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四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十五)

作者 ︰ 朱由榔

兩軍廝殺,武將陣前決斗,那多數存在于武戲之中。真正的戰場上,將軍們大多在陣後指揮,只有少數自逞武勇的莽漢,才會殺入敵陣,與對方的武將比試高低,以命相拼。

穆里瑪正是這樣的莽漢,他的大哥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清帝賜號「巴圖魯」,這可都是鰲拜自己在戰場上拼出來的。而穆里瑪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大哥一樣,成為萬人敬仰的「滿洲巴圖魯」,而這一切都得建立在不世的戰功之上。

故此穆里瑪向鰲拜請求做了此次「平叛」的主帥,率領十余萬清軍大舉南下,沒想到不但未攻下揚州城,而且損兵折將,寸功未立,這讓他自覺無臉再回北京。不過他采納了範承謨的計謀後,認為這是最後的一個機會,成敗在此一舉,故此他將「老本」都押上了,手中的三萬多滿蒙騎兵全部出擊,自己也身先士卒,奮勇殺入敵陣,振奮士氣,以雪前恥。

不過莽夫就是莽夫,戰場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無所不用其極,就算穆里瑪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是面對犀利的火器,也只有被痛打的份。

穆里瑪被一顆鉛彈射中了頭盔,不過最後還是頭盔救了他的命,不說二百步的距離,就是他的紅纓尖盔,外層是一層金箔,而後是半指厚的黃銅,內襯一層能夠吸汗的棉布,非常的堅硬。那顆鉛彈射中頭盔後,只是在金箔上鑽出一個小洞,嵌在銅片上後,難以再進半分。

鉛彈擊中後產生的巨大沖力,還有中彈後穆里瑪心中出現的驚恐,使他在驚慌中竟然**落馬,而且被摔得七葷八素,倒地不起。

錢三海看到穆里瑪掉落馬下,也顧不得自己已經身負重傷,從腰間抽出佩刀,縱馬就沖了過去,一心想要了穆里瑪的性命。

可是穆里瑪的周圍還有十余個貼身侍衛,當見到自己的「主子」受傷落馬後,立刻舍命沖了過來,盡管周圍的明軍拼命阻攔,可是這些侍衛都是死命拼殺,終于在錢三海沖到穆里瑪身前之時,將錢三海攔住。

這些侍衛都是精銳的騎手,馬上的功夫更是百里挑一,錢三海本來就負了傷,在十來個侍衛的阻攔之下,雖然穆里瑪就近在咫尺,但還是眼睜睜地看著穆里瑪被一個侍衛從馬上俯身抓到馬背上,然後轉頭揚長而去。

「啊,啊——」錢三海用盡力氣將斷矛刺進一個侍衛的胸口,然後他也力竭仰身摔于馬下。

當那個穆里瑪的侍衛拽起韁繩,胯下的戰馬揚起馬蹄,就要踏向錢三海,就在這時,「呯,呯——」數聲槍響,幾個明軍的火槍手一起開槍,將鉛彈全部射在他的身上,一聲慘叫之後,那個侍衛從馬上掉了下去,因為他的腳還掛在馬鐙之上,受驚的戰馬就拖著他狂奔起來,接連撞翻了數匹清軍騎手和明軍士兵。

「殺啊——穆里瑪死了!」不知道誰喊了一聲。

滿洲騎兵們多听得懂漢話,一听「穆里瑪死了」,又看到一隊「黃馬甲」侍衛護著一個傷者,從戰場穿了過去,向後方跑去,便知道可能真的是主帥出了事情。「將是兵的膽」,八旗兵們士氣一下低落下去,而且此時明軍以從東西北三面圍了上來,雖然都是步卒,但人數眾多,況且明軍還不時冷槍冷箭地伺候著,八旗兵們就更沒有戰意了,紛紛轉身逃跑。

此時距離「第一軍團」和清軍交戰地點兩里之地的西方,「第二軍團」和滿蒙騎兵的「死斗」也快接近尾聲,黑山終于率領「第二軍團」的主力趕了上來,渡過小河後,立刻加入了戰場,將剛剛還不可一世的滿蒙八旗兵打的落花流水。

滿蒙八旗兵在馬上也許是銳不可當,但在步戰之上,未必強于明軍,何況明軍得到增援以後,士氣大振,就連剛叛歸大明的原綠營兵也不知那里來的力氣,死死地纏住了滿蒙八旗兵。

看到穆里瑪負傷被侍衛救走,滿洲八旗也落荒而逃,靳統武並沒有下令追趕,而是將注意力轉向了西面的戰場,當滿蒙八旗兵抵御不住明軍的進攻,又不能向南渡河撤走,只好奪路向東,也就是自己這邊逃跑之後,靳統武立刻下令全軍迎擊上去,將逃跑的滿蒙八旗兵全部堵住,不能放走一個。

方孝玉和馬雲渾身浴血,如同一個血人一樣,當黑山見到他倆後,又看到原來一團七千明軍,能站在戰場中只剩下寥寥無幾,心中便升起一團火焰,也是悔恨自己沒有及時趕到救援,氣得他「哇哇」直叫,立刻下令全軍追擊。

逃跑的上萬滿蒙八旗兵後有追兵,前有阻截,當被明軍包圍以後,並未束手就擒,竟然爆發出了驚人的戰力,拼死抵抗明軍的圍攻,給兩個軍團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當兩個戰場匯聚到一起,數萬人廝殺在一起,喊殺聲,慘叫聲,槍炮聲不絕于耳,鮮血灑滿了整個戰場,尸體層層疊疊,傷者在死人堆中不斷地蠕動,這一切就宛如人間地獄一般。

靳統武心中雖然很想將所有的滿蒙八旗兵全部殺光,但是他更知道如果再拼殺下去,死的不但是滿蒙八旗兵,還有大明的寶貴官兵。于是他下令,開始招降,向滿蒙八旗兵喊話——「降者不殺!」

蒙古兵來自大漠草原,他們對待投降的人,是要割斷喉嚨的,此時明軍喊話「降者不殺」,也並未使他們停止抵抗,甚至更加狂暴起來,舉著長刀「嗷嗷」直叫。盡管人數處在劣勢,但是這些草原上來的蒙古人,自幼便騎馬射箭,摔跤廝打,鍛煉出了強壯的身體,而漢人卻相對瘦小,單打獨斗肯定是吃虧的,不過卻勝在人多。

靳統武知道雖然穆里瑪逃跑了,但不能肯定他會就此放棄,有可能會去而復返,如此一來,明軍倒是要被兩面夾擊了,所以還是快些結束戰斗的好。

「火槍手、弓箭手上前,準備射擊——」靳統武大喊道。

三百火槍手和上千弓箭手正在戰場的外圍,不時也會發射,但多數是支援,現在听到命令以後,立刻在兩百名刀盾手的護衛下,深入了戰場,不斷地向兩邊的滿蒙八旗兵射擊。

滿蒙八旗兵都是騎兵,幾乎沒有幾個帶有盾牌,所以當面對火槍手和弓箭手的打擊下,成團的防御立刻崩潰,凡是沖向火槍手和弓箭手的清兵全部死在明軍的槍口之下。

清軍也不是沒有火器,不過他們手持的叫做「火銃」,由粗鐵鍛造的槍管,後邊有一個木把,射擊時需要點燃後膛的導線,費時費力。但是明軍的的火器卻非常犀利,已經廢棄了導線,而是依靠扳機擊打後膛的火石,擦出火星後,引燃槍管里的火藥,省時省力,火力強大,幾乎殺傷力是「火銃」的五倍,當然這是永歷自己計算出來的,所以永歷將這種火器定名為「火槍」,而不是落後的「火銃」。

滿蒙八旗兵不善火器,甚至鄙視使用火器的漢人,他們認為只有馬和刀才是戰場的「王道」,才是取勝的根本。穆里瑪親帥十萬滿蒙漢大軍南下,也就綠營兵裝備了二十幾門自制的「紅夷大炮」,和少量的「火銃」,少到都難以成軍,威力更是小的可憐。

現在戰場中的滿蒙八旗兵,根本沒有任何火器,就是弓箭手也很少,所以在遭受弓箭和火槍的遠程打擊後,並不能形成有效的反擊,卻只能被動挨打。

在數倍于己的明軍面前,滿蒙八旗兵們很明智的選擇聚集到一起,圍成了一個團,相互支援,他們仍未對主帥穆里瑪死心,依然在幻想穆里瑪會率軍回師來救他們。

「呯,呯——」每當成排的火槍擊出,一陣青煙過後,便有成堆的滿蒙八旗兵倒下。

「降者不殺,凡是蒙古人投降,不但不殺,等將來定會放回草原,否則全部殺死,休想活命!」靳統武又一次發布了命令。

明軍暫停了進攻,放聲大喊︰「投降不殺,將來可以回家!」

這些蒙古兵多來自蒙古科爾沁三部,其中三個主將分別是三部的貝子,其中一個已經戰死,剩下兩個也已負傷,當他們被明軍圍在中央,久等援兵不直,心中已經罵穆里瑪的祖宗十八遍了。

「明軍說是可以放走我們,是真的嗎?」其中一個年紀小些的貝子問道。

「難說,不過我們還有別的辦法嗎?穆里瑪那頭豬是不會管咱們了,還是自己想想辦法!」另一個年紀約四十左右的貝子如此說道。

「好,既然滿人不講信用,見死不救,咱們還拼什麼,這天下又不是咱們科爾沁人的,投降,投降,如果明軍守信用,咱們還能回草原呢!」小貝子高叫道。

「嗯,咱們投降,明軍應該不會殺掉我們,只要我們能活命,將來還有機會回到草原,咱們的部族也不至于被別的部族吞並!」老貝子語氣變得堅定起來。

當這兩個貝子下定決心以後,馬上下令全軍放棄抵抗,丟掉兵器,等待明軍收降。不過蒙古人投降了,但是滿洲兵卻並未投降。

滿洲人從來沒有相信蒙古人,即使在作戰的時候,也是各自為戰。被明軍包圍後,滿洲兵聚攏成三個圓圈,人數還在千人左右,不過很多滿洲兵已經身負重傷,戰力已失了。

見到滿洲兵誓死不降的架勢,靳統武並不感到奇怪,他們從來都視自己為高貴的勇士,而將漢人比作「豬狗」,怎麼會向漢人的軍隊投降呢?

黑山卻還懷有一線希望,他以為如果能讓滿洲人投降,不但會打擊清軍的士氣,而且將來還會是自己「炫耀」的資本。

于是黑山親自走近滿洲兵,喊道︰「你們這些兔崽子,死到臨頭了,還死撐?大爺大人大量,只要你們扔了兵器,就放你們的活路,听明白了嗎?」

「去你~媽~的——殺了這頭黑豬!」滿洲兵們一邊大罵,一邊突然向黑山沖了過去,因為他們看到黑山華麗的鎧甲,便知道眼前這位黑大漢肯定是明軍的大官,只要能抓住他,就能以此為要挾,反敗為勝。

「呯,呯——」火槍響了,靳統武早就派上百個火槍手埋伏在黑山的附近,當滿洲兵沖過來,全部舉起火槍,將撲過來的滿洲兵全部射殺。

是役,明軍大獲全勝,但也損失慘重,而穆里瑪逃跑後,再也沒有率軍回援,而是失去了蹤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