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七十一章 突如其來

作者 ︰ 朱由榔

就在永歷與內閣大臣們商議制定《平等法案》的時候,江北安徽六安發生了一場大戰。本來是明清兩軍對峙月余,期間雖然有很多小規模的戰斗,但並未發生大戰,不過卻因為一件小事,導致明清兩軍在六安城外二十里處的十字坡爆發了一場激烈的廝殺,雙方幾乎動用了所有的軍隊。

一個月半月前,劉體純率領「第四軍團」一萬余人攻克五千綠營把守的滁州,然後轉向西北,進攻徽北重鎮合肥。此時安徽群龍無首,安徽巡撫王可真被明軍處死以後,焦頭爛額的清廷竟然沒有馬上派下新的巡撫,這就給了劉體純可趁之機,當他率軍進攻合肥的時候,竟然兵不血刃就嚇降了合肥守軍,拿下了這座安徽名城。

劉體純得理不饒人,又接連派兵攻陷或者招降了附近的幾個府縣,而後正準備率軍東渡運河,去揚州增援「第一軍團」的時候,卻得到河南巡撫張英進軍安徽的消息,為了將河南綠營阻擋在安徽之外,便率軍提前進駐六安,準備以逸待勞迎頭痛擊張英。

不過張英此人非常謹慎,他並沒有輕兵冒進,而是率領大隊人馬穩步推進,讓想要設伏的劉體純無處下口,只好退入六安城,以城據守。

張英就任河南巡撫不過兩年,在此之前,他一直跟隨四川總督李國英圍剿義軍,足智多謀,善于應變,在剿滅「夔東十三家」中立下了大功,這次他來安徽,又與曾經是「夔東十三家」總頭領的劉體純遇上,真算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劉體純兩次親自率軍出城進攻張英的營寨,卻被張英憑借堅固的營寨,兩次讓劉體純鎩羽而歸,損失慘重。劉體純不是莽漢,後來他知道張英這是「誘敵之計」,想要引誘自己主動進攻,來削弱和疲勞己方,而後再一舉發起進攻。

按理說安徽已經是大明的天下,著急的應該是清廷才對,劉體純感到自己報仇心切,犯了盲動的錯誤,于是兩次受損後,他反而嚴令明軍固守六安,禁止出城與清軍決戰,反正是張英不急,自己急什麼。

可是劉體純按兵不動後,張英的綠營兵本來就多過劉體純的明軍,他便派出數股清軍繞路到六安的後方,專門襲擊明軍的糧道,又通過威逼利誘,使幾座已經歸屬大明的府縣,又復叛回清廷。

劉體純的「第四軍團」主力幾乎全部在六安,明軍在安徽長江以北的府縣並沒有多少駐軍,大部分都還是降官擔任地方官。在張英的鼓動下,數個大府突然反叛,改旗易幟,又變回了滿清的官府。因為安徽各府縣的反叛,使得劉體純所在六安變成了孤城,張英這個「客人」竟然反客為主,成了安徽的「主人」。

好在此時揚州之戰已經結束,靳統武、黑山率領兩個軍團對穆里瑪餃尾而追,在出擊之前,永歷曾經有言在先,兩個軍團在消滅穆里瑪後,可以相機分兵,其中一路西渡運河,進入安徽,支援劉體純。就這樣,靳統武和黑山兩個軍團長商議後,重新組合了兩個軍團的總指揮,黑山和馬雲率領「第二軍團」進入安徽。

黑山和馬雲率軍進入安徽以後,那些反復無常的府縣立刻成了首先進攻的目標,在去往六安的路上,「第二軍團」所向披靡,接連攻克了五座府縣,並處死了當地的官員,嚇得安徽各地的地方官急忙向明軍投降納款,于是安徽又復歸大明所有。

這個時候,永歷在黑山的舉薦下,調原「第二軍團」軍師沈衍出任大明安徽巡撫,治所由安慶遷到合肥,以穩固安徽的局勢,對抗中原清軍的反撲。

黑山和馬雲到達六安,與劉體純會師,張英竟然率軍後退十里,又擺出一副隨時撤退的模樣。

張英由河南帶來的清軍共有三萬兵馬,幾乎全部是步卒,武器也很簡陋,可以說是各省中綠營兵最差的,有的甚至連大刀長矛都沒有,就拎著一根木棍子。不過河南綠營雖然進攻不行,但是他們善守,張英後退十里安下大營,用砍伐來的木頭和采集的石頭修修築營寨,除了一東一西兩個營門外,不留任何出口,四周全部用木柵欄圍住,同時在木柵欄上糊上泥巴,防止明軍火攻,又用石頭和木頭修築十余個高大的敵,以監視外圍的動向。

黑山和劉體純得知張英又重建了大營,悄悄的出城去查看,看到如此一座堅固的營寨,都覺得無處下嘴,除非是調來大炮猛轟,否則難以攻破。

可是現在沒有大炮,大炮都被調往徐州了,只有繳獲清軍的幾門土炮,威力太差,還容易炸膛,不如不用。黑山、劉體純、馬雲、張來福(第四軍團副軍團長)四人湊到一起商量,都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攻打河南綠營的營寨,只要守好六安,看到底是誰著急。

于是不管是明軍,還是張英的河南綠營,竟然默契地停戰了,兩軍一個據守六安城,一個在距離六安城二十里的地方扎營,雖然不時還有巡邏隊能夠遭遇,發生小戰斗,但是半個多月之內,兩軍大體上都相安無事。

直到正月十五過後,六安城內竟然出了一樁喜事,原來副軍團長張來福被六安城內大戶張員外看上,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張來福為妻。但是早在一個月前,張員外為了躲避即將到來的戰亂,將自己的女兒送到鄉下去了,現在要嫁姑娘,得先將女兒從鄉下接回城中才行。

張來福年逾不惑,早年曾經娶了一房老婆,也生有孩子,不過卻都在饑荒中被餓死了,後來他參加了李闖王的軍隊,南征北戰就將再娶的事耽誤了。現在雖然是正二品的副軍團長,眼看大明就要中興了,卻還孑然一人,不免得有些孤單起來。當他得知張員外要把女兒嫁給自己,高興得一連幾天都沒睡著覺,急忙向劉體純請求允許自己結親。

劉體純從來都是善待自己的老兄弟,何況張來福都四十的人,也應該娶個老婆,不然以後就後繼無人了。于是劉體純特別下令,找來一個算命先生,選定正月二十為張來福大喜的日子,而後就派人與張員外一起出城去接他的女兒回來。

有句話叫做「好事多磨」,就在張員外找到自己的女兒,在回城的路上,卻遇到了清軍。這股清軍大約在二百人左右,為首的是一個把總,本來他是奉張英的命令出去搜集糧草的,沒想到遇到了迎親的隊伍,而且還有幾十個明軍保護,這個把總就趁明軍不備,發起了突襲,將張員外的女兒搶走,還殺死了包括張員外在內的幾十個人,只有數個明軍逃出城去。

張來福得知自己「老丈人」被清軍殺死,新娘子也被清軍搶走,立刻發瘋似的帶著自己的親兵沖出六安城,想要將新娘子從清軍手中救出。

清軍將張員外的女兒劫走後,需要繞路才能回到大營,這就耽誤了時間,到底還是讓張來福趕上。此時張來福的清兵並不多,連帶他在內,不過三十來個人,可就是這三十個人,撲向清軍後,竟然將清軍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四散奔逃,最後救出了新娘子。

張來福救回自己的新娘子,正準備回城,卻發現被聞訊趕來的數千清軍堵住了歸路,只好折返,想要繞路回六安城,清軍餃尾而追,不依不饒,直到追上張來福。張來福身邊的親兵越戰越少,最後只剩下五個人,被逼上了路邊的一座高山,順著山路,爬上了山頂,身後就是懸崖。

這時,六安城內的劉體純也得到消息,情急之下,也沒有和黑山商議,連忙率五千本部人馬出城,趕往去救援張來福。當他率軍抵達張來福被圍困的高山,看到清軍正在登山,卻不知道張來福是生還是死,只能馬上下令明軍開始進攻清軍。

正在登山的清軍粹不及防之下,被從背後殺來的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反而被明軍驅趕到了山腰上。

半個時辰之後,山下的清軍全部清剿,劉體純沒有任何憐憫,俘虜們全部被就地殺掉,而後繼續下令向山腰進攻。可是就在明軍快要登上山腰的時候,明軍的西方又出現了大隊的清軍,兵力在兩萬左右。

張英傾巢而出了,其實這場突如其來的戰斗,並不在他的設想中,而是自己手下的一個副將擅自做主發動的。

搶走張來福新娘子的把總是這個副將的堂弟,副將得知弟弟有危險後,不經通報,便率本部兩千清兵出營,趕去救援堂弟。當他到達遭遇的地方,發現自己的堂弟已死,為了報仇,他率軍追趕張來福,等將對方逼到山頂,自己卻被而後趕來的五千明軍反包圍了。

這個時候,張英也得知了一切,按照他的本意,他才不想管那個肆意妄為的副將死活,可是他作為河南巡撫,如果坐視兩千個河南綠營兵被明軍圍攻殲滅,那麼自己以後回到河南,如何面對河南的父老,這時他必須要考慮的。

最後無奈之下,張英只好盡起兩萬人馬,趕去救援被圍在山腰上的副將,並且想要趁機消滅圍山的五千明軍。

不過張英的盤算是注定要落空的,就在他準備向明軍開始進攻的時候,他的右翼西南方出現了兩萬明軍,主帥是大明「第二軍團」軍團長黑山及新任副軍團長馬雲。

一場事先毫無預兆的大戰開始了,盡管突發其來使所有人出乎意料,但是決戰已經不可避免。

黑山首先下令開始進攻,馬雲率領一萬明軍成箭頭形殺向清軍,雖然明軍沒有大炮,但是卻有幾十個「擲彈手」,用手榴彈開路,將迎面阻擊的清軍炸得人仰馬翻。

此時張英也不得不應戰,他知道如果下令撤退,那麼結果將是一場大潰敗,自己的兩萬人馬恐怕不會有多少人能逃回河南,現在只有拼死一戰,也許還有獲勝的機會。

于是張英親領一萬清軍迎頭向明軍沖去,另外一萬人馬在後邊壓陣。當清軍與明軍接戰之後,他卻發現這些沒有辮子的「短毛」明軍的戰力明顯要強于自己的綠營兵,而且對方還有威力如炮彈,但卻有能手擲的「鐵疙瘩」,每當那東西在人群中炸響,都要炸死炸傷十幾個人,殺傷力並不比大炮小。

河南綠營善守,不善攻,現在表現的非常明顯,盡管一萬對一萬,但是清軍卻被明軍完全壓制住了,本來兵器就不如明軍鋒利,士氣也不比對方高,戰斗技巧更是不堪,漸漸的清軍被明軍打的不住地後退。

明軍官兵也很奇怪,以前听說過河南綠營如何的差勁,現在戰場上相見,果然是不同凡響,當兩軍接近的時候,這些綠營兵們並不是尋找自己的同伴配合,而是想辦法要躲到同伴的身後,或者是打算第一個逃跑。還有綠營兵們的武器五花八門,竟然還有些士兵手持木棍,難道他們是少林寺的和尚嗎?河南綠營根本不堪一戰。

張英沒有別的辦法了,他偷偷的從前隊的指揮中逃回後隊,在明軍發起總攻之前,悄悄下令全軍撤退,希望前隊能為他逃跑拖延一段時間。

黑山見到清軍漸漸不支,而清軍的後隊並沒有及時趕來支援,遠遠的望去,竟然有撤退的跡象。

「張英想跑?」黑山如此暗想道。想到這里,黑山馬上抽出腰刀,回頭對身後的明軍喊道︰「兄弟們,建功的時候到了,殺呀——」

明軍終于發動了總攻,本來與清軍纏斗在一起的馬雲見此情形,也下令全軍加緊進攻。明軍士氣大振,而清軍見到自己的後隊竟然沒有通告,就悄悄轉身撤退了,便知道自己被放棄了,士氣迅速地消失,直到跪地投降,祈求明軍能饒自己一命。

這個時候,劉體純也快要清光山上的清軍,那個綠營副將也被活捉,等他登上山頂的時候,卻找不到張來福。等抓來幾個清軍拷問,才知道張來福早在半個時辰前,就在清軍逼上山頂的時候,與自己的新娘子一起跳崖了。

劉體純心痛自己的老兄弟,望著張來福跳下的懸崖,命人押來那個攻山的副將,親自將他梟首于懸崖邊,而後一腳將尸體踹下了懸崖。

(有沒有月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