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二十三章 喝酒誤事

作者 ︰ 朱由榔

永歷率軍折返南京,因為鄭經的水師需要逆江而上,所以他們的速度並不快,據探馬回報,對方剛剛通過常州,正向鎮江而來。

在返京的路上,永歷竟遇到了叛亂的水師,當然他們在長江之中,永歷也就只能在岸邊,望江興嘆,無可奈何。

一天之後,永歷率軍回到南京城,馬上召集南京城內的高官進行朝議。這些高官中文官有內閣大學士郎廷佐、方以智,禮部侍郎廖文希,應天府尹干紋,侍讀大學士喬貴樂。武官卻很少,只有負傷的毛八重、麥復兩人參加,水師提督鄧寧受傷較重,不能來參加朝會。

眾臣參拜完畢,永歷首先開口問道︰「前天夜里水師叛亂到底是怎麼回事?郎廷佐你來說!」

本來這件事應該問「當事者」麥復才是,可永歷知道麥復有些口齒不清,讓他來講述過程,得把人急死,所以才讓郎廷佐代為陳述,只是說話的時候語氣很重,表示了自己對留守京城大臣的不滿。

郎廷佐從班列中走出來,向永歷躬身道︰「陛下,事情是這麼回事——」接著郎廷佐就將所知的從頭到尾說了一遍,期間其他大臣也作了補充。

原來郎廷佐仍然是清廷兩江總督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原南京水師中有天地會的人活動,並且下令清查了幾次,也抓了幾個人,但是並沒有因此而清除掉天地會的「暗樁」。

大明光復南京之後,原滿清南京水師向大明投降,永歷下令進行了簡單的整編,但各級軍官仍留任原職。後來郎廷佐和方以智負責處理朝政,便將此事忘記,而「應天府尹」干紋新官上任,不熟悉情況,也不可能知道天地會的「陰謀」。至于鄧寧和麥復,他倆原是水盜,也是剛剛上任,更不知曉南京水師的情況,甚至為了阻止叛亂,而身負重傷。

「天地會」隱藏在南京水師里的「暗樁」已經很長時間,叛變之後,經過對抓獲的俘虜審問,才清楚陳近南已經來到南京,暗中操縱了這一切。

陳近南通過「暗樁」拉攏南京水師的高級軍官,除了奉送大批的金銀之外,還許以高官厚祿,不過是鄭經的官位。這些前清軍官們對永歷任命鄧寧和麥復為水師提督早就心懷不滿,二人畢竟是水盜出身,所以經過陳近南的利誘之後,馬上同意倒戈反正,遂于前天晚上突然發動叛亂,然後駕船出港,向下游逃竄。

永歷听完「叛變」的來龍去脈後,心中很是後悔,沒有及早整頓南京水師,看來收編的降兵還是不可靠,必須重新進行改造,將那些意志不堅,心懷不軌的官兵淘汰出軍隊。

不過現在軍情緊急,恐怕沒有功夫對軍隊進行整頓,只能盡可能地加強控制,以待將來戰事平息,再全面進行改造。

永歷想到這里,開口問道︰「劉國軒、馮希範率軍進入長江,雖然沒有明言是進犯南京,但他們的企圖已經昭然若揭,各位愛卿,可有什麼退敵良策啊?」

眾臣相互對視一眼,都沒有立刻答話,而是低頭思考起來。過了一小會兒,方以智出班躬身道︰「啟稟陛下,如今南京城防空虛,盡管一萬增援江北的軍隊回到南京,可是守軍不過兩萬,要守住偌大的南京城實在困難,還是請陛下急調周圍府縣的軍隊進京勤王才是。」

這時廖文希插話道︰「調兵救援倒是不錯,可是從那里調?江西太遠,浙江自顧不暇,南京附近的兵源將近枯竭,再說短時內不經訓練,也難以成軍。」

听到廖文希的話,永歷和其他大臣連連點頭,事實上確實如此,南京已經無兵可調,只有想法自保。

「那麼廖愛卿可有辦法?」永歷問道。

廖文希答道︰「臣有一個辦法,只是有些顏面上的損失,但不知當講不當講?」

永歷也是苦于沒有辦法,听到廖文希這麼一說,急切地問道︰「廖愛卿快講!」

「啟稟陛下,臣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只需派出一個使者前往鄭經的船隊,以皇帝陛下的名義垂問他們因何進犯南京,如果他們提出條件,陛下可以酌情應允,只要過了這一關,江北戰事結束,我們再從長計議。」廖文希說道。

廖文希話音剛落,郎廷佐「吭」了一聲,然後語氣不屑地說道︰「按照廖大人的意思,是要陛下和臣子講和了?鄭經不過是大明的藩王,他有什麼資格和陛下談條件,他這叫犯上作亂,按律應該剝奪其大明爵位,全家處斬!」

郎廷佐的話讓眾人為之一驚,就是永歷也沒想到郎廷佐會出言反駁廖文希,廖文希算是永歷駕前的「老人」了,郎廷佐雖然填為內閣大學士,但畢竟是降臣。永歷知道今天可以從郎廷佐的話里看出他算是真心歸于大明了,否則也不會為大明皇帝的威嚴而據理力爭。

「呃,這,是下官考慮不周,郎閣部教訓的是!」廖文希竟然很快地就改變了態度。

永歷擺擺手,他倒是沒往心里去,如今大明又到了危急的時候,切不可功虧于潰,只要是有辦法能夠渡過眼前的難關,都可以考慮。

「朕看這樣,不如就派出一個使者前往鄭經的船隊,朕倒要看看他們安得什麼心?」永歷如此決定。

既然皇帝發話了,大臣們也想不出好辦法,只好暫時如此了。接下來選派使者,當然是文官最佳,怎麼也不能選一個武官去查探對方,否則有可能弄巧成拙。

心思機敏,善于應變,官位還不能太高,不然也瞧得起鄭經了,再說又不是鄭經親來,而是兩個心月復而已。

那麼在場的諸臣之中,只有喬貴樂最合適了,于是喬貴樂很識趣的「自告奮勇」前往鄭經的船隊。

有道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永歷不擔心劉國軒和馮希範會傷害喬貴樂,據說劉國軒此人光明磊落,跟陰險狡詐的馮希範相比,可算是「正人君子」。

喬貴樂在南京城外的碼頭上船,隨行的只有四個護衛,然後船順著江流就向下游駛去。

劉國軒、馮希範的船隊剛剛經過鎮江,但是並沒有停船靠岸去進攻鎮江,而是繼續西進。船隊剛剛通過鎮江江面,就遇到了順流而下的喬貴樂。

喬貴樂站在小船上向迎面而來的船隊表明了身份,很快就被引到進船隊中央的一艘大船上。喬貴樂乘坐的是小船,要上到大船必須要爬上舷網,但喬貴樂畢竟是大明朝廷的使者,要上船也應該放下吊籃,讓喬貴樂乘吊籃上船。

大船上有人探出腦袋,大吼大叫催促喬貴樂快些上船,當然是爬舷網上去。喬貴樂有任在身,也不以為意,再說攀爬舷網也難不住他,于是他自己爬上船,當他上船後,竟然發現劉國軒和馮希範都未出來迎接。

這時有人對喬貴樂吆喝道︰「你傻站著干什麼?兩位大人在船艙里等著你呢,趕緊進去!」

喬貴樂堂堂四品御前侍讀大學士,竟然被一個粗漢大吼大叫,這成何體統?可是人家鄭經連大明皇帝都敢「以下犯上」,何況他手下的一個小兵。

不過喬貴樂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不能節外生枝,見到劉國軒和馮希範之後,查明他們的意圖,然後離去,盡量避免麻煩。

所以喬貴樂微笑著走進船艙,絲毫沒有表現出不快。當他進了船艙,發現艙內比較寬闊,分為上下兩層,正中有一面桌子,桌子上擺著幾碟小菜,兩個人相向而坐,正悠閑地喝著小酒。

不用想,這二人肯定就是劉國軒和馮希範了。喬貴樂見到二人喝著酒,根本沒有先和自己說話的意思,便先說道︰「請問二位可是劉國軒、馮希範兩位大人?」

劉國軒和馮希範並不答話,而是一起舉杯,馮希範說道︰「這世道什麼人都能當皇帝,什麼人都能當官,有句話怎麼說得來?」

「沐猴而冠!」劉國軒提醒道。

「對,就是沐猴而冠!來,咱們干了此杯!」馮希範一拍桌子,大叫一聲。

此時喬貴樂突然插話道︰「此言差矣,應該是山中無老虎,猴子做霸王!」

劉國軒和馮希範一愣,轉過頭看向喬貴樂,其中馮希範厲聲道︰「你是什麼人?膽敢插嘴!」

「我是什麼人不要緊,關鍵是二位可知飲的酒有什麼說道嗎?」喬貴樂如此說道。

「嗯?那你說說看,我們飲的酒是什麼酒?答對了,就過來一起喝,答錯了,扔江里喂魚!」劉國軒說道。

喬貴樂用力地嗅了嗅,然後意味深長地說道︰「二位用的是‘高山酒’,這酒陸地上可沒有,乃是台灣山地人釀制的,入口清香,略有甜味,頭三杯不醉人,後三杯卻要人命,不過對我來講,五個三杯也沒有問題!」

「啊,先生可是知人啊!快來同飲!」劉國軒立刻變成笑臉,向喬貴樂招呼。

喬貴樂也不客氣,徑直走過去,自己尋了個椅子,搬到桌子旁坐下。看到還有現成的碗筷酒杯,就自己倒上酒,也不嗦,舉起酒杯說道︰「二位,我先干為敬了!」說完,就一飲而盡。

劉國軒平時嗜酒,在船上也是閑來無事,才和馮希範小酌幾杯。不過馮希範不善酒量,讓劉國軒覺得不盡興,當喬貴樂能僅靠鼻子就能嗅出這是「高山酒」,心中便已引為「酒中知己」,所以才有了邀請之意。

酒桌之上,喬貴樂與劉國軒兩人你來我往,一杯接著一杯,越喝越高興,最後竟然稱兄道弟起來。盡管馮希範一直對劉國軒使眼色,可是劉國軒渾然不覺,依然忘情的與喬貴樂推杯換盞,氣得馮希範只好提前離開。

劉國軒雖然好酒,但他在「酒場」上哪里是喬貴樂的對手,當兩人喝光兩壇「高山酒」之後,劉國軒終于不支,趴到桌子上睡著了。

而此時喬貴樂已經通過劉國軒說的「酒話」,了解到鄭經的意圖。

原來鄭經確實準備抬出朱術桂為「招牌」,對外也不承認現在的「永歷皇帝」,只當他是假的,此次進軍就是威逼南京,迫使永歷皇帝退位為「太上皇」,然後擁立朱術桂為帝。如果永歷皇帝不答應,便上岸攻城。此次隨船而來還有一萬步卒,再加上五千水軍,二十門「紅夷大炮」,五百桿西洋火槍,算是全部的兵力。

鄭經派出的船隊,就算沒有傾巢而出,也是大部分家底了,如此興師動眾,果然是來「趁火打劫」的。

喬貴樂知道這一切後,趁著劉國軒昏睡,而馮希範也不知躲到哪兒去睡覺了,就一個人溜出船艙,就要從舷網上爬下去,回到自己的小船。

此時正是吃午飯的時候,船上的衛兵都忙著搶飯,誰也沒注意喬貴樂從船艙溜出來,離開了大船。當喬貴樂回到自己的小船,急忙讓船夫快些開船。

就這樣,喬貴樂「神不知鬼不覺」地跑了,等劉國軒和馮希範酒醒,察覺到那個大明使者已經逃走,這才大呼上當。

劉國軒捂著自己的腦袋連連哀嘆——「什麼都告訴人家了,這可真是喝酒誤事啊!」

喬貴樂回到南京,立刻將自己探听到的稟報給永歷。

永歷听後「龍顏大怒」,大罵道︰「無恥!朕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憑什麼讓給你!好,你不是想來搶嗎?朕倒要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

罵完以後,永歷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布置南京城的防御,準備在南京城與劉國軒、馮希範大干一場。

(更新的晚啦,因為才碼完字,不過明天也可以看,呵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