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十二章 第二軍團

作者 ︰ 朱由榔

巴哈魯在齊格死後,自然成為進山清軍的最高統領,其他清軍參將,即使和他平級,可又有誰願意得罪這個有後台的滿洲「大爺」。

麒麟山是不用再圍剿了,「叛民」們早就不知去向,于是巴哈魯命令剩下的清軍準備撤回漳州,臨走的時候,還不忘記在長汀城搶掠一番。永歷沒舍得動的城內的富戶和老百姓卻遭了秧,金銀細軟被如狼似虎的清兵搶個干淨,貌美的女人也放不過,城內百姓稍有反抗,便遭屠戮,真是不知道誰是「土匪」?

在清軍往回撤的時候,在南面大路的山口又踫見了一支去東南方圍剿的清軍,等到會合後,清軍達到了三千余人,損失還不算大。在巴哈魯連蒙帶嚇的要挾下,所有清軍將官答應在回到漳州後口徑一致,將戰損的責任都推給「死鬼」齊格。

後來,回到福建總督駐地後,巴哈魯等面見總督吉力嘎的時候,只字不提自己「全軍覆沒」的事,而是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齊格如何失策,如何的「分兵圍剿」,如何被土匪「調虎離山」而致長汀城守衛空虛,被土匪乘虛而入,最後齊格突圍戰死,不過各路清軍在巴哈魯的率領下如何的奮戰反擊奪回長汀城,眾將是如何的擁戴巴哈魯等等。不但將責任全推給了齊格,還自吹自擂的一大通。

至于麒麟山的土匪和叛民,巴哈魯繪聲繪色的描繪了一番,土匪有五六千人,甚至有可能得到了鄭經的支援,擁有大量的火銃等等,不過在他英明的指揮下,消滅了大部分土匪和叛民,麒麟山已經不再是威脅雲雲。

吉力嘎不是傻子,當然听出其中肯定有貓膩,可是齊格人都死了,死無對證,麒麟山又沒有什麼消息傳出。再說巴哈魯可是鰲中堂公子的小舅子,可不是輕易能得罪的,不如就信他一回,做個順水人情,向朝廷為巴哈魯表功,也好早點把這位「小舅子」送走,留著他就是大的麻煩。

于是兩個月後,北京的嘉獎令傳到福建,巴哈魯得償所願,官升兩級,被任命為正三品正藍旗副都統,即日回京上任。在巴哈魯臨走的時候,除了滿心歡喜外,還想著一個人。那天給我出主意的黃先生足智多謀,還真讓他算準了,這麼快就升官了,要是能把他招攬到身邊,做一個師爺,時刻給自己出出主意,用處還是很大的,巴哈魯修書一封讓人想辦法去麒麟山給這位「黃先生」送去,邀請他去北京給自己做師爺,又許諾了好處若干。

明軍向西北方向轉移,只是權宜之計,等清軍退兵,永歷立刻率領明軍返回了長汀城,本來是要繞過長汀城的,但是永歷听探馬回報說清軍臨走的時候,打著「私通土匪」的旗號洗劫了長汀縣。于是永歷讓黑山帶領大隊人馬先回麒麟山,以接應返回的百姓。而永歷自己帶了一隊護衛,直奔長汀城。

等進了城後,見到是滿目瘡痍,街道是好多頭纏白布出殯的人,大大小小的棺材一直綿延出好遠,有的甚至是櫃子裝和草席卷了了事,哭聲傳出四五里。

「真不應該留著巴哈魯這狗東西啊!」永歷知道自己犯了很大的一個錯誤,為了保存實力,卻讓百姓遭殃,雖然是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但畢竟與自己有關。

「以後再找你算賬,巴哈魯,朕再見到你非扒了你的皮!」永歷恨恨的說道。

身邊的黃宗羲也自覺不忍,愧對百姓,連忙跪下說道︰「陛下,此計是臣所出,卻給長汀城的百姓帶來了無妄之災,臣有罪!請陛下降罪!」

「起來,以後要多加注意,在做任何事前,必須把百姓想到前邊!」永歷說道。

永歷是穿越來的,腦袋里有新思想,可黃宗羲也不差,要知道他是最早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思想的人,在此時也算是「激進派」了,所以當永歷提出「把百姓想到前邊」時,黃宗羲激動的又是一頓叩頭行禮,如同找到了「知音「一般,著實激動一番。

「陛下,清兵已經把長汀縣的百姓搶光了,就連糧食也沒有剩下,這春節即到,百姓如何撐過年關啊?」黃宗羲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想想辦法,一定要讓長汀城的百姓有飯吃,這回咱們帶來的一萬兩軍費,先拿去買糧,然後分給長汀縣的百姓,至于麒麟山的軍費,再想想別的辦法。」永歷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有人餓肚子,更不能有人餓死。心里想到︰百姓是大明的百姓,朕不管,誰管?

察看完長汀城,永歷帶人迅速趕往麒麟山與靳統武他們會合。等到了麒麟山,看到的就是一片廢墟,在清軍退走的時候,一把火燒光了這里,一切又得從頭開始。

現在麒麟山的明軍還比較弱小,經過此次大戰後,傷亡七百余人,但是活下來的,卻是精銳的戰士,經歷了這場戰役,麒麟山的明軍有了「質量」上的飛躍,從「精氣神」就可以看出,在生死搏殺中拼出來的明軍戰士,渾身上下充滿了蕭殺之氣。

有一得,必有一失。雖然麒麟山被燒個精光,卻得到了一千精銳的戰士。房子沒了,可以重建;有了精銳的戰士,就可以打天下。

永歷又將參戰的諸將表現,與黃宗羲和靳統武二人進行了一番探討。得出了結論是黑山作戰勇猛,但是「土匪」習氣太重,雖然在後期有所改進,但在將來指揮作戰方面還需要加強,才堪為大明軍的將領;方孝玉有勇有謀,在作戰中指揮有方,正在快速的成長起來,相信不久就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李嗣興沒有了以前的毛躁,表現的中規中矩,這也是不錯的進步;金川在戰斗中沒什麼表現,卻在後勤方面做的不錯,起碼沒讓幾千人餓肚子,值得表揚;楊俊因為負責疏散麒麟山的百姓,但事先安排有誤,致使兩千多百姓被清軍殘害,其中主要是楊氏族人;表現最精彩的是小洪熙官,在亂軍中取敵將首級,機智勇猛,屢立戰功,年紀雖小,前途不可限量。

在永歷的頭腦中,早就有一個想法,如果說現在有四個「根據地」的話,那麼就應該相應的設立四個軍團。井岡山是「中央根據地」,設立第一軍團;麒麟山距離井岡山較近,地理位置重要,設立第二軍團;梅山是第一個開拓的「根據地」,設立第三軍團;為了安撫新近準備歸附的劉體純,設立他的部隊為第四軍團;最後是在滇黔邊界的劉震所部,設立第五軍團。

以上計劃準備在返回井岡山,召開「根據地」大會的時候宣布,至于每個軍團的軍團長和其他指揮官的配置,等回去再行商議。

永歷從來不吝惜封官許願的,反正官職是隨口封的,只要不太過分,大臣們也沒有意見。對于「麒麟山反圍剿」勝利的有功之臣,按照各自的表現,晉封黑山為長汀伯爵,賞玉佩一塊和《孫臏兵法》一本;方孝玉升正三品蕩寇將軍,不再任御前統領;李嗣興本是晉王世子,不能再另封爵位,賞瓖金短槍一支(回去再給);金川掌管軍需有功,由武職轉為文職,擢升正三品江西巡撫(有名無實);洪熙官少年英雄,陣斬參將一員,晉封御前統領,正四品;楊俊失誤免官,跟隨回井岡山進行學習,再做任用。

麒麟山的明軍將改編為第二軍團,軍團長為黑山,方孝玉任政委兼副軍團長,隨行的刀盾連、長矛連和火槍連留在麒麟山,編入第二軍團。

其他人都有封賞,只有楊俊免官,不過楊氏父子已經對此相當感恩了,畢竟被殘害的大部分是自己的族人,楊俊甚至想要自裁謝罪,被永歷勸慰後,才稍微安定下來。

短期內,清軍是不會再進犯麒麟山,而且「根據地大會」也快要召開,永歷準備馬上趕回井岡山。黑山作為第二軍團軍團長隨行,方孝玉留在麒麟山,著手對第二軍團進行整頓改編。

永歷走時,單獨與方孝玉密談,留給他的任務是依靠長汀的百姓,盡快擴編第二軍團,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兩天後,出發回井岡山,永歷歸心似箭,想必自己的第一個皇子已經出生了!

(再重申一下更新時間,大家記住——每天中午12點~13點第一更,晚上20點~21點第二更!歡迎大家屆時收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