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五十章 大戰序幕(上)

作者 ︰ 朱由榔

荷蘭使團覲見永歷後,雙方相談甚歡,並且達成了一些合作意向,簡單的會談後,永歷賜宴,邀請全體使團成員赴宴。

永歷需要荷蘭人對付英國人,但荷蘭人何嘗也不是有這種需要,其實荷蘭在歐洲並不算是一等強國,其地域狹小,四周強國環伺,限制了它的發展。

在一百年前,荷蘭那時還叫做尼德蘭,它還由西班牙統治,連國政都不能自主,只是近百年新興,因為開闢新的遠洋航路,荷蘭人又善于造船和航海,國力才漸漸強盛起來。

不過即使在遠洋時代開始之後,荷蘭人雖然走在了前邊,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可是他們與英、西、法等國相比,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荷蘭人是最早登上美洲新大陸的歐洲人之一,並且在新大陸建立了多個據點,向那里派出了大批的移民,其中有一個據點,逐漸成為新大陸上最大的城市,荷蘭人給其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

但是英國人隨後來到了新大陸,以武力威逼荷蘭放棄新殖民地,否則就要對荷蘭開戰,不但在新大陸打,而且還要出兵荷蘭本土。

在英國的威逼之下,荷蘭人只好讓出新阿姆斯特丹,從北美新大陸全面撤退。接著,荷蘭人在印度的幾個據點也轉給了英國人,而他們則退居到馬來半島和東南群島。

現在英國人又來搶馬來半島,荷蘭人如果再退讓的話,恐怕它的海外領地就會全部丟失,國力則會一落千丈。

這是荷蘭人非常不願意看到的,盡管他們以前曾經偷佔過華夏的台灣島,但是在永恆的利益支配下,他們想復興的大明朝不會記恨這一點的,畢竟現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英國人。

基于共同對付英國人的目的,馬六甲總督勞德魯普和多梅里克商量後,派出了以多梅里克為首的使團,來南京尋求與大明結盟,共同對付英國人,並且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與大明建立官方聯系,開闢商貿線路。

于是在雙方各取所需的情況下,第二天開始的會談非常順利,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便在軍事、商貿、科技等領域簽訂了一系列的約定,合稱「大明帝國與荷蘭王國南京條約」。

此條約主要規定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方面,荷蘭將向大明出口十艘北海級大帆船,三年之內交付使用;荷蘭派出一隊軍官團來大明,教習大明軍隊歐洲新式戰法,例如火槍和大炮的運用;大明將派出五艘戰船,與荷蘭人的艦隊一起在南海至馬六甲海峽進行巡航,打擊海盜,保護航線。

第二個方面,大明和荷蘭互派商貿代表,大明將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設立商館,荷蘭在大明的商港奉賢設立商館,對于兩國商貿往來,兩國必須共同保護兩國商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個方面,大明將派出一百名各類人才去往荷蘭,在荷蘭境內進行教學和學習,荷蘭也派出一百人來華夏,傳授和學習各種知識,由雙方提供便利,期限為三年。

會談結束的時候,由內閣首輔黃宗羲代表大明朝廷和多梅里克一起在條約上簽字,而後呈送給永歷,永歷再蓋上大明國璽,便算是完成締結條約。

雙方完成締結條約之後,永歷又設宴款待多梅里克等人。宴會之上,正當眾人推杯換盞之時,忽然張千一路小跑,跑了進來,趴在永歷耳邊耳語幾句,永歷面色就是一沉,但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點下頭,而後繼續面帶笑容,與群臣和使臣飲酒。

宴會散去之後,永歷讓張千送荷蘭使團出宮,回驛館休息,而後將黃宗羲、方以智、廖文希、喬貴樂、肖學禮等人留下,然後一起去了議政堂。

君臣落座之後,永歷眉頭緊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這時,黃宗羲問道︰「請問陛下,是不是江北傳來了消息?」

永歷一听,看向黃宗羲,心道︰還是自己的首輔大臣啊,還真的讓他猜中了。

于是永歷點點頭,說道︰「嗯,是江北的錦衣衛傳回了消息,駐扎在濟寧的清軍已經南下,傳回消息時,其前鋒已經到達滕州,估計現在正沿微山湖南下,快到徐州了。」

兵部左侍郎肖學禮說道︰「陛下,徐州有咱們的第一軍團,前些日子,兵部剛剛又增援了兩萬官兵,靳國公手中可是有了十萬人馬,即使清軍南下,臣以為他們也未必能得到便宜。」

廖文希插話道︰「據臣所知,濟寧的清軍兵力已經達到十五萬人馬,其中滿洲八旗騎兵三萬,蒙古騎兵五萬,綠營兵八萬,而且這還是其中一路而已,此外還有關西的王輔臣也蠢蠢欲動,四川的李國英也集齊了兵馬,準備增援重慶,如此看來,清廷是傾力而來,要和咱們決戰啊!」

肖學禮一听,臉色有點微紅,他知道他有些過于樂觀了,自己可是兵部侍郎,竟然沒有廖文希這個禮部官員看的長遠,真是有些羞愧。

永歷又點頭道︰「劉體純已經率第四軍團到達鄭州和洛陽,正沿黃河和潼關一線布防,而且王輔臣去年年初大敗一場,實力大損,就算是一年來有所恢復,他也未必是劉體純的對手,只是劉體純一人掌管數萬人馬,身邊沒有一個像樣的參謀,朕很憂心啊!」

黃宗羲也點點頭,接話道︰「是呀,劉國公英勇不凡,可是有時候太急躁了,前些日子曾經上奏,請求朝廷派一個穩重機智的人過去。」

永歷問道︰「那黃愛卿看,派誰去好呢?」

黃宗羲搖下頭,答道︰「還是先問問兵部左侍郎肖大人的意見吧?」

「呃」肖學禮頓了一下,然後偷看了廖文希一眼,說道︰「自陛下東山再起,廖大人屢出奇策,有當年劉基之風範,臣以為請廖大人出馬,前往河南協助劉國公,必會馬到成功!」

廖文希剛要說話,但是馬上又止住了。

其實永歷和黃宗羲早就商議好了,派出廖文希前往河南,廖文希雖是文官,但自從井岡山以來,也算是兢兢業業,而且此人頗有才智,讓他前往第四軍團,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過永歷心中並不信任廖文希,此人太陰暗了,當年他建議屠殺自己的「恩主」賈氏一族,就可以看出其人陰險毒辣。還有永歷總感覺皇後楊靈秀背後由他的影子,因為五年前就是他出的主意,讓自己立的楊靈秀為後。

前些日子,雖然他不在南京,但是不能說明他不是「大皇子黨」,當時的兩黨之爭,可能有他在暗中參與。現在派他去河南,正好可以調走他,也省得他在南京暗中興風作浪。

廖文希沒有說話,他猜到萬歲爺早就有此意了,如果自己提出異議,就是著相了,會引起萬歲爺的不悅,不管如何,最後還是得北上河南。

于是廖文希站起來,對著永歷躬身道︰「臣願為陛下分憂,不過臣請求陛下,臣去河南之後,可以暫時掌管中原錦衣衛,以求獲得更多的消息,為劉國公做好參謀。」

永歷想了想,覺得廖文希的請求並不過分,于是點頭道︰「好吧,此事你可以去找張迪,讓他給你河南、陝西、山西等地錦衣衛的聯絡方法,你可以暫時指揮那里的錦衣衛。」

「謝陛下!」廖文希躬身跪倒。

「起來吧!」永歷說道。

等廖文希起身後,永歷轉向黃宗羲說道︰「姚大榜對重慶屢攻不下,又派人來要增援了,他可真會獅子大開口,竟然向朕要五萬援軍和三十門新式大炮,你看怎麼辦好呢?」

黃宗羲想了想,說道︰「重慶地勢高聳,確實是易守難攻,湘西特別軍團兵力不過五萬,與重慶守軍也相差無幾,而且那個滿清重慶知府算是一個能人,將重慶守得滴水不漏,姚大榜要攻克重慶,難度很大啊!」

永歷擺擺手,高聲說道︰「難度大也要上,不要整天跟朕要這要那,姚大榜伸手伸慣了,這股歪風必須制止住,不然朕有多少東西,不都的被他們要光了?這樣吧,由湖北和湖南撥給姚大榜兩萬新軍,再加上五門新式大炮,一百支新式火槍,三十萬兩軍餉。」

說到這里,永歷頓了一下,然後對黃宗羲繼續說道︰「你擬旨,告訴姚大榜,朕再給他一個月的時間,如果到了谷雨,他還攻不下重慶,那他就回南京來吧,朕可以把湘西軍團交給別人!」

黃宗羲點頭應是。

永歷接著說道︰「清廷準備南下與朕決戰,他們的小皇帝也可能會親自領軍出征,到時候,為了鼓舞士氣,朕也會御駕親征,諸位說說,誰可為南京留守啊?」

這一問,讓眾臣都沉默了,誰也沒有貿然說話,因為留守南京事關重大,得需要一個深得皇上信任,還要威望和能力並重的人才行。

黃宗羲說道︰「陛下,晉王尚在病中,不過近日已有些起色,晉王嗣子李嗣興一直留在南京服侍,如果陛下北征,可以讓李嗣興暫領江南軍務,再把吳淞口的毛八重調回南京,擔任南京城守,毛八重隨陛下親征護駕,如此可否?」

永歷一听,轉向其他人,問道︰「黃大人的提議,你們認為如何啊?」

眾人紛紛稱是,對黃宗羲的意見表示贊同。

永歷又問道︰「這是一場決戰,誰贏了,誰就可能是天下之主,滿清輸不起,朕也輸不起,朕要是御駕親征,還需要一個謀臣隨朕,朕想讓黃愛卿跟著朕,可是京內需要有人代朕處理政務,朕想讓顧炎武、王夫之回來,再有方以智,三位內閣大學士共同處理朝政,你們以為如何?」

幾天前,黃宗羲就從永歷那里得知了這個決定,他本人並不反對,反而頗有些興奮,如果能參與這場大戰,將來想不青史留名都難。

眾臣听後,都沒有出言反對,于是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接著黃宗羲擬旨,調遠在廣東的顧炎武、重慶的王夫之立刻回京,還有錢三海也要離開吳淞口,入京任職。

(新的一周,祝大家心情愉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