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八十四章 嚇降台州

作者 ︰ 朱由榔

溫州的七大家族將所屬的民團分出兩千人,加入了方孝玉的大明「第二軍團」右路軍,這也算是卸下了一大塊心病,這樣他們便不用耗費大批的銀子來養活這些民團了。

其實這些民團團丁,大都世世代代跟隨各個家族,無不咱親帶故。不過「薛、王、趙」三家實在負擔不起養活三千人的費用,不然也不會白白的送給方孝玉,去為大明打江山了。

拿下溫州,東方台州的大門便打開了,方孝玉整軍後,立即出發,目標是浙江西部沿海的第二個大城——台州。

台州知府韓玉術,河南安陽人,自從順治年間考中榜眼後,官封翰林院編修,可謂是少年得志。但後來因為在翰林院與上官不合,便被左遷外放到一個小縣做了知縣,直到康熙初年才被提升為浙江省布政司理問,今年得巡撫趙廷臣的提拔,升為台州知府。

做了十多年的大清「官」,韓玉術的性子早就磨平了,再也不像早年在翰林院時候稜角分明,銳氣逼人了,反而覺得能糊涂的時候糊涂,能明白的時候也糊涂,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對于巡撫大人趙廷臣能夠提拔自己,韓玉術更是感激不已,在前年上任之初,甚至專程拜訪,求趙廷臣收了自己做學生,其實他倆年紀差不多。

這兩天韓玉術是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听聞街頭巷尾傳言一股大明的軍隊正由西向東而來,已經攻陷了溫州,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的台州。本來韓玉術是將信將疑的,但見到從溫州逃出來的溫州知府後,听說就連巡撫大人他也被俘了,才覺得事態的緊急于斯。

可是如今浙江「群龍無首」,他一個台州知府又能向誰求援?閩浙總督洪承疇倒是正管上司,可遠在福建,「遠水不能解近渴」。向兩江總督郎廷佐求救?可又有些為難,如此的話,閩浙總督洪承疇會怎麼想?

就在韓玉術猶豫的時候,有人來報,攻佔溫州的那股明軍果然向台州而來,已經距台州不過二十里了。

就在韓玉術合計守與不守的時候,溫州知府馬上提出告辭,並出言勸他也快逃跑。

按照「大清律」,凡是臨戰月兌逃棄守城池的地方官,罪該當斬。韓玉術當然也想跑,不過他可沒溫州知府那膽量,但人家的理由也充分,說是巡撫大人都被捉了,咱們這些州府主官沒有主心骨,還死守城池干嘛?

但有一點,讓韓玉術難以放棄,他的「大恩人」趙廷臣此時正被扣押在明軍的手中,他可以放棄台州,但是對自己的「恩人」不管不顧,卻有失為人之道,這讓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想到這里,韓玉術打定主意不走了,就坐守台州,並且派人騎快馬去江寧求救,同時派人坐小船從海路直奔福州和漳州,向靖南王和洪承疇報信,請求速派援兵。

台州是浙南重鎮,城池之寬廣是溫州的兩倍還多,兵力更是駐有五千余綠營兵,不過這些遠不足以守城。韓玉術下令,台州城內凡是十八歲以上的成年男子全部上城協助防守,並將來犯的敵人說成是倭寇,以此來蠱惑百姓,讓他們死戰到底。

自從戚繼光將軍驅逐了閩浙倭寇以後,已經五十余年不見倭寇騷擾了,今天又來燒殺搶掠,讓台州百姓無不義憤填膺,紛紛尋了簡陋的武器上城,準備和倭寇大干一場。

可是當城上的百姓看到慢慢逼近的「倭寇」,身上的裝束,還有手持的武器,根本就不是倭寇,而是像以前的大明的軍隊。

「難道是大明的軍隊打回來啦?」守城的百姓交頭接耳地相互問道。

韓玉術知道要露餡,但依然決定欺瞞下去,大聲嚷道︰「他們是鄭經的軍隊,勾結了倭寇海盜,要攻破咱們的台州城,男的殺掉,女的搶走,房屋燒光,鄉親父老一定要守住台州啊!」

听到知府大人的話,百姓們這才安靜下來,雖然心中坎坎,但台州人對倭寇海盜卻從來都是不怕的,都握緊了手中的菜刀、棍子之類的武器,嚴陣以待。

本來韓玉術以為明軍會馬上攻城,但是對方到達台州城後,先是安下大營,而後才出動了一千來人,並抬著一頂軟轎向台州城而來。

那隊明軍走到距離台州城一箭之外的地方停下,其中為首的是一員小將,年紀不大,不過二十幾歲的模樣,身穿黃銅虎頭鎧甲,頭戴黃銅紅纓盔,騎著一匹棗紅馬,英武不凡。

就在城上的百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的時候,那個小將軍催動戰馬向前走了幾步,大聲喊道︰「本將軍乃是大明第二軍團政委,今日奉旨征討江浙,途徑台州,還請台州的打開城門,復歸大明,免傷和氣!」

方孝玉並沒有說出自己的姓名,是擔心被清廷知道,對遠在廣州的父母親不利。不過他在半個月前就派人去給父親送信,讓他們去江西或者暫時隱藏起來。

這時城上的韓玉術答話了,他趴在城垛後,大聲喊道︰「亂臣賊子而已,休要猖狂!」

方孝玉抬頭看見城上頭戴五品官帽的滿清官員,便知道此人肯定就是台州韓玉術了,听到他的辱罵,心道此人倒是比溫州知府硬氣的多,竟然沒有逃走,看樣子是不是要死守台州呢?

「請問你可是台州知府韓大人?」方孝玉問道。

「正是本官!」韓玉術答道。

方孝玉點點頭,而後轉頭說道︰「請趙大人出來透透氣——」

這時候,有侍衛撩起轎簾,趙廷臣走了出來,不過他披著頭發,腦袋上的滿清官帽早就不知去向了。

城上的韓玉術看見一個身穿滿清官服的人走出軟轎,趕緊仔細觀看,發現果真是巡撫趙廷臣。于是大聲喊道︰「可是趙大人?」

趙廷臣其實並沒有受多少苦,即使是受苦也是自己找的,方孝玉好吃好喝地派人伺候他。他卻不領情,你是鬧著自殺,就是破口大罵。現在他衣冠不整,官帽都丟了,也是因為他昨夜在逃跑的時候丟掉的,結果還是不抓了回來。

「正是,你是元滋(韓玉術的字)嗎?」趙廷臣用沙啞的嗓子喊道。

韓玉術點點頭,說道︰「正是下官,趙大人你受苦啦!嗚嗚——」

看到韓玉術哭了,趙廷臣也抹了兩下眼楮,說道︰「元滋啊,國之大難必有忠臣,你我乃是大清的官員,可一定要守好疆土,萬勿給賊子們機會!」

韓玉術連忙點頭,說道︰「放心,如果不是為國守土,我願意出去陪您受苦,趙大人可要保重啊——」

趙廷臣向城上拱拱手,說道︰「想必元滋知道我的心意,一定要守住台州,等待朝廷的大軍來圍剿這些叛匪,到時定可以名垂青史!」

「好,我誓與台州共存亡!」韓玉術說道。

趙廷臣和韓玉術兩個人對話的時候,旁邊的方孝玉沒有制止,等他倆說完了,才向城上的韓玉術說道︰「韓大人,你與趙大人算是知交了,如今趙大人在大明軍隊手里,剛才二位說到‘國有大難必有忠臣」,那麼本將軍倒是想問問二位,當年滿清入關的時候,二位怎麼不做忠臣義士呢?」

方孝玉的話,讓無論是趙廷臣還是韓玉術都老臉一紅,不過趙廷臣急道︰「食君之祿,擔君之事!本官與韓大人皆為大清官員,不是前明的亡臣,只做大清的忠臣,哪有投降前明的道理!」

「呵呵」方孝玉知道趙廷臣在強詞奪理,也不想多說,抬頭繼續道︰「韓大人是否開城投降?」

「不,本官誓死守護台州,你盡管來攻,定要你有來無回!」韓玉術叫道。

方孝玉听完,知道再說無益,既然對方擺出架勢死守,也應該教訓他一下才是,讓他知道死守只有死路一條!

「好,既然韓大人心意堅決,本將軍也不強求,下面請韓大人嘗嘗‘紅夷大炮‘的滋味——」方孝玉說完,便掉頭離去。

兩門「紅夷大炮」突然出現在明軍大營門口,被馬匹拖到距離台州城兩箭之地,有炮手操縱著將炮口對準台州城。

「預備——放!」炮長大吼一聲,緊接著兩門大炮噴射出的煙火,兩顆炮彈飛向台州城,全部命中目標,在城牆上留下了兩個大窟窿。

一輪炮擊後,大炮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發炮,接著又是三輪炮擊,直到將台州城的一角炸塌。

見到城牆被炸塌後,城上的韓玉術以為明軍會乘機進攻,馬上命令加強缺口處的守兵,但沒想到對方收拾了一下,竟然拖著大炮回營去了。

韓玉術不明所以,又等了一會兒,看見明軍回營後,營中炊煙升起,開始做飯了。于是心想,明軍可能勞累了一天,需要休息,今天不會攻城了,便轉身回府衙去休息。

沒想到半夜,好不容易睡著的韓玉術忽听窗外炸雷一般巨響,光著腳跑出屋子,向南城看去,發現火光沖天。

這時有人來稟報,說是明軍開始攻城。嚇得韓玉術趕緊披上官服,帶著衛兵就向城門跑去。可是跑到那里,城外的吶喊聲卻沒了。

等韓玉術上到城牆,查看損失,依然是城牆被炸塌了一塊,下令讓人在炸塌處加強防守,而後自己也不回府了,便在城門上休息,準備隨時應對明軍進攻。

又過了兩個時辰,城外的炮聲又起,不過明軍依然沒有進攻。就這樣,每過兩個時辰,明軍便打一次炮。直到第二天下午,台州的城牆有五處已經被轟開豁口。

韓玉術想要反擊,可是自己沒有大炮,守城的士卒雖多,但綠營兵的戰力實在不敢恭維,要他們守城,都差強人意,何況還要他們出城進攻明軍。看來只有坐守台州,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就在明軍第六輪炮擊開始的時候,韓玉術發現守城的百姓越來越少了,原來四邊城牆上聚集了上萬男丁,此時再看怎麼也不到五千來人,而且綠營兵也是士氣全無,有許多軍士在交頭接耳,好像在密謀著什麼。

韓玉術如今終于知道,明軍的那員小將才智不凡,所謂「上兵伐謀」,被他用的是淋灕盡致,用「紅夷大炮」轟擊城牆,以此來恐嚇台州守軍,當守軍嚇破膽後,再一舉拿下台州,端的是好計謀!

不過韓玉術沒時間再考慮了,明軍在第六輪炮擊後,大隊人馬在城下擺出了一副準備進攻的陣勢。再看城牆上的清兵和百姓,不知誰喊了一句,「快跑,守不住啦——」,而後大群的綠營兵和百姓便一哄而散了。

如果是倭寇,台州的百姓會誓死守衛城池,但如果是大明的軍隊,台州百姓也好,還是綠營兵也好,都覺著沒有必要為什麼「大清朝」死忠,況且「大清朝」還不如「大明朝」呢!

韓玉術此時是山窮水盡了,看到城牆上的人越來越少,有心想要殺一儆百,可是這樣只會激起民憤,何況自己在台州一年來,頗有民聲。

「算了」韓玉術嘆了一口氣,然後對南門的把總說道︰「把總,去把城門打開,為了台州的百姓的安危,本官降了!」

雖然韓玉術為自己找了一個台階,但台州歸順了大明,卻是不可逆轉的事實。接著,城門大開,有綠營兵出去向明軍稟報投降之事,而後大批明軍列隊走進台州城。

六輪炮擊,便嚇得台州投降了,方孝玉也沒想到會這麼順利。見到台州知府韓玉術以後,也沒有羞辱他,讓人將他帶到趙廷臣那里,這樣兩人也不會寂寞了。

(今天中午更新,求收藏!求收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