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四十五章 民富國才強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留下金川、李虎、王紫山鎮守南昌,然後在分兵後,率領主力繼續向東北方向前進,目標長江南岸的池州。

明軍在南昌城只休整了不過五天,兵力在整編三千綠營兵後,又有所補充,但是為了守衛南昌,所以永歷留下了整整五個營,共五千明軍。剩下的又分出三個營,分兵翻越黃山,進攻宣城。最後「東進」的明軍只剩下十三個營,再加上後勤部隊,一共一萬六千余人,將作為「東進」的主力。

經過兩天的行軍,明軍到達了景德鎮。此時的景德鎮雖然名為「鎮」,但早就是大縣城規模的城市了,外圍也有兩丈高的城牆。對于這個地方,永歷非常熟悉,因為自己的「義弟」秦景之就住在景德鎮。

景德鎮只駐扎了幾百地方民團,還有二三十個縣衙捕快,所以在明軍抵達後,根本沒有抵抗,包括縣令在內就全部投降了。

原來的這個縣令在此地頗有政聲,永歷也不忍奪了他的官職,況且也沒有更合適的人來做這個縣令,于是原來的縣令剪了辮子,換了大明的官服,就成了大明的縣官。

大部明軍仍然留在城外安營,只有少數明軍護衛著永歷,住在臨時的行宮——縣衙內。在傍晚的時候,方以智、靳統武等人陪著用了晚膳,而後永歷突然想起自己的「義弟」秦景之,心想,是不是應該去看看他,怎麼也不能過家門而不入。

景德鎮的瓷器天下聞名,永歷就是靠著販賣這里的瓷器,掘到了「第一桶金」,至今與西洋人的瓷器貿易還沒有停止過,永歷也不打算停止。每年這里的瓷器能為永歷賺到十余萬兩白銀,而這些銀子就是明軍的軍費來源之一,這也是為什麼這四年來,井岡山上的大明朝廷沒有稅收,卻能安心發展的重要原因。

賺了這麼多銀子,秦景之功不可沒,畢竟永歷用來和西洋人做貿易的瓷器,大部分都是秦家燒制的。永歷賺到了銀子,秦家也得了莫大的好處,不善經商的秦景之負責燒制瓷器,永歷負責包銷,所以這幾年內,秦家又重新興盛起來,在原來的兩個窯口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兩個窯,每天能夠燒制出上千件瓷器,當然這些全部被專人運走,目的地是澳門,買家就是葡萄牙人等歐洲的商人。

永歷並不想弄出太大的排場去秦家,免得驚擾了秦家的左鄰右舍。只有四個侍衛,還有洪熙官、張千隨行,永歷換了一身便裝就從縣衙的後門,走了出去。

這次永歷並沒有化妝,而是以本來面目示人,身穿的也是大明朝的便服,腦後更沒有了那惱人的假辮子。當一行人來到秦府的門前時,永歷示意洪熙官上前去叫門。

景德鎮突然遭遇變故,大批的明朝軍隊進城後,在百姓震驚之時,紛紛關門閉戶,生怕家中闖入亂兵。不過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大街上除了巡邏的明軍外,並沒有亂兵侵擾百姓。

即使如此,膽小甚微的秦景之也讓家人早早地關上了大門,而自己則和家小躲到後院。當洪熙官叫門的時候,很長時間,秦府的大門才打開一條縫,從門縫里出現了一個眼楮,忽閃忽閃地打量了一番。

「請去通報,就說你們老爺的大哥到了,讓秦老爺快出來迎接!」洪熙官說道。

「哎」里邊的人說完,馬上將大門又緊緊關上,然後就不見了動靜。

又過了很長時間,大門終于被打開了,出門迎接的卻是秦家的老僕張二,他也只是推開半扇大門,而後小心地四處瞅瞅,才道︰「何老爺快進來,小心外邊的亂兵!」

秦府中人,包括秦景之在內並知道所謂的「何老爺」便是大明永歷皇帝。張二將永歷等人請進來後,頭前帶路,向後院走去。

張二邊走邊絮叨道︰「何老爺啊,這世道又亂了,今天怎麼還敢出遠門啊,沒看見大明的軍隊又打回來了嗎?萬一被亂兵傷了,搶了,可怎麼辦好喲?」

說道這里,「咦?」張二突然很驚訝,好像想起什麼,趕緊回身打量永歷等人,發現眼前這幾位穿的全是明朝的衣冠,便驚訝地張開嘴巴,不知所措起來。

看到張二吃驚的連話也說出來了,永歷笑著說道︰「沒什麼好奇怪的,我本來就是大明朝的人,張管家,你以前不也是嗎?」

听到永歷這麼一說,張二放松下來,「嘿嘿」一笑,說道︰「老兒我今年五十八了,前二十年還真是大明朝的百姓,現在卻要拖著這麼個豬尾巴,要是大明朝回來了更好,等我死了,也能不帶著它去見祖宗了!」說著,還撩起腦後的辮子擺弄了兩下。

永歷被領到後院,張二走進正房,片刻過後,就先听秦景之說道︰「啊呀,大哥啊,都什麼時候了,你還亂走動,嗯——?」當秦景之從臥房出來,見到永歷後,立刻就呆住了。

「呵呵,義弟一向可好啊,為兄可有段時日沒見到你了,甚是想念啊!」永歷笑道。

「你,你怎麼穿明朝的衣服啊?這,這——」秦景之剛想說「大逆不道」三個字,卻被張二拽了拽衣角止住了。

沒等永歷說話,張千卻厲聲道︰「你這叫說的什麼話,在萬歲面前,談論咱們大明衣服,是大逆不道之罪,你還不趕緊請罪——」

「啊」秦景之有點懵。

永歷也不想總瞞下去,便由著張千繼續說道︰「來之前,萬歲爺就跟老奴說了,您是萬歲爺的‘義弟’,老奴還得稱呼您一聲‘秦爺’才是,不知者不怪罪,萬歲爺也不會怪罪您的,不過以後可要講尊卑禮法啦!」

張千的話,將秦景之說的一愣一愣的,如墜霧里。永歷也不願意再難為他,走過去,拽著他的衣袖,一起坐到椅子上。

「兄弟,朕確實是大明永歷皇帝,今天帥大軍親征,路過此地,便想來探望一下兄弟,可不要見外啊,咱們還是兄弟!」永歷安慰道。

秦景之當然還不會那麼快明白,瞪著眼楮,如同看「神仙下凡」一樣看著永歷,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呵呵,朕確實是大明皇帝,以前沒告訴你,是擔心給你帶來麻煩,現在朕光復了江西,正要東征。今天進城的明軍,就是朕帶來的。」永歷進一步解釋道。

秦景之再愚鈍,也會聯想到明軍突然出現在景德鎮,應該與自己的「義兄」有關系了,不然「義兄」也不會穿著大明朝的衣冠示人了。

「草民,叩見大明皇帝陛下——」秦景之趕緊跪倒,身旁侍候的張二也跟著跪了下去。

「呵呵,兄弟,快快請起!」永歷笑著,將秦景之親手扶了起來,而後將他按到椅子上坐好,又說道︰「兄弟的生意可好?」

秦景之尷尬地笑笑,說道︰「拖萬歲爺的洪福,生意一直不錯。」

「嗯,很好,大明需要銀子,你也看到了,明軍東征耗費巨大,以後還需要兄弟多多支持!」永歷說道。

「萬歲爺看得起我,小民一定全力以赴!」秦景之答道。

「小民?呵呵,秦景之听封——」永歷朗聲道,當秦景之又跪下後,永歷背著手,隨口說道︰「朕封你為大明‘子爵’,御用商人,並賜給丹書鐵!」

「啊——」秦景之腦袋又轉不過來了,半天沒有反應。

還是張二有些經驗,急忙在身後戳了戳他,秦景之這才叩頭謝恩。

永歷拍拍秦景之肩膀,然後說道︰「大明之所以中斷,與扣捐雜稅不無關系,百姓疾苦,當然天下大亂,這也是一味重農抑商的結果,朕想好了,以後大明要大力提倡商貿,要多和海外做生意,賺他們的銀子,養活自己的百姓,只有民富了,才能國強,兄弟,你懂嗎?」

秦景之似懂非懂,但又好像明白點道理,不過哪敢再問,便連連點頭。

永歷也不想他一時就明白,商業對國家的重要,此時又有幾個有識之士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接著,永歷知道秦景之對于自己,還有很多疑惑的地方,便將過去發生的事情,從頭到尾講了一遍,最後秦景之才恍然大悟,不得不感嘆眼前這位「大明皇帝」是如此的「膽大妄為」!

永歷在秦家坐了將近一個時辰,這才離去,臨走的時候,秦景之為了表示自己對大明的支持,特意拿出這幾年的積蓄,也就是永歷以前給他的分成,一共是十萬兩銀子,一股腦地獻了出來。

對于這些銀子,永歷推辭了一番,最後還是「笑納」了,誰讓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呢。

明軍在景德鎮只休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整裝進發了。景德鎮的位置不錯,向東北,便是長江沿岸的安慶,再往東便是池州。

經過兩天的行軍,明軍在穿越了東至縣以後,終于抵達了長江邊,距離安慶已經不遠了。

(更新啦,求票啦!感謝「多爾袞愛大明」和一串數字的兩位朋友,謝謝你們的打賞!雖然不多,但是我能感覺到你們的支持,這就足夠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