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原大戰(七)

作者 ︰ 朱由榔

昨夜,永歷並沒有睡好,按照原計劃,天明之後,全軍就要啟程,永歷只好強忍住睡意,從床上了爬起來,自己穿好衣服,然後招呼侍衛來給自己送水清洗。

其實永歷乃是大明皇帝,完全可以繼續在泗陽縣停留一天,但是永歷認為現在軍情緊急,清軍已經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如果再耽擱時間,恐怕會誤了大事。于是永歷梳洗之後,草草地吃了幾口早飯,然後就下令全軍啟程,向宿遷進發。

四月份的天氣已經轉暖,尤其是快到中午的時候,在太陽的炙烤下,就更加炎熱了,永歷騎在馬上,昏昏沉沉的,感覺很是不舒服。

走了五十來里路,來到了昨天發生交戰的地方,地上的死尸還沒有清理,橫尸遍野,血漬凝固,一些不知從那里飛來的烏鴉和老鷹正在尸體上啄食,看到有人接近,「呼啦」一下被驚起,成群地飛向天空。

永歷嗅了嗅空氣,發覺竟然有了一股腐臭的氣味,他知道以現在的天氣,如果不盡快掩埋尸體,任其腐爛,恐怕此地的一場大瘟疫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需要盡快掩埋尸體。

此外,地上的尸體除了清軍的,還有一部分是明軍的,昨天還是活生生的人,與自己的戰友稱兄道弟,現在卻冰冷地躺在地上,氣息全無,如果不好好安葬,于心何忍?

很早之前,永歷就有一個想法,就是在每一處戰場都要建立一座紀念碑,以銘刻大明軍隊的功績和悼念陣亡的將士,並且還要在戰場附近建立「烈士陵園」來埋葬戰死的官兵。

現在看到尸橫遍野的景象,永歷不免得心中悲切起來,于是下令全軍留下一千人,選一處地勢較高的地方,將明軍的陣亡將士埋葬,而且每名陣亡的將士都要將名字記下,先用木牌標示,等打完仗要立碑,以備以後他們的親人來此祭拜。

至于清軍的尸體,則被扔到挖出的幾個大坑里,然後埋上。

當又走了六十來里路,則到了方孝玉領軍與清軍發生交戰的地方,同樣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所不同的是規模更大,戰死的兩軍將士更多。

永歷看到這個情形,心中不忍,于是又下令掩埋尸體,將陣亡的明軍將士埋在高崗處,按照土葬的規矩,豎起墳頭和立起墓碑。

這一路之上,永歷看到滿地的尸體,心情不好,又想起昨晚做的夢,心中更是郁結煩悶,再加上昨晚休息不好,今天又長途跋涉,騎在馬上,漸漸感覺腦袋昏沉,身子也搖搖欲晃起來。

方孝玉走在永歷旁邊,看到皇上無精打采的樣子,身體在馬上也是坐晃右晃,搖搖欲墜,便知道皇上可能身體出現了問題。

于是急忙問道︰「陛下,您是不是感覺不舒服?」

永歷有氣無力的揮下手,說道︰「朕感覺腦袋很痛,你可以幫朕傳來隨軍御醫,替朕看看!」

方孝玉聞言,趕緊去傳來御醫,然後下令停止前進,將永歷扶下戰馬。永歷在方孝玉的攙扶下,走到路旁,有侍衛搬來一個木制的小凳子,讓永歷坐下。

接著御醫查看了一番,而後對永歷說道︰「啟稟陛下,您連日跋涉操勞,昨晚又感傷風寒,這才有了頭疼之癥,估計一會還可能會發熱,感覺卻是渾身寒冷,不過請陛下放心,這只是寒熱之癥,只要服藥後,休息一下,就會康復!」

圍攏過來的眾臣听後,這才放下心來,黃宗羲說道︰「這里可是荒郊野外,是不是在前邊找一個村子,咱們就在村中休息一陣,等陛下好些,咱們再啟程也不晚!」

永歷听後,連連擺手,說道︰「朕沒什麼大事,只要吃些藥就好了,還是趕路要緊!」說完之後,又轉向御醫問道︰「王大夫(這個御醫姓王),你有什麼治傷風感冒的藥嗎?」

王御醫答道︰「臣這里有一些藥丸,可以治療感染風寒,可是陛下您現在身體狀況,最好還是休息一下的比較好?」

永歷還是擺擺手,說道︰「沒事,等朕吃了藥,騎馬跑一陣就好了!」

說著,永歷站起來,自己走到御馬旁邊,扶鞍上馬,而後向眾臣喊道︰「軍情緊急,不能再耽擱了,傳令全軍,馬上啟程,急行向宿遷進軍!」

眾臣看到皇上如此如此心急前方,便不再相勸,轟然應諾,而後各回到自己的位置,全軍重新踏上了前往宿遷的道路。

將近深夜子時,永歷一行終于抵達了宿遷城,此地有第一軍團重兵把守,負責防守城池的乃是第一軍團的四個團,再加上宿遷當地的民團,共約三萬余人。

宿遷知府和四個團長聞听萬歲爺駕到,趕緊出城迎接,將永歷和眾臣迎進府衙之後,永歷已經感覺自己渾身如同散架一樣,酸痛無比,又頭痛欲裂。

永歷這回知道自己真的病了,而且並不輕,好在已經趕到了宿遷,距離徐州只有一百余里,就是台家莊,也不過在宿遷的東南二百余里之外,如果將自己的行在設在宿遷,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永歷一面派人去找御醫繼續為自己診治,一面召集眾臣,就在府衙大堂召開御前會議。

宿遷的知府名叫唐可德,本來是一個屢試不第的秀才,但是此人心懷大明,前年揚州之戰的時候,他在家鄉揭竿而起,率領百姓推翻了清廷委派的官府,而後組成義軍,協助洪熙官與清軍作戰,立有戰功,後來因為他有些學識,便經方孝玉保舉,被永歷任命為宿遷知府。

唐可德能稱為宿遷知府,其實也是永歷的通盤考慮,此人為海東人氏,算是蘇北的老家人,熟悉這里的風土人情,而且又有些韜略,讓他來擔任靠近前線的地方官,正好可以協助第一軍團穩固後防,搬運糧草,或者組織民團巡防各地。

所以永歷要想要了解蘇北的情形,就必須首先要詢問他,于是永歷問道︰「唐知府,朕對唐家莊的地形並不了解,你能給朕講講嗎?」

唐可德沒想到皇上先問他,先是一愣,然後惶恐地急忙跪下,低著頭,甚至有些顫抖,結結巴巴地答道︰「回稟,稟陛下,臣,臣,以前去,去過,台家莊,一次!」

永歷听完,差點被憋死,心道︰難道這個唐知府是結巴嗎?怎麼話都說不好,如此之人怎麼可以做一地的地方長官,這豈不是讓人貽笑大方!

許是方孝玉看出了唐可德的窘態,知道他平時並不是這樣,而是只有在面對高官的時候,才會緊張的說不出話來,當初在面見靳國公和自己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只是這次更加嚴重而已。

況且人是自己舉薦的,不能不幫,于是方孝玉出言道︰「請陛下恕罪,唐知府平時平時並沒有口吃的毛病,這是因為見到天顏,心中激動所致。」

永歷模模自己的額頭,而後笑道︰「沒關系,唐知府,朕還是很隨和的,你盡管說你的!」

「謝陛下,臣這回沒事了!」唐可德調整了一下,竟然不再口吃了,他接著說道︰「台家莊靠近運河,有一條小河由莊中穿過,將莊子分成了兩半,莊內有四百多戶人家,兩千來口人,本來莊子外圍有條殘破的護莊牆,但是年久失修,已經起不了什麼作用,倒是莊中有兩座連同東西的木橋,如果放棄東莊的話,可以將木橋拆毀,固守西莊。」

永歷听後,連連點頭,而後轉身對黃宗羲和方孝玉說道︰「我們現在沒有必要和清軍死拼,可以慢慢消耗他們,等他們精疲力竭,再趁機發起總攻,剛才唐知府所說很重要,明日方愛卿你就趕去台家莊,告訴靳統武,讓他不要死守東莊,可以退回西莊憑河固守。」

方孝玉點頭,說道︰「臣明白,如今清軍氣勢洶洶,士氣正盛,我們不能與他們正面交鋒,而是憑險固守,消耗他們的銳氣和兵力,等待時機再大舉反攻!」

黃宗羲也插話道︰「陛下聖明,這個方略正好可以克制清軍,台家莊是徐州的門戶,甚至牽扯到整個蘇北,如果我們在台家莊將清軍拒之門外,那麼臣以為只要三個月,等到天氣最炎熱的時候,清軍必然疲憊,到時正是我們反攻的好時機!」

「不錯,黃愛卿言之有理,在夏季來臨之前,我們還需要堅守三個月,諸位愛卿,接下來就要看你們的了!」永歷高聲道。

黃宗羲、方孝玉、毛八重、唐可德四人一起躬身,高聲答道︰「請陛下放心,臣等必定會齊心協力,為大明光復河山,驅除韃虜!」

定下此戰的方略之後,永歷已經感覺再也堅持不住,渾身滾燙,只好宣布散會,讓方孝玉回去準備,等明日領軍啟程趕赴台家莊。

戌時的時候,永歷剛吃過御醫送來的湯藥,發了一身的熱汗,正準備上床睡覺,偏偏又是這個時候,緊急軍報又送來了。

黃宗羲進來稟報,說是河南巡撫張英送來軍報,盤踞在潼關的數萬陝軍終于出關了,目標直指洛陽。

永歷知道如今蘇北徐州正在明清兩軍交戰,如果再加上河南的戰事,那麼「中原大戰」才算真的開始了。

(剛剛碼完字,今晚事情太多了,讓大家久等了,那麼還能有票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