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七章 托你後腿

作者 ︰ 朱由榔

北方的清軍即將到達揚州,雖然大勝一場,但是南京的威脅並沒有解除,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會有一場惡戰。所以永歷在下令處死王可真的第二天,便下旨回京。

在永歷準備班師回朝的時候,黃宗羲從湖南來信了,如今湖南的情形也是一片大好。就在兩個月前,岳州知府李任遠經過黃宗羲勸說反正歸順大明以後,立刻引來了湖南滿清官府的注意,湖南巡撫金世凱糾集湖南各地清軍兩萬余,號稱十萬向岳陽進發。初時岳州明軍與清軍打了兩仗,但因兵力差距,兩戰皆負,只好退回岳陽城中固守。

就在清軍想要圍攻岳陽的時候,湘西大明「特別軍團」攻取了衡陽,而後繼續北上,直接威脅長沙。

湖南收復長沙遭受威脅,嚇得金世凱趕緊率軍回援,但是在回援的路上遭遇明軍的埋伏,「特別軍團」兵力在四萬以上,是清軍的一倍,而且戰力也不是湖南清軍可以比擬的,所以這兩萬清軍基本被圍殲,就連金世凱也死在亂軍之中。

金世凱一死,湖南清軍群龍無首,兵力更是消耗殆盡,當李定國、姚大榜與黃宗羲他們會合的時候,已經基本掃平了湖南全境。

不過湖南雖然復歸大明,但是湖北和四川的清軍已經聞風而動。原清廷四川總督李英國此時已經調任湖廣總督,在聞之湖南丟失以後,立刻從湖北調兵遣將,聯合新任四川總督景田,出兵五萬進入湖南。

好在李定國、姚大榜早有準備,在湘鄂交界的常德,截住了入湘的清軍,半個月之內,兩軍發生了無數次大小戰斗。李國英急于進入湖南,收復失地,但是幾戰下來,他的軍隊吃了多次敗仗。這時候,九江水軍提督張鳳和九江總兵賴玉冰率九江清軍由洞庭湖南下登陸,準備偷襲明軍的後路。

但是九江水軍的動向早就被黃宗羲掌握,在他們登陸的地點預備了埋伏,當他們登陸的時候,趁機發起突襲,半天血戰後,殺三千余清兵,俘虜一千余人,另外燒毀三十余條艨艟戰船,九江水軍提督張鳳被亂箭射殺,賴玉冰見事不好,率領殘余船隊逃走。因為明軍在洞庭湖上沒有水軍,所以只能賴玉冰放任逃走。

九江水軍被消滅大半以後,常德以北的清軍也難以堅持,終于撤回湖北。湖廣總督李國英在撤退的時候,一面向清廷報信求救,一面在長江北岸的江陵、監利等地留下重兵,以防止明軍渡江北上。

現在大明「特別軍團」正與清軍隔江對峙,由于沒有水軍船隊,所以明軍暫時不能渡江北上進攻湖南,至于下一步計劃,需要等晉王李定國和黃宗羲回到南京見到永歷皇帝再議。

這就是黃宗羲書信中的內容,永歷看後君心大振,心道︰姚大榜又在湖南打了勝仗,收復了湖南全境,那麼大明現在已經擁有江西、江蘇、湖南,還有福建、浙江的部分地方,軍隊估計已達十五萬以上,形式確實是一片大好啊!只要再加一把勁,浙江、福建等地也會收入囊中。

信中的內容還有一點讓永歷很高興,那就是李定國和黃宗羲要來了,想一想,自從湘西一別,自己已經與李定國有五個月沒有見面了,也不知道他的身體現在怎麼樣。等他倆回來,一文一武正好可以輔助自己,省得再為身邊無人而苦惱了。

回京之前,靳統武曾經提議趁機北渡攻取安慶,從而光復安徽,雖然永歷也很想這麼做,但是北方清軍即將南下,南面的洪承疇時刻威脅著江蘇,所以暫時還不能北上。

讓永歷擔心的是自己派出了五個信使前往江北大別山,可是一個月過去了,依然沒有消息傳回來,劉體純的江北軍團在什麼位置,在做什麼,都是一無所知。

最後永歷在離開池州之前,派出了最後一個信使趕往江北,讓他想盡一切辦法,必須要與劉體純聯系上,並且命令他向東移動,攻擊合肥等地,以牽制南下的清軍。

三日之後,永歷率領兩萬清軍回到了南京,除了靳統武、干紋等隨軍大臣外,原池州知府喬貴樂也被永歷調入南京,官升四品內閣侍讀學士,隨君伴駕充當永歷的貼身「秘書」。

回到京城後,永歷也是一日不得閑,立刻在「應天殿」,也就是過去的兩江總督府「定和堂」召開朝會。除了領軍在外的大臣,南京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全部參加。

一陣鼓樂響過之後,永歷乘坐御攆來到宮門處,就听見有人高喊︰「皇上駕到,跪——」所有朝臣全部跪下,腦袋點地,不敢亂動分毫。

永歷被人抬到「應天殿」,從御攆上走下來,洪熙官在身後緊緊跟隨,一直來到玉階之上,轉身在九龍椅上坐好,而後用洪亮的聲音說道︰「諸位愛卿,請平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山呼之後,行了三叩九拜大禮,才站起來,然後自動的分成兩排。

按照大明宮廷律制,官品在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在殿內站立,其他品級的官員就只能站在殿外。如今南京城內三品以上的官員並不多,各部各院的主官副官有的還沒到京,有的根本就是空缺,所以殿內殿外也不過百十多人而已,殿內的就更少了,只有六個,分別是靳統武、方以智、郎廷佐、干紋、鄭基、呂修德六人,顯得格外冷清。

鄭基和呂修德是隨郎廷佐歸降大明的前清官員,其中呂修德就是那個被錢三海踹暈的江蘇按察使,不過永歷見他被人侮辱後,仍然沒有任何怨恨,便下旨任命他為正三品太常寺卿,主管禮儀祭祀。至于鄭基原任江蘇巡撫,現在還沒有任命。

永歷首先要論功行賞,池州大戰以明軍全勝告終,消滅了三萬清軍,自己卻損失不到千人,這是明軍開始東征以來,絕對沒有過的事。

雷老虎自告奮勇深入山洞點燃火藥,差點英勇犧牲,當居首功,永歷讓他上殿覲見,下旨封他為正四品武義將軍,將「擲彈營」擴編為三個營,共三千人,由雷老虎任團長之職。

利用山洞引爆火藥炸塌小山的計策,其實是喬貴樂的主意,只不過是永歷受人啟發而已。不過好在人家很會做人,也不說破,而是到處宣揚這主意是萬歲爺想出來的,使永歷的聲望在池州,乃至江南的百姓心目中又上升了一個檔次,所以永歷非常欣賞喬貴樂。故此這次朝會上也當眾下旨,升任喬貴樂為四品內閣侍讀學士。

接著方以智以內閣大學生身份,請示永歷將南京各部各院衙門辦公地安置于何處。大明還都南京,各個衙門必須要盡快復建,否則責任不清,政務難以處理。

南京城原來的六部衙門早就被民宅佔據了,永歷不忍讓百姓遷居,尤其是對前世的「強拆」深惡痛絕,于是問了南京城內還有沒有空地。

鄭基原任江蘇巡撫,對南京城最熟悉不過,他主動提出可以將六部各院衙門建在城西,那里有一大片空地,不過就是距離莫愁湖不遠,地勢低窪,在雨季容易被洪水倒灌。

永歷想一想,與民爭地要失去民心,做官的本來就是為人辦事的,辦公的地方差點也無所謂,省得以後天天以「官老爺」自居。于是便同意鄭基的建議,在城西重建各部各院衙門,還特意囑咐地基一定要加高,省得雨天被水淹了。

接著方以智又上奏了一件事,就是南京光復以來,大明還都南京,可是南京卻還沒有官府。「天子腳下」一定要保證太平,而且將來權貴大多會居住在這里,沒有一個稱職的京城府尹,恐怕難以控制首都。

那麼用誰好呢?永歷心中默默地想起幾個人,第一個是身在南昌的江西巡撫金川,第二個是新近歸降的前江蘇巡撫鄭基,第三個是干紋,還有王紫山、楊厚才等人,不是資歷不夠,就是太過年輕,難以服眾。

金川還不能動,江西是明軍的大後方,那里需要穩定;鄭基是降臣,現在還難以完全信任;倒是干紋為人正直不阿,又善于處理政務,不如就升他為「應天府尹」,為朕治理京城。

南京在大明開國初,太祖皇帝曾經改其名為「應天府」,所以南京的地方最高長官應該叫做「應天府尹」。

打定主意以後,永歷當即宣布干紋任正三品「應天府尹」,鄭基任正二品「都察院左都御史」,于是二人不偏不倚都升官了。

處理完這些事情,永歷想起各地是否有消息傳回,這才出言相問。

這些天由方以智和郎廷佐坐鎮南京,而郎廷佐雖為降官,這些日子已經不顯「尷尬」之態了,與方以智合作的不錯,兩人將各地呈報上來的政務一一匯總處理,井井有條。

听到萬歲爺詢問,郎廷佐不說話,而是看了一眼方以智,意思是還是你。方以智知道郎廷佐是有意突出自己,使他顯得含蓄一些,其實何必有這心思,都歸降了,現在同殿為臣,為大明朝廷辦事,光明磊落不好嗎?

不過方以智只是想想,面上沒表現出來,由他將收到的消息一一講了出來。

馬雲率軍一萬渡江攻打揚州,前兩天送回戰報,說是渡江以後,馬雲向外宣稱明軍兵力為五萬人馬,嚇得滿清揚州知府不敢出城迎戰,而是龜縮在城中死守。

但是明軍擁有五門大炮和二十門小炮,想要摧毀一段城牆太容易了,經過一天的轟擊,明軍炸開數個缺口,一擁而入,現已攻下揚州外城,正在強攻內城,不出三日即可攻破揚州城。

永歷心說︰這馬雲就是一個「軍事天才」!一萬人馬就能攻下一座堅城,這可不是誰都能辦到的。現在算算從傳回消息,到今天已經又三天了,估計馬雲應該能攻破揚州城了,等他回來,朕一定重重賞賜他。

還有一條消息,是張迪派人送回來的。自從永歷進入南京以來,一直沒有見到張迪,從張迪的下屬那里,才得知張迪在半個月前就離開南京去北方了,據說是接到漕幫付君義的消息,張迪才趕往北方的,但是具體去做什麼,張迪並沒有與任何人說起,所以他們也不知道。

現在張迪傳回了消息,永歷才知道張迪去做什麼了。原來付君義半年前與永歷在江寧分別後,回到濟寧漕幫黑虎堂,立即宣布月兌離燕行天的漕幫,在老幫主的支持下,自建新幫。而燕行天因為要應付福建糧草的事,還來不及對付付君義,所以付君義的新幫便慢慢壯大。

就在一個月前,付君義得知北方清軍即將從天津衛南下平叛,他與張迪暗中前往天津衛,說服和買通了天津衛的漕幫部分人,導致北方清軍沒有足夠的船只由運河南下。後來清軍水陸並進,走到聊城的時候,付君義在張迪的建議下,親自帶人將運河聊城段的水壩扒開,放走運河水,致使這段運河水枯,船只難以行船,即使是八旗騎兵在泥濘的道路上也是寸步難行。

北方清軍好不容易走出了聊城,已是五天之後。在運河與微山湖交匯的地方,清軍的船隊被船夫帶入了微山湖內,然後船夫趁夜集體消失,害得這些北方「旱鴨子」們只好自己操船,因為不熟悉水路,只能微山湖內原地打轉。

北方清軍統帥穆里瑪只好就近抓捕船夫行船帶路,就這樣,清軍又在微山湖內耽誤了六七天,這才上路,繼續南行。當然這個主意還是張迪出的。

本來天津衛到揚州走運河只需十天左右的時間,北方清軍卻耗費了一個月,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遲遲不能南下的原因。

永歷听到這個消息以後,高興的直拍桌子,有付君義和張迪拖著北方清軍的後腿,自己還有時間從容布置,等清軍抵達江南的時候,一舉殲滅之,那麼江南就只剩下洪承疇一個頑敵了。

可就在永歷高興的時候,外邊傳來一聲︰「浙江急報到——」

永歷趕緊宣信使上殿,等拿到加急密信,打開一看,當即嚇了一跳。

信上寫著︰洪承疇北犯蘇湖二州,李嗣興率軍迎戰,大敗之後,生死不明!

「這到底是怎麼了?」永歷大聲叫道。

(月票,打賞,推薦票,為什麼木有?到底有木有啊?歡迎訂閱我的微雜志,歡迎給我提意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