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零二章 擒拿鰲拜

作者 ︰ 朱由榔

張迪從韋小寶那里得知了清廷的秘聞,竟然與順治有關,而且確實關系到清廷皇家的臉面,如果說出去,可能會被天下人所恥笑。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就在六年前,順治的愛妃董鄂妃因病去世,順治痛不欲生,接連罷朝數次,就連孝莊的話也听不進去,日漸消瘦。

有人給順治引見了一個和尚,法號︰茆溪森,五台山懸空寺的行僧。順治與茆溪森相見後,立刻被茆溪森的言辭迷惑住,茆溪森告訴他,他可以讓順治與死去的董鄂妃相見。果然一番布置後,在茆溪森的「法術」中,順治見到了董鄂妃,于是從此順治對茆溪森深信不疑。

也有人說永歷在董鄂妃死後,不再親近,而是在茆溪森的誘惑下,轉向了男色,並與茆溪森每日形影不離,甚至朝政都荒廢了。這引起了孝莊和諸臣的不滿,他們聯手暗中派出刺客,趁茆溪森離開順治出宮的時候,在路上截殺茆溪森,將其殺死。

但是茆溪森的死並沒有使順治幡然悔悟,反而變本加厲,更加篤信佛法,甚至要出家為僧。其實這是因為順治恨死了孝莊,因為以前孝莊給他立的兩個皇後,都是蒙古科爾沁部孝莊自己的佷女和佷孫女,順治不喜歡,而他喜歡的董鄂妃,據傳其死亡原因也與孝莊有關,還有他與董鄂妃的唯一兒子,也是如此。

董鄂妃死了,茆溪森也死了,順治覺得萬念俱灰,便悄悄留下一封書信,然後悄然出宮,往西而去不見了蹤影,據傳是出家了。

不過大清皇帝舍棄皇位,為了一個女人出家,這件事有失體統,讓清廷如何面對天下人,豈不成了笑柄?于是孝莊親自下旨,封鎖消息,對外宣稱順治死于天花,將宮內那些知情的人全部殺掉,以防走露消息。從此對于順治出家一事,清廷內外諱莫如深,禁止任何人談論,幾年過去了,倒是沒有人再說起,恐怕也是不敢。

可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盡管清廷可以鉗住悠悠眾口,但是對于自己人卻疏忽了。就是康親王的大兒子巴爾圖,在一次酒後,被人取笑說他喜歡進「相公堂子」,他卻滿不在乎地說︰「順治爺當年還喜歡和尚呢!」

就是因為這一句話,被鰲拜的親信听到,回去稟報給鰲拜,于是這才有了鰲拜乘機彈劾巴爾圖之事。

張迪從韋小寶那里知道這些,也是很驚訝,接著他又想問些清廷的兵力部署、與外蒙各部的關系如何等要緊的情報,但是韋小寶卻假裝一問三不知,而後告辭離去了。

對此,張迪也沒辦法,他可不敢逼韋小寶,人家是萬歲爺的干兒子,雖然身在清宮之中,但萬歲爺對韋小寶可是疼愛有加,特意告訴張迪,不允許他動韋小寶。

兩天之後,張迪將北京的四九城跑了一遍,又從安興南那里得到了一大批情報,都是安興南花高價從宮內弄出來的。比如滿清北方糧草供應明細奏折,可以從中推斷清軍的兵力部署;還有一封東印度公司給清廷的信,當然這是復制出來的,並不是原件。

東印度公司?就算是張迪見多識廣,對這個東印度公司也是所知不多,只是知道這家所謂的「公司」是一個巨大的武裝商隊,背後好像是英格蘭國,在印度佔據了大片的土地,不但對外進行貿易,而且還四處劫掠,名聲並太好。

接著張迪將信件看了一遍,大吃一驚,這封信上講,清廷要和東印度公司做一筆生意,以瓊州為代價,換取東印度公司的兩項支持。這是一封回信,東印度公司信中已經表示同意清廷的請求,不日即將派出船隊來華夏。

第一項,清廷向東印度公司購買五千條英格蘭產火槍,一百門八磅炮(紅夷大炮),各種彈藥五百箱。

第二項,東印度公司將派出船隊來華夏,進攻東南沿海,幫助清廷牽制明軍。

最後清廷為了滿足東印度公司的要求,同意將瓊州島租讓給他們作為商貿基地,允許他們暫時駐兵,但要求他們每年向清廷提供五萬兩銀子作為租金。

張迪看完後,不覺得惱怒異常,不知道清廷什麼時候和西洋人勾搭上了,看來這是自己失職了,同時心想︰五萬兩銀子就把偌大一個瓊州島賣了?清廷這真不把華夏的土地當做自家東西啊,說賣就賣?

不過張迪也知道東印度公司的戰船就快出現在南華夏沿海,如今江南百廢待興,如果有強敵入侵,恐怕又要戰火四起了。于是張迪決定盡快趕回南京,將此事稟報給永歷,也好早些做好準備,以防那個東印度公司的船隊來華夏侵擾大明沿海。

正當張迪離開北京,在返回南京的路上,剛要南渡黃河的時候,北京城內又發生了一件事,讓張迪不得不停止南下,而是折返回北京,探听北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就在張迪離開北京的頭一天,有小太監來韋小寶的住處宣召,說是康熙想見他。此時,韋小寶已經變成了「桂公公」,穿著青色龍頭馬褂,帶著大檐帽,大搖大擺地走進小康熙的寢宮——養心殿。

此時,小康熙正在養心殿前的一片空地上,和一群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少年在跤力嬉鬧,見到小桂子來了,康熙停下,向他招招手,而後小桂子跟著康熙走向養心殿。

康熙的書房之內,小桂子伺候著將小康熙身上的練功服換成九龍朝服,又幫著帶上朝冠,而後換上朝靴。

這時候,小康熙問道︰「小桂子,你看他們練得如何了?」

小桂子想了想,說道︰「爺,您想動手了嗎?」

小康熙走到御案旁,拿起一本奏折,說道︰「鰲拜又參索尼一本,說索尼年老昏聵,體弱多病,應該放其回家,頤養天年,他不斷地排除異己,就算一個老索尼也不準備放過了,難道朕就得變成他的傀儡嗎?」

小桂子不識字,但听到小康熙的話,臉上也是一暗,說道︰「小的從班布爾善那里听說,這是他們要鏟除的最後一個人,等朝廷安穩了,他們會一致對外,將大清丟了的地方,全搶回來!」

「你信他的鬼話嗎?」康熙厲聲問道。

「當然不信!」小桂子答道。

「看看這幾年鰲拜干的事,丟了江南,丟了數十萬軍隊,現在沒有了江南供應的糧米和賦稅,京內的用度日漸減少,那些親王貝子們全都跑到皇祖母那里哭窮,可是這能怨朕嗎?還不是鰲拜一黨只知排除異己,弄權專政所致,現在他們就連朕的皇族都看不順眼了,再過幾年,朕豈不是也會讓他們廢了嗎?」小康熙聲色俱厲地說道。

「皇上寬心啊,現在還不到動手的時候,還是再忍耐幾天,等多隆回來,再——」小桂子勸道。

「嗯,就等多隆回來,不過班布爾善他們,你還要和他們多接觸,他們以為你是他們安排在朕身邊的探子,殊不知你是朕使得反間計,一定要把最近他們想要干什麼弄清楚,回來告訴朕,朕不想他們背著朕干的事,朕一無所知!」小康熙說道。

小桂子偷眼看了一下,發現小康熙一張稚女敕的臉上,五官都擰在一起,嘴角上揚,眼楮里透出一股悠悠綠光,仿佛一只餓狼。心里叨咕一句,「狼終歸是要吃人的!」

然後,小桂子才說道︰「小的明白,爺,沒什麼事,小的告退了。」

小康熙點點頭,說道︰「不要走漏風聲,從今天起,凡是操練的小子們都不許出宮了,你也少來我這里,不要被他們懷疑,去!」

小桂子施禮後,這才退出勤政殿,而後七繞八繞才走出紫禁城。當晚,他又出現在北京城最大的酒「狀元坊」,班布爾善做東,宴請桂公公,作陪的還有馬邇賽、濟世等高官。

酒席上班布爾善心情不錯,不斷地勸酒,小桂子來者不拒,小小年紀,七八杯上好陳年老酒下肚,竟然臉都不紅。

到了最後,竟然是班布爾善先醉了,馬邇賽更是不堪,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只有濟世酒量不錯,不過他舌頭也打結了,哼哼道︰「桂,桂公公啊,你可是立了大功地,中,中堂大人都說了,以後少,少不了你的好處!」

小桂子笑了笑,說道︰「別這麼說,為中堂辦事,是應該的,再說中堂豪氣大方,送我的東西可不少,不然我可是受之有愧喲。」

「那是,中堂說了,等大事定下,我等都能高官得做,駿馬得騎!」濟世搖頭晃腦地說道。

「啊,你都做了吏部尚書,還不算高官,難道你還想做公爵啊?」小桂子不以為然地說道。

「哼哼,公爵算啥?要做就做王爺?」濟世大咧地說道。

「啊,王爺,那你做了王爺,那中堂大人豈不是——」小桂子故作驚訝狀。

「噓,小點聲,不過那得是幾十年後的事了,中堂說了,他不會做皇帝,也就做個曹操!」濟世神秘兮兮地說道。

「啊」小桂子這回可驚訝了,對于曹操,他從戲文里听說過,「白臉的曹操」嘛,那可是個大奸臣啊,他是沒搶漢獻帝的天下,可是他兒子卻取而代之,難道鰲拜想要做曹操?那鰲拜成了曹操,小康熙不就成了漢獻帝?

鰲拜到底還是想要奪「小燁子(玄燁)」的天下啊!鰲拜當曹操,先養著小康熙,然後等幾十年後,再奪人家的江山,鰲拜還想留一個好名聲,這不是「想當婊~子,還要立貞潔牌坊」嗎?

小桂子也就是韋小寶,心中暗想︰「不管怎麼說,我一定不能讓鰲拜一伙得逞!」

兩天以後,多隆騎快馬趕回北京,而康親王也早就南下了,于是多隆回到北京後,先見過鰲拜,然後暗中又與小桂子見了面,然後才走馬上任,成了掌管北京四九城的「步兵統領」,俗稱「九門提督」。

又過了兩天,時逢七月初一的大朝,大清早鰲拜就穿戴整齊,騎上一匹駿馬,而後在眾多侍衛的護衛下,出了家門,向紫禁城走去。這一路上,鰲拜心里不斷地盤算著,九門提督交給了遏必隆的兒子,也算是放心了點,那小子和他爹一樣,都不是成事的人,今天大朝,一定要借機再拿下幾個關鍵位置,最好把索尼徹底整倒。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就唯我獨尊,舍我其誰啦!

到了午門處,遠遠的看見多隆和小桂子站在一起,那個小太監臉上一副焦急之色。于是鰲拜問道︰「小桂子公公,有什麼事嗎?」

小桂子點頭道︰「回中堂大人,小的確實有事要稟報給您,昨兒,因為萬歲爺玩布庫的事,太皇太後斥責了幾句,今兒,萬歲爺就發脾氣,不上早朝了,任小的如何勸說,也沒有用,還是請中堂大人想想辦法?」

鰲拜一听,心道︰小康熙發小孩子脾氣了,不過他不上朝,這次早朝就得提前散朝,那麼自己的設計不就要推遲了嗎?這可不行,我得去將他拉來,可不讓小康熙壞了我的大事!

想到這里,鰲拜說道︰「麻煩桂公公前邊帶路,我去勸勸皇帝!」

小桂子笑道︰「那敢情好,中堂大人,這邊請——」說著,伸出手做個「請」,然後讓鰲拜在前走,他亦步亦趨地跟著後邊。

當鰲拜經過多隆身邊的時候,多隆暗暗地點了點頭,鰲拜這才完全放心,多隆曾經是內務侍衛統領副大臣,在宮中有很多親信,至于小桂子,才不能相信他!

小桂子與鰲拜一起穿過午門,而後走過側廊,從乾清門進入內廷,又走了一段,這才到了一個小門前,再往里走,就是養心殿了。

鰲拜听到里邊傳來「喊殺聲」,很是熱鬧,但突然感覺心里有種莫名的悸動,心道︰難道有什麼事要發生?

這時,小桂子笑嘻嘻地說道︰「中堂大人,快進去,時辰不早了,馬上就要早朝了!」

鰲拜搖搖頭,心說自己太過多疑了,如今北京城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于是跟著小桂子走了進去。

養心殿前邊的空地上有二十幾個少年正分成兩撥相互廝打,而小康熙則坐在台階上的椅子上,嗷嗷大喊︰「你們用力打啊,不許停,給朕使勁打,誰要是手軟,朕就剁了他的手!」

鰲拜笑了笑,心道︰小皇帝這是在撒氣呢?看來這些小孩子還真倒霉,伴君如伴虎,真是沒錯,不過既然他喜歡胡鬧,就讓他胡鬧下去,省得將來給我搗亂!

這下鰲拜才完全放下心來,向小康熙走了過去,準備去勸說小康熙。忽然,旁邊有人喊了句︰「沖上去啊!」

四個少年突然沖了過去,一個竄到鰲拜的後背,一把將他的脖子摟住;有兩個分別拽住了鰲拜的雙手;還有一個抱緊了鰲拜的雙腳,一起用力,想把鰲拜鎖住。

鰲拜只當是小孩子跟自己開玩笑,大喊一聲︰「給我開!」然後一用力,就將這四個少年全都甩開。

「再上!」有人喊道。

這一下,撲過來八個,將鰲拜緊緊圍住,但是沖過來一個,鰲拜扯起來,扔出去一個,根本都難以近身。

這時,早就退到邊緣的小桂子大喊道︰「愣著干什麼,一起上啊!」

「沖啊——」二十幾個少年一起沖向鰲拜,盡管鰲拜竭力對付,但是這些少年非常凶悍,即使被扔了出去,除非摔斷了筋骨,否則必會爬起來,再次沖向鰲拜。

鰲拜以前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皇太極曾經賜號「巴圖魯」,但是如今他已年過五十,而且多年來錦衣玉食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早就不復當年之勇,只是余威猶在,那些少年們畢竟還沒有長成,這才讓鰲拜稍微佔了上峰。

但是二十幾個少年一起沖上去,即使是鰲拜力大無窮,也難以招架,尤其是當有六七個少年壓在他的身上,又有人拽他的大腿,使其下盤不穩,鰲拜終于倒地,而後這些少年們一擁而上,如疊羅漢一般,將鰲拜壓在最底下,使鰲拜難以動彈。

「把奸臣鰲拜給朕綁啦!」小康熙看見大事可定,興奮地喊道。

鰲拜這時才知道自己可能是掉進陷阱里了,竟然被小康熙算計,現在根本動彈不得,自己的人又都在宮外,這勤政殿可是小康熙的地盤。

「皇上,你這是在陷害老臣,老臣何罪之有?」鰲拜不服不忿地喊道。

「你上蒙騙朕,下欺群臣,陷害忠良,屢戰屢敗,丟失江南,把持朝政,圖謀不軌,你罪大惡極,還有何話說?」小康熙指著鰲拜厲聲道。

「臣冤枉啊!」鰲拜有些服軟了。

「你冤枉?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你一人丟了一半,你還朕的江南!」康熙氣的想要將鰲拜撕碎。

這時,鰲拜已經完全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小皇帝康熙訓練這些少年玩庫布,並不是為了玩樂,而是為自己準備的,就連小桂子也被小皇帝反間,讓自己一直以為這個小太監為了錢會出賣小皇帝。原來一切都是設計好的,只是自己還蒙在鼓里!

不過鰲拜並不服氣,他惡狠狠地說道︰「不要太得意,我還沒有輸!」

小康熙走近鰲拜幾步,說道︰「你說的是班布爾善他們嗎?告訴你,多隆正在太和殿抓他們,一個都跑不了!」

「多隆?」鰲拜叨念一句,突然發現自己忘了一個最關鍵的人物,那就是遏必隆的兒子——多隆!

鰲拜想道︰眼前這個小桂子和多隆是義兄弟,難道多隆也是他們的人?一開始康親王提出讓多隆返京,就是為了控制整個北京城,然後引自己入甕?

想到這里,鰲拜終于明白了一切,原來都是一個局,一個連環局。先是小皇帝假借玩布庫,使自己以為他玩物喪志,以迷惑自己;再將多隆調進北京,讓自己掉以輕心;而後小皇帝假裝使脾氣罷朝,小桂子引誘自己來養心殿;最後群起攻之,讓自己寡不敵眾被擒。

這一環套一環,自己小看小皇帝啊,原來自己最大的敵人,既不是索尼等帝黨,也不是孝莊老太後,而是這個隱藏起來的小家伙啊!

「哈哈——我認栽了!不過,我希望陛下,您能力挽狂瀾,將大清延續下去,就是借用我的人頭,我也在所不惜!」鰲拜如此說道。

「嗯,那就多謝中堂了!」小康熙好像明白了鰲拜的意思,點頭道。

(這章有的地方,在史學界有爭議,大家智者見智!周末求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