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八十六章 威逼利誘

作者 ︰ 朱由榔

吳淞城外明軍大營中軍大帳之中,永歷正襟而坐,一雙利目正在盯著底下跪著的馮希範,心里盤算怎麼處死他,是扒皮,還是點天燈,再或者是五馬分尸,反正不能讓他好死,一定要讓他嘗遍人間最殘忍的折磨,再讓他下地獄。

永歷可是恨死了馮希範,屢次為難自己不說,上次在長江之上被擄走,這老小子就差點將自己害死,現在落到自己手中,豈能讓他還活在人世之中?

這時,沒等永歷說話,馮希範竟然先說話了,他的腦門鮮血直流,是剛才被帶進大帳的時候,不住地叩頭將腦門磕破的。

馮希範顫抖地說道︰「皇帝陛下,臣,該,該,死啊——」他當著永歷自稱為「臣」,雖然他是鄭經的手下大將,但畢竟打的是大明的旗號,故此稱「臣」也說的過去。

「你當然該死!」永歷不屑地說道。

听到這句話,馮希範顫抖的更厲害了,又是「   」三個響頭,而後哀求道︰「陛下,臣有罪,可是也有功啊!」

永歷一听,有些奇怪,心說︰這老小子怎麼敢自稱有功?

于是笑問道︰「哦?你還有功?你說來听听!」

「陛下,上次在南京冒犯您老人家,都是出于陳近南的指使,與臣無關啊,再說這次進犯吳淞城,臣是被鄭經逼的,沒有辦法,不然一家老小都得被鄭經害死,還有臣可是主動向陛下投降的,可沒有與陛下的平叛大軍對抗啊!」馮希範如此解釋道。

「呵呵」永歷竟然笑了,被馮希範如此的恬不知恥逗笑了,此人還真是個見風使舵的小人,鄭經這幾次進犯江南,那次不與他有關系,現在他竟然要撇清自己,將禍首推給了別人,這種事也就馮希範能干的出來。

就在昨天,張煌言也把被俘的劉國軒送到吳淞城,永歷也見了劉國軒,可是人家硬氣得很,見面後就是不跪,還大罵永歷是假皇帝,要殺要剮悉听尊便雲雲。

永歷心說︰這兩相比較,差距太大了,不論陣營,起碼劉國軒算是忠臣,那麼馮希範絕對是佞臣,一個能夠與歷朝歷代中奸臣所媲美的奸佞之臣,只不過是鄭經的「廟」太小,顯不出來他而已。

「功過是非,不是你自己能評判的,馮希範,你挑撥離間,搬弄是非,迷惑君長,以下犯上,這些就該是萬剮凌遲,你可知罪嗎?」永歷喝問道。

馮希範一听,急忙向前爬了幾步,就差點抓到永歷的褲腿了,被旁邊的衛兵摁住,他哀嚎著,叫喊道︰「饒命啊,求陛下開恩,罪臣知罪啦,求陛下——」

這時,旁邊的馬雲走了過去,趴在永歷耳邊耳語了幾句,他說道︰「陛下,還不能殺馮希範!」

「哦,為什麼?」永歷好奇地問道。

「如今鄭經退走,肯定是在福建呆不下去了,他要退到台灣島固守,劉國軒、馮希範被捉,他只能依靠陳近南,以陳近南的才能,必然是我們將來統一台灣的最大障礙,不如放馮希範回去,讓他與陳近南作對,使鄭經自毀長城,如此一來,台灣也許會不攻自破,陛下,您說呢?」馬雲小聲說道。

永歷听完,看了看馬雲,心道︰這計策毒啊!也就馬雲能想的出來,不過這樣也好,馮希範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讓他回到鄭經的身邊,有他在,鄭經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嗎?

打定主意,永歷臉色一變,突然變得和顏悅色起來,說道︰「馮希範,你有不可饒恕的死罪,但是朕也有好生之德,何況你自己也說了,你也是有功之人嗎?那麼功過相抵,朕不殺你,但是你得為朕去做件事,做好了,朕重重的賞你,就是封你為王,朕也在所不惜!」

也許是永歷的臉色變得太快,馮希範一時怔住了,等片刻之後,他明白過來,大喜過望,急忙又磕了三個響頭,說道︰「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嗯,很好,朕讓你回到鄭經身邊,做朕的奸細,把鄭經的意圖,通過暗線告訴朕,讓朕知道鄭經的一舉一動,等將來朕平定天下,一定重賞你!不過你要是敢對朕陰奉陽違,朕能抓你一次,就能抓你第二次,到時候朕就扒了你的皮,听明白了嗎?」永歷點頭道。

「臣明白,明白,陛下乃是大明聖君,鄭經屢次犯上作亂,已經是大明的叛臣了,臣回去以後,必會身在鄭營心在明,為陛下辦事,臣心甘情願,不求封賞,不過臣有一個請求——」馮希範低著頭說道。

「嗯,你說說看?」永歷滿不在乎地說道。

馮希範抬頭望向永歷,目光中帶著渴求,他說道︰「陛下,臣從今以後一心一意跟隨陛下,但是臣畢竟在鄭經的身邊,要是將來陛下剿滅叛臣鄭經,把臣忘了——」

永歷一听,有些不滿地說道︰「有什麼直說,別拐彎抹角的!」

「臣請陛下許臣一件事,請陛下賜下丹書鐵卷,保臣不死!」馮希範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啊」永歷差點叫出來,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還從來沒有賜給誰「丹書鐵卷」,那玩意可是個寶貝啊,有了它除了叛國罪以外,犯了任何罪行,都可以免罪。如果馮希範有了這東西,那麼他不得為所欲為了,那麼自己給他還是不給他呢?

永歷一時拿不定主意了,便望向馬雲,只見馬雲微微頷首,于是也點頭道︰「好,朕賜你丹書鐵卷,而且朕還許你‘三不殺’,哭了不殺;怒了不殺;害怕不殺,如何?」

馮希範一听,樂了,這可是大好事啊,這個「三不殺」可不同于當年漢高祖許給韓信的「三不殺」,韓信的「三不殺」是「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可最後卻被呂後用竹簽釘死了。而永歷皇帝許給他的「三不殺」,是情緒上的,誰願意死啊,不願意死,肯定會害怕會生氣會哭泣,可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殺,這可是「丹書鐵卷」上明文寫著的,只要自己持有這東西,將來就是最逍遙不過了。

想完,馮希範撅起,連連叩頭,口稱︰「謝主隆恩,臣一定為陛下鞠躬盡瘁,將鄭經弄倒,讓陛下兵不血刃便平定台灣!」

永歷點下頭,然後說道︰「嗯,馬愛卿,你帶馮愛卿下去休息,然後再想個辦法把他弄回去,不要讓鄭經懷疑!」

馬雲躬身施禮表示明白,然後與馮希範一起退出中軍大帳。在送馮希範回休息的地方的路上,馬雲便將如何送馮希範回到鄭經那里的辦法想好了。

劉國軒自從在長江口被俘以後,一直關押在明軍之中,就在吳淞口之戰結束的第三天,由五百人押送的隊伍從明軍大營中走出來,隊伍中間一共有兩輛囚車,分別關著劉國軒和馮希範。

這支押運隊伍,就在快要到常州的一處密林,突然遭遇了偷襲,大概有五十來個蒙面人襲擊了這支隊伍,當場就救出了馮希範,但是劉國軒卻被押運的明軍殺死在囚籠之中,蒙面人不得已只好帶著馮希範逃離了此地。

馮希範被救走了,這當然是馬雲安排的,他早就知道江南的天地會會有所行動,畢竟一下抓到了兩員鄭軍的大將。雖然天地會在明庭的打擊下,江南各分舵遭受的打擊很大,但是這次為了營救劉國軒和馮希範,陳近南肯定會放棄成見,派出江湖好手半路營救他們。

不過有一點,陳近南沒有想到,其實劉國軒並沒有死,囚車里的只是一具長的像劉國軒的死尸,臉上被抹了鮮血,那些江湖人又不認識他,當然以為那就是劉國軒,當明軍用刀捅了死尸幾刀,他們以為劉國軒已死,便放棄了營救劉國軒,只帶走了馮希範。

就這樣,馮希範被救走了,由天地會的人悄悄的駕船出海,載著他回福建了。

劉國軒仍然活著,不過他被永歷留在身邊,永歷才舍不得殺他,要知道劉國軒可是一個將才,有統領水軍的才能,治軍嚴謹,只是此人沒什麼政治頭腦,性格又優柔寡斷,故此才遭遇慘敗。

永歷打算留著他,將其收服,將來收復台灣的時候,也能派上用場。另外永歷的目光更加長遠,華夏的南方列島如今都在歐洲人的殖民之下,他們以前可都是大明的屬國,必須要收回來。

要將歐洲的殖民者驅逐,必須要建立強大的海軍,而且還需要眾多懂得遠洋航行和海戰的將領,劉國軒便是這樣的人才,故此永歷當然舍不得殺他,而是想將其收歸己用。

盡管永歷沒有難為劉國軒,而且還派人專人伺候他,好吃好喝養著他,甚至還三番五次地接見他。可是劉國軒根本不領情,開始的時候,他為了求死,對永歷破口大罵,永歷根本無動于衷,後來他看見人家沒有殺自己的意思,就開始絕食,到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

永歷可不想劉國軒活活的餓死,不然自己的心血不就付之東流了嗎?所以他親自端著托盤,上面有一碗面條,還漂著倆雞蛋,給劉國軒送了過去。

大明皇帝當僕人,為一個敗軍之將送吃的,這是曠古至今都沒有過的,就是鐵石心腸的劉國軒見到,都吃驚的張大了嘴巴,變得不知所措,最後只得跪了下來,雙手舉過頭頂,作勢要接過去。

永歷將托盤徑直放在旁邊的桌子上,然後拉過一把椅子坐了下來,說道︰「劉愛卿,你起來吧,這里坐。」說著,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劉國軒也不矯情,慢步走到永歷的對面坐了下來,沒等他說話,永歷將托盤推到他面前,說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劉愛卿吃一點吧,不管將來如何,現在還是填飽肚子再說!」

听到大明皇帝風趣詼諧的話語,劉國軒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低頭想想,而後拿起筷子,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也就劉國軒乃是練武之人,身體如鋼筋鐵骨一般,一連絕食了五天,對身體影響不大。等他吃了第一口面條,終于忍不住月復中的饑餓,開始大口吞咽起來,甚至一連吃了三大碗,直到永歷害怕他被撐死,才作罷。

其實劉國軒並沒有因為永歷的恩惠而回心轉意,他只是想做個「飽死鬼」而已,所以當他覺得差不多了,抬頭對永歷說道︰「我不管你是真皇帝,還是假皇帝,其實這些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我為延平王的臣子,就得為他盡忠!」

「那你說延平王是誰的臣子?」永歷反問道。

「延平王是大明的臣子!」劉國軒答道。

「那還不是朕的臣子嗎?他老子鄭成功的爵位都是朕封的,他憑什麼不承認朕?」永歷不滿地說道。

「可是王爺他不承認您,我這個做臣子的,不能有別的選擇!」劉國軒堅決地說道。

永歷知道劉國軒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讓他回心轉意投奔自己,不可能實現了,難道自己要殺了他,以絕後患嗎?

這時,永歷站了起來,對劉國軒說道︰「朕可以殺了你,但是朕有愛才之心,朕不想將來的大明水軍中缺少可以統兵的人才,你知道張水蛟吧?他以前是海盜,朕現在用他,他是大明南海船隊的大都督。你知道弗蘭嗎?他是葡萄牙人,朕也能用他。張煌言,朕就不用說了,你很了解。朕有他們三人,但還覺得不夠,因為朕要一支強大的水軍,一支能夠為大明,為朕開拓海外疆土的水軍,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水軍,朕把他叫做大明海軍!」

劉國軒怔怔地听著,仿佛听出了永歷的雄心壯志,眼神中也出現了希翼,不過片刻之後,又變回了色灰色,依然一副決心求死的模樣。

永歷並不著急,而是繼續緩緩說道︰「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他們佔據了南洋列島,對我華夏也是虎視眈眈,如果朕不知勵精圖治,就算朕這代沒事,那麼將來呢?所以朕要建立一支海軍,不等他們打上門來,而是要打出去,不但要將南洋奪回來,就是西洋,朕也要踩上一腳,讓華夏人成為這個世界的主人!」說到這里,永歷的語氣變得堅定,目光也更加熾熱。

劉國軒听著,心中卻翻起了風浪,他從來沒有想到眼前的這位皇帝會有如此的雄心壯志,如果能加入他的陣營,將來必然能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可如果繼續跟隨鄭經一條路走到黑,恐怕就要遺臭萬年了。

這時,永歷走過去,拍了拍劉國軒的肩膀,說道︰「朕不逼你,給你三天時間想一想,想好了,去見朕,朕打算新設立一支海軍船隊,就叫做‘東海船隊’,朕封你為‘東海船隊’大都督,為朕先看守長江口大門,等將來再為朕開疆拓土,朕許你一個大大的島嶼為王,當然那得在海外!」

說完,永歷走了,留下劉國軒一個人坐在那里怔怔地發呆,一連枯坐了三個時辰,終于在掌燈的時候,忽然一拍桌子,大吼一聲︰「我干啦!」

(呵呵,雙倍月票,可是我享受不到啊!那麼推薦票沒有沒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