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六十七章 羞愧難當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吃過早飯,去後院溜達了一圈,而後在洪曜、苗顯的陪伴下,練了一趟「羅漢拳」。正當永歷揮汗如雨的時候,就听見關西傳來「咚咚」戰鼓的聲音,而後是「嗚嗚」的號聲,緊接著「轟隆」聲傳來。

「關外傳來大炮的聲音,難道是鄭軍開始進攻了?」永歷自問道。

這時候,從後院的內門跑進來一個把總,他見到永歷,趕緊跪下,磕了三個響頭後,結巴地說道︰「啟稟皇——上,關外的鄭,鄭——軍開始進攻了。」

永歷一听,還以為他是被鄭軍嚇得,便說道︰「你們很怕打仗嗎?」

把總有些迷糊,半天之後,才說道︰「打仗,我們倒不怕,可是小的怕您啊!」

「哈哈」永歷听後忍不住笑了,原來面前的這個把總是害怕自己啊,于是走過去,解下自己身上的一塊玉佩,遞給那名把總,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把總不敢去接那塊玉佩,答道︰「小的叫做馬三。」

「馬三,這塊玉佩,朕賜給你了,記住你是大明的軍人,只要是為了大明,不要懼怕任何人,因為朕就站在你的身後,大明的百姓站在你身後,所以不能後一步,明白了嗎?」永歷如此說道。

「啊,小的明白,小的願意誓死效忠大明,誓死效忠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把總被激起心中的萬丈波濤,忍不住大喊起來。

永歷的幾句話是非常有用的,仙霞關的守軍是原福建綠營歸降後收編的,有些官兵就連辮子都沒有剪掉,可見他們未必心向大明,軍心不穩,就算丁四方能暫時鎮住全軍,可是以後呢?恐怕早晚會發生嘩變,那時仙霞關不守,恐怕鄭軍就可以趁勢奪關,進入浙江,禍亂江南。

所以永歷通過賜下一塊玉佩,收攏一個下級軍官的忠心,等他回去以後,肯定會大肆宣揚,很快此事便要傳遍全軍,到時關內的官兵都曉得萬歲爺竟然會對一個小軍官如此的褒獎,以後肯定會有功必賞,為大明當兵,值得!

永歷听到關外炮聲隆隆,于是讓洪曜和苗顯陪著自己,向西城牆走去,等上到城牆之上,丁四方已經聞之趕來迎接。

「鄭軍攻來了嗎?」永歷開口問道。

丁四方搖頭道︰「回陛下,鄭軍只是在外邊打炮,而且距離太遠,炮彈幾乎沒有落到城牆上。」

永歷有點奇怪,走到城垛邊,探出頭去看,看到的是關下的狹窄官道上,距離關門三里的地方,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鄭軍,左右兩側的山腰上,已經被鄭軍挖出兩塊不大的平地,各擺上了十門大炮,看樣子,應該是紅夷大炮。

等永歷再仔細看看,又笑了,因為關牆在山上,紅夷大炮地處山下,仰角不夠,根本射不到關牆這里,就算是鄭軍擺上二十門紅夷大炮,也不過是充充樣子,嚇唬一下自己而已。

「鄭軍光打炮,不進攻,他們意欲何為?丁將軍,你來說說。」永歷說道。

丁四方開始也很奇怪,但是現在他已經明白了,答道︰「鄭軍的統帥是劉國軒,我听說過此人,他算是鄭經的頭號戰將,有些武略,不過他手下只有兩萬人馬,卻要進攻萬余官兵守衛的高關,他清楚他應該沒有多少勝算,所以他還是在耀武揚威,逼我們主動獻關投降。」

永歷點點頭,說道︰「看來劉國軒還不知道蘇克勇已死,不如咱們將計就計,設計他們一把?」

丁四方「嗯」了一聲,有些迷惑,但轉瞬就恍然大悟過來,忙道︰「臣明白,以蘇克勇的名義派人出去,就說答應獻關,讓他們馬上進關,然後咱們趁他們即將進關的時候,突然發起突襲,如此狹窄的山道,肯定會讓他們死傷慘重!」

永歷又點點頭,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拍了拍丁四方的肩膀,而後道︰「你去準備!」

丁四方躬身施禮,轉身走下城牆。現在他需要選一個出關的人作為使者,讓他去告訴劉國軒「獻關」的消息,但對方不是傻子,恐怕那使者到了劉國軒的身邊,就回不來了,所以那個使者可能就是有去無回。

但是必須要派出使者,不然劉國軒未必相信,計劃就不能夠施行。丁四方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賭一把,當然是用人命去賭,他召集來數十個把總以上的軍官,讓他們自告奮勇,可是當他說出「九死一生」之後,沒有任何人出來應聲。

丁四方知道,誰都不想死啊!

正當這時,「我!」有人在人群的後邊大聲喊道。

人們順著聲音轉頭,有人害怕被誤會是自己喊出來的,馬上分向兩邊,閃開一條道路,只見最後站著一個小個子,原來就是丁四方派出見萬歲爺的那個把總——馬三。

馬三在人群之中不但個子矮,而且也是官位最低的,不過一個小小的把總而已,但是他自告奮勇要去做「有去無回」的使者,可見勇氣之大,也正合丁四方的意思。

丁四方也听說了萬歲爺賜馬三一枚玉佩,那東西雖然很值錢,但未必能買來一條人命,關鍵是馬三對皇上感恩戴德,那枚玉佩可以做他們馬家的「傳家寶」,馬三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所以馬三覺得為報皇上的隆恩,才不惜舍命要出關蒙騙劉國軒。

就這樣,丁四方馬上點頭答應,而且為了使劉國軒不懷疑,甚至立刻升了馬三為參將,而後命人伺候他換上華貴的鎧甲,這才囑咐了幾句,讓他出關去見劉國軒。

果然不出所料,半個時辰之後,山腰處的鄭軍動了,緩緩地向山上的關門走來,不過劉國軒並沒有走在最前列,而是與馬三一起走在隊伍的後邊,顯得很謹慎的樣子。鄭軍的前隊足有千人之多,與後隊距離有一里來地。

永歷和丁四方見到劉國軒騎馬走在前隊的後邊,便知道恐怕此戰留不住他了,但是前隊那一千人應該是跑不了的。

當鄭軍慢慢的走進關門,丁四方請永歷下城休息,永歷知道自己留在這里礙事,不如回帥府等待消息,等他下城來,剛走到帥府大門處,就听見城上傳來喊殺聲。

仙霞關的明軍是沒有大炮的,本來蘇克勇在投降的時候,還剩下幾門自制的小炮,但是永歷擔心蘇克勇不軌,便以江北戰事為借口,將幾門炮要走,所以此時關上並沒有火炮可用。永歷盤算著,如果自己回到南京,可以調撥幾門大炮來,丁四方不同于蘇克勇,還是可以信任的。

又過去了一個時辰,丁四方竟然回到帥府,見到永歷以後,躬身下跪,高呼道︰「啟稟陛下,我軍大勝,殺傷鄭軍千余人,不過劉國軒溜掉了,我軍才陣亡一人!」

「陣亡一人?」永歷很是驚訝,心道︰就算是城高壑深,又是突襲,也不能如此完勝?

「陛下,鄭軍根本沒有懷疑,等他們走到關門外,我們突然關上了大門,然後飛石砸落,還有萬箭齊發,鄭軍躲閃不及,便死傷慘重,遭到打擊之後,前隊向後跑去,本來就山路狹窄,邊緣就是懸崖,有很多鄭軍被擠下山崖,不死也得殘廢,而且他們根本不能還擊。至于咱們唯一陣亡的人,還是我派出關,是他將劉國軒引到山上,不過劉國軒發現被騙以後,揮刀殺死了他,他的名字叫馬三。」丁四方答道。

「馬三!」永歷驚呼一聲,實在沒有想到,一枚玉佩這麼快就起作用了,竟然讓馬三以死相報,看來還是自己這個大明皇帝太有魅力了!

「把馬三的尸體尋到,厚葬!」永歷吩咐道。

丁四方點頭表示明白。

然後永歷又問道︰「劉國軒退下山,還有沒有別的動向?」

丁四方答道︰「回陛下,劉國軒僥幸逃走後,看樣子是回了山下大營,吃了這麼大虧,應該不敢很快再來了?」

忽然一個哨官一路小跑,跑進正堂,躬身施禮後,說道︰「啟稟丁將——哦,是丁侯爺,關外的劉國軒派人來了,就一個人,那人說想見蘇大——蘇克勇!」

丁四方看了看永歷,見沒有什麼表示,便向永歷說道︰「陛下,臣是不是出去看看?」

永歷點下頭,說道︰「你盡管去做你的事。」

不久以後,丁四方派人來帥府,向永歷稟報,劉國軒派人來的意思是質問蘇克勇,為什麼沒有按約行事,並且劉國軒還提出要在關下面見劉國軒。還有丁四方想請示永歷,對于劉國軒,是見還是不見。

永歷略微想了一下,說道︰「回去告訴丁四方,讓他答應對方,就說午後蘇克勇會在關門上見他,讓他來好了,而且絕不會趁機偷襲他。」

到了午時,永歷早早吃過午飯,便來到關門,丁四方早就等候在那里,永歷問了些軍中的情況,丁四方一一作答。等到午時已過,就看見山路上走來一隊人,其中的一人盔明甲亮,身著漢式盔甲,腰掛寶劍,永歷當然認得他,就是曾經劫持過自己的劉國軒。

劉國軒好像並不擔心城牆上有人放冷箭,徑直走到關門外,示意自己的手下喊話。

「關上的人听著,讓你們的蘇大帥出來說話,我們的劉大人到了!」有人喊道。

永歷聞言,與丁四方一起出現在城垛後,微微探出身子,永歷喊道︰「劉國軒,見到朕,還不下跪嗎?」

劉國軒抬頭一看,「啊」了一聲,一臉驚訝之色,但轉瞬好像明白了什麼,答道︰「原來是假皇帝,那本官估計蘇大帥可能遭遇不測了?」

永歷點點頭,說道︰「嗯,你說的不錯,蘇克勇勾結反王鄭經,已經認罪伏法了,不過倒是你們卻還逍遙法外,以前你與馮希範劫持過朕,朕可以既往不咎,而且朕看你也算是個人才,還不幡然悔悟,重回大明,更待何時!」

「哈哈——」劉國軒一陣狂笑,而後說道︰「你這個假皇帝,倒是大言不慚,如今鄭王爺就要撥亂反正,馬上平定東南,蕩平滿清和你這個假皇帝的小朝廷,到時候,定要你身首異處,你還不快向本官投降,也好讓本官在王爺面前替你求情,免了你的死罪!」

「哦?鄭經不忠不孝,他繼承鄭成功的大明延平王位,卻不忠于大明,屢次冒犯朝廷,勾結西洋人進犯南京,是為不忠;鄭經之父成功,乃我大明國姓爺,朕于永歷十三年,欽封他為延平王,鄭經,‘不倫子’也,非成功之本意,實乃篡位,是為不孝。此不忠不孝之人,爾甘為其驅使,為虎作倀,天下人以你為恥也!」永歷聲色俱厲地說道。

「啊——」劉國軒為之氣結,正要說話反駁的時候,永歷又高聲道︰

「鄭經竊據台灣、金門,不夠彈丸之地,然又佔據福建,也不過一時猖狂,手下匪兵至多數萬,卻四面樹敵,即使福建全境也未能蕩平,耿繼茂于其身後虎視眈眈,南方尚可喜隨時可東進潮汕,然耿繼茂、尚可喜漢奸也,乃大明之仇敵,朕不屑與之勾連,但待朝廷大軍結束江北之戰,必會南下平亂,以朕之四大軍團,數十萬鐵甲之士,蕩平鄭氏不費吹灰之力,爾回去告之鄭經,讓他洗干淨脖子等著!」

劉國軒听完差點沒翻白眼仁暈過去,只覺得氣血上涌,卻又無言以對,好半天之後,才指著關牆上的永歷,罵道︰「假皇帝,休逞口舌之利,你敢出關,與我決戰嗎?」

永歷笑了笑,說道︰「劉國軒,你口口聲聲說朕是假皇帝,那麼朕且問你,你有何證據說朕是假的?難道就憑吳三桂那漢奸的片面之詞嗎?」

這句話如利芒一樣刺向劉國軒,當時便讓他啞口無言,又能如何反駁呢?如果繼續說對方是假永歷皇帝,可是當時宣稱永歷已死的是大漢奸吳三桂,他的話如果也能相信的話,那麼不就和他是同一類人了嗎?故此劉國軒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進退兩難。

最後劉國軒沒辦法,迸出一句話︰「鄭王爺說你不是真皇帝,你就不是真皇帝!」

「哈哈」永歷大笑起來,最後甚至笑得前俯後仰,直到旁邊的丁四方來扶自己,才站穩,擺下手,讓丁四方退下,而後說道︰「鄭經圖謀大寶,賊子之心早就大白于天下,如果他再不幡然悔改,必將自絕于華夏人的面前,爾等為他的狼犬,也要為他一同陪葬,過了百年之後,史書上如何書寫?你難道要遺臭萬年嗎?」永歷又高聲呵斥道。

誰不愛惜自己的名聲,劉國軒不同于馮希範,他很注重自己的名聲,一向以「君子」自稱,現在被永歷批駁的無言以對,真是又氣又急,臉紅的如同猴 一般。

現在劉國軒很後悔要來仙霞關自取屈辱,早知蘇克勇已經被永歷弄死,還不如不來呢,現在打又打不過,可又不甘就此退走,為別人恥笑,真是進退兩難啊!

這時候,永歷話鋒一轉,說道︰「識時務者為俊杰,朕看劉將軍乃是人杰也,應早辨清形勢,做出忠臣人子的正確判斷,才不會遺憾終生,朕的話盡于此,請劉將軍好之為之,請——」

劉國軒面色赧紅,心中羞愧難當,抬頭望了一眼永歷,也不答話,轉身就走,順著山路向山下走去。

對于永歷的一番話,丁四方佩服之極,道理如此不用說,就是這番話隨不足以打動劉國軒,但是也足以撼動他的內心,何況劉國軒的身後還有鄭經的人,他們難道就不會回去向鄭經遞話嗎?到時鄭經會如何想,這就是在他和鄭經之間種下一根刺嗎?

丁四方暗中看了看永歷,不覺得暗呼︰「這萬歲爺,實在是高!看來我是沒跟錯人啊!」

(月票呢?一張就行啊,每天一張還不行嗎?朋友們啊,月票啊!其實我很累的,看在我這麼累的份上,賞點,呵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