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中原大戰(五)

作者 ︰ 朱由榔

事後永歷才知道,自己真的是誤會靳統武和方孝玉了,他們並不是對清軍的動向無所了解,而是在一天前便得知兩萬滿蒙騎兵南下深入大明屬地。但是滿蒙騎兵南下後,一直馬不停蹄,很快失去蹤跡,如此深入徐州以西數百里,顯然有所圖謀。

與此同時,滕州的清軍主力也大舉南下,共約十萬人馬向嶧城挺進,按照原來的安排,嶧城的明軍主動放棄城池後撤,而清軍佔領嶧城後,並未就此停留,而是繼續南下,目標直指徐州的東大門——台家莊。

兩路清軍一早一晚,主力清軍的目標是台家莊,而另外的一路滿蒙騎兵卻並未出現在台家莊附近。

據此,方孝玉才猜到是清軍得到了大明皇帝北來的消息,才派出騎兵準備半路截殺。所以方孝玉和靳統武商議後,由自己率領三萬人馬,其中有五千騎兵,洪熙官為輔,向南沿官路去接應永歷的御駕,靳統武則領軍三萬,趕去台家莊增援。

接應的路上,不斷有探馬被派出去查探,果然發現了滿蒙騎兵的蹤跡,方孝玉心急永歷的安危,下令全軍急行軍,只用一天一夜便抵達了宿遷,稍事休息之後,又在今天凌晨出城,繼續向南,沿著通往淮安的官路,準備在半路迎接永歷。

但是出城八十里之後,在一處小山,明軍突然遭到了上萬滿蒙騎兵的阻擊,不過滿蒙騎兵只是進行了試探進攻,而後就退回去,結陣固守,竟然擺出一副死守的架勢。

共有兩萬滿蒙騎兵南下,方孝玉遇到的只是一半而已,那麼另一半,也是一萬人馬哪去了?

方孝玉只是想了一下,便看破了清軍的圖謀,阻擊徐州來的明軍,好為他們半路截殺大明皇帝爭取時間。

于是方孝玉馬上下令,步卒先向滿蒙騎兵主動發起進攻,而後洪熙官再率領五千騎兵出擊,騎兵殺入敵陣後,不得與他們糾纏,而是突破敵陣繼續沿著官道向南急進,以尋找皇上的聖駕,而他自己則會率領兩萬五千步兵將滿蒙騎兵纏住。

一場惡戰,步兵本來就弱于騎兵,但是兵力是對方一倍還多,在方孝玉的指揮下,明軍的步兵先與滿蒙騎兵遭遇,待兩軍糾纏在一起,而後洪熙官忽然率領騎兵突進,殺開一條血路,艱難地突破滿蒙騎兵的圍堵後,率領騎兵繼續南進。

而滿蒙騎兵被明軍步兵纏住後,只有少部分月兌離出來,想要追趕明軍騎兵,但是因為兵力太少,根本形成不了威脅,反而在路上,被洪熙官殺了兩次回馬槍,將其擊潰,不敢再追。

洪熙官領軍急速狂奔,果然在半路上遇見了清軍正在圍攻永歷的御林軍,而此時八旗騎兵正準備發起最後一擊,御林軍岌岌可危,永歷甚至都想換裝逃跑,以避開清軍的捉拿。

其實「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永歷使出「金蟬月兌殼」,也沒有什麼丟人的,如今永歷就是大明的定海神針,如果他遭遇不測,大明就可能會重新四分五裂,滿清就可以趁機南下,奪取江南,所以就連永歷最後都認為自己都能死,為了大明也得繼續活下去。

本來八旗騎兵下馬步戰,是個不錯的主意,不然騎兵有可能在尸體堆中受困,但是當他們舍棄戰馬後,剛剛發起攻擊,也就在這時候,洪熙官率領大明的騎兵終于趕到此地。

洪熙官領軍殺來,看到三千多八旗騎兵竟然舍棄了戰馬,他豈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況且這些八旗兵們竟然愚蠢地返身往回跑,想要騎上戰馬,再和明軍戰斗,而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御林軍。

可是騎兵的速度是要快得多,而且幾個八旗主將認為勝券在握,忽視了身後的動靜,致使洪熙官率領明軍鐵騎沖到近前,才有所察覺,可是為時已晚。

洪熙官一馬當先,狠狠地插入了八旗兵的人群之中,掄起一桿大鐵槍,左突右殺,接連結束了十余個八旗官兵的性命。

此次領軍突襲的清軍主將乃是清廷鄭親王濟爾哈朗的孫子,第三代革親王喇布,此外還有喇布的三弟惠親王德塞、和碩貝勒烏爾坦、和碩貝勒馬里哈、和碩貝勒扎穆,以及大小七個貝子,領軍將官幾乎全部都是滿清宗室。如此陣仗,可見此次截殺永歷,小皇帝康熙和康親王杰書是勢在必得。

當洪熙官殺進來,正好看到一員清將就在自己不遠的地方,正要調轉馬頭逃走,此人就是革親王喇布。

洪熙官大吼一聲︰「哪里跑!」一夾馬月復,戰馬狂奔起來,撞到了七八個圍堵的清兵,而後沖到喇布身前,刺出長槍。

喇布正好轉過身來,剛要打馬加鞭,身後一槍就被刺在他的背上,「啊——」的慘叫之後,被刺了個透心涼,當即絕命。

洪熙官雙手一抖,將長槍拔了回來,然後看也不看,又向另一個盔明甲亮的清將殺去。

看到自己的主將被明將殺死,而這員明將突殺在清軍人群之中,如入無人之地,萬夫不當,如同一個殺神一般,對左右前後的清兵,或挑、或刺、或掃、或砸,周圍的清兵幾乎全都成了槍下亡魂。

就在洪熙官要接近另一個清將的時候,這個清將嚇得,急忙大喊大叫︰「快堵住他,堵住他——」

可是清兵已經喪膽,面對這個年紀不大的小殺神,紛紛轉身避讓,有的甚至開始向四周逃竄。

這個清將正是剛才被殺的喇布的三弟——惠親王德塞,看到明將奔自己殺了過來,身邊的護衛又丟棄自己逃跑,于是趕緊調轉馬頭,揚手狠狠地抽了戰馬幾鞭子,然後戰馬吃痛之下,揚起前蹄,開始狂奔起來。一些清兵躲閃不及,不是被撞死,就是被踩死。

本來洪熙官距離德塞較遠,兩人之間還有很多清兵堵塞,洪熙官根本來不及追上對方,但是洪熙官從來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獵物,他揚起手中的長槍,單手投擲了出去,目標就是逃跑的清將。

「嗖——」長槍直線飛了過去,如同離弦之箭,正好插在狂奔中的德塞的後心處,「呃啊——」又是一聲慘叫,德塞就跟著他大哥喇布去了。

兩員主將被接連斃掉,八旗兵們徹底失去了士氣,這個時候,蒙古人早就見事不好,逃之夭夭了,而八旗兵因為來不及騎上戰馬,成了待宰的羔羊,被明軍騎士當成了西瓜,一頓砍殺,血流成河,尸積如山。

八旗騎兵只抵抗了不到半個時辰,便大部分被消滅,只有數百人跑得快,逃掉了。洪熙官並不打算追趕蒙古騎兵,急忙收拾了一下,然後來到了永歷身邊,見禮之後,這才將過去的事情從頭到尾講了一遍,听得永歷是驚嘆不已。

永歷現在知道自己錯怪了靳統武和方孝玉,不過好在並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心中感覺有些慚愧而已。

接著,永歷下令打掃戰場,統計傷亡,搶救傷員,軍隊進行休整,同時派出十幾個探子趕往四面八方,偵查敵情,又派出信使趕往宿遷,尋找方孝玉所領的另一部明軍。

很快戰場上的傷亡便被清算出來,御林軍戰損頗大,共有兩千余人陣亡,一千多人負傷,只剩下一千來人還有戰力。

而滿蒙八旗兵的損失更大,除了逃走三千左右的蒙古兵和數百八旗兵外,共約七千滿蒙騎兵被殲滅,其中竟然包括兩個親王、兩個貝勒,及六個貝子,只有烏爾坦和馬里哈領著數百八旗兵逃走。

雖然御林軍損失慘重,但這可是在敵強我弱的情形下打的勝仗,御林軍只有兩千騎兵,卻要對付一萬滿蒙騎兵,取得如此戰果已經很不錯了。

做好這一切,天色已經漸黑,在這荒郊野外,可不是一個駐營的好地方,永歷和眾將皆擔心清軍再來偷襲。洪熙官提議,此地距離宿遷城還有二百余里,距離泗陽縣城卻只有三十里,不如回到泗陽縣城,有城池的防護,也可保安全過夜。

永歷和黃宗羲商量了一下,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便接受了洪熙官的提議,全軍從回返泗陽縣城,就在泗陽縣城安歇一晚,然後等第二天再啟程前往宿遷。

回到泗陽縣城後,在泗陽縣衙內,永歷草草用過晚飯,感覺非常困乏,正要休息,就听到門外有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難道又是清軍殺來了?」永歷如此想到。

這時門外傳來黃宗羲的聲音,他說道︰「啟稟萬歲爺,第一軍團政委方將軍請求覲見。」

永歷听後,就是一怔,而後馬上答道︰「快讓他進來見朕!」

門被推開了,黃宗羲、方孝玉、洪熙官魚貫而入,其中方孝玉進來後,「噗通」一下,就跪下,口呼︰「皇上,臣救駕來遲,罪該萬死!」

永歷借著昏暗的燭光,仔細打量方孝玉,發現他渾身浴血,身上的甲冑也是有些殘破,竟然還有幾處傷口纏著綁帶。

「快起來,你怎麼受傷了?」永歷急忙問道。

方孝玉也不起身,就跪在那里,答道︰「回稟皇上,臣半路上遭遇清軍阻截,派出洪熙官突圍後,臣率軍與清軍糾纏在一起,清軍都是騎兵,而我們卻是步兵,故此戰斗進行的很困難,戰損很大,最後卻讓將近一半的清軍逃走了,臣有罪!」

雖然方孝玉自請其罪,但永歷卻明白他不但無罪,而且有功,策略也施展得當,如果不是他領軍纏住清軍,讓洪熙官突圍救援自己,恐怕現在自己指不定在哪里呢!再說從他身上的傷情,就可以看出當時戰斗有多麼的激烈。

想到這里,永歷擺擺手,說道︰「方愛卿,你沒罪!你現在有傷在身,趕緊下去休息,有事等明天再說!」

方孝玉卻說道︰「皇上,臣現在就得回台家莊,就在臣來這里的路上,得到信使的消息,清帝康熙和康親王杰書領軍已出嶧城,現在可能已經抵達台家莊附近,正準備向那里大舉進攻,臣得馬上回去支援靳國公!」

永歷一听,有點拿不定主意了。

(以後晚上九點半或者十點更新好嗎?朋友給個意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