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中原大戰(二十五)

作者 ︰ 朱由榔

廖文希在偃師西門外苦跪三天,最後體力不支暈倒,永歷便趁機借坡下驢,將洛陽的兵權重新拿回來,並且派方孝玉先趕往洛陽,接替廖文希指揮第四軍團。

方孝玉去的時候,永歷親自面授機宜,讓他進入洛陽之後,馬上宣讀自己的聖旨。

聖旨的內容,沒有一句是關于廖文希或者第四軍團作戰不利的,而是對第四軍團的官兵大加褒獎,凡是河南歷次戰役中立有戰功者都準備進行表彰,甚至每個將官皆官升一級。

此外,永歷還囑咐方孝玉,對原來廖文希任命的軍官先不要裁撤,也不要打壓,對他們要表示親近,暗中在慢慢觀察其人是否可用。所有的一切,都要以先穩住軍心,鼓舞士氣為主,凡事不能操之過急。

這一次方孝玉進入洛陽城,是要接替廖文希的,掌控第四軍團的四萬人馬,為了名正言順,永歷特賜方孝玉一柄「尚方寶劍」,有先斬後奏之權,有臨機處置之權,有調動兵馬之權,反正就是將第四軍團交予方孝玉指揮。

方孝玉趕去洛陽城接受第四軍團的指揮大權,廖文希卻還在偃師城中,永歷名義上是給他治病,其實就是將其軟禁,他住處的四周由御林軍看守,吃的用的皆由專人送進去,別說他的自=由,就是他的侍衛,也禁止出入。

就這樣,廖文希被與世隔絕了,其實以廖文希的才智,他豈能不知道這是永歷的算計,但是他沒有辦法,畢竟君臣身份擺在那里,他就是有別的想法,第四軍團數萬人,豈能是他一人所有左右的?

要知道第四軍團以劉體純的夔東軍為根本,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很多高級軍官以前都是夔東十三家的人,就算廖文希拉攏了一部分,可是短短幾個月內,他又能確立多大的威望,所以永歷才吃準了廖文希,他絕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在洛陽有任何異心。

永歷每天都去探望廖文希,說一些鼓勵和安慰的話,廖文希更是表現出感激滴零的模樣,每次見到永歷的時候,都要懺悔自己的過錯,請求永歷賜罪。可是永歷閉口不提過去的事,只是讓他安心休養,不必有什麼顧慮。

其實兩人都各懷鬼胎,互相都是虛以委蛇,但是卻不知道對方打著什麼算盤,故此都在逢場作戲,將戲演足,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君臣二人關系密切,廖文希,廖大人有多麼受寵呢。

偃師城內君臣兩人逢場作戲,而方孝玉卻帶了一千人的衛隊前往洛陽,一路之上,雖然有清軍游騎窺探,但並未遭到大隊清兵攔截,小半天之後,安然無恙到達洛陽。

進了洛陽城之後,方孝玉來到洛陽知府衙門,此地是第四軍團的臨時指揮駐地,以前廖文希就在此處處理軍務,現在則變成了方孝玉掌管軍團的指揮大權。

方孝玉先了解了一下衙門內的人,發現衙門里不管是衛兵,還是尋常雜役,廖文希都換了一遍,根本就不用原來洛陽知府衙門的人。

不過方孝玉並沒有和廖文希一樣,將人都換掉,而是只將衛兵撤換,讓那些衛兵還回到原來的軍隊,換上了自己帶來的侍衛,防衛也是外松內緊。

接著又派人將城內的營長或者七品及以上的文武官員,全部請到知府衙門,包括洛陽知府江連和他的下屬,也被一並請到衙門里,說是有事要宣布。

就在五天前,洛陽城的官員們聞听大明皇帝御駕親臨偃師城,第二天就與八旗騎兵打了一仗,兩千騎兵出擊,擊潰三萬滿蒙騎兵,從而大獲全勝,這個消息讓他們無不驚訝萬分。

但轉念一想,偃師距離洛陽不過數十里,但皇上沒有直接來洛陽,而是到了偃師就不走了,這擺明了表示對廖文希的不信任。再聯想以前廖文希的所作所為,還有一些風言風語,可以肯定這是皇上準備要出手對付廖文希了。

果不其然,廖文希去偃師面聖,去而不回,接著據說是第一軍團的政委方大人來到洛陽,這其中肯定有些事情發生,難道是廖大人被皇上扣下了,要治其罪嗎?

正當文武官員們胡思亂想的時候,接到方孝玉的邀請,請他們去知府衙門議事。

官員們一听,心思就更亂了,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頭一天,來洛陽代替廖大人的方政委就急著召集城內所有的官員,難道他要拿誰開刀不成?

就在官員們胡思亂想,尤其是那些親近廖文希或者是由他提拔的將官們更是惴惴不安,心里沒底,擔心自己去了以後,會被那個方政委趁機拿下,然後問成廖文希的同黨,下獄治罪。

但是這個方政委可是帶著聖旨來的,而且據說還有「尚方寶劍」,掌握洛陽所有人的生殺大權,他若相招,豈敢不去?如果不去,就是抗旨不遵,這不是找死嗎?

于是洛陽城內的大小官員們聞令而動,紛紛趕去知府衙門,準備覲見新到的方大人。

來到知府衙門,有傳令官站在門口迎接,將文武官員們依次請進衙門大門,那些心里不安的官員們看到大門兩邊的衛兵已經換了人,全都是生面孔,不像是原來第四軍團的人,但是崗哨還是那幾個,並未多加,而且也有沒有感覺有異常,便心中稍安。

進了大門之後,來到大堂,方孝玉早就等候在那里。因為人太多,路途遠近也不同,所以來人有早晚,但是每一個人進了大堂之後,方孝玉都微笑著對他們點頭,然後自我介紹,當他們要下跪行禮的時候,方孝玉均讓他們免禮,並不端著架子。

等人來齊了,方孝玉這才回到大堂正位,巡視了一遍下邊的官員,看到洛陽知府江連也到了,不過他卻站在最後邊。

方孝玉向江連招招手,高聲道︰「江大人,過來這里坐。」

可是江連無動于衷,方孝玉只好再次大聲喊道︰「洛陽知府江大人,請來這里坐!」

這時,江連才確信是喊自己,急忙擠過人群,來到方孝玉面前,撩起衣角就要下跪。

方孝玉從台案後繞過來,親手扶起江連,說道︰「江大人,不須多禮,請上座!」

江連聞言,就是一怔,但馬上明白過來,這是要自己去正位就坐。但是當著那些武夫的面,給他三個膽子,他也不敢去坐那個位子,何況面前的方政委品級比自己高多了,而且還是皇上身邊的紅人。

于是江連急忙躬身施禮,說道︰「這可使不得,折殺下官了!」

其實大堂之上,明鏡高懸之下的正位本來就是洛陽知府的,但廖文希來了以後,便鳩佔鵲巢,要去知府衙門做了他的住地,倒是知府江大人成了無家可歸之人,最後只得去了洛陽縣衙,和縣令擠在一起辦公。

方孝玉不想強人所難,便對身旁的侍衛說道︰「去拿一把椅子給江大人坐!」

然後轉身對江連繼續說道︰「江大人,我是客,你是主,這里本來就是您的地方,我們只是暫時借用,听說你搬出去了,我看沒有必要,這里本來地方就挺大,不如你搬回來?」

江連一听,又是一愣神,沒想到面前這位年輕的大將軍竟然如此通情達理,但是他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在做戲,趕緊擺手,說道︰「使不得,如今洛陽在打仗,還是以軍務為首,下官可不能影響了將軍啊!」

方孝玉笑道︰「呵呵,不,江大人,你是洛陽的知府,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我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請教您,如果你搬回來,豈不是更方便些?」

江連想了下,而後決定不再推辭,答道︰「好,既然方將軍不嫌下官礙事,那麼下官就搬回來好了。」

這時,侍衛已經將椅子搬過來,就放在正位的下首。方孝玉示意江連坐下,江連也不推辭了,徑直坐下。

方孝玉轉過身,從台案上拿起一卷黃絹,明顯就是聖旨,而後大聲說道︰「諸位請听聖旨!」

眾人聞言,急忙跪下,全都抬頭注視著方孝玉,準備仔細聆听聖旨的內容。

方孝玉打開聖旨,朗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明第四軍團進入河南以來,與清軍接連大戰,官兵上下,皆奮勇殺敵,挫敗清軍多次進攻,朕感念其英勇報國,特賜第四軍團全體官兵品位晉升一級,並著軍團送報立有戰功者,將賜予其軍功,以茲鼓勵。欽此——」

短短幾句話,就把聖旨讀完了,話音剛落,下邊跪著的那些軍官們無不歡欣鼓舞,相互之間忍不住開始議論起來。

原來以為皇上要以河南戰事屢敗,或者因廖文希,將軍團中的一些將官治罪,卻沒想到結果卻是官升一級,雖然沒說職位變動,但是品級卻升了一級,意味著更大的榮耀和更多的實惠,這絕對是意外之喜。

「吭!」方孝玉假裝咳嗽一聲,然後高聲道︰「諸位,還不謝恩嗎?」

這時,眾將才想起「謝恩」之事,急忙連連叩頭,一起高呼︰「萬歲」謝恩。

待眾人高呼之後,方孝玉又說道︰「諸位都知道,軍團長劉國公被圍在潼關,形勢危急,而廖大人前幾日去偃師覲見皇上,因為操心勞力,竟然病倒在偃師城,皇上將他留在那里調養,等日後康復,再復出主事,故此皇上任命本官來洛陽,暫代第四軍團軍團長一職,以後還請諸位同僚鼎力相助,咱們同心協力,共御外辱,將清軍趕出河南,為大明光復江山!」

眾將聞听此言,又一起高聲相應,大聲喊道︰「驅逐韃虜,光復大明!」

方孝玉點點頭,而後又從台案上拿起一把寶劍,這把寶劍的劍鞘是黃梨木做成,劍身由黃金包裹,還瓖嵌著數顆寶石,劍柄上一條黃絲流蘇垂下,劍身未出,但高貴之氣躍然入目。

「諸位,皇上對咱們抱有很大的期望和信心,臨來之時,還欽賜這把‘尚方寶劍’,給本官生殺予奪大權,讓本官帶領諸位,一起殺敵,所以希望諸位以後一定要謹守本分,英勇殺敵,但凡有圖謀不軌,犯上作亂者,皆殺無赦!」

方孝玉說道最後幾句話,語氣突然變得嚴厲,眼楮里也射出一道寒人的精光,逼視著眾人。

沒等諸將反應過來,江連倒是先跪倒在地,說道︰「方大人在上,下官願效死命!」

諸將聞听,急忙也都跪下,一起高呼道︰「我們願為方將軍驅策,誓死相隨!」

(昨天沒更,是因為太累了,周末多更,如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