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二卷 南北帝國 第一百四十三章 喬遷之“喜”

作者 ︰ 賈不假

在與朱棣的團拜會中,總體來說氣氛還是相當友好的,朱棣也沒有專門來找自己的碴,雖然最終得到一個小小的定海侯封號說明大明朝廷對于自己,還是帶著有色眼鏡來看的,不過朱明心胸寬廣,也不去計較他了。

只是在這一天,都沒有見到傳說中的明代第一陰謀大師姚廣孝同志,讓朱明頗為遺憾,按照自己在這大明朝不尷不尬的地位,以後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踏足這朝堂之上。

听說這位陰謀大師是造反派大師,以造反為人生第一大要務。造反成功之後一不要名二不要利,每天還是過著自己僧人的日子,白天上朝晚上念經,實乃一代奇人也。

遺憾歸遺憾,帶著遺憾朱明回到了自己的住所,那些個會同館中經常會打打交道的官員還向前給朱明道賀了幾句︰這流落在外的華人遺民,此刻能回到故國得封侯爵,實在是光宗耀祖啊,郁悶的朱明想想自己也是朱家後人,受朱家一個侯爵的封賞難道還要告祭太廟麼,何況自己在外權威之重,更是這些中原人士所難以想象的了。

等到第二天,會同館中熱鬧了,不光是尚在此地督辦紅丸案件的錦衣衛眾,還有鴻臚寺的一干官員也來了,昨天皇帝一高興,大肆封賞,雖然最後只有寥寥數人賜了宅邸,但這賜了宅邸,也就意味著你可不是作為客人來的,你也算是大明的半個主人了,你也有享受大明利益分配的權利了,首先一點,你可以組建自己的服侍下人隊伍和護院衛隊了。

在勘合文書印信之後,鴻臚寺少卿當即為朱明指明了他的新家位置,同時還很善解人意的安排了南京城衛兵馬護送,一路上稱護送之名行兼監視之實。

朱明也不以為意,叫齊自己手下百八十號兄弟,那些個商人跟著來本是為了見識大明江山花花世界的,結果每天困在會同館中,除了吃的好些外,一絲南京的繁華都沒有見識到,這下有出去居住的機會,一個個都要興奮的跳起來了。

而李亮則帶著那幾十名為挑夫實則為軍中精銳的弟兄,整理清點起朱明的行李來,陳善禮也充做了賬房先生,盤點著物資。

要說這東西確實不少,朱棣也不嫌麻煩,不光金銀奉送了不少,而且作為禮儀之用的銅器一樣也送了不少,滿屋子擺的是壇壇罐罐缽缽碗碗,朱明也不知道這些東西用來干嘛,只是听說敬祖先一頓飯就要用到大小不同的盛器三十多樣,在從現代簡約快節奏生活過來的朱明實在不知作何感想。

一路吹吹打打的出了門,隊伍的目標位于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之處,是大明都城最繁華的所在。

總體來說,會同館與朱明此行的目的地都處在城東之所在,旁邊靠著就是皇城嘛,這個地利條件可不一般,不管是平時能先一步趕早進去上班在領導面前表現假裝積極分子,還是宮中有什麼急事大事的傳出來,也是最先得到消息,所以此地變成了諸多大臣們府邸扎堆所在。

一路大張旗鼓,朱明自己的嫡系使團隊伍才一百來人,可是護送的兵丁衙役以及禮部鴻臚寺的官員小吏竟然達到了三四百人,這五百人的隊伍長長迤邐行走在街上,引起了無數人的駐足圍觀,許多無聊的閑人還跟在隊伍的後頭,紛紛議論打听起來了。

隊伍是從會同館中出來的,這些市井小民八卦的精神也相當充足,很快打听到了這是一個在海外開拓創業,最後榮歸故里的完美故事,他們只看到了這個故事的主角光鮮的一面,但實際上這危險而尷尬的處境這些小民們是難以理解的。

隊伍吹吹打打來到了一處街巷之處,巷口一座高高的石牌坊,上書「大功坊」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隊伍仍在繼續深入,但那些看熱鬧的人臉色已經變了,這個巷子中所住之人的級別,這些小民也是耳熟能詳的,不少好奇心濃厚的閑人見沒人來管他們,也麻著膽子跟了進去。

經過一座又一座氣勢恢宏庭院深深的大宅,終于來到了一處闊門臉兒紅柱子兒,石獅分侍兩旁的大宅之前。

大宅上的牌匾已經做好了,不得不感慨大明官僚機構行動之迅速,上書「定海侯府」四個金字。

「恭喜侯爺!這座府邸的定制是公爵府,但聖上欽賜給了侯爺,說明聖上對侯爺是相當看重啊!」一路跟來的鴻臚寺少卿李作先皮笑肉不笑的恭喜著朱明,這少卿官不大,這人朱明也完全沒听過,想來在歷史中也完全是屬于死跑龍套的那一類,光這恭喜的話朱明听得就內里帶刺讓自己不喜。

不光是這少卿說話帶刺,朱明還听到外面圍觀的群眾中也發出了一陣陣低低的騷動。

要說這圍觀看熱鬧的雖然都是些平民,但里面跑買賣的,送菜蔬的,跑堂唱戲的干什麼的都有,對于南京城中一些達官貴人的住所,他們也不乏明白人,而此刻騷動的原因,就是從他們知道了這個南洋來的衣錦還鄉之人將要住進一個什麼樣的府邸之後才開始的。

這個如今的定海侯府,前身是大名鼎鼎的魏國公府。

魏國公大家可能不知道是誰,但要提起鼎鼎大名的徐達,估計大家都會做恍然大悟狀,沒錯,這就是隨著朱元璋打天下的軍中第一大將徐達的府邸。

關于徐達有這麼一個野史傳聞︰當年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而此刻徐達背上生疽,正在家中靜養之時,朱元璋給他送來了一只蒸鵝,要說這背疽之人最忌蒸鵝,但徐達看到這只蒸鵝,立刻就明白了朱元璋心中所想,于是含淚吃下了這只蒸鵝,不久就疽毒爆發而亡。

不管這野史傳聞靠不靠譜,反正徐達是死了,幸運的是沒有公開和朱元璋撕破臉,反而被追授了中山王的爵位。

既然這徐達最終還是得到了名義上的善終,那這魏國公府怎麼會落到朱明的手中呢?

這就要從徐達的好兒子徐輝祖說起了,果然是虎父無犬子,這徐輝祖也是個領兵打仗的材料,訓練謀略都有一套,聞名天下,但是有一點不應該——他打的是朱棣,打也就打了,說起來也是各為其主,本來朱棣還不至于過分怪罪,可是這死腦筋在朱棣入朝繼承大統後,還是擰著脖子不甩朱棣,叔可忍,嬸不可忍啊!

于是乎朱棣將其奪爵幽禁,給他換了個小房子,這原來賜予的大宅子也收了回來充公。

雖然這徐家失勢了,但公道自在人心,父子兩代人都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此刻在民間還是有很大的主流思想是為建文帝抱打不平的,一些迎合朱棣的文人被民間傳作了奸賊,而那些忠守原則的大臣雖然被砍了腦袋,但一個個被私下里四處傳誦。

此刻這些平民一見一個南洋歸來,誰知道你是哪根蔥來的人竟然一下住進了他們心目中的英雄——魏國公的府邸時,一個個瞬間把朱明和投機取巧之輩掛上了勾畫上了等號,無不以為這廝肯定是從南洋弄了些什麼海狗鞭海龍鞭之類的討好了皇帝,結果住進了這麼一座有著光榮傳統的府邸。

一時間原本看熱鬧的獵奇心理瞬間變成了不忿的心態,不少人對著朱明的方向摁鼻涕的摁鼻涕,吐口水的吐口水。

朱明當然也感受到了風向的變化,此刻他還沒有特別弄明白狀況,只得開口向這李少卿問道︰「敢問原本這是哪位公爵的府邸?」

「魏國公徐達、徐輝祖父子。」

哦~明白了,徹底明白了,不傻的朱明很快想明白了為什麼風向轉變的如此之快,朱棣啊朱棣,果然是個狠人,這一道擺的夠慘,朱明可以想象,至少這大明的百姓在心中把徐達徐輝祖與自己朱明一比較,完,自己這下算是站到了群眾的對立面。

跟隨著朱明的花都還是沒弄明白狀況,興高采烈的大聲說道︰「這宅子夠大,快趕上國主你半個王宮的大小了,我們這趟就算再多帶一兩個營的弟兄們也能住的下啊!」

搖頭苦笑的朱明隨口問道︰「不知魏國公現今何在?」

「可不敢再稱魏國公了,徐輝祖如今戴罪之身,侯爺你知道他在哪也見不上了。」

在禮部鴻臚寺官員的帶領下朱明走入了府邸之中。

「侯爺,這位是羽林左衛百戶張斌,聖上知道侯爺初來乍到,特撥禁軍一隊充當侯府護衛,日常也供侯爺驅策。」李少卿滿臉堆笑的介紹了身後一員全副披掛的武官道。

虱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的朱明全盤收下,估計這些人里倒有一半應該是錦衣衛的人馬,但咱也不在乎這點監視了,這貼身的安全,自然還是交給李亮帶來的那些精銳子弟兵了。

接下來李少卿又介紹了皇帝皇恩浩蕩給安排的府內采買,佣人頭頭,車夫把式等等,這吃喝拉撒睡無不包括其中,朱明不得不感嘆安排此事之人的細致周到,以後要讓他知道了是誰出的這餿主意,非得「好好」的感謝一下。

就這樣朱明住進了自己的新家,當官差散去後,看著這空空蕩蕩的宅邸,得,還是先把這個暫時的小窩給整明白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