷兵器進行作戰。

朱明的野心大的很,那就是推動直接進入熱兵器時代,這樣一來,游牧民族便再也不是更為先進的農耕文明的對手了。所以接下來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在熱熱鬧鬧的新年狂歡過去後,自由城內的一切又開始慢慢回到了軌道,所有人都不敢松懈,繼續忙活著自己手中的工作。

五名天方商人也一起投帖求見黑水明國的最高統治者。

這五個人由不得朱明不見,此刻停泊在船村港中的遠洋商船,說是有一半屬于這幾個人那也不盡然,但是從西邊過來的船只,至少有一多半屬于這五個人的家族那確實是真的。

朱明對于中東那一塊的情況確實並不了解,雖然之前蒙古人肆虐,听說西亞那塊也是受害不淺,但是朱明知道這些本土家族根深蒂固,只要沒有被連根拔起,很快就是一片燎原。

朱明所不知道的是,這幾個家族也算是浴火重生了,此時建立起龐大第二蒙古帝國的帖木兒已經死了,在他死後,他建立的佔據了西亞龐大土地得帝國也正處在分崩離析的過程中。

當年他打得阿拉伯人、奧斯曼人和印度人丟盔棄甲,從此後阿拉伯半島一直都顫抖在帖木兒的威壓之下。

而天方人這些伊斯蘭的忠實信徒日子也不好過,陸上沒法呆了,他們也就更為重視海洋上的利益,能夠余燼不滅的家族都是積攢起了一股強大的海上力量,並通過這些海上力量進行貿易,結果因禍得福,反而一個個發家致富,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可是自從一年多以前帖木兒死後,這些個家族漸漸抬起頭來,在帖木兒帝國崩塌的過程中一個個又是攫取了極大的政治利益,此刻,這五個都是在傳統伊斯蘭地區中跺一跺腳地也要震三震的人物,朱明自然得好好見一見了。

外面的侍衛彬彬有禮的將他們引了進來。

朱明只覺得眼前一片晃眼的金光燦爛,五個穿著絲綢打底,金絲銀線交匯出絢麗圖案,頭上包著純白色頭巾的男子走了進來,躬身便向朱明行禮。

朱明不禁在心中月復謗,有必要穿的這麼花枝招展麼,雖說你有錢,但也不能把黃金白銀披著穿到身上吧。

不過此時可不適合說出來,朱明還是擺出了一副親民溫和的樣子,客氣的說道︰「免禮看座。」。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