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二十四章 浙東三黃

作者 ︰ 朱由榔

「百無一用,是書生」,對于那些遺臣名士,永歷是既不能打也不能罵,否則就要寒了人心,永歷是無可奈何了。最後方以智給出了對策,那就是「量才使用」,方以智雖然也是東林黨人,但是思想開明,不同于一般的腐儒。

按照方以智的建議,永歷先暗中考查了這些名士,知道了那些能用,那些不能用。能用的按照他們的特長,不吝嗇官位,該給什麼官,就給什麼官,比如海寧的查繼佐,因為頗有才名,甚至直接做到禮部尚書;幾個剛直的做了督察御史;至于不能用的,酸腐無能的,直接進了新翰林院養了起來。這樣這群名士都有了安排,各司其職,吵鬧聲也就小了。

井岡山上,明軍的實力正在慢慢壯大,各方面都缺少人才,尤其是軍隊里缺少指揮人才,這使永歷想到了後世的軍校,那可是軍官的搖籃,遂在李定國的協助下,建立了第一個講武堂,取名叫作「中央陸軍大學」,盡管這個名字對于別人來說,很古怪,但名字是永歷起的,誰敢不同意啊,永歷自任大學校長,李定國則作了第一任教育長,並由他負責直接管理。

就這樣,「中央陸軍大學」成立以後,第一批選拔的二百人入校後,永歷親自講了第一課,內容是「如何進行游擊戰和運動戰」,把記憶中看電影學的戰術,例如「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疲我打」等等,搜腸刮肚的講授給學員們听。另外還特別安排了思想科,由以方以智為首的文官來講,主要就是什麼忠君愛民之說。半年後,這批學員畢業,還會有下一批進入學習。

至于普通士兵,就由靳統武和李嗣興二人負責操練;永歷最討厭沒文化的人,于是他找來幾個先生,專門教士兵寫字,教的怎麼樣不管,最起碼也要會寫自己的名字,永歷認為有文化的軍隊才有素質。

現在明軍只有井岡山和梅山兩個根據地,這可不符合永歷「四面開花」的戰略,于是就派出劉震回貴州收羅散失的明軍,再建一個雲貴根據地。

川鄂交界有一支很活躍的義軍,以郝搖旗和李來享為首,號稱「夔東十三家」,乃是大順軍的殘部,以前曾經與永歷合作過,後來分道揚鑣了,這也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反清力量,永歷派人去聯系他們,如果他們同意結盟,那正好可以互為臂助。

安排好各項事務後,永歷又準備出發去江浙一帶,因為他始終都對黃宗羲這個特立獨行的思想家放不下心。

在臨走的時候,永歷派陳起月和楊氏族長楊文定往贛州,給貪官知府向志善和他小舅子何大財送去一萬兩銀子,好教他們閉嘴別亂說話。這樣的話清廷一時半會還不能發現就在它的月復地,還隱藏著相當的抗清勢力。

準備好了一切,永歷就帶著護衛出發了,這次有陳起月、廖文希、金川、方孝玉和王富貴隨行,當然金鳳也要去,現在金鳳與永歷如同蜜糕一樣粘在一起。

路過南昌的時候,永歷還去探望了下義弟秦景之,又向他定了倆萬兩銀子的瓷器,此時景德鎮的秦家已經逐漸恢復了元氣,別看秦景之不會經營,但是卻會制瓷,秦家的幾口窯現在都重新燒了起來。

告別了秦景之,又走了兩天,就到達了浙江地界,浙西多山,雖然沒有高山深谷,但也是林木茂密,易守難攻,永歷就合計著,是不是在這里也發展一個根據地。

浙江衢州,是浙西重鎮,明軍北上的必經之路,永歷特意多留了一天,四處去查看地形,此時衢州的知府是一個明朝的降臣,叫作李滋,在當地頗有政聲,為人也正直不阿,當初降清也是被逼無奈,這是可以爭取的對象,將來明軍入浙,如果他能反正,對明軍來講,就相當于打開了浙江的西大門。所以永歷要廖文希一定設法接近李滋,多做工作。

從衢州離開,走了四天,就到了浙江的首府杭州。站在西子湖畔,看著湖邊秀美的景色,永歷不覺得就想起一首詩來,「暖風燻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杭州雖好,但是太柔弱了,四處也無險可守,別看是浙江巡撫衙門的所在地,將來明軍入浙,這里的抵抗,一定不會太劇烈,永歷潛到城外的清軍大營,竟然看不見多少清兵,因為他們都進杭州城逛窯子賭錢去了。

在杭州略作停留後,永歷等人就直奔黃宗羲的老家浙東余姚。

因為廖文希已經打听好黃宗羲在余姚城里的家,雖然到了余姚,已經接近傍晚,但是永歷心念黃宗羲,隨便找了家客店,安排好金鳳,永歷一行人就直奔黃府。等到了黃府,沒想到吃了個閉門羹,在緊閉的大門上,寫著「外出訪友,諸位請回。」

在黃府門前,永歷躊躇了半天,這次浙東之行,主要目的就是尋訪黃宗羲,找不到他,不等于白來了嗎?永歷等人因為見不到黃宗羲,心中不免得都有些懊惱,正當永歷準備破口大罵的時候,黃府的對門走出了兩個僕人打扮的人,其中一個還提著食盒。

永歷想遠親不如近鄰,黃宗羲的鄰居也許知道他去了哪里,什麼時候回來。于是走過去,淺施一禮,道「二位慢走!我想問點事。」

那兩個僕人听見有人說話,就站住了,問道「這位先生,有什麼事嗎?」

「請問黃宗羲,黃先生仙游何處?幾時回來?」永歷問道。

兩個僕人對視一眼,其中一個說「這個可不知道,我們又不是黃大先生家里的,你問別人去。」說完,兩人提著食盒就離開了。

看著快步離開的兩個人,永歷心中一喜,心想這倆僕人剛才怎麼眼神飄忽,肯定有貓膩,于是悄悄對金川說「跟上去,別驚動他們。」

金川點點頭,就跟了上去。永歷等人回到客店,邊吃晚飯邊等消息。

一個時辰後,金川才回來,只見他滿頭大汗,進來就對永歷說「秦爺(永歷用慣了這個姓),我跟了一路,看他們出西城,到了一個湖邊,鑽進一個茅屋里,而且茅屋里邊好像還有很多人,然後他們就出來了回城了,不過沒了食盒。」

「嘿嘿」永歷站了起來,就往外走,「準備下,我有感覺黃宗羲就在那個茅屋里,走!」

陳起月等人趕緊隨後跟著,金川在前邊帶路。

等到了城外湖邊的茅屋前,永歷只叫陳起月和金川跟著自己,悄悄來到茅屋窗前,就听見里邊有三個人正在說話。

其中一個說道「兄長,莫要傷心了,你也對得起天地良心,大明已是昨日黃花,咱們為了它,把頭發都熬白了。」

「是呀,宗羲兄,想開點!來咱們干了這杯。」另一個說道,接著就是踫杯的聲音。

「這就是黃宗羲無疑了,小樣的你還能跑出我的手掌心!」永歷這麼想到,走到茅屋門前,一推門,永歷大步走了進去,大聲說道「有好酒好菜,不如我也來喝一杯,如何?」

永歷闖進茅屋,把屋里的三個人嚇了一跳。這三個人有兩個長得相像的清瘦中年人,還有一個微胖的。其中年紀最大的那個正是黃宗羲,其他兩人,一個是他的弟弟,叫做黃宗炎,另一個微胖的叫黃宗會,這三個人和在一起,被稱為——浙東三黃!

(各位黃宗羲出場了,這可是大思想家,支持的話,就請投推薦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