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零九章 先啃骨頭

作者 ︰ 朱由榔

姚大榜在漢陽城內有暗線,這個暗線是一個買賣人,名叫朱書凡,在幾年前就與姚大榜認識了,那時候姚大榜還是名震湘西的大強盜。有一次朱書凡押運貨物去雲南,路過湘西,貨被姚大榜搶了,朱書凡將身家都壓在這批貨上了,貨沒了,就等于要了他的命。

于是朱書凡想法設法將姚大榜找到,苦苦哀求對方將貨物還他,但是強盜搶東西,哪有歸還的道理,不然那還叫強盜嗎?不過姚大榜看出朱書凡不同于別的商人,他敢來找自己,就說明了他的恆心和勇氣。于是姚大榜網開一面,將搶他的東西都還給了他,並且還把往日自己搶的東西一並交給他,讓他去雲南販賣。

結果,姚大榜的這份信任,讓朱書凡非常感動,等從雲南回來後,將姚大榜的東西都賣掉,換了數千兩銀子,帶回給姚大榜,對于姚大榜給的佣金,卻分文不要。

從此姚大榜和朱書凡成為合伙人,當然是暗中聯絡,朱書凡幫助姚大榜銷贓,直到姚大榜投靠永歷,成為一方統帥。朱書凡這幾年沒少賺錢,他的家本來在武昌,但是在姚大榜沒有進入武昌前,就將他派到江北漢陽,以搜集清軍的情報。

而朱書凡與丘光海也早就熟識,自從丘光海來到武昌做了水師提督,朱書凡就找上了他,先是賄賂,而後兩人合伙,除了販賣人口等傷天害理的買賣沒做過外,這兩人幾乎涉足了武昌、漢陽、漢口三地的所有買賣,只是朱書凡在明,丘光海在暗罷了。

以前姚大榜並不知道朱書凡和丘光海的關系,畢竟根本不搭邊,但是現在姚大榜為明軍的統帥,率軍進攻漢陽城,而朱書凡又有使命在身,按照姚大榜的授意,不斷地將漢陽和漢口的情報送出城,交給姚大榜。

對于丘光海,朱書凡早就知道他不會為滿清盡忠到底,而且那時候丘光海就在停泊在江口的水師戰船上,所以才讓姚大榜去見丘光海,並且篤定丘光海不但不會為難姚大榜,而且還會跟他做了這筆買賣。

只是讓姚大榜和朱書凡有點惱火的是,丘光海這家伙竟然獅子大開口,要了一個「天價」。

永歷看到姚大榜伸出五根手指,驚訝地問道︰「丘光海要五十萬兩銀子?」

姚大榜點點頭,有些為難地說道︰「這老小子就要銀子,而且他還要向陛下討一份丹書鐵卷,要陛下保證他將來不能以此清算他,更不能為難他,否則他會死戰到底。」

永歷听到此處,厲聲道︰「丘光海竟然敢要挾朕,難道他不知道漢陽和漢口早晚都得是朕的嗎?到時候他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是的,丘光海不知死活,竟敢漫天要價,他還真以為這是一筆買賣了,真是不知死活!」姚大榜惡狠狠地說道。

這時,劉體純也插話道︰「陛下,讓我們進攻?」

王夫之也說道︰「如果能將姚江軍和劉將軍合並一處,攻打一城,臣想勝算還是蠻大的。」

沒想到永歷還是搖搖頭,說道︰「能不強攻,就不要用朕的官兵的性命去換取城池,九江之戰,劉將軍的第四軍團損失慘重,而漢陽和漢口也是兩座堅城,況且可以相互依靠支援,我們的兵力與對方也旗鼓相當,如果強攻,至少得死傷一半人馬,得不償失啊!」

听到萬歲爺不願意強攻,其他人都不好再說什麼,都變得沉默了。

永歷想了想,說道︰「朕同意與丘光海交易,不就是五十萬兩銀子嗎?買了三四十條戰船,還有兩座大城,朕還是賺了的!」

此時眾人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他們都知道如果將清軍水師收買,就割斷了漢陽和漢口兩座城之間的聯系,到時候漢口和漢陽就成為兩座孤城,只要集中全力進攻其中一座,則省力的多。

于是永歷說道︰「姚愛卿,剩下的事就交給你了,你盡快去和丘光海聯系上,以你的名義同意和他交易,不過朕要他將船隊全部使出港口,在武昌那邊將船隊交給我們,而後他的手下就地解散,發給遣散錢,如果願意留在明軍,就剪掉辮子留下,至于丘光海則任由其便。」

姚大榜點頭應是。

第二天一早,姚大榜又帶著人出了大營,整整一天都不見回來,直到天色漸晚,初到黃昏,姚大榜才風塵僕僕地歸來,而且同行的還多了一個人。

這個人個子不高,頭戴瓜皮帽,身穿對襟小夾衫,里邊是絲質馬褂,走起路來是一步一搖,兩步一顛,很是滑稽。

姚大榜帶著此人來到中軍大帳,經過通報後,永歷讓他倆進了大帳。先是跪拜,永歷讓他倆起來,然後就盯著那個人,忍不住笑了。

這人太逗了,整個就是一個古裝版「大阿福」嗎?胖乎乎的,臉蛋上還有紅暈,憨態可掬。

這時,姚大榜指著旁邊這個人說道︰「陛下,此人就是臣跟您說起的朱書凡。」

朱書凡趕緊再次跪倒,幾乎是五體投地,呼喊道︰「草民朱書凡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歷說道︰「嗯,你起來,來人給姚愛卿和朱先生看座!」

有人將椅子搬來,姚大榜大方地坐了上去,只有朱書凡不敢坐,看了看姚大榜,等姚大榜點點頭,他才將挨在椅子上,可沒坐實,這姿勢肯定很難受。

這時,永歷說道︰「朱先生與朕同姓,算是一家子呢!」

朱書凡馬上又站了起來,撲通跪倒,說道︰「回稟陛下,草民乃是朱子的十四代孫,不過草民愧對先賢,不能將家學發揚光大,卻學了陶朱之說。」

朱子就是「程朱理學」中的朱熹,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其學說對後世影響巨大,不過永歷對他可不感冒。而陶朱則是戰國時輔佐越王勾踐的範蠡,那也是流傳千古的人物,他號稱是商人的祖師爺。

永歷笑道︰「起來說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經商也是為國出力,朱先生不要妄自菲薄了!」

朱書凡一听,仿佛感覺春風拂面,急忙又磕了三個響頭,而後起身,說道︰「謝萬歲爺,听到萬歲爺如此鼓勵,小民心里暖洋洋的,就如同在陽光下般溫暖,陛下啊,您就是東升的太陽啊!」

這馬屁拍的山響,永歷都覺得有些暈頭了,笑著說道︰「朱先生,如果朕是太陽,你靠的這麼近,不得被烤死了,呵呵——」

听到永歷如此的笑話,朱書凡知道自己這馬屁拍的有些過分了,臉上的紅暈馬上連成了一片,心道︰早就听說如今的大明皇帝乃是有道明君,不信妖邪之言,果然如此。

但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永歷看到朱書凡不好意思了,說道︰「朱先生立了大功啊,朕要獎賞你,你說說你想要什麼?」

朱書凡張大了嘴巴,結結巴巴地說道︰「陛下,小,小民不要,要賞賜——」

「那怎麼行,有功必賞!」永歷以不用質疑的語氣說道。

「那草民要什麼呢?」朱書凡像是自語,又像是在問永歷。

「朕哪知道你要什麼?不過你要是想不出來的話,朕給你想一個!」永歷如此說道。

「那敢情好!」朱書凡興奮地答道。

「嗯,長江水路上現在沒有多少民間船隊,貨物流通不暢,影響了長江兩岸的商貿,讓朕少賺了很多銀子,朱先生,願不願意有支船隊,專門做河運生意啊?」永歷說道。

「啊,那太好了,謝主隆恩——」朱書凡高興的大呼道。

永歷說的也是實情,長江上的船只被清軍毀去不少,導致長江上的貨運缺少船只,間接的使大明官府的河運賦稅減少到不足原來的兩成,這可是一大損失。

不過朱書凡高興過後,說道︰「可是我也沒有貨船啊!」

永歷說道︰「船不是現成的嗎?等打下漢口和漢陽,那支水軍中小于八丈的船都交給你,不過朕是租給你,你要給朕租金的,還要按例上稅,明白嗎?」

朱書凡是商人,當然知道其中的利潤有多大,那可是十來條大船,每年的貨運量驚人,就算是拋去租金和賦稅,起碼每年也能收入幾萬兩銀子,這買賣太好做了!

于是朱書凡第三次跪倒在地,激動地說道︰「謝,謝主,隆恩——」

接著,永歷又和朱書凡聊了幾句,然後才讓朱書凡離開去休息,因為永歷和姚大榜他們還有要事要談,他不過是一個商人,豈可參與軍國大事。

此時,大帳之內,有王夫之、劉體純、姚大榜、阿鐵四人,都是永歷看重的重臣和武將。

永歷先問道︰「姚愛卿,丘光海和船隊可處置好了?」

姚大榜躬身答道︰「回稟陛下,丘光海中午率領船隊趕到武昌外碼頭,將船隊交給臣後,表示不想再呆在這里,他提出要去廣州,臣就答應了他,明天他就啟程了。至于那支船隊,臣安排在武昌城外的碼頭,並派了重兵看守,還有那些水手,有一半願意留在明軍,另一半,臣則發了銀錢,讓他們各奔前程了。」

永歷點點頭,說道︰「很好,那麼接下來咱們議一議如何攻打漢陽和漢口!」

王夫之第一個接話道︰「如今清軍失去漢江上的水師,漢陽和漢口就斷絕了聯系,我們可以派出一支船隊在漢江巡邏,將敢于渡江的清軍船只全部擊沉,使兩城之間斷絕聯系。」

永歷點頭答應,說道︰「嗯,姚大榜你讓武昌派出船隊,不用太多,十艘戰船就可以,速度要快的,從原來清軍水師中願意留下的人中選出水手,再派出咱們的人上船監視,然後就將漢江封鎖了,不許任何人通過這段江面!」

姚大榜躬身稱是,而後說道︰「陛下,諸位同僚,封鎖江面後,我們是先攻漢陽,還是先攻漢口呢?」

永歷看了一眼王夫之,王夫之會意,說道︰「依我所見,先攻漢陽比較好!」

姚大榜一听,有些不解,說道︰「漢陽城內除了三萬綠營兵外,還有一萬滿洲八旗兵,五千蒙古兵,五千回回兵,非常難打,為什麼不先攻漢口呢?」

劉體純也跟著說道︰「先挑軟柿子捏,漢口那邊只有三萬清軍,漢陽城里卻有將近五萬,只要打下漢口,漢陽城里的清軍不嚇得要死啊!」

但是永歷卻搖搖頭,說道︰「未必,吉力嘎主要防守的是漢陽城,這里才是重點,漢陽有一萬滿洲八旗,還有五千蒙古兵,但是他們並不善于守城,吉力嘎卻困守漢陽,不敢出戰,另外那三萬綠營兵,其實就是烏合之眾。漢口雖然有三萬人馬,但以綠營為主,所以只要攻下漢陽,漢口那邊必降。」

「對啊,先打下漢口,還得打漢陽,但是要先攻下漢陽,漢口的清軍就得軟蛋,這就好比肉和骨頭,先砸斷了骨頭,再剃肉,就容易多了!」劉體純接話道。

「嗯,陛下聖明!」姚大榜也表示了贊同。

「臣也贊同先攻漢陽,不過漢陽防守嚴密,一側臨江,易守難攻,臣有一策,不知可否?」王夫之說道。

「王愛卿,你說來听听!」永歷說道。

「咱們可以挖地道,由地道攻進漢陽城,或者直接在地道下面塞上火藥,炸出一個缺口,由此攻進城內!」王夫之答道。

「你倆以為如何呢?」永歷問向姚大榜和劉體純。

姚大榜和劉體純都點點頭,其中姚大榜說道︰「這是一個好辦法,咱們從漢陽城東挖起,那里有座小土山正好可以遮擋清軍的視線,而且臣的軍中正好也有些做過下井挖礦的人,讓他們來做,最好不過。」

永歷想了下,說道︰「那盡快開始!」

于是第二天一早,姚大榜就派出一支千余人的隊伍,悄悄的轉移到土山後邊,開始挖掘地道,與此同時,另一支萬余人馬由雷神率領,在城北四里的地方擺開一副要攻城的架勢,將清軍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但是明軍並沒有攻城,而是用幾門小炮向漢陽城打了幾炮,而後立刻撤走,等清軍將大炮調來,卻發現城外的明軍已經撤回大營了。

一連五天都是這樣,到了第六天,城內的清軍終于按耐不住,竟然首次打開城門,涌出一支大約五千人馬的隊伍,向正在布陣的明軍沖去。

可是明軍並不接戰,在城牆上的大炮開始轟擊的時候,轉身就跑,身後的清軍緊追不放,等待跑出六七里的距離,明軍忽然轉身,向清軍殺過去,左右兩側也同時出現明軍,分別是阿鐵和胡媚娘的隊伍,將清軍攔腰截斷。

後邊的清軍見事不好,也不顧被包圍的前隊,轉身就往回跑,明軍並不追趕,而是集中全力將前隊大約兩千余清兵包圍,而後完全殲滅。

此戰明軍才陣亡一百來人,而清軍死傷和被俘多達三千余人,只剩下不到兩千人逃回漢陽城,從此清軍再也不敢出城。

在此期間,劉體純的「第四軍團」主力兩萬人馬已經悄悄地渡過漢江,隱藏在漢陽城東十里之外的地方,隨時準備出擊。

(新年到,新年好,新年真熱鬧!老朱、老朱媳婦及老朱女兒祝各位朋友新年快樂,合家快樂!今天新年第一更,特別求票,希望我有,你有,大家有!有什麼?有財運,有官運,有好運!桃花運還是不要亂有的好,呵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