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零三章 東印度公司

作者 ︰ 朱由榔

鰲拜被小康熙設計擒獲,與此同時,多隆帶領禁衛軍也將等在太和殿外的班布爾善、馬邇賽等鰲拜同黨全部捉拿,而後小康熙親自下旨,宣布北京城內戒嚴,接著多隆坐鎮「步兵統領,派兵將鰲拜和其同黨的府邸抄家,將其子女家眷全部關進大牢。

第二天,小康熙下旨宣布鰲拜的八條罪狀,將其一伙定為「叛臣逆黨」,判決鰲拜「大闢」之刑,而班布爾善和馬邇賽等二十余個骨干同黨則是「凌遲處死」。不過小康熙並沒有趕盡殺絕,對于鰲拜和他同黨的家眷則網開一面,除了男丁充軍寧古塔外,女眷全都放歸家里。

永歷是十余天後知道的這個消息,這個時代沒辦法,就是信息傳輸的太慢,這還是張迪馬不停蹄送回來的消息,不然按照正常速度,北京傳信給南京,至少得二十天。

當永歷听完張迪的敘述,驚訝的目瞪口呆,眾臣們看到,還以為是萬歲爺驚訝滿清小皇帝雷霆萬鈞的手段,但卻不知道永歷的心中另有想法。

按照永歷的另一世的記憶,康熙擒拿鰲拜應該是在康熙八年,可是現在才康熙六年,這還相差兩年呢?難道提前了?

永歷想不通,只能歸結到「蝴蝶效應」上,自己穿越而來,滿清的歷史發生了改變,半個江山又重回大明之手,而帶來改變的始作俑者就是自己這個穿越而來的大明永歷皇帝。既然自己能夠引起大明的歷史發生改變,那麼隨帶著小皇帝康熙就不能提前動手嗎?

想到這里,永歷反而釋然了,但是也能看出小康熙確實不凡,他設計擒鰲拜的手段,也許有韋小寶參與,但事後的處置,肯定出自他一人之手。

「這招太高了!」永歷大呼。

本來按照另一個世界的歷史,康熙是不會處死鰲拜的,而是將他囚禁至死,但是這個世界中,康熙卻把鰲拜處死了,但又放過了他的家眷,這就顯出小康熙的高明之處!

永歷設想︰小康熙借用鰲拜的人頭,豎立自己的威信,然後釋放鰲拜的家眷,以顯示自己的仁慈大度,鰲拜是瓖黃旗人,而瓖黃旗在八旗中實力雄厚,小康熙這是在收買人心,這招還不高明嗎?

「看來小康熙將是朕的勁敵啊!」永歷小聲地叨咕道。

永歷心道︰如今滿清形勢不妙,黃河以南大部分都是大明的勢力範圍,滿清在關內只剩下直隸、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四川,還有雲貴的一部分,軍隊也只剩下四五十萬人馬,局勢糜爛如此,康熙需要時間重整旗鼓。

再說他才十四歲,在永歷眼里,就是一個孩子,和自己斗,還差得遠!不過張迪說清廷已經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勾搭上了,這可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

永歷對于英國東印度公司所知不多,但是卻知道這家名為「公司」,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無惡不作,從頭到腳都流著膿血的,邪惡的、集團化的軍事貿易組織。它有英國國王做靠山,具有英國官方性質,是英國向全世界擴張的馬前卒,除了正常的貿易外,他還依靠武力奪取殖民地,掠奪當地的財富。

後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種植罌~粟,而後制成鴉~片,販賣到華夏,掠奪華夏財富的同時,還毒害華夏百姓,是華夏開始淪落成半殖民地的首個罪魁禍首。

現在東印度公司來了,永歷不知道他們怎麼與清廷勾結上的,但從張迪帶回的情報上看,雙方已經達成協議,那就是東印度公司支持清廷反攻江南,而作為回報,清廷將瓊州島(海南島)半租半賣給他們。

永歷清楚地知道現在所謂「遠東」的形勢,此時的馬六甲在荷蘭人的手中,菲律賓群島則被西班牙人控制,而葡萄牙也佔有澳門一地,只有英國人在遠東沒有地盤,這也是他們迫切想要達到的目的。

如果東印度公司將瓊州島得到,英國便等于再遠東有了立足點,無論是對他們的對華夏貿易,還是擴展殖民地,都有莫大的好處。

可是讓永歷更擔心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與其他歐洲列強的殖民組織相比較,它更加無恥。華夏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相對封閉的國度,對外並沒有太多需要,而東印度公司為了打開華夏的國門,改變以往的貿易逆差,賺華夏人的銀子,竟然不惜將毒~品偽裝成「福壽膏」賣給華夏人,造成了華夏近一個世紀的衰落。

這才是永歷最擔心的地方!還有一點,永歷不知道這份文件還有沒有效,因為這份協議畢竟是清廷在鰲拜當政時簽訂的,現在鰲拜一伙已經覆滅,以康熙為代表的帝黨多半可能確立了統治地位,那麼被另一個世界譽為「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會不會繼續承認這份協議呢?

當永歷對黃宗羲、郎廷佐、方以智等內閣大臣說出自己的想法,沒想到這三人異口同聲地表示︰雖然清廷和東印度公司是相互利用的關系,但是康熙會繼續支持這份協議,並且與東印度公司展開全面的合作,以圖削弱和打倒大明。

對此永歷很好奇,就連郎廷佐也如此說,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大清重臣,那麼他又如何理解的呢?

郎廷佐只用一句話,回答了永歷。

他說道︰「不是自己家的東西,何必珍惜!」

也許郎廷佐最能理解清廷統治者的心理,就是永歷其實心里也明白,就算是堪稱「一代大帝」的康熙也有讓人費解的地方,甚至是污點。

比如另一個世界歷史中的「雅克薩之戰」,華夏不敗而敗,本來是將沙俄侵略者趕走了,但是卻以條約的形勢將貝加爾湖地區明確地讓給了沙俄。而貝加爾湖歷史上,自古以來都是華夏的領土,不管秦漢時的匈奴也好,還是後來的蒙古人,都是華夏民族的一份子,而沙俄只是後來者,卻得到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這份條約叫做《尼布楚條約》,沙俄得到貝加爾湖後,繼續向東、向南擴展,疆域直指白令海峽。而清廷眼中的苦寒之地「西伯利亞」卻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煤炭、鐵礦等資源,他們卻棄之如「敝履(破鞋)」,後來即使是外興安嶺以南、庫頁島都丟了,以至于三百年後的華夏,在人口膨脹之後,已經人滿為患,無處可以開發了。

所以永歷最後決定,不能將希望寄托在小康熙的身上,清廷一定會繼續與東印度公司相勾結,即使是他們在相互利用,東印度公司也會如同一只馬蠅一樣,趕來吸血的。

英國人依仗的是強大的遠洋艦隊,這是大明沒有的,前些時候,西班牙人的船隊甚至敢來長江耀武揚威,就是欺負大明沒有堅船利炮。如今曾經在海上稱霸的西班牙早在八十年前就被英國打敗了,他們的無敵艦隊也全軍覆沒,新興的海上強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王國」,即英國,來到華夏,那麼他們的艦隊豈不是要比西班牙的還要強大。

可是大明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吳淞口的造船廠剛剛開工建設,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工,而要造出巨大的戰艦,則需要長時間的技術和人力的積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怎麼辦?」永歷有些著急了。

就在永歷和群臣為此擔心的時候,讓人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駐澳門商業全權代表喬亨利坐船由新開作通商口岸的奉賢縣外港上岸,向當地的大明地方官請求,希望能夠覲見大明皇帝,理由是為了開闢商路而來。

得到這個消息後,永歷當即就把東印度公司比作了「蒼蠅」,他們的嗅覺真是敏銳,大明開放奉賢為通商口岸不過兩個月,英國人是第一個找上門來,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還沒有見到蹤影,所以說他們是蒼蠅,一點都不為過。

既然英國人來了,永歷覺得還是見一見的好,這個叫做喬亨利的人,看來就是東印度公司在遠東的官方代表,他肯定知道一些內幕,探听一下口風也好。

于是永歷下旨,宣召還停留在奉賢的東印度公司特使喬亨利覲見,但要求其隨行人員不得攜帶任何武器,他們的安全由大明的軍隊負責。

七天之後,喬亨利一行抵達南京,在驛館休息一天之後,喬亨利應召入宮覲見永歷皇帝。

本來永歷還以為會在外交禮儀上和對方發生沖突,自己可是大明皇帝,一切外國來使都必須要行跪拜大禮。不過西方人信奉天主和基督,他們認為只有對天主和基督才能行跪拜大禮,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國王,也只能是半跪。所以作為使者,歐洲人肯定會在禮節上與大明朝廷發生矛盾。

可是永歷的預想並沒有實現,當禮部的官員告訴喬亨利相應的禮節時,根本沒有多麻煩,喬亨利竟然什麼都知道,而且表示合作,讓干嘛就干嘛,根本沒有討價還價。听說此事後,永歷確信,此人肯定去過北京,不然不會對華夏禮儀如此了解。

永歷在華蓋殿接見的喬亨利,果然喬亨利被禮部尚書陳起月引領進大殿後,張千喝聲道︰「大不列顛王國東印度公司駐澳門全權代表喬亨利覲見大明皇帝,跪——」然後喬亨利很守恭謹地跪下了,行了五拜三叩之禮,而後在永歷讓其「平身」後,規規矩矩地站好。

「喬亨利,你是英格蘭人,還是蘇格蘭人啊?」永歷率先開口問道。

旁邊有人翻譯,但是顯然喬亨利精通漢語,馬上答道︰「回稟陛下,我是英格蘭人。」

「那你的家鄉在英格蘭什麼地方啊?」永歷又問道。

「回稟陛下,我的家鄉在劍橋鎮。」喬亨利答道。

「啊,那我估計你肯定是劍橋大學的學生了?」永歷如此問道。

喬亨利一怔,心說這位大明皇帝可真是見多識廣,竟然還知道劍橋大學,看來還得小心應付。于是他答道︰「回稟陛下,我確實是劍橋大學的學生,不過在二十年前就畢業了。」

「嗯,現在劍橋大學有多少學生和教授啊?」永歷繼續問道。

「回稟陛下,三年前我回過家鄉,那時候,劍橋大學有七百個學生,一百八十個教師,我親愛的恩師,奧利弗老師已經是劍橋大學的校長了!」喬亨利有點得意地說道。

「啊,好,好,朕在南京也建了一所大學,正愁不能學習新的文化知識,不知道你能不能為朕帶一封信給你的老師,朕希望劍橋大學能和朕的大學建立起聯系,相互派出學者和留學生,如何?」永歷有些興奮地說道。

「這個,這個」喬亨利有些拿不準了,他這次來南京,是要重要的事情,可不是為了「劍橋大學」而來,但是大明皇帝提出了要求,對東印度公司並沒有影響,而且如果能有英國人進入大明的中樞南京,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打定主意後,喬亨利才說道︰「好的,如您所願!」

听到喬亨利答應了,永歷很是高興,說道︰「來人,賜座!」有人搬來一個椅子,就放在永歷的對面二十步之處,喬亨利謝過後,坐到椅子上。

這時,永歷問道︰「你作為東印度公司的使者來到南京見朕,有什麼事情嗎?」

喬亨利暗舒一口氣,這才問到關鍵的地方,說道︰「首先我代表公司恭賀大明朝打敗了大清朝,還有我們听說貴國開放了通商港口,允許各國來華夏做生意,所以公司派我來洽談在通商港口設立商館的事情,為以後通商提供便利條件,不知大明皇帝陛下允許嗎?」

永歷點點頭,說道︰「好的,這個沒問題,你們可以在我們的通商口岸建立商館,我們也可以在英國建商館,咱們互通有無嘛,不過朕想問問,你們有什麼可以賣給大明的東西嗎?」

這個問題可把喬亨利難住了,賣給大明什麼呢?人家可是什麼都不缺,但是他想到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在印度可是高種姓的人才能享用的,據說具有神奇的迷幻作用,它是由一種植物提取出來的,叫做「鴉~片」。

喬亨利說道︰「回稟陛下,我們在印度發現一種好東西,能讓人吸了以後產生飄飄欲仙的感覺,而且還能止痛,那可是高級貴族才能享用的好東西,不過就是價錢貴了些,不知陛下感興趣嗎?」

永歷一听,鼻子都氣歪了,果然沒有猜錯英國人沒安好心,到這里來忽悠自己來了,以為自己什麼都不懂,想用「鴉~片」來打開華夏的國門,只是提前了些罷了。

想到這里,永歷忽然有了主意,他笑道︰「你說的可是好東西啊,那麼你帶來樣品了嗎?」

喬亨利是有備而來,當然帶著「鴉~片」,而且送給永歷的禮物之一。于是他讓隨從出去到禮品中取出一個精美的陶瓷罐,一看就是華夏景德鎮的瓷器,還有一支怪模怪樣的「煙槍」,雙手捧著奉給永歷。

他說道︰「尊敬的大明陛下,這就是我們的禮物之一,您可以先試下效果,真是妙不可言!」

永歷卻擺擺手,說道︰「這東西還是喬亨利先生先試一試,等試上一個月,朕看看效果,再!」

喬亨利一听,渾身一顫,心道︰大事不好啊!自己可是清楚這東西的,據本國醫生研究,「鴉~片」有成癮作用,形成依賴性,長期吸食後造成各種身體癥狀,削弱免疫功能,過量甚至能直接置人于死地,所以英國是禁止種植流通的。現在大明皇帝讓自己試用一個月,擺明了就是不相信這東西,難道他也知道其中的危害?

就在喬亨利想著心事的時候,永歷指著他手里的鴉~片罐說道︰「來人,把那東西給朕拿走,扔到茅坑里去!同時朕宣布以後禁止民間販賣和吸食鴉~片,違者斬立決!不過可以進口一點,作為止痛劑,提供給軍隊使用,具體多少,由軍中郎中決定,都听明白了嗎?」

眾臣听後轟然應諾,只有喬亨利站在那里,冷汗直流。

「陛,陛下,既然貴國不喜歡這東西,那麼我就收回剛才的話,特向陛下道歉,請求原諒!」說著,喬亨利深深地鞠了一躬。

永歷也不想把喬亨利逼急了,畢竟還有用得著他的地方,于是說道︰「此事就算了,回去告訴你們的人,以後不要拿鴉~片再來毒害華夏百姓,否則咱們之間就只有戰爭,戰爭,你明白嗎?」

喬亨利又一哆嗦,趕緊說道︰「明白,明白!」

永歷點下頭,繼續說道︰「不過正常的貿易可以繼續進行,比如我們的絲綢、瓷器、紙張等等,你們可以買走,還有可以把你們的先進武器,比如加農炮、長管炮等等賣給大明,或者你們的某些先進技術,也可以賣個好價錢,這需要你與朕的商業大臣交涉了。」

喬亨利一听,又松了一口氣,心道︰不管怎麼說,終于有大明感興趣的東西了,這也算是邁進了一步,至于以後,只要談判得力,就能得到巨大的好處。

于是喬亨利躬身施了一禮,說道︰「感謝大明皇帝陛下的好意,我們東印度公司會合理合法的與大明做生意,可是我還有一件事,就是請求在大明,如同葡萄牙人一樣,能夠租到一塊土地,作為船舶停泊和貨物集散地,不知皇帝陛下可否允許?」

永歷听後,暗想︰狐狸尾巴到底還是露出來了,東印度公司要在華夏租地,然後再慢慢向華夏滲透,其用心可不是只想進行貿易那麼簡單,它是想借此在遠東立足,然後掠奪華夏的財富,將華夏慢慢變成供養他們的「大女乃牛」。再說華夏的土地豈能租給西洋人,這不等同于割地一樣嘛!

所以永歷沒有點頭,而是擺擺手,說道︰「大明的土地,我們自己的老百姓還不夠用呢,怎麼還會租給別人?不是還有通商口岸嗎?那里貨倉、港口一應俱全,你們的船舶可以停靠在那里,但是必須遵守大明的法律,否則當以大明法律處置不法之徒,不管你是哪國人,明白了嗎?」

喬亨利趕緊點頭,說道︰「好的,陛下的意思,我會帶給本公司的董事們,不過我還是想請陛下考慮一下,租給我一塊土地,華夏如此之大,海岸線如此漫長,總有一塊閑置的土地,比如說瓊州島、珠江口附近等等。要知道我們東印度公司武力強大,擁有上百艘各式遠洋船只,可以隨意到達任何國家的港口,即使是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也是我們的手下敗將。如果大明肯給我們一塊土地,當然是租賃,我們可以為大明提供保護,不用說西班牙、葡萄牙人不敢冒犯大明的海疆,即使是北方的清廷也會顧忌到他們的天津衛是不是會被我們襲擊!」

听到喬亨利趾高氣揚地如此說法,永歷心里明白,這才是喬亨利來南京的真實用意,不過絕對不能答應他,不然大明將鑽入英國人的套子里,難以翻身了。

「你在威脅朕嗎?」永歷惡狠狠地質問道。

(我深情地求票,月票啊,推薦票啊,您快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