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一卷 東南風乍起 第一百二十六章 銀幣的誕生

作者 ︰ 賈不假

銀幣的設計其實很簡單,而且為了能在其中一面印上朱明完整的頭像,他也放棄了在中間開孔的天圓地方傳統設計,還是做成後世的錢幣樣式吧。

朱明自己的頭像則是專門找了個熟悉西洋繪畫技巧的天方人來進行了一張素描,作為銀幣的正面模子。

在這張素描上,朱明的頭微側,自然算不得什麼大帥哥,但是從畫師傳神的描繪中也能看出朱明臉上的自信和從容。

銀幣的反面則是正楷的兩個大字︰「壹兩」,下面還有一排小字︰「黑水明國鑄」。

錢幣中嚴格的按照銀八銅二的比例進行熔鑄,按照模子圖紙的尺寸,鑄出來的銀幣重量大約有九錢,就這樣兩下相加,鑄幣廠就等于是印鈔廠,每鑄出千兩的銀幣來,朱明實際上只拿出了七百二十兩的白銀和價值可以忽略的銅來,就等于是賺了二百八十兩。

雖然這樣的利潤還不能說是暴利,但既有錢賺,還能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想想吧,若是以後連大明的交易也都覺得使用你的銀幣更為方便,那會是一個什麼景象,等于全世界的地皮都被你刮了一道。

將樣幣在手中摩挲了一番,恩,這東西比起紙鈔來有質感多了,朱明用手掂了掂,沉甸甸的壓手,大部分人也不會注意到這個一兩是縮了水後的一兩,相反,至少在黑水明國國內,有了這銀幣,想必省去了很多商人用白銀或黃金交易時還要檢測銀子純度,又要過秤的麻煩步驟。

只是在以後銀幣大行于世的時候,要記得加強市面檢查,及時發現假幣就是了,相信還是會有不少不法之徒鋌而走險賺這個錢的。

在鑄幣廠一切準備妥當後,首批的十萬兩白銀在二軍團士兵的押解下送入了鑄幣廠中,一箱箱的白銀混合了精確稱量過比例的銅錠一齊被倒入了大坩堝中,熔化後互相交融在一起,一枚枚的銀幣被鑄了出來。

待得銀幣冷卻過後,還有專門的檢驗人員對銀幣的重量進行抽檢,若是哪一個小批中發現了三枚不合格的,那麼這一小批都需要重新回爐。

這個事情可容不得半點馬虎,反正缺斤少兩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但缺也要缺的一致,若是從自己的鑄幣廠中流出去過于差勁的瑕疵品,無疑將大大的影響自己的信譽。

半個月後,首批十三萬七千多枚銀幣就新鮮出爐了,比起理論計算來,過程中還是有小小的損耗,但那比起收益來說就完全是微不足道了。

十萬兩白銀轉眼就變成了十三萬七千兩價值的銀幣,足足增值了三萬多兩,不過接下來就是要接受市場的考驗了,若是沒人願意去用這東西,那反而白瞎了十萬兩白銀的原料。

一塊塊的銀幣用油紙包好卷成長條,整齊的碼放在箱子中,運往了自由錢莊,接下來算得上是新幣的發行過程,就將由自由錢莊來完成了。

第二天,有需要前往自由錢莊取出錢財的人發現他們多了一個選擇,除了銅子、銀錠外,還多出了一個銀幣的選擇。

好奇的他們紛紛詢問起銀幣的緣由來,因為鑄幣也就是臨時決定的事情,所以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此時錢莊中的工作人員自然是耐心的好好解釋︰這是國主想出的一個保障商人權益,同時又方便大家的措施。

你想想,由官府統一鑄成一兩每枚的銀幣,價值得到了官府的確認,不用再為了不同成色的銀子而煩惱,交易的程序也大大的簡化了,同時只要對銀幣稍作辨識,商人也不會因為成色或是總量上的問題而遭受損失,是不是大大方便了所有人。

這些前來取款的商人自然是接受了這個說法,但其中肯定還有很多精明人會對重量和成色刨根問底,所以自由錢莊的人也很坦白的講出了銀幣的這兩個問題,告訴了前來詢問的人短缺的那些都進入了黑水明國的國庫中作為銀幣保證金儲存起來了。若是還有人信不過,國主也發話了,確定是真幣的,一兩銀幣能隨時在自由錢莊中兌換等值的一兩白銀,所有仍有顧慮的人一听到這條,頓時都放心下來。

當年美元剛開始發行的時候,就是能直接從銀行兌換黃金的,只是隨著時代變遷最後這一功能取消了而已,這在符號貨幣發行的初期都是必要的謀取民眾信任的方法,而且銀幣畢竟還是有其實際的價值所在的,所以至少對于銀幣的價值,大部分人都沒有了顧慮。

于是在一名華商第一次吃螃蟹的帶動下,這天陸陸續續有十幾名商人取出了嶄新光亮的銀幣。為了防偽,這次銀幣還是做了不少工作的,比如朱明頭像鬢角的發絲是三縷,黑水明國鑄幾個字的右下角有一小小的刻款朱明等等,也許會有仿造的人出來,但那也是一段時間後了,在這個歷史已經月兌離了原來軌道的時代,只能出現了什麼問題再具體分析解決了。

當這十幾名商人拿著取出的幾千枚銀幣開始到市場上購物時,早已得到通知的官辦商鋪作坊都是一路綠燈大開,收起這種新銀幣來。

這個時候交通咨詢不便,有什麼新東西出現自然是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國主新出了一種方便大家交易的銀幣的消息很快就傳了開來,此時市面上流通的銀幣還很少,不少家中寬裕的還專門跑到官辦商鋪中去用散碎銀子兌換了一枚這樣的銀幣來,就是為了一睹真顏,滿足他們心中的好奇感。

「嘖嘖,你看這銀幣上的像,和國主真是像,這錢可做的真仔細,哎喲,我看這分量也夠一兩了吧?興許還有多,不行,我得去稱稱,萬一比一兩還重國主不是虧大了麼。」

「老劉你就別瞎操心了,人家自由錢莊的人都說了,還差一點才到一兩,這國主方便了大家伙不用收點稅啊!而且人家錢莊的人說了,你要是不相信這錢能當成一兩使,隨時去錢莊給你換成一兩足足的散碎銀子。」

這樣的對話在街上隨處可以听到,不停的見識到新鮮的事務讓自由城的市民眼界也開闊了不少,說的是頭頭是道。

還真有較真的人拿著十幾枚銀幣去銀行兌,真兌成了十幾兩的散碎銀子,他用一塊破布包著這散碎銀子,剛走出門又折了回去,還是求錢莊的人給他換回成了銀幣,這銀幣一塊小小的餅子,一個一兩,別人收起來也爽快,自己帶著也比散碎銀子方便多了。

意料之中,但又順利的頗出朱明的預期,銀幣的發行沒有遇到絲毫的阻礙,很快十三萬多枚銀幣就被錢莊發出去了八萬多枚,這八萬多枚銀幣很快進入了黑水明國的各個市場之中。

雖然之前就得到了通知,但爪哇島方面還是用加急信鴿來信確認銀幣是否真的發行了,在爪哇島上已經出現了使用銀幣的商家,傳播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也許這就是暴風雨前的平靜吧,暫時還弄不清楚鄭和艦隊動向的朱明只能是多多斂財,多多擴大自己的個人聲望。

估算了自己現在的財務儲備,短時間內五十萬左右的現銀流動應該是能拿的出來的,那麼這一次的銀幣發行量也就定在了五十萬枚。加上之前已經發行的,這五十萬枚銀幣發行出去,十萬兩的收益就在腰包之中了。

這還只是短期的利益,等到市場充分接受這五十萬枚銀幣了,整個黑水明國內的交易量需要的貨幣還不止這個數,若是哪個國家也開始願意用黑水明國的銀幣進行商貿了,那市面上所能流通的銀幣更是大大超過這個數目,自己也將獲得更大的利益收入,而這樣與自己國家信用牢牢綁在一起的人也就越來越多,自己的個人聲望也將越來越高。

至少從短期看,這一切都在良性循環之中。

而遠在佔城,此刻在海邊捕漁勞作的人們驚恐的發現,有一支龐大的艦隊破浪而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