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二十七章 錢謙益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送走喬亨利以後,已經想到英軍船隊不過是虛張聲勢,其實他們根本難以對大明形成威脅,不然也不會主動請求談判,想要在談判桌上訛詐自己。

有道是「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這句話讓永歷深以為然。不過英國人打的好主意啊,他們自遙遠的印度而來,以他們現在的實力,不可能一口吞掉整個華夏,而是想要在華夏謀求一處立腳點,然後慢慢的想辦法侵蝕華夏,比如利用「鴉~片」敲開華夏的貿易壁壘,使華夏人都變成「癮君子」,等用華夏的財富增強自己實力之後,再用大炮肢解華夏,永遠成為他們的附庸。

這條計策,太過歹毒,一般人根本看不清,也就是自己這個「穿越人」能曉得其中的關鍵,原來英國人在十七世紀就開始布局了。

喬亨利走後的第三天,吳淞城派人送來軍報,錢三海接連派出探子乘坐小船出海,皆沒有發現英軍船隊,估計他們已經離開了吳淞外海。

英國人走了,他們去了哪里?永歷想不到,朝中諸臣也猜不透。沒有辦法,為了防範英軍船隊從其他地方登陸,永歷只好下旨沿海各府縣嚴密監視外海,一旦發現有船隊經過,一定要盡快呈報南京。

這些天,南京城內秩序井然,治安又大為好轉,應天府尹干紋也輕松不少,不再跟永歷訴苦,永歷耳邊清淨了不少。

至于暗查錢三海參與走私一事,廖文希也從吳淞城送回密信,說是確實有錢三海參與,但是他只是被部下和走私販子蒙騙,與他並沒有太多關系,頂多就是一個失察之責。

對此,永歷覺得也無所謂,錢三海就是一個大老粗,為人勇武,性情直爽,難免不會被人利用,所以永歷下旨,讓廖文希帶人撤回南京,不要繼續調查了。對于那些走私販子,則交給吳淞和奉賢的海關稽查,並且加派人手,組成一支武裝緝私隊,專門打擊走私,以保證海關的稅收。

冬至月初一,乃是月初的大朝,奉天殿也快建成,查看一番,永歷心情不錯。回到華蓋殿,登階坐上九龍椅,眾臣朝拜之後,正好來自雲南的軍報也到了。

黑山、馬雲、阿桑妹、虎山等聯名上書,第二軍團和滇西聯軍已經將昆明周圍的府縣全部攻佔,正準備圍攻昆明。不過吳三桂做困獸斗,將所有兵力,共四萬人馬全部集中于昆明城,並且有數十門重炮守城,讓明軍難以攻城,戰損極大,故此請求大明朝廷盡快運送大炮去雲南,以支援黑山和阿桑妹的聯軍。

吳三桂丟了雲貴大部,只剩下了昆明,他不會就此束手就擒,肯定要垂死掙扎。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明軍要攻下昆明,肯定是要付出一定的傷亡。

但是遠在雲南的明軍需要大炮支援,朝廷剛剛把兵工廠出產的大炮和火槍撥給了吳淞城和湘西軍團,新的槍炮還沒有造出來,青黃不接,如何是好?

永歷正因此事與黃宗羲、方以智等大臣商議,想要尋找一個妥善的辦法,就在這時,殿外有人報道︰「啟奏陛下,禮部左侍郎馬惠請求覲見,有本上奏陛下!」

「禮部左侍郎馬惠不是告病在家嗎?他來干什麼?」永歷很是奇怪。

永歷想道︰這馬惠自從為立太子一事與肖學禮廷爭之後,被氣得老病復發,告病一個月,在家休養。

既然他來了,肯定有事要奏稟,不如宣他上殿,于是永歷點頭道︰「宣他進來!」

接著有人高喊道︰「宣禮部左侍郎馬惠上殿——」

不一會兒,馬惠顫顫巍巍走上大殿,往那一跪,呼道︰「老臣拜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歷抬抬手,說道︰「馬愛卿快請起,你身體還沒恢復,不要過于操勞,要多休息啊!」

馬惠一听,感動的身體更加顫抖了,梗咽道︰「老臣謝陛下掛念,嗚嗚——」

永歷有些心煩,忙道︰「馬愛卿,你不在家修養,來見朕,是不是有什麼事啊?」

馬惠連忙點頭,答道︰「確實是有一件事,而且還是一件大喜事!」

「喜事?」永歷更奇怪了,從馬惠嘴里說出的喜事會是什麼事呢?

「嗯,大喜事,我們大明就要平定天下,中興在望啦!」馬惠激動地說道。

「哦?難道又打了什麼勝仗?或者是北方的滿清派人來投降了?」永歷胡亂猜道,可是軍報也不經過禮部啊,怎麼馬惠跑來通報?

馬惠連忙點頭,說道︰「陛下,古人雲︰湯得伊尹而得天下,文王得太公而興周滅紂,臣剛剛得到消息,有一個當世大賢自北方而來,要來南京輔佐陛下,以成陛下光復大業!」

永歷有些糊涂了,自己身邊有黃宗羲、方以智、顧炎武、方以智等大賢,除這四人之外,還有誰能稱為「當世大賢」?

「當世大賢?朕想朕的朝廷之中,已經籠絡了天下大才,比如黃宗羲、方以智,難道還有比他們更高明的大賢嗎?」永歷笑著說道。

「呃,這個,陛下,當世還有大賢,就是黃大人、方大人,顧大人等,見到此大賢,也要稱呼一聲老師,怠慢不得!」馬惠說道。

「是嗎?朕倒要听听,他是誰?」永歷好奇地問道。

馬惠清了清嗓子,說道︰「他就是東澗老人,當世大儒!」

「東澗老人是誰?」永歷被馬惠繞的有些頭暈。

「陛下連東澗老人是誰,都不知道?」馬惠驚奇地叫道,殊不知他已經冒犯了天顏,萬歲爺豈是可以隨便指責的。

不過永歷並不生氣,而是繼續問道︰「他倒是誰啊?還得黃宗羲稱呼他為老師!」

這時候,旁邊站著的黃宗羲說話了,他插話道︰「啟奏陛下,當年做顧炎武老師的,乃是蒙叟先生,也就是錢謙益。」

「錢謙益?」永歷大為驚奇。

說起錢謙益,永歷馬上就想起了一個絕代美女——柳如是!當年錢謙益才名滿天下,年紀青青就中了三甲探花,至崇禎朝做了禮部侍郎。後來因為朝爭,被左遷江南,正趕上滿清入關,就在這時,他認識了「秦淮八艷」中的頭號才女柳如是,兩人共同演繹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

不過歷史上對錢謙益可是褒貶不一,有的說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也有的說他認賊作父,晚節不保。

弘光朝時錢謙益攀附權貴阮大鋮,做了禮部尚書。清軍南下江南,又是錢謙益首倡開城投降,當時還留下一個故事,就是清軍抵達南京城外的時候,柳如是勸他一起投河自盡,但是錢謙益卻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要自己投河,卻被他一把拉住。

錢謙益投降了滿清,仕途也並不順利,前些年受江南反清起義影響,兩次被投入大獄,差點丟了性命,好在有柳如是奔走相告,才保住了性命。後來鰲拜掌權,為了粉飾太平,將他又請回北京,官復原職,替自己歌功頌德。

可是永歷現在听馬惠的意思,錢謙益要回江南來了,不管怎麼說,他都是一個名氣很大的人,小皇帝康熙剛剛掌握大權,會放他走嗎?

馬惠說道︰「回稟陛下,蒙叟先生給臣寫了一封密信,說是近日要回到南京,重投大明朝廷,為陛下效力!」

當馬惠說完,永歷看了看下邊的眾臣,發現有的大臣面帶微笑,有的面沉似水,有的卻是掛滿了不屑。心道︰錢謙益怎麼說也算是大儒,康熙難道不用籠絡人心了?

「兩軍正在交戰,滿清朝廷會放蒙叟先生回南京嗎?」永歷如此問道。

「當然不會,蒙叟先生在信上說了,他是暗中逃出的北京城,易容後乘坐客船,由大運河南下,不日即將到達南京!」馬惠答道。

這時,永歷轉向黃宗羲,問道︰「那個蒙叟先生來了,朕如何接待他啊?」

黃宗羲一听,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說道︰「請容臣想想。」

忽然朝堂上議論之聲四起,大臣們相互之間小聲嘀咕起來,有的說︰「好!」有的呢,卻直搖頭,說︰「他回來干嘛?」

永歷現在也糊涂了,心道︰錢謙益對自己來說,太過陌生,以前一點接觸都沒有,只是知道他算是東林黨人的領袖之一,而且頗有才學,只是年紀比較大,好像已經過了八十歲。

這麼個老頭來到南京,還挺有名氣,自己是應該禮賢下士呢?還是對他不聞不問?

就在永歷沉思的時候,馬惠忽然高聲叫道︰「蒙叟先生不日即到,臣請求陛下,到時候陛下聖駕出城相迎,以彰顯陛下愛才尊賢之心,然天下人必會稱頌陛下為有道聖君!」

沒等永歷說話,就听到肖學禮叫道︰「馬惠你胡說八道!」

馬惠听到有人辱罵自己,立刻轉身,看到是老對手肖學禮,立刻挺起了腰板,高聲叫道︰「肖學禮,你不過鄉野莽夫,怎知蒙叟先生大賢,休得放肆!」

「誰放肆?你竟然要皇上為一個叛臣屈尊,難道你不知道當年錢謙益帶頭剃發投降滿清一事嗎?你是何意?」肖學禮大聲質問道。

「那是謠傳,蒙叟先生是被逼無奈,才迫不得已屈身于清廷,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暗中聯絡反清義士,不然也不會三番五次被關進大牢,差點被害了性命。」說到這里,馬惠喘了一口氣,然後繼續說道︰「再說蒙叟先生乃是當今大儒,才名早就傳遍天下,他回歸我朝,輔佐陛下,當天下士人之心盡皆歸之,你懂嗎?」

「呸——妖言惑眾!」肖學禮狠狠地罵道。

「你呸誰?這可是朝堂之上,皇上就在此處,你可是大不敬啊!」馬惠一邊嚷嚷,轉過頭躬身下跪,對永歷哭訴道︰「皇上,肖學禮當著您的面,就口吐穢言,請皇上治罪于他!」

肖學禮也跪下,喊道︰「陛下,臣並沒有不敬之意,只是馬惠將一個叛臣視作賢良之人,竟然要陛下親自迎接,如此滑天下之大稽,豈不說明馬惠居心不良嗎?」

他們倆叫喊著,朝堂上也漸漸出現相互攻訐之聲,原來的大皇子黨和二皇子黨立刻變得涇渭分明,相互指責起來,亂成了一片。

永歷鼻子都快氣歪了,大吼一聲︰「都給朕閉嘴!」

這時候,永歷終于想明白了一件事,錢謙益要回來了,這很有可能就是康熙送給自己的一顆「炸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