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二卷 南北帝國 第一百四十九章 謀求諒解

作者 ︰ 賈不假

當朱明從皇宮中被禮送回府後,所有的人都知道,這風向變了,而且變的厲害,所有府中或明或暗的探子都得到了命令,從今以後,朱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17351)

當擔心不已的陳善禮等人返回府中時,也被告知了這一好消息,隨之而來的,就是任務的安排了。

李亮領著十名親衛,最重要的是與馬威等人盡快聯絡上,看看他們現在在大明發展的進度如何,但需要著重保密一事,這是自己在暗處的力量,可千萬不能暴露了。

而陳善禮則被賦予了通商買辦的重大職責,手下這二十多名商人總算解了禁,可以四處逛逛大明繁盛的市場了,朱明的意思是不妨在此地多開上一些店鋪,不管是收購大明的商品還是出售南洋西域稀奇之物也都方便,而且這些個店鋪也都能作為落腳點,不過這些都是商人們的個人行為,和朱明這個現今堂堂正正的國公爺也扯不上瓜葛。

就算不在大明販賣鹽鐵,其他的商品利潤還是大把的,尤其是朱明手下屬于外商,這外商自然是要做海外貿易的,就算與大明現行的某些法律沖突,也只能說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有了這些基礎,朱明現在也算是正式登上大明土地的一股力量了,雖然此時吏治清明,不過比起太祖時候還是松動了許多,這些迎來送往的東西那是免不了的,現在那些個大官看不上咱們,沒關系,現在咱也不用辦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先把做實事的小官給拉攏一二,至少在這明面上行走起來,那也是方便了許多。

就在朱明緊鑼密鼓的安排了自己這小小的初生勢力在大明鋪開的第一步後,與道衍的會面也如期而至了

在昨天那名年輕宦官的指引下,朱明來到了位于皇宮外西南處不遠的一座小寺廟中,此處地形偏僻,雖然位于皇宮之外的大好地形,卻因為處于皇宮安全需要,四周並無民居店鋪,頗有些鬧中取靜的感覺。

單這小寺廟也是香火不旺,此時更是冷冷清清的,但朱明知道這座寺廟不需要任何香客信徒的供奉也能夠長盛不衰。走過拐角,寺廟門口的儀仗和衛士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

要說朱棣屈尊拜訪倒也不盡然,他與當年的道衍和尚如今的姚廣孝早已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如今這姚廣孝非要維持這種白天上朝晚上念經的生活,在朱棣的內心深處,其實隱隱覺得——挺好,他也需要一出能共患難,也能共富貴的戲碼為自己不佳的道德聲譽添上一絲色彩。

在昌盛的指引下朱明走入寺內,大殿旁邊的耳房就是姚廣孝的禪房了,走入房間,朱棣與姚廣孝兩人均已在室內盤膝而坐,那模樣,渾然不似君臣,更像是偶爾相聚的老友。

「免禮入座吧。」

朱明也樂得跳過這些他不喜的禮節,告罪一聲也找了個蒲團盤膝坐下,然後開始細細打量起這個傳說中的黑衣宰相來。

這位已經七十的古稀老人神態十分平靜,他算是老來得志的典型,前半生都默默無聞,後半生卻九霄龍吟驚天變,成就了一位傳奇帝王。

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年齡,朱明還有點不敢相信這是一位七十的老人,他的臉上雖然有幾道如刀斧刻鑿的深深皺紋,但卻沒有明顯的老人斑,皮膚十分光滑,依稀可以看到年輕時也是一位濃眉大眼的英俊小生

「听說小友在那弗朗機出生,雖然年紀輕輕卻已周游列國?」姚廣孝溫聲出言問道。

朱明這才全身一震,從對姚廣孝的打量中抽出神來。「不錯。」

「那不知小友是否知道弗朗機極西之地又是哪里呢?」姚廣孝那雙仍然明亮的眼楮盯著朱明,其中也夾雜了一絲絲的求知,對于他這種已經到達事業巔峰之人,如今可能也只有這種未知的事物才能引起他的興趣了。

「那是一塊神秘的大陸,傳說稱為瑪雅大陸,那里盛產黃金,連房子都是金磚蓋就,那里盛產許多神奇的植物,畝產千斤的農作物、嚼食後可以讓人忘卻痛苦的樹葉……」朱明開動忽悠第一模式,雖然他說的是事實,但其中確實夸大了不少。

對于黃金,姚廣孝也沒有太多的愛好,但對于畝產千斤的農作物,他與朱棣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民以食為本,要想長治久安,讓每個人吃飽飯是必須的。

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在南洋這種作物早就開始播種了,估計很快就要傳入中原了,朱明在心中暗暗的想道。很多後世的學者研究說明,明清差不多的科技條件下,為何明代人口一直在六七千來萬徘徊不前,而清朝卻會一路高歌猛進突破一億兩億最高直接到了四億的大關,一個原因就是美洲高產作物的引進,讓如此眾多的人口能吃飽飯了。

兩個在坐的偉大政治家很快找到到了朱明話中最有誘惑力的一項。

「那瑪雅大陸再西呢?」姚廣孝思考了一下朱明的描述後,再次開口問道。

朱明狡黠一笑︰「再西,就回到了東瀛和我們大明了。」

「如此這般…小友也是認為天圓地圓咯。」

在古代有的人認為天圓地方,印度人就認為大地扛在幾頭巨象的背上,有的還認為大地處在海洋中間,被幾只烏龜駝在背上,雖然也有認為天圓地圓的,但也一直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

在等上幾年待我來次環球航行嚇死你們,朱明想到。

有了朱明的一番和盤托出做底,姚廣孝也像昨天的朱棣一樣開始對這個年輕人腦子中的東西感興趣起來,而朱明也特意選取了不少新的東西講述,讓朱棣也是興趣盎然。

「你說那歐羅巴如此多的小國林立,卻能互相攻伐之余還抵擋住了強大的蒙古人,甚至曾向東擴張,也打到了天方之地,靠的就是那個基督教?」

此刻在大明以及更東的日本已經有無孔不入的基督教傳教士了,朱棣對此也有耳聞,對于這種蠱惑人心的宗教,所有的統治者都是沒有任何好感的,除非能夠用它來麻痹人心加強統治,不過此刻大明已經有一個儒學了,完全夠用就不需要麻煩這些外來的異端學說了。

幾人正聊得開心之時,姚廣孝開口說道︰「小友胸中有如此丘壑,為何不安心留在大明,總算是落葉歸根光宗耀祖。」

「正如我所說的,大明之外還有如此多的土地,為何局限于一隅,不管是豐年也好,災年更甚,一不小心多生了幾個娃,卻又養不起,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孩子,我不過是想為同族們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而已。」

兩人都陷入了沉思︰這朱明的話說起來也不錯,也確實是個好口號,當年太祖反元時都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的口號,可見為同族謀取福利是一個多麼高尚的口號,但朱棣姚廣孝作為老道的政治家,他們不光要考慮天下人的利益,還要考慮自己統治的利益。

「不知陛下對帖木兒帝國所知如何?」朱明斗膽問道。

帖木兒帝國是蒙古人建立的僅次于當初蒙古的大帝國,此刻已經囊括了中亞西亞的一大片版圖。

「雖然對于大明俯首陳臣,實則不軌之心甚重。」

「在下曾聞其前段時間已取得天竺北部的疆域,若其勢大,必將對中原不利。」朱明的意思很明確︰帖木兒帝國確實是很牛的,以至于後來帖木兒帝國分崩離析了,一個逃出來的王室後代還能在印度建立起龐大的莫臥兒王朝,可想而知帖木兒帝國的疆域及影響力之大,雖說此刻在名義上帖木兒帝國是向明朝稱臣的,但要說朱棣沒有擔心那絕對是假的。

如果讓我在南洋發展,我就能為你一直打到天竺去牽制帖木兒帝國,而且說實話天竺那片地方是熱了點,但也還算不錯,你總不能老是擔心我往中原跑吧,朱明透露的意思很明確。

但此刻兩位大明的大拿都不會如此輕易的下個結論,看看外面天色已晚,今天這一下午的閑聊,不管這個叫朱明的年輕人嘴中有多少是真的,總算是獲益匪淺,如果天下大勢真全如這朱明說的一般,倒也可以讓朱棣收到撥開雲霧的效用。

「皇孫瞻基早慧,對于這弗朗機之事頗有興趣,國公有空可以與他講講這弗朗機見聞。」朱棣最後丟下這麼一句,全體打道回府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