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九十六章 漢奸氣節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還是比較了解胡廉的,以前在江寧的時候,有過幾次交道,知道此人膽大心細,善于投機。所以在大勝一場之後,永歷總覺得心里不踏實,當他將想法說給靳統武、錢三海,馬雲等人听的時候,靳統武和錢三海不置可否,只說加強防備。

但是馬雲卻非常贊同永歷的想法,並且提出消極防守不如主動利用,可以趁清軍偷襲的時候,詐開蕪湖,同時趁亂包圍殲滅清軍。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大膽的計劃,以明軍三萬人馬要包圍數萬清軍,同時還要攻城,兵力分散後,必然會出現紕漏,甚至有可能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不過胡廉的四萬清軍就據守在蕪湖,如果不盡快攻下蕪湖,消除這個阻礙,當北方的清廷援兵趕到,再想進軍江南,必然成為「水中之月」。

思來想去,最後永歷還是下令著手準備,如果清軍晚上敢來偷襲,便利用清軍傾巢而出的空隙,兵分兩路,一路攻打蕪湖城,一路包圍殲滅胡廉的來偷襲軍隊。

明軍的兵力滿打滿算才三萬余人,要兵分兩路,恐怕力有不逮。不過馬雲這個「智多星」,提出只要合理的分配人馬,一樣可以事半功倍。

蕪湖城內駐扎的是江寧的一萬綠營,這個情況早就被探听清楚,可以讓毛八重率歸降的江寧綠營前去勸降。此時城內的江寧綠營,必定人心惶惶,也不是胡廉的嫡系,肯定搖擺不定,只要適當的施壓和利誘,他們投降的可能極大。

再有五千人馬負責監視留守蕪湖城左大營的清軍,在毛八重拿下蕪湖以後,可派人假傳軍令,調城左的清軍入城,而後圍于城內,威逼他們投降,如果反抗,再聚而殲之。

至于胡廉的偷襲主力清軍,則由靳統武、錢三海等人帥明軍主力對付,先將明軍撤往明軍大營四周,留出一座空城,派幾百明軍在營內假裝巡邏和玩樂,引誘清軍上鉤。等清軍入營後,馬上開炮轟擊清軍,在清軍慌亂時,盡起伏兵殺出。

畢竟胡廉的人馬乃是清軍的主力,兵力最強,所以永歷特意將大炮和火槍營交給靳統武指揮。而且說明負責圍堵胡廉的明軍,即使不能攔截住胡廉,也不要強求,等胡廉退到蕪湖城的時候,再堵截其退路,在城下殲滅他。

制定完計劃以後,永歷等馬上退出了明軍大營,按照計劃分頭施行。等到夜半三更的時候,果然如永歷和馬雲所料,胡廉帶兵出營了,繞了一個彎路,偷偷地向明軍大營而來。

接下來,就是胡廉進入大營,而後大炮轟擊,伏兵四出。多疑的胡廉見中了埋伏,馬上向蕪湖撤退。而此時,毛八重早就偷偷進了蕪湖城,利用自己原來的老關系,說服了幾個江寧綠營的將領歸順大明。

這些江寧綠營將官,都是江寧本地人,手下的兵也是江寧人。自從多達八千的江寧綠營兵投降「叛軍」以後,他們知道要是朝廷怪罪下來,他們肯定也難逃干系,畢竟都是沾親帶故,便惶惶不可終日。尤其是胡廉將他們調入城內,另眼相待,更讓他們覺得這回難逃一劫。所以在毛八重勸說他們歸降大明以後,這幾個江寧將官略微商量了一下,便同意歸順大明。

接下來,在毛八重的授意下,派出一個江寧綠營的副將,去往城左大營,用偽造的軍令將營內的一萬清軍騙入城內。其實城左的一萬綠營兵入城的時候,時間恰恰正好,正是胡廉偷襲失敗的時候,假軍令上寫著「如偷襲失敗,盡快入城,以防城內江寧軍叛亂。」

城左的清軍果然上當,丟棄了城左大營,進入了蕪湖城內,等待他們的卻是埋伏在大街兩側的江寧綠營。毛八重先是開弓射死了為首的三個將官,其他的清軍群龍無首,在江寧綠營的壓迫下,最終還是選擇了投降。

此次在永歷的運籌之下,明軍又取得了一次大勝,不但得了蕪湖城,而且還消滅了胡廉的兩江清軍主力,收降了將近兩萬的江寧綠營,最主要的是打通了通往江寧的道路。接下來的太平府,根本無險可守,旦夕可破。

毛八重立了大功,勸降一萬江寧綠營兵,還有錢三海也是連戰連捷,此時江寧還未攻下,永歷便許願說等攻克江寧以後,再給他們加官進爵。

對于剛剛歸降的五個江寧綠營副將,永歷也是勉勵了一番,每個人皆官升一級,又描繪了一下大明中興之後的「美好藍圖」,將這些降將說的每個人都是激情澎湃,誓死追隨大明皇帝。

新近收降的一萬綠營兵,全部打亂編入明軍的八個主力團,來補充連日來的損耗,至于前些日子歸降的八千綠營,則分成四個團,歸入大明「第一軍圖」。

處理完這些,錢三海請示該如何處置胡廉,此時胡廉已經清醒,正被守衛看押在縣衙大牢,不過有專門的郎中醫治,命是保住了。

胡廉此人驍勇善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不是他輕敵失策,恐怕也不至于被俘受辱。而且他也算是永歷的故人,雖然以前並不知道永歷的真實身份,但兩人相交還算不錯,如此永歷怎麼忍心殺他,早就有收服之心。

永歷其實是想善待胡廉的,可是胡廉清醒後,一直在破口大罵,還打了負責醫治自己的明軍郎中一巴掌,如果不是他肩上有傷,否則他會要了那郎中的人命。

听說此事後,永歷並沒有責怪胡廉,反而下旨派人將胡廉從大牢里接出來,換到原縣太爺的臥房居住,並派侍女供其使喚。

一日之後,傍晚永歷處理完政務,到了該用晚膳的時候,永歷並沒有獨自享用,而是命人做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擺到了胡廉的住處,自己也隨後跟了過去。

此時胡廉剛剛換完金瘡藥,這次他沒有辱罵郎中,而是一個人在那里想著心事。忽然听到外邊有人唱宣︰「皇帝駕到——」

胡廉心想︰「肯定是那個假皇帝來這兒了,他要做什麼?哦,肯定是想勸降,哼,門都沒有!」

想著心事,當永歷走進房門後,胡廉都沒有抬頭,而是低著腦袋。

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永歷說道︰「胡將軍別來無恙乎?朕來探望你啦!」

胡廉听聞聲音很熟悉,但是剎那間又想不起是誰,連忙抬頭去看,只見來人身穿明黃色九龍團袍,頭戴九龍冠,肯定是「叛軍」中所謂的「永歷皇帝」無疑,可是看那臉龐,怎麼那麼熟悉呢!

「難道不認識老友了嗎?」永歷開口問道。

「啊」胡廉驚叫一聲,想了一下,驚呼道︰「你是秦景之,秦老板?」

永歷點點頭,說道︰「秦景之是朕,也不是朕!」

胡廉不明白,問道︰「此話怎講?」

「秦景之是朕的義弟,朕只是借用他的名字做做生意,而朕的真實身份,想來你現在也知道了」永歷答道。

「那麼說你就是偽明永歷皇帝了,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是偽明皇帝,為什麼還要和大清官府做軍火買賣,你這不是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胡廉又問道。

「呵呵」永歷一邊笑著,一邊繼續道︰「朕可沒多少銀子,不和滿清官府做買賣,哪來的銀子做軍費,至于賣給你們的槍炮,朕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因為朕有比那更好的!」

胡廉听完,用手捂住自己的額頭,閉上眼楮,呢喃道︰「哎呀,沒想到,沒想到,不用說是我,就是總督大人都蒙在鼓里。」說完,睜開眼楮,直視永歷,又道︰「如今我落到你的手里,你說要怎麼處置我?」

永歷走過去,親手將胡廉扶起來,然後兩人一起走到桌邊坐下,親手倒滿了兩只酒杯,才道︰「朕愛才如命,胡將軍乃是不可多得的大將,不如重投大明,為大明中興做一番大事,如何?」

胡廉听後,卻搖搖頭,說道︰「忠臣不事二主!我胡廉雖為敗軍之將,但不願做那貳臣,留千古罵名!」

「嗯?」永歷沒想到胡廉還有些氣節,說道︰「胡將軍,記得你曾經說過在二十年前,你可是大明的一員將官,那時候為什麼不做忠臣,卻要為滿清韃子賣命?」

「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朝廷無道,民不聊生,滿人雖為胡虜,但君臣齊心,治國有道,不然也不會入關順天應民為主,我為了百姓安享太平,保家衛國,何以說是為了他們賣命?」胡廉答道。

「呃」永歷一听這話,為之氣結的咽了口吐沫,氣道︰「順天應民?他們不過是竊國小偷罷了,如果不是朝廷昏暗,闖賊作亂,哪里輪的到滿清順天應民?自從滿清入關,屢次屠殺漢人百姓,你不記得揚州八日、嘉定三屠了?還有屢興**,殘殺江南士人;圈地害民,讓百姓流離失所;苛捐雜稅,供養滿人‘鐵桿莊稼’,這些難道是順天應民嗎?」

面對永歷連番詰問,胡廉臉色一暗,但轉而說道︰「歷朝歷代開國之時,都少不了流血犧牲,死幾個老百姓算什麼,不一樣生的出來;那些江南文人吃飽了撐的,詬病朝廷,即使是明太祖之時,也不是殺了很多文人嗎?至于圈地和賦稅,滿人才多少,不用其他的地方,就是江南一地,就能養得起!」

「啊——」永歷听完,大叫一聲,差點沒有背過氣去,心道︰這些都是什麼?難道胡廉這些所謂的大清漢臣,就是以這些道理為他們「漢奸」行為辯護的嗎?完全就是顛倒黑白,但偏偏某些漢人卻奉以為「真理」。

永歷氣極,一把抓過胡廉的衣領,怒目而視,喝道︰「老百姓也是人,憑什麼任人宰割?滿人也是人,憑什麼高高在上?你胡廉也是漢人,憑什麼一副漢奸嘴臉,還冠冕堂皇?」

「這——」胡廉一時語塞,說不出話。

「朕來告訴你,誰的拳頭大,誰就說的算,以前是滿人趁中原彌亂,入主天下,現在是朕要戡亂復國,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永歷握緊拳頭,大聲說道。

「哼,你那是痴心妄想,大清的鐵騎馬上就要到達江南,到時候天下還是大清的,你那不過是南柯一夢而已!」胡廉不屑道。

「那你的意思是不想歸降大明了?」永歷直接問道,不想再和他廢話下去。

「當然,你要殺便殺,以後本官自有青史留名!」胡廉也站了起來,大喊大叫著。

永歷一听,甩袖就走,邊走邊說道︰「請胡大人用了這餐,一會好上路!」

任誰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皇帝動了殺心,要砍了胡廉。其實永歷心里清楚,看胡廉的言行,對滿清可謂是忠心耿耿,這就是「鐵桿漢奸」了,既然如此留之何用,還得浪費糧食,不如殺了,以儆效尤!

(忙啊,根本沒時間碼字,下周一還有職稱考試。看朋友們紛紛將本書從書架上刪除,其實何必呢?不管書好不好,起碼書不會太監,這是我保證很多次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