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二卷 南北帝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和的條件

作者 ︰ 賈不假

在團團的護衛之下,朱明與鄭和一行人出了王宮,南洋小地方,國王出行比不得中原的那天大排場,只是護衛稍稍嚴密,行人注意避讓就是了。

城中的繁華自是不必多言,隨著商業的越來越發達,人流量越來越密集,現在臨街的基本都是店鋪,一路上鄭和已經在車中略窺一二,此時便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對于一路上所見士兵的鐵甲他倒是充滿了興趣,便開口詢問起來。

朱明知道鄭和從心底深處作為一個武人,對于這盔甲一事肯定是有很大興趣的,現在重要的是展示黑水明國的實力,便也不藏著掖著,一並讓鄭和見識見識,反正這些技術自己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流回中原的。

便從冶煉鍛造廠開始,當走到一大片的工廠旁時,鄭和以及他的隨從們就已經在感慨了,如此大片的作坊,便是在大明最繁盛的江南也不曾多見。

進得工廠後,衛士們稍稍散開了些,讓幾位大佬能有充分的活動空間隨時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工廠內的秩序比起外面來說好多了,安全上的問題不大。

幾人隨意的在工廠中走動著,雖然冶煉廠中基本的流程與中原一樣,鄭和也只知道個大概,但從工匠們的勞作上,他看到了明顯的不同。

在大明,工匠乃是專門劃入匠籍,也分為民匠、軍匠和灶丁三大類,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範圍,隸屬于不同的衙門,但不管是哪種工匠,他們都是世世代代從事著毫無尊嚴和生活保障可言的繁重勞動,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到太多的滿足和幸福神色。

但在這冶煉廠中,即使是正在鐵水旁邊被高溫灼燙得臉上的老皮都層層卷起之人,仍可以看到他們那專注的表情和滿足的神態,那些鍛打工匠就更不用說了,鄭和是看到有名工匠因為自己所鍛打的一個工件因為邊部的圓角過于生硬,而懊惱的將那個工件放到了一個裝滿雜鐵的筐中,接下來他鍛打下一個工件時,明顯可以看到他更加仔細了。

而胸甲的沖壓就更加讓鄭和感慨了,鍛打的薄薄的鐵片在機械巨大的力量一沖之下,大概形狀的前胸或是後備甲葉形狀就出來了,這效率速度讓鄭和嘖嘖稱奇。

「鄭公公,不如我們再去看看你感興趣的千里鏡吧。」朱明出口相邀道。

鄭和自然不會有什麼異議,跟隨著出了冶煉廠,爬到對面的山坡上就到了玻璃廠。

望遠鏡的制造放在玻璃廠中,因為產量實在不大,這東西朱明不準備四處發賣,而且透光率高的玻璃制作起來確實太費勁,所以這還僅僅是作為一種戰略物資在生產。

看到這小小的領地中竟然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擁有如此眾多的制造體系,接下來鄭和問清楚了這不過是在短短兩年時間發展起來的,就更是對身旁的這個年輕人另眼相看起來。

望遠鏡的制造光從外表來看沒什麼難的,不過是兩塊鏡片瓖上一個圓筒,核心都在這鏡片的制備上了,怎麼才會透光率高,怎麼磨才能獲得凹凸度剛剛好的透鏡,這些都不是看一眼就能偷學到的,所以朱明很大方的讓鄭和在工廠中四處轉悠著,還不時解答他提出的一點小小疑惑。

「哈哈哈,實在是太神奇了,這玻璃還有如此神奇的用處,想我大明境內也不缺冶煉玻璃的工匠,看來得稟明聖上盡快做起來才是。」

「鄭公公,不如我先送幾副千里眼給你,這一路海上風浪,有這東西倒是方便不少。」

「那就卻之不恭了!」這東西對于鄭和來說是錦上添花的物件,不過別人誠心相送,推辭倒會顯得小氣,鄭和就大方的收下了。

隨後朱明又帶著鄭和一行去看了紗廠和織布廠,那精巧的紡紗機和飛梭織布機也引起了鄭和的興趣,喜的他連說「好!好!」,朱明也不知道這個好字從何而來。

不過他倒是小看了鄭和,鄭和雖然對漢人並沒有完全的認同,但在他心底深處是完全認為自己是一個與大明皇室緊密相連的人,而這些海外遺民做出的成就不也是大明皇朝的成就麼,他在心中喜的是這點。

其他的一些民用廠子作坊朱明帶著鄭和一一逛過,鄭和總算是看清了這小小的一片領地的一點點全貌,看來只有在艱苦的條件,四處環繞的危險之下,人才能被激發出如此的潛力創造出如此精巧實用的東西。

而機械廠和工藝學堂朱明就藏拙沒帶著鄭和去觀看了,這才是自由城中工業基礎的核心所在,只要有機械廠,明天他就可以隨時在其他的任何一個島嶼重建像自由城城周邊這麼繁盛的工廠作坊;只要有工藝學堂,就會有源源不斷優秀的工匠補充到這些工廠中去,有統一管理和規劃的人才培養,比起粗放式的師帶徒來說,那是先進太多了。

隨便逛逛已經到了下午,用正餐的時間倒也剛好,于是大家發揚千年來的傳統,坐上飯桌邊吃邊談。

「朱先生,我看你這自由城建設的井井有條,工商業繁盛,你的策論,看來是大有裨益于大明啊!」鄭和感慨的說道。

「呵呵,那好啊,自由學堂中都有在下的一些拙作,若不嫌棄鄭公公可以拓印了帶回大明廣為傳播。」

「南洋諸國都仰慕天朝威儀,不知朱先生可有意與我一同進京拜謁聖上呢?」

什麼!朱明一驚,這麼直接就提出來了?當下沒有絲毫猶豫,說道︰「在下雖未曾在大明生長,但也久慕大明的威儀了,我將派遣一支龐大的使者隊伍隨鄭公公艦隊北上,攜南洋奇珍獻與永樂天子!」

「呵呵,本使卻以為,還是朱先生親自前去更能顯出誠意,聖上驚聞朱先生大才,興許這南洋之地,一並賜予了朱先生永世相替也未可知啊!朱先生可要想好。」

不管鄭和是不是民族英雄,朱明心中已經把鄭和祖宗罵了個遍,這南洋的土地是我辛苦打下的,怎麼還要朱棣賜給我麼。

但面上自然不敢這麼直接,要麼在這酒宴上把鄭和做掉,否則按鄭和這麼急切就提出這個事情來看,他是非把自己給擄走不可了。這港口中停的那兩萬多人的艦隊,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啊!

「這,容我再考慮二三吧。」朱明只得采用緩兵之計,估計鄭和思來想去,南洋鞭長莫及,即使要打,也不是他現在就能決定的,現在鄭和想到的最好辦法就是直接把我這個罪魁禍首給抓回南京去了,到時候管你這海外的這地片是誰做主,就算是土人重新回來統治也和他沒關系。

毒辣啊毒辣啊!朱明在心中一直月復謗這鄭和一點民族大義也沒有,面上還得繼續陪著笑臉,告訴鄭和明天就會給出一個答復。

鄭和此次也是單刀直入了,他知道若朱明是一莽撞之輩,直接抽刀子砍人也是有可能的,但他也算準了,朱明不是這種人,而且他似乎隱隱的覺得朱明還有一股顧慮,所以算準了朱明就算不答應也不會翻臉。

其實還是因為對于朱明來說,鄭和身上有一層歷史名人的光環,讓他怎麼也沒辦法以平等的心態面對鄭和,但對于這個自己要不要北上的事情,太大了,原來自己也曾想到可能會有這個結果,但是當事情到了面前的時候,他才知道是多麼的難以接受。

就這樣跟著鄭和北上?那在南京等待自己的是什麼?一杯鴆酒或是一圈高牆孤老終生?雖然之前就這個結果也做了些準備,但事到臨頭由不得他不慎重考慮。

用言語穩住了鄭和,表明明天必然會有一個結果後,鄭和帶著隨從們還是匆匆返回港口去了,至少在目前尚未明朗的情況下,他是不會在岸上過夜的。

「召集全部文武官員。」其實不用朱明吩咐,在鄭和走出自由城的那一剎那,自由城中的有資格進入朝堂的官員全都蜂擁朝王宮而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