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對手

作者 ︰ 朱由榔

滿清順治初年,通過收編前明軍隊、地方團練,或者是農民軍,滿清的軍隊曾經達到一百五十萬,這個數量在當時的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這些軍隊良莠不齊,有的將領也是陰奉陽違,所以清廷一直或直接,或間接慢慢地削減軍隊,將忠心的、听話的漢軍組成綠營,其余的全部遣散。至于一些不听話,有謀反跡象的軍隊,則采取就地解散,軍官流放或處決的政策,來清理全國的軍隊。

到康熙初年,滿清在全國範圍內的軍隊,一共為八十萬左右,其中包括綠營六十余萬,滿洲八旗兵十余萬,另外還有些水軍艦隊,主要集中在福建沿海。

這八十萬算是「正規軍」,除此以外,還有些地方團練,不過二十來萬,算是地方保安軍。這些地方團練,無論是戰力,還是武器,都比較差,故此可以忽略不計。

以上的情況,永歷早就派人打听清楚了,其實這些都是流傳在外,不是秘密的秘密。相對滿清八十萬軍隊來講,大明五個「根據地」加起來,一共有不到十萬軍隊,其中以「第一軍團」、「第二軍團」、「湘西聯軍」兵力最強,隨同永歷出征的「第一軍團」經過收編擴軍,此時已經達到四萬余人,池州城內就有兩萬之眾。

胡廉所帥的清軍共有五萬,如果再加上長江沿途的清軍,可以達到六七萬余人,實力不容小覷。再加上胡廉此人善于用兵打仗的名聲,使永歷不得不重視起來。

明軍下一個要進攻的城市是銅陵,此時胡廉的軍隊還沒有到達,所以必須盡快佔領該城,然後在銅陵與胡廉交戰,如果打勝,就可以趁勢而取蕪湖、當涂等地。如果不勝,永歷也有退路可走,大可以向青陽縣撤退,翻越黃山山脈後,回到江西,再做打算。

不過永歷可不想有「如果」發生,明軍都走到池州了,再退回去,那麼就只有「坐以待斃」的份了,所以必須打敗胡廉的五萬清軍,掃清前進道路上的最大「絆腳石」,才是永歷最想實現的事情。

事不遲疑,在池州休整兩天後,明軍集合人馬,留下不多的軍隊繼續駐守池州,而後主力繼續東進,準備奪取銅陵。

讓永歷揪心的除了自己這條「戰線」外,另外還有湘西、梅州、閩西、大別山等地明軍的戰況。大別山距離池州最近,可是永歷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收到劉體純的戰報了,倒是希望他沒有什麼事情,而且能夠在江北吸引更多的清軍,從而為自己減輕些壓力。

閩西「第二軍團」也沒有什麼情報傳來,想來可能是在洪承疇的逼迫下,也是動彈不得。不過在兩個月前,「第二軍團」的一支小股部隊,在方孝玉的帶領下,偷襲入閩的運糧隊成功,害的福建清軍就要餓肚子,漕幫燕行天又要到處籌糧了。

梅州並沒有什麼大的戰事發生,永歷已經下旨命令梅山的「第三軍團」突襲梅州等地,吸引廣東尚可喜的注意,使他不能進犯江西。

現在湘西是永歷最擔心的地方,吳三桂親帥五萬大軍進抵辰州,李定國和姚大榜退入湘西山中,兩軍正在僵持。

永歷心想,在如今的情形下,西南各地烽煙迭起,吳三桂又親領大軍至湘西平叛,他內心中應該很急才是。而李定國、姚大榜等被困在湘西的大山之中,自保有余,卻進取不足,難道就這麼和吳三桂一直耗下去嗎?亦或者吳三桂突然放棄湘西,掉頭進攻江西怎麼辦?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吳三桂老謀深算,江西發生的變故,他能沒有察覺嗎?他難道不會聯系到一起嗎?而自己「復活」的事情,被吳三桂查知的話,估計吳老賊不得氣炸了肺?

想到這里,永歷看了看正在行進中的大明軍隊,綿延數里之遙,還有後隊押運的數十門大炮,扛著火槍的士兵,這才心里有底了。

「怕他作甚,吳三桂不過一代梟雄,而我要做的卻是‘中興之主’,他在我的面前,不過是‘跳梁小丑’而已!」永歷自我鼓氣道。

………………………………………………………………………………………………………

就在大明主力沿著長江向下游江寧挺進的時候,湘西卻很安靜,不過在安靜中透著一種怪異的氣氛。

辰州府衙內,燈火通明,兩邊各站有一排「禽獸」,按照官職的大小,由從一品到正六品都有。正中太師椅上坐著一個中年男人,兩鬢開始泛白,但是稜角卻是分明,尖下頜上留著一小撮胡子,身體靠在太師椅上,陰鶩的眼神正盯著眾人,殺氣外溢。

此人正是吳三桂,听他說道︰「諸位,我們進不進,退不可退,有什麼良策嗎?」

听到平西王這麼講,兩排文武全都微顫一下,全都面帶驚懼,不發一言。就在大軍抵達衡陽時,見到圍剿失敗的大女婿胡柱國,吳三桂立即下令處斬,在眾將的苦勸之下,才繞了胡柱國,但是卻砍了胡柱國身邊的兩個謀士。

此時平西王問計,誰敢說話,萬一在出了紕漏,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所以不管是參謀,還是領兵的將軍都緊閉其口,唯恐大禍臨身。

吳三桂對于自己麾下的諸人,怎麼不清楚他們的心思,于是語氣緩和些,又道︰「但說無妨,湘西匪軍被困在山中,他們出不來,我們也進不去。然如今西南多事,雲南的大理一帶至今沒有平定,貴州的幾個土司也不安分,我們在湘西耗不起啊!」

看到平西王心急如焚的模樣,幾個謀士面帶愧色,都看向吳三桂最信任的王府長史方光琛,意思是你最聰明,還不趕快出主意?

方光琛乃是崇禎朝禮部尚書方一藻的三兒子,善于謀略,深得吳三桂的信任,官拜四品王府長史。看到那幾位平時與自己勾心斗角,此時卻讓自己出頭的同僚,方光琛心中暗恨,卻不敢表現出來,想了一下,走出班列。

「王爺,湘西群匪歷來一盤散沙,譬如姚大榜、龍躍海、覃貓子等人無不是面和心不合,此次謀反,也是暫時竄通一起,而且听聞偽明李定國也在山中,以李定國之名,確實也能迷惑那些土匪,不過偽明已大勢已去,土匪們也是見利忘義,如果能以王爺名義,招安湘西土匪,許以高官厚祿,或許能分化他們,至少能讓他們相互猜忌。」

听完方光琛的話,吳三桂連連點頭,說道︰「此策甚好,本王知道龍躍海和麻頂天的事情,龍躍海也是被逼無奈,既然如此,本王就許以龍躍海‘湘西土司’之位,只要他能幫著本王消滅李定國!」

方光琛點點頭,又道︰「王爺所言甚是,龍家世為‘湘西土司’,只是被麻頂天篡奪後,才心生怨恨,只要能將‘土司’之位還與他,想來可能會為王爺所用。至于覃貓子、阿鐵、鑽山豹等人,不過是些山野草寇,不成大器!」

「好,方先生,此事本王就交與你來辦,明日你就出發去蘆溪,帶一萬兩銀子,還有本王的親筆信,本王就不信,龍躍海不會動心?」吳三桂說道。

「是,下官定不辱使命!」方光琛躬身道。

這時候,平西王府老參軍王士榮顫顫巍巍地走了兩步,面對吳三桂說道︰「王爺,方大人之計甚妙,卻遺漏了兩點。」

王士榮是吳三桂最信任的謀士,年紀又大,所以吳三桂一直很敬重他。听到他說話了,吳三桂不得不重視起來,說道︰「老先生你有何想法,請說與本王听听。」

「王爺,龍躍海曾是前明的土司,不是大清,或者王爺的土司,其心是否堅定,我等難以揣測,所以方大人只能試一試,切不可輕信龍躍海,否則被其反間,又如何是好?」王士榮說道。

此話說得吳三桂連連點頭,畢竟此次的對手除了龍躍海、姚大榜等人外,主要還是傳說中的晉王李定國,這可是老對手了,所以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才行。

王士榮頓了一下,然後又說道︰「湘西土匪好勇斗狠,我們已經吃了兩次大虧,不貿然進山,是對的,可也不能無限期地等下去。王爺,您想過沒有,李定國在山西,而且今日來傳說江西出了大事,有明軍佔領了贛州,正往南昌而去,這兩件事是不是有所關聯呢?」

吳三桂一听,再想了一下,突然一拍桌案,大聲叫道︰「不好,難道是李定國暗度陳倉,明軍千里行軍,到達了江西,準備向北攻取江南嗎?」

王士榮點點頭,繼續道︰「李定國四年前消失在滇西,我就想到他會不會從域外轉進到廣西,然後北上湖廣,此行可達幾千余里,沒想到他真的做到了。不過有不明的地方是,李定國此時正在湘西,那麼率兵進攻江西的又是哪個呢?」

吳三桂也感覺事情的微妙,到現在為止,一切跡象表明,明軍已經重新壯大,好像正在醞釀一場巨大的陰謀。可是早就有人看到「老對手」李定國在湘西出現,此時統領「湘西群匪」的正是他,那麼江西發生的事,又是誰做的呢?

想到這里,吳三桂高聲道︰「衛樸出來!」

六品副參軍衛樸听到吳三桂叫自己,趕緊前驅匍匐在地,高聲道︰「王爺,請吩咐小的!」

衛樸這個人,是最讓眾將瞧不起的,就是因為他以前曾是澡堂老板,靠著巴結夏國相,竟然做了官。現在夏國相已死,他就更讓人瞧不起,所以他一直想有個表現的機會,剛听到吳三桂叫到自己,興奮地連禮節也忘了,干脆對著吳三桂來個「五體投地」。

眾將見到如此情形,終于忍不住,全都大笑起來。

吳三桂也被逗樂了,不過現在可不是笑的時候,再說衛樸不過是個市井小民出身,和他計較個甚。于是說道︰「衛樸,本王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辦,明日你啟程去趟江西,查明那里發生了什麼,快去快回,明白嗎?」

衛樸听後,連忙應道︰「是,小的明白!」

吳三桂說完,再懶得看他一眼,起身就向後堂走去。邊走邊想︰「李定國啊,李定國,沒想到咱們又在這里踫上了,這次本王可不能再讓你跑掉了,一定要拿了你的腦袋!」

(更新啦,求票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