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明 第一卷 東南風乍起 第一百一十章 紛紛擾擾

作者 ︰ 賈不假

就在北方那支龐大艦隊緊鑼密鼓準備的同時,朱明雖然並不知情,但他也並沒閑著。

現在勞動力極度匱乏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了,在近十萬移民遷往爪哇島進行開拓後,現在整個蘇門答臘島都顯得是地廣人稀,一些稍差的土地或是原始森林,根本就無人開發,任其野草蔓延。

林喚之是叫苦好幾次了,要求北邊來的流民勻一些到蘇門答臘島上來,但是都被朱明拒絕了。

現在馬來半島雖然沒什麼空地了,但是各類作坊的生產一直在擴大著,北邊過來的很多是華人,甚至不少都經過簡單的文化或是算術教育,這麼好的勞力不放在這些工廠作坊里,讓他們去蘇門答臘搞什麼開荒才是暴殄天物。

朱明也不是沒考慮過鄭和船隊在南洋有著這樣和歷史不一樣的變化後,出航時間會不會有什麼變化,但現在對于朱明來說,鄭和船隊就像一杯香甜可口的毒藥,明知喝下去會死,但不喝又實在接受不住誘惑。只有和鄭和的船隊接觸,自己的政權才能真正走上正軌。

想必朱棣對我這個南洋政權充滿了懷疑吧,該來的總是會來的,朱明也不害怕什麼,他心中並沒有多少武力對抗的想法,武力對抗扛的了一時,但萬一激怒了朱棣,他暫時放棄對北邊蒙元殘余力量的清剿,全力對付南邊,中原強大政權的壓力不是黑水明國這小小的初生政權能抵擋的,而且朱明自身對于內斗也沒有任何興趣,那些無聊神仙不過就是想看看自己是不是比朱棣一脈的人強麼,還有一大半的地球空著等待自己去證明這個問題呢!

在心中打定主意鄭和到來後只能以禮相待,相機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而且鄭和的船隊到來對朱明政權來說也有巨大的好處,有先進的技術尤其是造船方面的工藝被帶來,而且從此名正言順的與中原王朝掛上了聯系,興許人口的問題也可以隨著南北兩個漢人政權心結的解開而一並解決呢!現在一切問題的焦點就是如何解開朱棣因為建文帝的失蹤而造成的心結了。

輕噓了一口氣,今年內是不會有問題了,好好宣揚一番中原文化,讓鄭和船隊到來後感覺這里是同文同種的兄弟之邦,可能對于問題的解決有一定的好處。朱明在心中又考量了一番。

自由城現在雖然沒有圍牆,但是治安反倒比起許多高牆聳立的城市來的要好,刑罰的嚴格執行讓所有人都自覺遵守,而都能吃飽穿暖讓剛月兌離苦海的眾人心中都是安定了下來。

這和教化的盛行也不無關系,黃昏時總是會在街頭定點的地方來上一段的說書人嘴里的內容也都是忠君愛國,懲惡揚善的故事。雖然隨著社會發展逐漸丑惡面會漸漸浮現,但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國主,玻璃廠那邊說按照你給出的原理圖,千里眼的試制似乎有些眉目了。」下午當朱明正在書房中思緒紛飛時,王銅親自來向他報告了一個好消息。

听到這點朱明立馬來了興趣,這些被中原士子視為奇巧婬技的東西其實也是自己日後的一個籌碼,越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科技實力,就越會讓北方強大的帝國投鼠忌器,雙方也就多了一絲和解的機會。

否則你弱小猶如螻蟻,被人家隨意一腳也踩死了。

帶著衛隊來到玻璃廠,玻璃廠的督造立馬迎了出來,望遠鏡就是小小的一只,此刻已經被他帶在了手上,立馬雙手恭謹的呈上給了朱明。

朱明接過一看,只見一只小巧的木制單筒上,前後各瓖了一塊透鏡。要說這望遠鏡之前一直都做不出來,主要還是卡在透鏡上了,高純度的石英礦篩選出來後,玻璃的透光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做點後世類似玩具的望遠鏡是沒有太大困難。

但就是玻璃制成圓片後,此時可沒有什麼熱壓成型之類的高端技術,都是工人用手工打磨,這樣的方法不光是鏡片無法保證焦距焦點,而且鏡片表面的打磨也極為困難,最後用粗、細砂分別打磨後,還專門委托造紙廠生產了一種表面略有粗糙,韌性極好的紙張,用這種紙張做最後的表面拋光,才最終得以完成這一副成品。

朱明把望遠鏡舉到眼前,單眼微眯,一眼看去,遠處原本小小的東西瞬間變大了不少,雖然因為透光率還是不行看著東西都有一層霧蒙蒙的感覺,但相對于果眼觀察來說,看的已經遠了不少,估計放大倍數應在三倍左右了。

按照朱明的預期,只要透鏡的工藝再加強一番,按照這種物鏡凸透鏡目鏡為凹透鏡的布置,應該獲得五倍左右觀察效果,而且不會因為人體自然的晃動而影響到觀察效果的望遠鏡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麼如何繼續改進工藝,還得這些工匠好好模索一番了,透鏡的焦距也需要細細的模索,朱明還記得當時中學課本中的成像法來測試透鏡焦距,也一並都教與了工匠,一番試驗確定焦距後,再行排列組合,應當能出個好的結果。

「還有,你可以試著把這單筒望遠鏡做成是兩段,一段大一段小,可以伸縮活動,這樣可以按照具體的情況來調整成像,你們回去試試。」朱明又交待了一番,這個時候單筒望遠鏡就夠奢侈了,如果能投入量產,比起用玻璃的高手歐洲也提前了兩百年,這樣在軍事上運用潛力巨大的技術,多多益善。

再次勉勵了一番工匠眾人後,一個消息又報告到了朱明這兒,真是不讓人有半分鐘的消停。

消息也挺讓朱明吃驚的,滿者伯夷王國要求和了,而且求和使者的船就停在船村港外,沒有得到入港允許的他們正在海上漂著呢。

朱明吃驚的不是滿者伯夷王國求和,畢竟實力在這擺著,現在勝利的天平已經越來越向著朱明傾斜,朱明吃驚的是他們竟然不和趙慶先行接觸而是直接跑到自己大本營來求和了。

估計是趙慶的鐵血政策殺寒了爪哇人的膽,讓他們覺得和這個儈子手沒什麼好談的,就求到自己這來了。趙慶這個惡人可作的真足啊。

「讓他們先靠岸,直接趕來自由城吧,我設宴款待他們。」不管是什麼使者,伸手不打笑臉人,朱明這點風度還是有的,先見見再說吧。

夜幕很快降臨了,燈火輝煌的王宮中,一行人款款的進入了大殿,沒有在意使團詳細人員的朱明坐在為首的主位上,看著進門的這一行人,剛喝下去的水差點一口噴出來。

只見在侍衛引導下進入大殿的眾人,除了為首的一名猥瑣老者外,其他的都是身形窈窕的女人,雖然穿的嚴嚴實實,而且都有薄紗遮面,但那一抹擋不住的風情,順著大門口帶入的風飄來的還有一抹淡淡的幽香。

「哈哈哈,哈哈哈!」朱明失聲笑了起來,想不到,想不到,太有意思了,以往在史書上看到的懦弱王朝所作所為的一幕幕在朱明心頭劃過,他們敵不過或是認為不值得去費勁抵抗,就把自己的女人送出去以此來獲得短時間的太平。

今天這一幕在自己這兒也上演了,不過角色易位了而已。想到這里,朱明就有股迫切的沖動想要知道,滿者伯夷王國到底在這次和談上壓了多少籌碼。望著眼前這一水的六名女子,難道全是滿者伯夷公主?那這家伙也太能生了。

雖然這一切都不可能改變朱明的既定政策,但每天被紛擾的政務纏繞,好容易來了個這樣的樂子,不借題發揮一下,那真是連自己都對不起了。

想到這,朱明站起身來︰「各位貴客,請入座,來人,上酒菜!」

……

(還有讀者糾結于內戰問題,關于南北的關系,小賈還是在文中再說明了一次,現在不是朱明想要開內戰,而是朱棣的疑心病作祟,他為了把持自己的皇權,對于一切有威脅到的人或物都是寧殺錯無放過的。現在就是朱明努力強大自己,日後爭取到談判的籌碼,否則對方連談的機會都不給你那還怎麼繼續?各位也要有信心,一旦南北得到和解後,得到巨大人力資源支持的南洋黑水大明是不可阻擋的,請各位繼續關注,朱明是有知識有理想的新一代好青年,怎麼會擴大內戰做些人神共憤的事情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海外大明最新章節 | 海外大明全文閱讀 | 海外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