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七十四章 連環計

作者 ︰ 朱由榔

明軍倉皇奔逃,張英親率萬余河南綠營餃尾而追。憤怒會沖昏一個人的頭腦,此時張英就是如此,听說自家的祖墳被掘後,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被暴尸荒野,他的胸膛就仿佛要爆炸一樣。以前張英對待手下的官兵一直很寬容,這次卻對那些跑不動的官兵,又打又罵,甚至跑死了十幾個人,他也毫不吝惜,仍然讓綠營官兵繼續追趕,發誓要在長江邊將明軍追上。

張英雖然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但是他還知道安徽的明軍一共有兩支,自己追的是劉體純部,另一支明軍現在不知去向,據探馬回報,那支明軍自合肥向東撤退,但去向不明。所以張英也有擔心明軍將自己吸引到桐城,可能是明軍的詭計,兩支明軍設好埋伏等著自己,于是他派出快馬去合肥,請求王輔臣佔領合肥後,立刻南下,沿著巢湖向無為縣進發,兩軍合力殲滅江北的明軍。

「快跑——誰要是掉隊了,本官砍了他的腦袋!」張英惡狠狠地對正在奔跑的官兵喊道。

「大人,我實在跑不動了,讓兄弟們歇一會兒?」一個把總氣喘吁吁地隊張英哀求道。

「啪——」一聲清脆的馬鞭響過,「啊——」的哀嚎聲而後響起,那個把總捂住自己的腦袋,仰面栽倒,躺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等有侍衛過去察看,發現他已經氣絕生亡了。

「大人,他已經死了!」侍衛稟報道。

張英「啊」了一聲,眼楮露出一絲不忍,但馬上又恢復了冷酷之色,說道︰「把他埋在路邊,咱們繼續趕路,都加快速度,明軍就在前邊,他們逃跑,咱們追趕,他們一樣累,快啊,追上明軍,立有戰功者,本官賞良田十畝!」

听到張英的獎賞,綠營兵們全都來了力氣,河南自古以來都是人多地少,而且容易受到黃河泛濫的影響,動不動田地就變成了澤國,良田更是不多,所以當巡撫大人說要獎賞良田十畝,這些綠營兵們也不知道從那里來的力氣,馬上開始狂奔起來。

這邊張英率領河南綠營一路拼命追趕,前邊的明軍也是一路狂奔,劉體純的軍隊多年在山中作戰,腳力都比較好,但也苦了這些明軍官兵,尤其是那些新兵,都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可是在軍官的呼喝下,還是得舍命奔跑。

不分晝夜的接連奔跑,從桐城到廬江,又從廬江縣無為縣,明軍起碼跑了三百余里,幾乎沒有任何停歇。不過當到達距離無為縣五十余里的一個地方,有人都能聞到長江的腥味了,劉體純卻突然下令明軍折向東北。

「軍團長大人,咱們不是去無為縣,從那里渡江嗎?怎麼又變方向了?」軍團政委李非如此問道。

到了此時,「第四軍團」的將士除了軍團長劉體純外,其他人還不知道這次行軍的意圖,都以為是為了躲避清軍,要渡江南下,現在卻調轉方向,都不知道軍團長「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了」。

劉體純現在還不想公布自己的意圖,就是自己的政委,也不想多說,再說李非只是一個老文官,對行軍打仗並不在行,如果不是永歷欽定的軍團政委,他還真得難入劉體純的法眼。

「我的老政委,本軍團長自有打算,你不要多問了,如果你走不動了,可以暫時離開軍隊,南下渡江去南京修養,等打完仗,再回來也不遲!」劉體純關心地說道。

李非年約六十,耳聰目明,做了多年的邊遠縣令,又跟著劉體純鑽了多年得山溝,對大明是忠心耿耿,自從永歷皇帝欽點他為「第四軍團」政委以後,他就更有干勁了,幫助劉體純將軍團的內務和所謂的「思想工作」做的非常妥帖。如果不是因為他年紀大,劉體純怕他有閃失,對軍隊也是拖累,還真舍不得他離開。

「不,軍團長大人,我可不走,陛下讓我跟著你,我可是要盡本分,你去哪,我跟到哪,我也不問了,咱們走!」說著,李非繼續騎著他那匹瘦馬向前走去。

劉體純對于這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李非,還真的沒辦法,只好吩咐下邊的侍衛好生照顧他,而後下令繼續急行軍,不得有任何人掉隊。

明軍轉向了東北,尾隨而來的清軍也尋著蹤跡,向東北的巢湖前進,又過了一天,當清軍趕上來,距離明軍的後隊只有二十余里的時候,兩軍都已經進入了泥濘的巢湖邊緣,順著兩邊蘆葦叢生的小道,繼續你追我趕。

這時候,張英也冷靜下來了,他感覺到明軍沒有南下渡江,卻折向東北的巢湖,這里邊透著怪異,難道明軍真的在引自己上鉤?

想到這里,張英冷汗下來了,自己走的太遠了,此時已經深入了巢湖。作為安徽人,怎能不知道巢湖的水域頗大,地面又是泥濘難行,有很多地方是兵書上的險地,如果明軍在某處設伏,那麼自己豈不是要被明軍團團圍困?當年金兀術就是在黃天蕩被圍,差點丟掉了性命,如今自己率兵深入險地,難道明軍也有此打算嗎?

張英是越想越害怕,急忙下令停止前進,原地休息,同時四下派出探馬尋找伏兵的蹤跡。

突然,正當河南綠營累得東倒西歪,坐在泥濘的草地上休息的時候,忽然听到背後傳來「隆隆」的鼓聲。

「啊——」張英驚叫一聲,心中大叫不好,難道真的言中了,明軍真的在此地設下了埋伏?

這時,從清軍的來路上出現了一隊人馬,人數在一萬左右,頭前高舉著一面碩大的旗幟,上書一個斗大的「明」字,為首的是一個黑鐵塔般的人物,正是大明長汀伯——黑山,原來是黑山的「第二軍團」出現在清軍的背後。

「殺啊——」正當清軍愣神的時候,清軍前隊的對面也出現了明軍,黑壓壓的一片,足有萬人之多,正向清軍殺來。

「大人,我們被包圍了,怎麼辦?」有人急問道。

張英心中懊惱,沒想到自己到底還是中了明軍的計謀,挖張家的祖墳也許只是對方引自己上鉤的計策而已,數天來狂奔了六七百里,只是將自己引到此地,那支從合肥撤走的明軍,竟然也出現在此地,看來明軍早就設好埋伏了,這可怎麼辦啊?

忽然張英抬起頭,望見巢湖的西方有一座連綿的大山,據此也不過十余里,心中便有了主意。

張英對著自己的部下喊道︰「兄弟們,咱們中計了,不過沒關系,看見那座山了嗎?咱們上山,而後等待王輔臣的援軍,然後里應外合,將明軍消滅!」說完,一馬當先,向那座大山跑去,清軍緊跟在他的身後。

一邊跑,張英一邊向後看,看到兩支明軍隊伍在身後會合到一起,浩浩蕩蕩也向自己這邊追來,肯定是明軍想要圍殲自己,不過此時向其他方向突圍,已是不可能,畢竟明軍的兵力是己方的一倍,而且自己的軍隊又是人困馬乏,不如上山,等待王輔臣到來,里應外合,還能敗中求勝。

打定主意,張英率軍迅速向大山撤去。

這座大山橫亙上百里,是江北安徽境內的有名大山,叫做「西梁山」,山高且陡,山中多有溝壑,懸崖峭壁,山巒疊嶂,乃是一座景色秀美的大山。

不過此時張英可沒心思去欣賞風景,他率軍進入山嶺之後,沿著一條寬闊的峽谷向山內跑去,想要尋找一處緩坡,也好上山據守。

跑了很長一段距離,前邊遇見了峭壁,已經到了山谷的盡頭,卻還沒有發現可以攀登的緩坡,不過山勢並不是太陡峭,可以爬上山去。

于是張英下令全軍停止前進,他離鞍下馬,指著一側的山坡,說道︰「除了糧食和淨水,其他的東西都丟掉,咱們爬山,就算明軍追來,咱們也可以翻山撤走,不過本官要坐守此山,等待王提督帶兵前來,將反賊劉體純斬于山下!」說完,他就帶頭向山坡走去。

正當張英登上一塊岩石,準備繼續向上攀登的時候,突然山頂上拋下來幾顆黑色的鐵疙瘩,「這是什麼東西?」張英狐疑地想道。

「轟——轟」這幾顆鐵疙瘩在掉落到山谷中的人群中,竟然爆炸了,將山谷中的石頭都炸開,碎石、泥土、尸塊四射,煙塵卷起,慘叫連連。

「啊——敵襲!」張英大叫不好。

「殺啊——扔石頭——」山上有人如此喊道,接著「轟隆,嘩啦」無數巨大的石頭從山頂滾落下來,勢不可擋。

「快閃開——」張英見事不好,一邊大喊,一邊躲到了一塊巨石後邊,以此來阻擋山上的石頭砸中自己。

可是山谷末端本來就很狹窄,這些綠營兵們避無可避,除了被剛才炸死的幾十個人外,上萬人擠在狹小的山谷中,多數都只有被砸的份,只有少數機靈的和張英一樣,找一塊巨石做掩護。

不過讓張英慶幸的是,山上的人只往下砸了一輪石頭,便停止了,他從巨石上邊抬頭向山頂望去,因為山頂上被密林覆蓋,根本看不清楚里邊躲藏的人,心想︰難道是山上沒有石頭了?不過這也正好給了自己整軍的時間,看來是不能往回走了,明軍肯定堵住了山口,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生機。

「都起來,沖上去,第一個沖上山頂的人,本官賞良田百畝!」張英又使出自己的「獎賞」來激勵部下。

「沖啊——」清軍又來了精神,全都從地上爬起來,或者從岩石後鑽出來,蜂擁上山,向山頂爬去。

可是當清軍爬到半山腰,山頂上突然又滾落下很多巨石,將清軍又砸了回來,等清軍退回谷底,山頂上又不見了人影。

如此反復兩次,就連張英都奇怪了,不用問,山頂上的人肯定是明軍,自己算是中了他們的埋伏,可真是一環套一環,先是將自己引來巢湖,再趕進西梁山,現在又將自己圍困在山谷中。明軍此時本可以用石頭致自己于死地,為什麼我們上山,他們就砸石頭,我們不動,他們就不砸石頭呢?難道他們還有什麼陰謀不成?

眼看也不能上山,更不知道山上有多少明軍,現在只有退回去的一條道路,可是當張英領軍往回走,卻發現退路已經被阻絕,山谷已經被兩側滾落的山石堵上了。

「本官是大清河南巡撫張英,讓你們的主將出來說話!」張英向著兩側的山崖喊道。

不多時,山頂上出現了一面巨大的旗幟,上面繡著一排字︰「大明第四軍團」,還有一個大字「劉」,旗下站著一個身穿亮銀甲的美髯公,手扶寶劍,俯身對山谷中的張英喊道︰「張大人,別來無恙乎?」

「你是誰?」張英大聲問道。

「哈哈,本帥乃是大明第四軍團軍團長,你過去的老朋友,劉體純是也!」美髯公自我介紹道。

「啊!」張英盡管有些準備,但還是很驚訝,望著山頂上的那位,心中百般滋味,心道︰劉體純曾經是自己的手下敗將,剪滅夔東十三家,可有自己的參與,如今踫上了仇家,自己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你想怎麼樣?」張英又問道。

「呵呵,老朋友,你上山來,咱們敘敘舊,如何?」劉體純笑著說道。

張英一听這話,就明白對方的意思了,這是讓自己主動投降,自己乃是大清的二品大員,豈是背主求榮的貳臣。

「謝了!劉將軍,我們是敵非友,你的相邀,我看還是算了,不如你下來,我們談談如何?」張英如此說道。

劉體純擺擺手,說道︰「既然張巡撫不願上山,我也不強人所難,但是可以給你些時間想想,等我下山去滅了王輔臣,你再答復我也不遲!」說著,向山下的張英抱抱拳,然後轉身離開了。

山谷中的張英一听,頓時心中又是一驚,剛才劉體純說要滅了王輔臣,此時兩支明軍,數萬人馬都在巢湖,難道他們還有辦法對付王輔臣?到底還會用什麼計策呢?

這時候,張英開動腦筋,思索起明軍的計劃來,想著想著,在排除了很多可能後,忽然想起自己路過巢湖的時候,湖邊連片的蘆葦,此時乃是初春,新蘆葦還沒有冒芽,此地還是一片枯黃,如果著起火來,火勢必然難擋,難道明軍要用火攻?

「火攻!」張英驚叫出來,現在他算明白了,劉體純算計自己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王輔臣才是他真正的目標,這可真是一出好計——連環計!

(感謝劍軒—地震的打賞和月票!

再次求月票,推薦票,打賞,沒有沒關系,請訂閱本書,萬分感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