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中原大戰(三十一)

作者 ︰ 朱由榔

孟津的三萬清軍突然出城,行軍百余里,繞過洛陽城,奔偃師而去,但到達偃師城外圍後,並沒有停留,而是與原來偃師城北的兩萬滿蒙騎兵會合,一萬左右的綠營兵留下,共約三萬滿蒙騎兵調頭西進,迂回西南,急行上百里,奔向洛陽城南。.更新最快最穩定

此時方孝玉剛剛領軍進入洛陽城,而張英與則率領上萬軍民隨後而行,已經月兌離了主力明軍的保護,而且極有可能與城南的清軍遭遇。

就在永歷和眾將擔心的時候,果然預料之中的事情生了,有探馬來報,城南十里的一座小山,突然出現數萬清軍騎兵,他們將一隊明軍和數千百姓堵住,明軍進退不能,退守小山,此時清軍正在展開圍攻,而明軍則苦苦抵擋,難以突圍。

得知這個消息,永歷等人再也坐不住了,連忙商議對策。

毛八重和張迪主張立刻出兵救援,永歷和方孝玉雖然也主張出兵打,但是他們倆覺得這其中可能有清軍的一些陰謀,現在還沒有模清楚,如果貿然出擊,恐怕中了清軍設下的陷阱。

到永歷猶豫不決,毛八重說道︰「陛下,張大人之所以能撤回洛陽,是方將軍和張大人臨時起意,清軍應該事先沒有察覺,而此時張大人的人被包圍,也是踫巧遭遇清軍,城外的清軍只有三萬滿蒙騎兵,其他的清軍則在百里之外,洛陽城內卻有四萬明軍,不如我們立刻出城,一來可以救出張大人,二來也能狠揍清軍一頓!」

方孝玉接話道︰「清軍突然出現在洛陽南門外,他們必有所圖,不然他們繞這麼一個大圈子干嘛?所以在沒有查清楚清軍的意圖之前,臣認為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

永歷點點頭,說道︰「是啊,清軍的舉動有些反常,他們傾力攻打偃師有情可原,可是繞了一個圈,跑到洛陽南門,他們想要什麼?如果他們要攻打洛陽,直接從北門進攻不就得了,為什麼非要繞一個大圈呢?」

這時,張迪插話道︰「陛下,還是讓臣多派出一些錦衣衛探子,想辦法混進清軍的隊伍中,查清楚他們的意圖?」

永歷想了一下,說道︰「時間恐怕來不及?」

張迪答道︰「沒關系,臣的人中有會蒙語和滿語的,現在城外一片大亂,清軍是由滿蒙兩族聯軍組成,相互之間未必熟悉,臣的人可以從容地混進他們的隊伍,想辦法打听出一些蛛絲馬跡,然後回來稟報給陛下。」

永歷想了一下,說道︰「這個辦法雖好,可是張英他們未必能夠堅持那麼久,孝玉說他們只有五千左右的官兵,如果不是退守小山,清軍的騎兵才難以突擊,不過清軍要是下決心圍殲他們,大可以下馬向小山上推進,恐怕張英是凶多吉少啊!」

眾人一起點頭,最後還是方孝玉說道︰「陛下,新近洛陽城運進來了一批新式大炮,再加上原來的一些土炮,起碼有三十余門,再加上我們的火槍兵、弓箭山、擲彈手,而清軍都是清兵,根本沒有火器,我們可以利用火器,將清軍引誘到我們的大炮射程之內,將他們轟碎!」

「好!孝玉的辦法不錯!」永歷朗聲說道。我們的網址

完,永歷招呼著眾人來到屋內的方桌旁,桌上擺著一張洛陽地圖,永歷審視了一遍,然後對著地圖指點道︰「這里是洛陽南門,這里是張英被圍困的小山,諸位看見了嗎?這里,就在小山北邊五里之外,還有一座小村子,朕想,如果咱們把清軍引到那里,利用隱藏在村里的大炮突然對他們開火,應該有些勝算!」

「可是怎麼把清軍引誘過去呢?」毛八重如此問道。

「我們可以放出誘餌!」永歷說道。

「誘餌?」毛八重很奇怪。

「對,這個誘餌這就是朕!」永歷朗聲道。

眾將聞听此言,都是一呆,然後紛紛出言說︰「使不得,豈可讓萬歲爺以身犯險!」

但是永歷態度堅決,說道︰「清軍知道朕就在洛陽城中,他們的小皇帝肯定也跟隨他們一起作戰,一個小女圭女圭尚且能領軍出戰,朕憑什麼就要躲在城內?所以朕一定要出去會一會小康熙,然後把朕當成誘餌,誘使他們舍棄圍攻張英,調頭來追朕,也好將他們引誘到小村那里,利用大炮和火器對他們展開攻擊!」

方孝玉等人沒有辦法,只好不再反對,其中方孝玉說道︰「陛下,您的安全重于泰山,臣請陛下讓毛將軍隨扈左右,以應不測!」

永歷擺擺手,說道︰「不必了,一會兒出城,朕又不是親自上陣,只要在陣前露下臉,將清軍引誘過來,就可以了,不過咱們得有一個周全的計劃,孝玉,你看怎麼辦才好呢?」

方孝玉想了想,然後問道︰「這樣,臣親自領軍追隨陛下,出戰清帝,毛將軍負責留在小村中指揮大炮等火器,陛下,可以嗎?」

永歷點下頭,說道︰「嗯,朕看可以,另外,朕總覺得清軍應該還有後手,不然他們可不敢貿然出現在洛陽南門,這樣,派人去偃師,命令方美玉率軍盡快趕來洛陽,參加會戰,至于偃師,留下五千人馬守住城池就行了!」

「是!」方孝玉、毛八重、張迪三人一起躬身道。

一個時辰之後,城南的探子又回來兩個,稟報說是清軍正不斷地圍攻小山,山上的明軍難以抵擋,現在只剩下山頭的一點方寸之地還在明軍手中,張英等人岌岌可危。

永歷聞之後,馬上下令加整軍,等兩萬明軍點齊之後,與方孝玉等戰將一起率軍出了南門,往城南的小山而去。

就在永歷領軍出城的時候,毛八重率領五千明軍,還有三十門大炮從洛陽西門而出,然後繞到西南角,也向城南走去。五千明軍之中,除了數百炮手之外,還有一千火槍兵、五百擲彈手,三千弓箭手,總共加起來,遠程攻擊力十分強大,他們要在城南的小村里埋伏下來,靜待清軍被引去那里。

明軍出城之後,不久就被清軍的探子現,回報給清軍主帥,接著圍攻小山的清軍退了下去,在山下集結,然後重新上馬,整隊向明軍迎面奔去。

清軍退去,小山上的明軍得到喘息之機,張英知道這是洛陽城內的明軍出城來救援自己了,急忙下令清點戰場,帶著負傷的官兵,還有幸存的百姓,急忙從小山的後坡下山,繞過小山,準備經過洛陽城的東城,然後從東門進入洛陽,以避戰火。

「嗚嗚——」牛角號聲長鳴,這是清軍特有的軍號。

經過圍攻小山,三萬滿蒙騎兵並未損失太大,只有一千左右死傷,在重新整隊之後,分成了三個方陣,每個方陣大約一萬名騎兵,雖然說不上整齊劃一,但是排列緊密,氣勢非凡。

此時明軍已在清軍對面的三里之外列陣,不過明軍並沒有與清軍對應分成三個方陣,而是只組成了一個嚴密的錐形陣,箭頭直指清軍的中軍方陣。

「咚、咚——」明軍的戰鼓響起,緊接著,兩萬名大明官兵一起高聲呼喊︰「驅除韃虜,光復大明;驅逐韃虜,光復大明——」一連喊了九聲,聲響震天。

清軍這邊除了牛角號聲之外,滿蒙騎兵並沒有喊喝,偶爾有叫罵的,但也是有的個別騎手忍不住被明軍的氣勢所壓倒,而出聲喊喝,不過他們的聲音很快就被明軍的震天喊聲所掩蓋。

就在這時,清軍陣列中一陣騷動,接著,一隊人馬從左翼方陣和中軍方陣之間穿過,為的是上百名身穿黃馬甲的八旗騎手,而後一頂「黃羅傘」出現,一個少年騎在馬上,身後幾員清將緊緊跟隨,然後又是數百「黃馬甲」八旗騎兵。

這隊人馬來到清軍中軍陣前,「黃羅傘」停于正中,那個少年將戰馬停在傘下,身邊的幾員清將將其緊緊護在中間。

永歷看得清楚,他猜測對面的那個少年很可能就是康熙小皇帝——玄燁,仔細看去,高頭大馬之上的小康熙並不高大,反而非常瘦小,因為距離太遠,相貌看的並不清晰,但是永歷看到小康熙的腦袋挺大,就像一個上粗下小的小蘿卜頭。

方孝玉就在永歷身邊,指著清軍的陣營對永歷說道︰「陛下,滿清小皇帝!」

永歷點點頭,說道︰「朕知道,小康熙小小年紀,有膽量敢與朕正面交鋒,雖然他和朕是一生的夙敵,但是朕很佩服這個少年皇帝!」

方孝玉有些不明白,順口問道︰「看來陛下對滿清小皇帝評價很高,可是他登基不過幾年,除了智擒鰲拜之外,文武並無建樹,如何得到陛下如此高的評價?」

其實方孝玉心中早就將身邊的大明皇帝當做「神」一般,于吳三桂手中「起死復生」不說,單說這五年來文治武功,連敗「三藩」,光復江南半壁,驅逐西洋列強,開創新政,那項不是曠古爍今之偉業,可是現在萬歲爺寥寥幾句,卻將小皇帝視為自己一生的夙敵,故此方孝玉才有所一伙。

永歷聞言,微笑道︰「呵呵,除了朕之外,沒有人是小康熙的對手!」

「鰲拜被小康熙擒殺了,那麼吳三桂、鄭經,還有漠北的蒙古人,也不是他的對手嗎?」方孝玉又問道。

「他們都不是小康熙的對手!如果不是朕起死回生,小康熙會將滿清再延續兩百年!」永歷如此答道。

「啊!」方孝玉趕緊追問道︰「陛下為何如此說?」

「這是天意!」永歷答道。

就在這時,清軍陣營中跑出一匹戰馬,向明軍這邊狂奔而來。

方孝玉看了一下,說道︰「陛下,可能是交戰之前,小康熙想要和你說點什麼?」

永歷並不答話,只是點了點頭,右手握住了腰間佩戴的寶劍的劍柄,目光直射對面「黃羅傘」之下的滿清皇帝——康熙!

這幾天單位事情太多,太大,太重,沒辦法,就連請假的時間都沒有,在這里,小弟向諸位道歉,讓大家久等了!!!)

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http:///

http:///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