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一卷 東南風乍起 第一百二十三章 拍賣行成立

作者 ︰ 賈不假

當敵艦把風帆完全降下後,所有的船員又都高舉著雙手在側舷上站成了一排,確認再無隱藏風險後,李存義下令先靠上去登船,另一艘艦則仍遠遠的監視著,炮門始終不曾關閉。

飛鳥艦上的水手最多能裝到一百二十多人,但現在例行的巡航一般都是半數人手的編制。

從船上挑出了二十多名精悍的水手,李存義從穩妥起見只是派遣了手下的大副帶人登船,他從來不是一個莽撞的人。

敵人旗艦上足足還有一百來個活下來的水手,一個個的綁了過去,丟到了底艙中鎖好。

如法炮制,除了一艘已經半沉不沉的破船,其他的三艘船上的敵人都被綁了個結結實實。

只見這些被捉的敵人面目淡棕,倒也不似原本在海上曾經對過陣的東瀛人,現在也沒時間一一拷問,把幾艘船用纜繩遠遠的牽起來,留下了一艘戰艦監視,另一艘滿帆向三福島海軍基地駛去搬救兵了。

前前後後花費了七天時間,才把這三艘俘獲的敵艦駛回了船村港中,路上便已對這些俘虜進行了拷問,直說是被招募的蘇祿海盜,有人找到他們給了巨額的賞銀,就是到馬六甲海峽來找黑水明國的船隊穢氣的。

被俘的兩百多海盜一個個垂頭喪氣,全無半點想要壯烈就義的樣子,想來這話也沒有作假,敵人來自于蘇祿海,那自然是蘇祿的人嫌疑最大了。

朱明收到了報告後也是一笑置之,不管這搗蛋的人是不是蘇祿國派人來做的,反正目的是沒有達成,還被自己免費得到了三艘船和兩百多壯勞動力。

可惜的是這些對方水手口中的巨額賞銀並沒有裝在船上,而是被他們頭目提前給帶走。遺憾之余,朱明吩咐將這些俘虜全部作為重刑犯發往蘇門答臘島的金礦之中,這活計不但累,還有重金屬中毒的危險,最適合這些重刑犯去做了。

這三艘船就不好辦了,以前也有俘獲的船只,都是發往了商會中去自由使用,現在自家的商會都愛用自己出場的飛鳥型商船版,用這些規格不一的雜牌船只反而讓整個商船隊不好統御。

不過既然是船,總能賣的出去,現在也有不少非常規的物資偶爾會出現在市面上,曾經自己也辦過一次別開生面的拍賣會,將幾棟商鋪賣出了一個嚇人的天價,朱明準備接著拍賣一把。

不過此時他就不準備搞個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來拍賣了,不過幾艘船而已,而且船上的弩床武器都不會向外出售,場面搞的那麼大成本估計都難收的回來。

在市集旁物色了一塊空地,一聲吩咐下去,一個佔地頗廣,能容下近百人的簡易棚子就搭建了起來,棚子四周還是用木板好好的圍好,里面也細細的打理過,除了沒有房屋堅固,倒也沒有讓人有草草了事的感覺。

「大成啊,以後這就是歸口你商部的拍賣行了,劉世尋不錯,還是把他先調撥回來管著這拍賣行吧,把人員都搭建起來,不管是官方的私人的拍賣任務都可以接,都按規矩抽頭。」朱明在這個很快搭建起來的棚子里對陪著一起的朱大成吩咐道。

于是,一個消息很快就在各地傳開了,上次的拍賣大會還讓所有參加的和圍觀的記憶猶新津津樂道,里面激情四溢的拍賣過程簡直讓人熱血沸騰。

而且之後在拍賣的後半段豪氣不已一擲千金的那名富商也一舉成名,所開的雜貨鋪往來客商絡繹不絕,人人都覺得能這樣一擲千金的豪商想必信譽卓著,所以人人也都願意與其打交道做生意,倒也讓那名富商完全沒有想到拍賣還有這等效果,也讓拍賣會成為了街頭巷尾閑聊的一個談資。

這下要成立專門的拍賣行,那豈不是意味著天天都會有精彩的拍賣了,所有的人都坐等好戲。

但在三天後拍賣行開啟時,卻讓所有人失望了,不像上次的拍賣大會是露天的,遠遠的可以看上個大概,這個拍賣行可是被圍得嚴嚴實實,每次進場要嚴格核實身份並繳納一筆保證金,讓所有希望閑暇時能看個熱鬧的人大失所望。

但對于許多商人來說就不一樣了,這個拍賣行是官府的資產,至少賣出的東西就有了一層最基本的保障,之前黑水明國拍賣大會賣出的六間商鋪就是一個良好的標榜。

而且得到消息的商人都知道自己有什麼不便于出手或是想要賣個高價的搶手貨,也都能委托這家拍賣行進行寄賣,這比放到商鋪中去明碼標價可能取得的利潤可大多了。

所以今天拍賣行第一天開業除了三艘俘獲的船外,還搭配了一批商家寄賣的物品。

先是船只被一只只的介紹了一下,除了第一艘大船還有些看頭,其他的兩艘都是五丈長的普通海船,沒甚出奇之處,而今天在場的八十多人中間不乏一擲千金的豪商,他們的到來無非就是幫朱明捧個場,尤其是那位開了超級雜貨鋪的店主,完全就是為了感謝朱明而來的現場,順便這些成了人精的商人也是來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商機出現。

波瀾不驚,但是價格一直在攀升,從底價三艘船一千兩一直攀升到了四千余兩還在攀升,不斷的有商人舉牌,加價雖然不多,但幾乎所有在場的商人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競價。

光從這個場面也能看出黑水明國在這些商人心中的地位了,他們是真正認同了黑水明國,寧可自己吃點虧,對于你出來的新東西也要表示支持。

最後這三艘已經被火炮給打的有些殘破的海船竟然拍出了八千三百兩的高價,倒是讓朱明海軍的將士又小賺了一把,這些錢七成都將給到海軍的小金庫去,作為對海軍繳獲的獎勵。

接下來就是拍賣行接到的第一筆生意,寄售的主人想要拍賣一批上好的元代龍泉窯精品瓷器。

當貨品被報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果然不虛此行,咱這位國主弄出來的東西還真不是一般的貨。

龍泉窯從三國時期就開始了,從宋代起漸漸的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進入了巔峰,尤其在元代的時候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達到了最高的頂點。

但即使是在元代,龍泉青瓷在對外貿易中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精品,一般這種精品瓷器都會成為富貴人家的珍藏品,原本還好,但近幾年龍泉窯的青瓷是越來越少出現在南洋的貿易中了,想不到今天到這拍賣會還有這意外之喜。

氣氛立即活躍了起來,三艙的貨物,幾張寫滿了其中所裝各色青瓷器型數目,由拍賣行作保,交割結束後自可以去船村港中驗貨。

沒有準備的眾人自然是好好的研究了一番這些青瓷的種類數量,零零總總有三萬件瓷器,底價只需兩千兩,小半炷香的沉默後,瘋狂的競價開始了。

這些瓷器,一個刻花青瓷大盤,在天方富人的手中就價值一兩黃金,到了西歐那些貴族的手中,價值十金也有大把的人買,這價格低的過分。

場面火爆,價格一路攀升,劉世尋親自擔任第一場拍賣行拍賣會的主錘,也是頻頻的挑動著會場的氣氛。

「五千兩!」

「七千兩!」

「八千兩!」

「誰都別搶!是我的了!一萬兩!」一個粗嗓門大喊,一個黝黑的中年商人激動的站了起來,睥睨天下似的掃視了一圈。

正當他以為全場為他氣勢所震懾的時候。

「切!一萬二千兩!」

「一萬五千兩!什麼啊!原來是個裝蒜的!」

價格還在飆升,最後盡然達到了兩萬七千兩的高位,算算這趟出航,如果路上不遇到什麼風險販賣到西邊去,越往西走賺的越多,若是踫到好的買主甚至能有三倍的收益,但是機遇總是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而這次拍賣中穩賺不賠的,自然是拍賣行了,抽一成的費用雖然頗高,但經過這一次所有的賣主應該也知道了,放到拍賣行來賣東西,絕對是能賺大錢的,抽去的那一成費用簡直就不算是錢了。

當結果匯報到朱明那兒去時,朱明也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算,若是自由城商貿持續這麼繁榮下去,這拍賣行的生意可真是會不得了,必將成為黑水明國一道新的穩定財政來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