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八十五章 灰心喪氣

作者 ︰ 朱由榔

馬雲率領「第二軍團」繞過太倉城,三天後趕到吳淞城外,此時馮希範也發現了明軍,兩軍于吳淞城北門外列陣,明軍以勞頓之師準備發起攻擊,倒是以逸待勞的鄭軍有些心驚膽戰,尤其是各個將官都各懷心思,想給自己準備後路了。

鄭經手下一共有三個大將,分別是劉國軒、馮希範、陳近南三人,鄭經為了牢牢掌握他的小朝廷,給予了三人很大的軍權,並且相互制約,這使得鄭軍中也隨之分裂成了三個派系。

吳淞口之戰,馮希範借機殺掉了親近陳近南的兩個將官,正準備消滅城內最後的抵抗,明軍的援軍卻抵達了吳淞城北,馮希範只好暫時放棄攻打吳淞北門,轉而迎擊大明援軍。

鄭軍一共有萬余人列隊迎戰,中軍的馮希範騎在戰馬之上,心中不斷地嘀咕,此戰凶多吉少,情報有誤,明軍的援軍多達兩萬有余,而且從旗號上看竟然是大明的「第二軍團」,這可是大明的主力軍團,听說他們剛剛在安徽打了勝仗,將「北路馬鷂子」王輔臣都打跑了,戰力可見一斑。

如此強大的對手,馮希範覺得沒有一點勝算,不過他也想好了,如果戰敗就逃跑,等回到海上見了延平王,就說陳近南的情報有誤,將所有失敗的責任都推給陳近南,自己也能逃過這一劫。

馮希範在想自己的退路,指揮列陣的將官們也各有打算,他們可不全部是馮希範的親信,有些是劉國軒的部將,有些始終保持中立,還有一些是隱藏很深的陳近南的心月復,他們可是恨死了馮希範。都想馮希範是內斗高手,外斗無能,損兵折將,整整三萬人馬,攻打一座小小的吳淞城,竟然要損失兩萬軍兵,跟著這樣的主帥作戰,簡直就是自尋死路,還是趁早打算,保住小命為好。

當官都各懷心思,那些鄭軍士兵更不用說了,本來在北來之前,延平王對他們許願說是將來打下南京,給他們如何多的金銀財寶,現在可好,接連五天進攻,十次攻城,損兵折將,竟然戰損了兩萬人,現在大明的援軍到了,這仗還怎麼打?

就在鄭軍人心惶惶的時候,對面的明軍動了,開始慢慢的向前逼近,而後突然跑動起來,長矛和大刀如林一般,向鄭軍發起了突擊。

「都給本帥穩住!」馮希範喊道,他握緊了手中的佩劍,手心里全都是汗水。

這時,有個將官跑到馮希範的馬前,急喊道︰「大帥,飛豹營跑啦!」

飛豹營一向是馮希範的堅實後盾,他在擺陣的時候,將飛豹營擱在後陣,作為一支奇兵在兩軍交戰的時候,突然進行攻擊,以此來取得最終的勝利。

可是現在,當馮希範轉頭看向後陣,飛豹營果然在向西逃跑,為首的主管馮忠一一馬當先,後邊的兩千人馬緊緊跟隨。

「這小兔崽子跑的比我還快!」馮希範暗罵了一句。

就在馮希範尋思自己退路的時候,隨著飛豹營的逃走,鄭軍陣營立刻一片嘩然,眼看明軍就要沖了過來,軍官們也不喊話穩定軍心,反而開始帶頭逃跑。

「不打了,飛豹營都跑了,咱們還打什麼?跑啊——」有軍官如此喊道。

「對,咱們都不打了,趕緊回到船上去,咱們回福建啦!」立刻有人響應道。

上萬鄭軍中有人先帶頭逃跑,這立刻引發了連鎖反應,大批的鄭軍官兵轉身就跑,不但沖散了陣型,而且也引發了更大的混亂。

「王將軍,你率部拖住偽明軍一會兒,待本帥領軍撤退後,你再撤走,明白嗎?」馮希範對身邊的一個王姓將軍說道。

那個王將軍點頭答應,而後回到左邊的本陣,正當馮希範調轉戰馬,準備逃走的時候,看到的是那個王將軍跑到自己本部人馬面前,喊了幾句,然後率先向西跑去,他的人跟著也都跑了。

「你們都該死!」馮希範叫罵一聲,而後打馬加鞭也跟著向西跑去,身後的鄭軍官兵一看,主帥都要逃跑了,于是全都撒丫子就跑,亂成一片。

此時,正在指揮進擊的馬雲看到鄭軍不戰自亂,明軍還沒有殺到接戰,他們就轉身逃跑,好像對方的帥旗也加入了潰散之中,心說︰難道鄭軍就這樣不堪一擊嗎?

「追上去,消滅他們,不要讓鄭軍跑了!」馬雲立刻下令,他想要全殲鄭軍,不讓一兵一卒逃回海上的船去。

「殺啊——」明軍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撲向正在逃跑的鄭軍,盡管仍有少部分鄭軍在抵抗,但是大部分鄭軍已經無心戀戰,主帥都逃跑了,他們現在更像是一群沒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跑,一些被明軍追上的鄭軍,干脆扔掉武器,跪地投降。

一場讓人始料不及的大潰敗就這樣開始了,盡管明軍官兵不知為何鄭軍未戰先亂,但是他們依然堅決地執行主將的命令,尾隨追擊鄭軍,凡是抵抗的鄭軍官兵,全部被殺死,對于投降的,則收繳武器後,要他們自己跑去後方,找收攏戰俘的明軍接收自己,因為他們擔心這些俘虜拖累了他們。

城北的上萬鄭軍不戰而跑,城西鄭軍大營中也亂了套,那里還有上萬傷兵,輕傷的能走路的還好,聞風逃竄,重傷的卻走不了,哭著喊著哀求別人帶走自己,可是現在連自己都顧忌不到了,誰還會去管別人。不長時間,鄭軍大營中除了重傷的外,其他走路的全逃個一干二淨。

「追!不要放跑一個!」馬雲揮劍直指潰逃的鄭軍。而後他望向依然飄揚著大明旗幟的北門,知道那里可能是唯一沒有被鄭軍攻陷的地方,于是策馬向北門奔去。

吳淞北門上殘存的明軍看到城外所發生的一切,有心要沖出去,兩面夾擊鄭軍,可是有心無力,活著的千余人中,幾乎人人帶傷,主將毛八重更是奄奄一息。所以他們只能在城上看著明軍追擊鄭軍,但無不目露喜色,尤其是江澤更是高興的跳起來,還不住地呼喚昏睡的毛八重,讓他快點起來,援軍到了!

馬雲騎到北門下,由吳淞的明軍帶到北門之上,當他看到渾身是傷的毛八重,不免得擔心起來,急忙讓人找來隨軍郎中,為毛八重診治。

此時潰逃的大部分鄭軍都向西逃去,準備尋著來時的路,跑到奉賢縣,然後由海上的鄭軍船隊接應上船。不過馬雲顯然不想就此放他們逃走,兩萬明軍緊追不放,由吳淞追到奉賢縣境內。

馮希範逃到奉賢縣城後,本來想要在此收攏殘兵,固守城池,等待海上的船隊來接應自己,卻沒想到明軍尾隨而來,不待關閉城門,上千騎兵就沖進城內,奪了城門,而後大批的明軍趕到,蜂擁入城。

沒辦法再在奉賢城內呆下去,馮希範趕緊騎上馬又跑,往海邊跑,可是跑到海邊的時候,卻發現一幕讓他震驚萬分的景象,百余艘鄭軍戰船正在被十余艘戰船追趕,根本來不及到岸邊接應。

「這是怎麼的了?」馮希範傻眼了。

原來劉國軒率領鄭經的水師主力百余艘戰船逆江而上,準備由長江進逼南京。在長江口咽峽處,被張水蛟和張煌言的南海船隊用「水雷陣」挫敗,導致損毀了三十余艘戰船,就連劉國軒也因孤軍深入,而被明軍包圍後就擒。

大明南海船隊擊破鄭軍主力船隊後,立刻出長江口,追擊逃竄的鄭軍船隊,在長江口的崇明島附近,又擊毀和俘虜了十余艘鄭軍戰船,而明軍僅損失了兩艘老舊的戰船。

鄭經此時一直呆在吳淞城以東的外海,所余的船只也僅剩下幾十艘小船,在火力上難以與明軍的戰船相比,況且劉國軒在長江口戰敗,鄭軍水師早就膽寒,見到明軍船隊追來,紛紛避開向南逃竄,早就將岸上的馮希範和萬余步兵忘掉。

鄭經現在是又急又氣,他實在沒想到結果會是這個樣子,自己信任有加的劉國軒竟然戰敗了,百余艘戰船幾乎讓對方消滅了一半,他本人也是生死不知,而且明軍已經追出長江口,直奔自己而來。接下來,是戰,還是逃呢?

其實這個時候,鄭經的水師仍有與南海船隊有一拼之力,畢竟還有上百艘的戰船,兵力也在五六千人左右,除了主力戰船幾乎全毀以外,其余的小型戰船大部分還是保留下來。但是鄭經卻沒有與明軍再戰的想法,尤其是看到陸上的鄭軍也遭遇了失敗,都被明軍趕到了海邊,他的心中就剩下保存實力,逃回福建,以圖東山再起的打算了。

鄭經和他爹不同,他的心思都在自保上,以前被滿清壓迫的喘不上氣來,他為了保存自己,放棄金廈,撤退到台灣島。後來卻屢次冒犯南京,也無非是想偷取勝利果實,按照他的意圖,能投機取巧最好,如果不能就撤退,以保存實力為首要,大不了再回台灣去做自己的「台灣王」,反正台灣與大陸隔著一道巨大的天塹,明軍又飛不過來,能耐我何?

故此鄭軍現在已經沒有了謀取江南的雄心壯志,在海陸接連遭受打擊後,他心灰意冷了,正當有人要勸諫他重組船隊,與明軍決戰的時候,他竟然下令,全軍撤退,就是陸地上的鄭軍也不管了,讓他們自生自滅去吧。

鄭軍船隊盡管戰船眾多,卻沒有迎擊南海船隊,而是掛上了迎風行船的三角帆,憑借著自己熟練的海上技術,向遠海逃去。大明南海船隊本想餃尾而追,但是因為船大,迎風面積大,速度不如體積更小的鄭軍戰船,在追出近海後,竟然追至不上,最後張煌言只好下令停止追擊。

鄭經跑了,鄭軍船隊也跑了,岸上的鄭軍步兵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時,尾隨而來的明軍漸漸逼近,上萬鄭軍都齊齊的望著大海,有叫罵的,有嚎啕大哭的,還有默默發呆的,就是主帥馮希範也是老淚縱橫。

馮希範一直以為自己是鄭經的心月復,認為鄭經離不開自己,現在看來,也不過是鄭經的一枚棋子,一枚隨時都可以拋棄的棋子!既然他不仁,也休怪我無義!

想到這里,馮希範做出了決定,他轉身對那些驚魂落魄的鄭軍官兵喊道︰「王爺跑了,不管我們的死活,我們也不要為他打仗了,投降啦——」

最先跑到海邊的飛豹營主官馮忠一一听,馬上率先扔掉了手中的武器,接著全營官兵都放下了兵器,列隊等候明軍來收降,至于其他的鄭軍官兵一看,都對鄭經舍棄自己而心懷不滿,于是紛紛丟掉了兵器,向正靠近的明軍舉手投降。

一萬多鄭軍跑到奉賢縣外海灘後,全部投降,這事就連馬雲起初都沒有相信,他還以為鄭軍起碼會抵抗一番,直到他接到報告,率領衛隊來到奉賢外海灘,才發現這是真的。不但萬余鄭軍投降了,就連他們的主帥馮希範也跪在地上,對著大明的軍隊獻出了自己的佩劍。

馬雲命人將降兵收攏起來,關押到奉賢縣城北的一處空地,並派專人看管起來,省得他們出去成了亂兵禍害老百姓。後來他听說萬歲爺親自到了吳淞城,探望傷重的毛八重,于是他讓人押著馮希範,回到了吳淞城。

永歷已經接到戰報,接連的勝利,讓他有些迷糊。先是長江口擒獲劉國軒,而後是鄭經逃走,現在就連馮希範都主動投降了,一下子抓到了鄭經的兩員大將,這一切也太順利,突然就反敗為勝了。

不過自己的大將毛八重受了重傷,這讓永歷很不滿意,心中恨死了馮希範這個老小子,他屢次為難自己,而且本人也是尖酸刻薄,心胸狹窄之輩,這回抓住他了,一定要他好看!

永歷對馮希範起了殺心,準備將他的腦袋割下來,掛在吳淞城門上,以祭奠戰死的亡靈。

(感謝為本書投票年度最佳的朋友,也感謝一直默默支持我的朋友,盡管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是你可以在本書評論區發帖,咱們互相認識一下,或者加入本書的群,沒事聊聊天也好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