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一十七章 風~流帳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一連三天都在「溫柔鄉」中流連忘返,等到清醒後,終于想起還有很多國事需要處理,自己可不能再沉淪下去,不然自己可真要變成「昏君」了。

于是當夜永歷就離開坤秀宮,讓兩個侍衛陪著自己,前往前庭華蓋殿。到了那里,除了值班的內閣大學士黃宗羲外,其他文武大臣早就回家了。

黃宗羲並不知道永歷深夜會來這里,他正在審閱奏折,將各地送來的奏折看一遍後,在最後署上自己的意見,然後分揀出重要的奏折,然後再呈送給永歷批閱。

看到永歷一身寒氣地走了進來,黃宗羲先是吃了一驚,然後竟然笑了,而且笑得非常開心。

永歷見到黃宗羲笑的如此突然,先是一愣,而後也跟著一起笑了起來,君臣兩人的笑聲透過窗欞,傳出華蓋殿很遠。這是會心的笑,不用說話,永歷便理解了黃宗羲的「笑」意。

自從黃宗羲跟隨永歷以來,被永歷這位「聖君明主」所感動,一直都是兢兢業業,忠心耿耿,任勞任怨。而永歷對黃宗羲也是非常信任,在朝堂上,君臣兩人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當永歷離開朝廷中樞的時候,就將朝政全部委托給黃宗羲,甚至在大部分政見上,兩人也很相似。有道是︰士為知己者死,有如此交心的君主,黃宗羲早就決心將自己貢獻給大明朝廷了。

可是這三天里,黃宗羲兩次請求面聖,都被皇後擋了回去,某些國政大事,黃宗羲不敢獨自裁決,只有等待永歷的意見,才能做出處置,軍國大事無不需要盡快處理,但是只隔了一道宮牆,卻見到皇上,這能不讓黃宗羲等大臣們著急嗎?

皇宮並不是很大,趕來朝拜的大臣們能夠听見里邊傳來的絲竹之聲,還有唱小曲的聲音,朝臣們都尋思皇上剛回京,就開始及時享樂,于是各種猜測都出現了,有的認為皇上沉迷于之中;有的說是皇上太累了,要放松一下;甚至還有小道消息說是皇上在湖北帶回了一個女子,要立為妃子,此時正在後宮親熱。

不過黃宗羲卻認為永歷不是貪圖享樂的皇帝,雖然自己兩次請求覲見,都被皇後傳懿旨擋了回來,說是皇上身感風寒,正在宮內修養,這幾天暫休朝會,等待萬歲爺身體康復了,再臨朝視政。但是黃宗羲是何等聰明,他看出這也許是皇後的意思,並且肯定皇上只是暫時被迷惑住,早晚肯定會「迷途知返」,回歸正途。

此時永歷深夜來訪,黃宗羲當然高興,心想自己果然沒有看錯皇上,當然高興,便開心地笑了起來。永歷也算是了解黃宗羲,看到黃宗羲還沒有行禮,卻對自己先笑了,知道這是釋然的微笑,于是也笑了起來,一切盡在不言中。

黃宗羲躬身就要跪下,永歷一把攙住他,說道︰「黃愛卿不用多禮,快起來,你還要給朕說說近兩天有什麼國事,朕可是誤事了——」

看到永歷有些尷尬,黃宗羲急道︰「陛下連日勞累,休息幾日也是應該的,前日確實有廣東送來急報,顧大人和姜伯爺上奏,周鵬率軍渡海抵達瓊州後,繞過五指山,在保亭遭遇英軍阻擊,首戰失利。經過探查英軍兵力三千,一千英格蘭兵,兩千印度土兵,大部都用火器,還有數十門大炮,火力十分強大。周鵬第一次派兵進行試探,就遭到英軍的狙擊,戰損很大,所以周鵬下令停止進攻,在五指山下駐營,派人回廣東報信,請求撥給大炮和火槍,沒有火器,就算能把英軍趕走,恐怕損失也會很大!」

永歷點了點頭,說道︰「周鵬這樣做是對的,英軍的火器犀利,第三軍團又都是步卒,裝備的火器又少,就算是周鵬有幾門紅夷大炮,可能與英軍的大炮相比,也不算什麼,除非是我們把新式大炮運過去,而且數量也要多,可是路途遙遠,這可難辦啊——」

「除非有一支水軍,能趕去瓊州島,從島外將其包圍,斷其後路,或者派出數萬軍隊發動強攻,也有一定勝算。可是瓊州乃是疲敝之地,物產不多,派出大軍後,需要由大陸運去糧草,而且雷州海峽容易被清軍船隊截斷。」黃宗羲說道。

「歸根到底還是咱們大明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不然也由不得西洋人在咱們的海疆猖狂!」永歷憤恨地說道。

「陛下,現今造船廠還造不出能戰勝西洋戰船的大船,方大人已經派人去各地尋訪民間造船高手,最好是能找到當年能造‘寶船’的工匠後人,我們將寶船造出來,也未必不是西洋人的對手?」黃宗羲說道。

「很好,希望方大人早日找到這些工匠後人,另外朕派去澳門的喬貴樂回來了嗎?那個查克找沒找到?」永歷問道。

「回稟陛下,還沒有消息傳回來」黃宗羲答道。

永歷走到一張桌子後,桌子上堆滿了奏折,隨便拿起一本,翻開後,永歷看到原來這是一本彈劾錢三海的奏折,乃是御史徐邁參奏錢三海的。

錢三海現在是吳淞口總兵,大明正二品將軍,自兩個月前養好傷後,就領軍駐防吳淞城,這怎麼被御史參奏了呢?

永歷感覺很奇怪,便細細讀了起來。奏折上講,錢三海勾結不法商人,由長江口走私大明內地貨物出洋,並派軍船護航,不讓稅吏登船檢查,以此偷逃稅款。

看完以後,永歷的眉毛都擰在一起了,心道︰錢三海這才做了兩個月的吳淞總兵,難道就蛻化變質了?竟然敢貪贓枉法,官商勾結,致國法軍紀于不顧。

永歷又看了一眼,在奏折的最後,有黃宗羲和批示,就是著都察院派員去吳淞查訪,調查清楚後,再呈報給皇上,必須要以實相奏,雲雲。

「嗯,應該派人去查一查。」

「可是陛下,都察院的人只能明察,卻不能暗訪,不如派錦衣衛——」黃宗羲話說到一半,就看見永歷目光炯炯地看著他,于是趕緊轉道︰「陛下,這是不是有不妥的地方?」

永歷點點頭,說道︰「朕重建錦衣衛,可不是為了監察百官的,這個黃愛卿,你很清楚!」

听見皇上不悅的聲音,黃宗羲卻很開心。這錦衣衛也好,還是東廠也罷,權力極大,對朝中百官有生殺予奪之權,雖也做好事,但更多的是爭權奪利,對朝政更是弊大于利。皇上重建錦衣衛,一直從事情報偵察,卻不許對官員實施偵緝,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如此的話,只有都察院監督百官,監察百官就太單薄了,如果有貪贓枉法的官員,單憑都察院監察,恐怕難以單獨勝任。

于是黃宗羲說道︰「請陛下恕罪,如今戰事還未結束,錦衣衛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確實分身乏術,可是對百官不能不察,光憑都察院的御史們,對天下百官恐怕震懾不足,就拿這次錢將軍之事,都察院只能明察,萬一下邊的官員有意隱瞞,弄虛作假,欺騙都察院的御史,或者暗中行賄拉攏,不可不防啊!」

永歷點頭道︰「嗯,確實如此,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咱們大明的官員,也未必各個清廉如水,水清無魚啊,可是如果放任不管,就得變成黃泥塘子,會發臭的,若干年後,百姓們還是會揭竿而起,如同三十年前一樣!」

「陛下能居安思危,臣等之楷模,百姓幸甚啊!」黃宗羲說道。

永歷知道黃宗羲也經常拍馬屁,不過黃宗羲卻不是亂拍,更不是有意阿諛奉承,而是在鼓勵自己,讓自己更有信心做好這個大明皇帝,用心良苦,其心可嘉啊!

想到這里,永歷擺擺手,說道︰「黃愛卿餓了?朕讓他們上些夜宵,咱們君臣隨便吃點,填下肚子?」

黃宗羲听了這話,心里暖暖的,說道︰「謝主賜夜宵,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呵呵——」

就在等夜宵的時候,永歷忽然想到了廖文希。自從「天地會」江南分舵被鏟除後,「天地會」勢力已經大不如前,只能更加隱秘的活動,而廖文希也處于被閑置的狀態。其實永歷對他並不放心,此人心機太深,讓人看不透,所以永歷一直並不信任他。

但是此時吳淞口那邊被參了一本,永歷當然不能不管,何不讓廖文希跑一趟,以他的才智必能查清此事。

當永歷說出自己的意見,黃宗羲也認為可行,于是便由黃宗羲擬旨,暗中給廖文希下一道旨意,讓他帶人先行喬裝去吳淞查訪「走私」,此事並不通過朝會,以防傳揚出去。

一會兒工夫,夜宵被端來,就連張千也聞訊趕來伺候,永歷和黃宗羲一起用過夜宵,又談了幾句閑話,然後永歷感覺困意來襲,被黃宗羲看出來後,就請他回宮歇息。

永歷看了看桌子上那幾堆奏折,瞅瞅都腦袋疼,有心馬上批閱,可是身體卻困乏的緊,想想自己這幾天所作所為,能有一個好精神頭,那才叫怪呢?

最後永歷只好讓黃宗羲也不要忙的太晚,困了後就在偏殿休息,然後自己回轉後宮。這回可不敢再去皇後那里,那個地方可是「**窩」,最後永歷看看已經過了丑時,也不想再去打擾田貴妃和金鳳,只好回到自己的寢宮「勤政殿」去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永歷很自覺地在寅時就起來了,不過睡了兩個時辰,而後穿戴整齊就擺駕前往華蓋殿。

這幾天皇上沒有臨朝,但是大臣們不敢不來,很早各部各署的頂級大員們都到齊了,等在午門外。當听到宮內磬鐘之聲響起,這些大臣們本來嚴峻的臉上,終于都有了笑模樣,心里也松了一口氣,陛下可算是臨朝視事了。

現在不是月初,也沒有外國來使,並不是大朝,故此只在華蓋殿進行朝會,所來之人也都是二品以上的大員,皆是朝中位高權重之人。

眾臣山呼萬歲之後,永歷走上玉階,坐在龍椅上,掃了一眼眾臣,說道︰「諸位愛卿平身,今日有何本章呈奏?」

大臣們分列兩邊站好,就在黃宗羲的身後,干紋走了出來,躬身道︰「臣有本——」

永歷點頭道︰「嗯,干愛卿有什麼事?」

干紋說道︰「啟稟陛下,近日南京城中多有權貴鬧事,奪人地產,侵佔房屋,毆傷人命!」

永歷一听,有些懷疑,說道︰「前些時候,朕曾經派你整飭過京內治安,怎麼還有宵小敢出來鬧事?」

干紋答道︰「回陛下,這次不同于上次,搶奪民房的有皇室宗親,還有朝中大臣的家奴。」

「怎麼朕才離開兩個月,京中就變得如此慌亂,你們都是干什麼吃的?難道家奴都敢出來作亂了嗎?干紋你告訴朕,都有誰家的家奴?」永歷眉毛都豎起來了,顯得非常生氣。

「這——」干紋又吞吞吐吐起來。

永歷現在已經決心將干紋撤換,他是干不了應天府尹,太軟弱了,如果在天子腳下不能震懾權貴們,就像「包青天」一樣,那麼京城就得亂套,京城亂了,天下也就快亂了!

于是永歷厲言道︰「干紋,你這應天府尹是如何做的?天子腳下還有律法嗎?你告訴朕,都有那家家奴?」

干紋臉色慘白,現在心里後悔的要命,但是開弓哪有回頭箭,只好實話實說了,答道︰「有兩個魯王的支系宗室,說在玄武湖別院住的不習慣,便強買了鼓附近的兩個宅院,每個宅院只給人家一百兩銀子,按照市價那宅院能賣到上千兩。」

「毛八重!」永歷點名道。

毛八重從班列中走出來,對著永歷躬身道︰「臣在!」

「你的傷差不多養好了?也該動一動了!」永歷說道。

「請陛下吩咐!」毛八重答道。

「明日你帶領御林軍去那兩個魯王宗室住的地方,給家給抄了,人押進天牢,然後跟著干紋將其他權貴侵佔的物產全部要出來,還給失主,那些犯事的家奴全部抓起來,凡是有敢阻攔你的人,可當場斬殺,朕賜你尚方寶劍!」永歷如此說道。

「臣遵命,必定不辱使命!」毛八重鄭重地說道。

「好了,其他人還有什麼事嗎?」永歷問道。

這時,站在班列最後的兩個老人顫顫巍巍地走出來,永歷一看,原來是朝中年紀最大的兩個官員,一個是詹事府少詹士盧慶元,另一個是太僕寺少卿欒海清。這二位都已年過七十,曾經是崇禎朝的地方官,後來清軍入關後,他們全都歸隱家鄉,年前又出仕,也算是永歷對前朝遺臣的恩賜。

其中年紀最大的盧慶元先說道︰「陛下,臣等有本上奏!」

永歷點頭道︰「,二位。」

盧慶元說道︰「陛下,如今後宮之中,只有後妃三人,太過單薄,如何能使皇室開枝散葉,還請陛下廣納天下女子,以充後宮。」

欒海清也插話道︰「盧大人所言甚是,祖宗之法不能棄,高祖皇帝曾經定下規矩,宮廷中後妃若干,不能多,也不能少,而陛下只有後妃三人,難以彰顯大明皇帝之威嚴,請陛下選取天下秀女。」

永歷尋思,這兩老頭淨給朕整沒用的,朕要那麼多老婆干嘛?

于是說道︰「二位愛卿啊,此時戰事不斷,天下百姓勞累,就不要選什麼秀女了,以後再!」

可是這兩老頭還不打算就此罷休,盧慶元繼續說道︰「陛下啊,臣請陛下選取秀女,也不是要叨擾天下百姓,只在江南小範圍內征選,選出數百人,再由陛下親自遴選,立為妃子或者貴人,其余的可放其回家。如此,既能充實後宮,又能宣揚陛下仁愛,豈不美哉?」

話音未落,欒海清也跟著說道︰「宮中只有張總管一個御用太監,其余都是宮女,難以伺候陛下和後妃,還請陛下征召太監,以充宮內雜役。」

兩個人說的好像都有道理,永歷有時候也想,自己怎麼也算是大明皇帝,就只有四個後妃,其中一個還遠在雲南,這在歷朝歷代不能是絕無僅有,也算極為少見了,恐怕只有隋文帝才能比自己更專情。

可雖然如此,一些宮廷規矩是不能破的,比如這選妃之事,自大明開國便有明文規定,而且大明歷代皇帝都是如此。

還有宮內太監,自己就用了一個,還是個老太監,這又與理不合,沒有太監,只有宮女,也確實應付不來宮內的雜務。可是要征召太監,大部分從幼年就得培養,而且還要斷了「命根子」,那些孩子也都是窮人家,走投無路才送其進宮,自己于心何忍啊!

想了這些,永歷不禁出神了,好半天沒有說話,盧慶元和欒海清站在下邊,也不著急,神定氣閑地等著回話。

永歷終于說道︰「二位愛卿的心意,朕明白,不過選秀女一事,等明年開春再說,至于宮中的太監,朕看也用不了太多,找些天閹,人數限定在一百,就由張公公負責教。」

听到皇上如此決定,盧慶元和欒海清不再說話了,躬身一禮後,退回班列。

接著永歷又和眾臣一起商議了幾件國事,都是些事先由內閣擬定好的,所以永歷在征求眾臣意見後,見到沒有異議,便下旨確定施行。

朝會開了開到午時,而後散朝,永歷回轉後宮去吃午膳。在回宮的路上,張千突然對永歷說道︰「啟稟萬歲爺,老奴有件事得和您說說!」

看到張千一臉鄭重的模樣,永歷有點好奇,便說道︰「張公,有什麼事?」

張千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翻開後,讀道︰永歷二十五年九月二十日夜,皇帝陛下臨幸牛氏、張氏、甘氏、邵氏、王氏、侯氏等六人;永歷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皇帝陛下臨幸馬氏、藍氏、張氏、韓氏等四人;永歷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皇帝陛下臨幸——」

「好了!朕知道了!」永歷一听,腦袋都大了,這不是自己的「風~流帳」嗎?張千讀他干嘛?

「陛下,按照規矩,凡是被陛下臨幸之人,身份就不同以往,即使不給名分,將來也不能任意出宮了,一共是二十人,還請陛下定奪?」張千如此問道。

永歷撓撓自己的腦袋,心道︰這都是楊靈秀給自己找的麻煩,朕剛在朝堂上說選秀女一事暫且押後,這一下子又冒出來二十個女人,要朕怎麼處置啊?

「張公,你看怎麼辦呢?」永歷無奈地問道。

張千看了一眼四周,而後小聲說道︰「老奴不知當講不當講?」

永歷笑道︰「但說無妨!」

張千將聲音壓得更低了,小聲說道︰「這些女子來歷不明,不像是良家女子,老奴看留不得!」

「啊」永歷暗叫了一聲,然後問道︰「應該怎麼處置呢?」

「陛下,老奴以為將她們養在御花園的萬花,禁止她們踏出外一步,至于名分,等將來再說。」

「是不是有些太殘忍了?」永歷還有些不舍。

「陛下,老奴這也是為了您的身體著想,她們可不能再接近您啦!當年弘光皇帝就是在後宮整日與女人玩樂,老奴是親眼見著弘光皇帝的身子慢慢垮了下去!」張千說道。

「呃,那還是按照張公的意思辦!」永歷現在有些後怕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