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十三章 逃之夭夭

作者 ︰ 朱由榔

就在明軍即將圍殲大河東岸清軍的時候,洪承疇率領一萬清軍趕到,使永歷等君臣不得不重新考慮眼前的形勢。葉*子悠*悠

西來的湖州清軍大約兩萬余人,有一半被困在大河東岸,另外一半正在西岸想辦法渡河救援東岸。本來再有兩三個時辰,以明軍的戰力和火力完全可以消滅東岸的清軍,然後再相機消滅西岸的清軍。可是現在洪承疇率軍出現在小山的東邊,隨時都可以加入戰團,東西兩面夾擊明軍。

再看小山相比四周低窪的地方,是一個高點,可以俯瞰四周,東西兩面是清軍,南面是一望無際的泥濘稻田,北面是碧波蕩漾的太湖。而明軍則集中在小山的西面,按照兵法上講,這就是「險地」。

明軍要撤退的話,東西兩面是想都不用想,不說洪承疇的一萬清軍,即使是西面的大河也是一道天塹。南面的稻田和北面的太湖也不可能,稻田里泥濘難行,想通過太湖撤退,也得要有船才行。

原來是永歷想要引誘洪承疇出城,如今洪承疇尾隨而來,卻無處下口了,這讓永歷、郎廷佐等君臣無不大急,永歷鬢角的汗水都淌了下來。

「諸位,要下令撤退嗎?」永歷急問道。

「陛下,現在不能慌亂,也不能撤退,否則清軍便有機可趁了!」喬貴樂答道。

「那你說怎麼辦?」永歷又問道。

喬貴樂看了一樣東邊正緩緩出現在大路上的清軍,說道︰「陛下,此地居高臨下,還是比較易守難攻的,不如我們將進攻的軍隊撤回來,然後上山固守,即使大河對面的清軍過來,再加上東邊的清軍,臣以為我們也能守上一段時間。」

這時郎廷佐說道︰「守上一段時間?我們在這里,外無救兵,內無糧草,如何能守住?」

「可是只有這個辦法能保存一線生機,不然我們撤往南邊的稻田,要是陷在里邊,不就成了清軍的口中之物了嗎?」喬貴樂反駁道。

郎廷佐听完,低頭沉思了片刻,而後抬起頭,對永歷說道︰「陛下,喬大人的辦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看來只有這麼做了,我們先守住小山,洪承疇雖然兵力是我們的兩三倍,但短時之內是攻不上來的,我們可以趁機派人出去向南京和浙西求援。」

永歷無奈地點點頭,說道︰「好,馬上傳令,命令山下的軍隊撤回小山,將小山周圍的防御布置好,以防清軍進攻。~」

就在明軍撤回小山,郎廷佐和廖習凱剛剛布置完畢防御,洪承疇的軍隊到達了距離小山不足兩里的地方。

永歷當然不願意給清軍排兵布陣的時間,立刻下令山頂的兩門大炮開炮,將山下的清軍炸得人仰馬翻,使得洪承疇來不及擺下陣勢便只好後退四里。

因為明軍撤退到小山上,本來被圍困在小山和大河之間清軍終于可以擺月兌圍困,因為大路就在小山腳下,所以「大命不死」的蘇克勇不敢走大路,一面派人尋找木材修造木橋,一面率領殘部繞著小山,趕去與洪承疇會合。

蘇克勇所部清軍雖然能僥幸解圍,但損失也很慘重,大約戰死了兩千多人,那些尸體正橫七豎八地躺在路邊的稻田里,而蘇克勇在撤退的時候,根本就沒想為他們收尸。

永歷知道現在形勢已經對換,開始是湖州清軍過橋後,遭受了突襲,差點就要將他們全殲,而現在明軍卻只能退守小山,防止洪承疇以優勢兵力攻山。

當他看到大約有一千人的清軍正在搬運木頭,修補那座木橋的時候,更是無可奈何,有心派兵下山去阻止,可是洪承疇正等著自己這麼干,只要明軍下山,洪承疇必然會趁機率軍出擊,截斷山上和山下明軍的聯系,然後再分而擊之。

所以此時只能放任清軍修好木橋,然後橋西的清軍過橋,如此一來,圍困小山的清軍兵力將達到三萬余人,山上的明軍的形勢就更加危急。

突然郎廷佐拽了一下永歷的衣袖,指著小山北面得太湖說道︰「陛下,你看太湖里的是什麼?」

永歷的視線一直盯著那座木橋,听到郎廷佐的話,馬上轉頭去看,發現北面太湖的湖面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黑點,一眼望不到邊際。

「那是什麼?」永歷疑惑地問道。

「陛下,那是船只!」郎廷佐答道。

「船?」永歷迷惑極了,心道太湖上出現了這麼多船,難道是漁船嗎?

過了一會兒,隨著湖中的船逐漸接近岸邊,永歷等人終于可以看清楚果然那些黑點都是船,雖然不大,但是起碼在上千艘以上,而且船上站滿了人。~在這些小船的中間是十余艘大船,都是較大的艨艟戰船,其中正中心的最大,竟然有三層那麼高,有可能就是所謂的「船」。

「他們是什麼人?」永歷急忙問道。

「陛下,太湖中有無數的水盜,其中最大的一支水盜,頭領叫做「過江龍」鄧寧,手下有三千多水盜,船只無數,整個太湖的水盜都以他馬首是瞻,眼前遍布湖面的船只,來的應該是鄧寧無疑了!」郎廷佐說道。

郎廷佐過去乃是兩江總督,他對江南的綠林匪盜頗有了解,這太湖中的水盜膽大包天,甚至在他剛就任兩江總督的時候,傾巢出動侵襲過蘇州,後來他幾次派兵圍剿,都因對方太狡猾,鎩羽而歸。

現在太湖上出現了上千艘大小船只,郎廷佐當然能猜到是太湖「過江龍」來了,可是他此時到來,是懷著什麼目的呢?明軍和清軍大戰,好像跟他沒什麼關系?他是敵,還是友?

正當永歷和郎廷佐迷惑的時候,太湖上的船隊突然轉向,向大河的西邊駛去,只有一艘小船向東岸而來。

那艘小船靠岸以後,從船上蹦下來五個人,向小山這邊跑來,而「過江龍」的船隊則在大河西邊靠岸後,船上的「水盜」立刻下船,向清軍撲去。

一千條船,船上的水盜可不少,大約有六七千人喊叫著向清軍沖去,其中一部分船隊還駛入大河,向木橋這邊沖來。

「啊」永歷此時是又驚又喜,看來「過江龍」不是敵人,而是友軍了,不然他也不會向清軍發起進攻。

洪承疇可能也發現了這個情況,小山的清軍繞過小山,快速地向西邊的大河靠近。

山下的清軍本來距離小山較遠,為的是防備山上的炮擊,等他們繞過小山想要接近大河的時候,山上的大炮正好可以打到他們。

「開炮!」永歷馬上下令開炮。

此時木橋就快要被修好,不過還沒等西岸的清軍渡河,從太湖逆流而上的船只已經抵達木橋,在點燃了船上堆積的稻草後,船上的水盜馬上跳進了河里,而燃燒的船只也引燃了木橋,清軍因為沒有船只,即使想救活,也已經來不及了。

這個時候,西岸的清軍雖然多達萬人,但是水盜打起仗根本不講章法,沖上岸後,馬上殺入清軍陣營,將清軍逼得連連後退。

從小船上下來的五個人終于上到山上,等永歷看清楚來人後,立刻驚喜萬分,其中一個竟然是李嗣興!

李嗣興見到永歷,遠遠的就跪下叩首,口呼萬歲後,大聲斥責自己「罪該萬死」。

現在可不是「治罪」的時候,永歷讓李嗣興起身,然後叫他過來,馬上開口詢問這一切到底怎麼回事。

原來李嗣興與兩千多明軍被困在太湖中的荒島上有三四天,靠著吃島上的野果,或者下水捉魚,才沒有餓肚子。就在李嗣興以為「水盜」們要把自己拋棄,困死在荒島上的時候,太湖水盜的大頭領「過江龍」出現了,同時還有一個李嗣興的熟人,「混江龍」麥復。

麥復自從被洪曜捉住,被永歷收服,跟隨永歷回到井岡山後,便與李嗣興認識了,而且二人還有一些共同點,一來二去便成為了要好的朋友。

李嗣興兵敗湖州,與永歷失去聯系,不知去向。靳統武自告奮勇要負責尋找李嗣興,可他不熟悉江南,這時候隨軍而來,終日無所事事的麥復得知後,為了自己的好友,他主動提出要去太湖附近尋找李嗣興,于是靳統武同意後,他就來了太湖。

「混江龍」麥復,「過江龍」鄧寧,二人本來就是師兄弟,不過一個在長江上打劫混日子,一個卻是太湖的巨匪。麥復到了太湖,他知道要找到李嗣興,憑自己一個人根本就是大海撈針,但是如果得到自己的師兄鄧寧幫忙,那麼基本上就不會費什麼事,誰讓人家是太湖的地頭蛇呢。

果然在麥復見到鄧寧以後,將自己的來意一說,鄧寧馬上就想到了被自己設計困在荒島上的那支明軍。其實鄧寧將李嗣興困在荒島上,也不是想致人死地,他有自己的盤算,就是想趁機收服那兩千明軍,壯大自己的實力。

當鄧寧听說自己困住的明軍主將叫做李嗣興,竟然是大明晉王李定國的嗣子,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李定國叱 華夏,乃是很多綠林好漢敬仰的人,如今自己冒犯了他的嗣子,鄧寧當然覺得不安。此外麥復現在是大明的官員,也希望自己的師兄隨自己歸順大明,于是他便好言相勸,希望鄧寧能歸順大明朝廷,並且保證他能夠得到重用。

就這樣,鄧寧在考慮再三後,決定歸順大明,第二天便親自去荒島迎接李嗣興。好在李嗣興很大度,對于鄧寧設計自己,也沒放在心上,又看在他是麥復的師兄份上,當即表示會向大明皇帝引薦他。

鄧寧縱橫太湖十余年,非常精明,他知道此時正是大明的用人之際,自己率領太湖水盜歸順,肯定會得到大明皇帝的重用,不然自己的師弟麥復,只是幾十個水盜的頭領,都得到了官職,何況自己手下有三千余人,上千條船。

太湖是鄧寧的勢力範圍,周邊的風吹草動,他能很快全部知曉,當明軍與清軍在吳江城對峙的時候,他便想與李嗣興去吳江覲見永歷,但沒想到在今早突然接到廟港一帶有兩軍交戰的消息。

要想得到重用,光有人還不行,還得讓有所表現才行。鄧寧與李嗣興、麥復商量後,一致決定馬上率領船隊去太湖以西的廟港支援明軍。

船隊到了廟港附近後,鄧寧馬上率軍下船突襲清軍,他知道自己只有三千多人,加上李嗣興的明軍,也不過六千人馬,所以他選擇了大河西岸的清軍,並且派人破壞掉河上的木橋,以防東岸清軍增援。李嗣興先來小山稟報,錢三海則與鄧寧、麥復在一起指揮與清軍的戰斗。

這就是李嗣興交代的事情經過,等永歷听完,再回頭去觀察大河以西的戰場,發現太湖水盜果然英勇,打的清軍只有招架之力,而東岸的清軍卻只能干瞪眼,不能馬上過河。

突然大河以西的更遠處又出現一支軍隊,正向戰場趕去,永歷透過「千里鏡」恍惚地看到旗幟上一個碩大的「明」字。

永歷心想︰此時能出現的明軍肯定是黑山和方孝玉的「第二軍團」,他們終于趕到了,不用想西岸的清軍必然會被全殲,至于大河東邊的清軍——

忽然,永歷看到山下的清軍調頭了,從原路沿著大路向東撤退。

「哈哈,洪承疇這只老狐狸,連河西的清軍都不管,自己卻要先逃跑了!」永歷笑道。

可是西岸的明軍因為木橋已毀,不可能馬上渡河,而小山上的明軍只有一萬人,清軍的撤退速度又快,未必能攔得住對方,所以永歷只能放任洪承疇又一次「逃之夭夭」了。

(今天狀態不好,上傳的晚了,頭疼啊!我要感謝老馬1,謝謝你的再次打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