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原大戰(二十六)

作者 ︰ 朱由榔

方孝玉進入洛陽城後,並沒有太大的動作,只是開始的時候,軍團中有些人頗為不安,但三天過去了,方孝玉沒有撤換一個將官,也沒有拿誰治罪,于是軍團中人心漸漸安定,非議之聲消失了。

這三天中,方孝玉並沒有呆在知府衙門,而是將軍團中的各個團都走了一遍,了解各團的情況,對官兵噓寒問暖,走到那吃到那,與下層官兵一起吃飯,在訓練和巡邏之余,一起嘮家常。

不久之後,五個軍團中最年輕的主帥終于得到第四軍團大部分官兵的認可,有的官兵悄悄在背地里將方孝玉稱為我的「小方」。方孝玉知道此事後,也不以為意,並不禁止,而是允許低級官兵如此稱呼他,但是對于高級將官,則越來越嚴厲起來,尤其是那些擅離職守的,則嚴懲不貸。

這段時間里,清軍非常安靜,派出去探子也趕了回來,不過損失很大,幾乎派出十個探子,只能回來三個,就已經算是最幸運的,有的時候,甚至是全軍覆沒,可見清軍巡查的非常嚴密。

據探子帶回來的消息,還有錦衣衛安排在綠營中的暗樁傳遞出來的情報,如今孟津城內聚集了大約三萬多人馬,其中一萬是八旗騎兵,另外兩萬則是河北綠營兵。小皇帝康熙確實就在孟津城中,身邊跟隨了很多清廷中的大將和高參。

比如號稱北域才高八斗的範承謨就跟在康熙左右,充當小康熙的參謀,除他之外,還有周培公、百祥理等漢臣。

武將則有四王八貝勒,分別是敬親王蘭布、安親王岳樂、溫郡王猛峨、莊親王博果鐸;八個貝勒也全是清廷宗親,都是能征善戰之人,此外還有十幾個貝子,其中有幾個是蒙古科爾沁部的小王子。

另外還有數十員大將,清廷幾乎是傾巢出動,除了二十幾個滿洲大將外,還有三十幾個漢人將軍和蒙古戰將。

這其中最出名的要數多隆了,去年徐州之戰的時候,多隆頂替了穆里瑪,但寸功未立,而且還兵退數百里,被明軍壓得抬不起頭。

後來小康熙撥亂反正,將鰲拜一伙打倒,按理說作為有嫌疑是鰲拜同黨的首輔遏必隆的兒子,多隆應該受到牽連才是,但是結果卻有些出人意料,多隆不但沒受牽連,而且還恩寵如故,信任有加,此次小康熙親領八旗主力南下,隨行保護的就是多隆,如今他是御前侍衛統領大臣,統帥五千清廷御林軍,負責護衛小皇帝。

偃師城外還有三萬多清軍,其中兩萬是滿蒙騎兵,剩下的是綠營兵,由安親王岳樂和莊親王博果鐸兩人統帥,前些時候,曾經出兵進攻偃師,但鎩羽而歸,損失了五千多騎兵,從此安生了不少,不敢再主動出營挑戰,只是謹守大營,監視偃師明軍的動向。

這還只是洛陽附近的清軍,就在洛陽西南六十里之外的宜陽縣,還有三萬清軍,如今將宜陽縣城團團圍住,里邊被困的就是河南巡撫和不到萬人的明軍,這部分清軍都是綠營兵,由河北和山西綠營組成,統軍將領是三個漢人總兵。

就在潼關,王輔臣回師之後,將劉體純堵在潼關之內。本來劉體純可以棄關西進,進入陝西,然後再想辦法回轉河南,但是劉體純為了吸引王輔臣回援,並沒有離開,所以才被王輔臣的陝軍包圍在潼關,幾次突圍都失敗,最後只好困守關內。

王輔臣的陝軍人馬眾多,有兩萬左右的騎兵,還有三萬左右的步兵,不過步兵戰力不行,倒是他的騎兵驍勇能戰,但是面對潼關這座關隘,卻是無用武之地。

將四個地方的清軍加起來,如今在洛陽四周已經聚集了十五萬清軍,而明軍卻只有六萬左右,形勢對明軍非常不利。

其實永歷早就定好此戰的方略,就是穩守洛陽及附近的府縣,將清軍拖在洛陽,等第二軍團的十萬人馬北上河南,再與清軍決戰。

現在第二軍團已經走到武昌,只要渡過長江,最快只要半個月,便可到達河南洛陽,到時候,明軍和清軍的總兵力相當,而且最讓永歷有信心的就是第二軍團裝備了大量的新式火器,如果他們趕到洛陽,兵力雖然相當,但是明軍的戰力將成倍的增長,清軍雖有數萬騎兵,但也不是明軍的對手。

本來第二軍團可以更快地趕來,但他們接到永歷的旨意,在武昌停留了十來天,接收從南京運來的大批火器,這其中包括三十門新式大炮,兩千支火槍,還有五千枚手榴彈和一些新式火器,都是溧水兵工廠的最新出產,全部交給了第二軍團。

有了這些火器,永歷才有信心戰勝自己的對手,不然只依靠河南的數萬明軍,恐怕會被清軍吞掉,連渣都不剩。

第二軍團趕來河南,還需要一大段時間,在此期間,永歷希望能夠維持現在的局面,不主動進攻清軍,固守城池,如果清軍來攻,便倚城而守,消耗清軍的兵力。

方孝玉進入洛陽五天之後,洛陽城內的第四軍團基本被控制住,軍心穩定,于是方孝玉擬寫了奏折,派人送往偃師城,請永歷移駕洛陽,畢竟洛陽城大,易守難攻,比狹小的偃師城安全得多。

永歷接到方孝玉的奏報後,第二天便由御林軍和五千明軍護衛,離開了偃師,趕往洛陽。在離開之前,因為偃師城是洛陽與鄭州之間的要道,所以特意留下一萬明軍駐守偃師城,以守衛這條糧道。

到了洛陽之後,永歷便住進了知府衙門,隨行的廖文希也好的差不多了,跟在永歷的身邊,幾乎是寸步不離。

按照永歷的旨意,如今廖文希又變回了參軍,跟在永歷身邊,幫助出謀劃策,其實永歷心里清楚,將廖文希留在身邊,是為了監視方便,省得他以後再出什麼「ど蛾子」。

就在永歷剛抵達洛陽的當天,宜陽縣派人送來求救信,這已經是第八封了,都是由張英派出的信使喬裝後,趁著黑夜爬出城牆,避過巡邏的清軍,長途跋涉而來。

張英此時已經知道大明皇帝已經到達洛陽附近的偃師,他請求馬上發兵支援宜陽,如今宜陽城實在堅持不住,城內只剩下兩千多士兵仍有可戰之力,本來前幾天清軍停止了進攻,但是最近兩天,清軍又重新發起了攻勢,而且運來大炮,對宜陽城猛轟,城牆已有多處破損,危在旦夕。

永歷看完張英的求救信,馬上下令召集城內各部將官前往知府衙門議事。

眾將參拜完畢,永歷先開口說道︰「諸位,朕剛剛接到張巡撫的求救信,宜陽危在旦夕,清軍正在用大炮轟城,不知道諸位有何辦法能救出張巡撫?」

永歷話音剛落,在眾將之中,走出一位紅臉大漢,身高足有六尺,膀大腰圓,眼楮如銅鈴一般。

這大漢往堂中一站,開口聲如洪鐘,高聲說道︰「萬歲爺,咱們在洛陽城中都快憋出鳥來了,還是快些出兵!」

大明皇帝面前,出口就是「鳥」話,這可是大不敬之罪,可是就在方孝玉要呵斥對方的時候,永歷卻擺了擺手,制止了他。

永歷笑著問道︰「呵呵,你叫什麼名字?」

「回陛下,下官叫做李凡臣,湖北襄樊人,自小就跟著劉大帥,今年三十六歲,去年在安徽合肥娶了一房媳婦,那小媳婦,長的真是——」紅臉大漢順嘴就說開了。

「閉嘴!」方孝玉都急了,急忙喝止,然後對永歷躬身道︰「請陛下治臣的罪,都是臣御下無方,讓屬下在皇上面前失禮了,此乃大不敬,請陛下賜罪!」

這時,那個叫李凡臣的大漢才知道自己說錯話了,急忙捂住自己的嘴巴,「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萬歲爺啊,我是大老粗,不會說話,冒犯了您,都怪我,可不怪方大帥,您老人家要治罪,就處罰我,別罰方大帥啊!」

永歷心中並不生氣,本來軍隊中就有很多莽漢,而且劉體純的第四軍團以前疏于教導,不識禮儀也實屬正常,不過剛才那大漢嚷嚷著出戰,可見第四軍團的軍心士氣可用,總憋在洛陽城里,不出兵救援宜陽,早晚宜陽城得被攻破,不如趁機起兵的好。

心中打定了主意,永歷面帶微笑,又擺了擺手,說道︰「孝玉,你起來,還有李凡臣,你也起來,朕不怪罪你們,所謂不知者不怪,第四軍團雖然能打仗,但是軍中缺少教導,官兵都不懂得禮儀,這與你們無關,倒是朕疏忽了,等打完仗,朕一定會派出教官去教導你們,這次就算了,下不為例!」

听到萬歲爺如此說,李凡臣咧嘴笑了,然後對著永歷磕了三個響頭,說道︰「多謝萬歲爺,我就知道萬歲爺高高在上,不會和我一般見識,呵呵——」

永歷沒想到這莽漢竟然還會拍馬屁,也跟著笑了。看到萬歲爺笑了,整個大堂之中的十多個將官也忍不住大笑起來,洛陽府衙大堂之上,一時笑聲滿堂,君臣之間融洽了不少。

「李凡臣,朕明天就出兵去宜陽,救援張巡撫,你可願意做先鋒,打頭陣?」永歷忽然問道。

「願意!」李凡臣高聲叫道,一副害怕別人跟他搶的樣子。

(更新完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