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兩路

作者 ︰ 朱由榔

明軍只在南昌休整了三天,便要踏上征途了。此時江西的事情已經飛快的傳播出去了,在大軍出發的時候,永歷已經接到各地的急報。

首先是廣東方面最先發現的異動,廣州的尚可喜在听到街面上的留言以後,一方面派人繞路去北京報信,一方面調動兵馬,向粵贛交界的各個隘口移動,有兵犯江西的跡象。

接著湘西的戰報也傳來了,這回是喜訊,又是一次「湘西大捷」。「湘西聯軍」在晉王李定國和姚大榜的率領下,采用王夫之的「聲東擊西」之策,在辰州大破胡柱國的五萬兵馬,奪回了辰州,下一步準備攻打衡陽,準備奪下這個湘西重鎮,然後聯合黔東和黔西的地方土司,攻取貴州。

看到這里,永歷忽然有些擔心,吳軍雖然連敗兩次,但未傷筋動骨,況且「老賊」吳三桂還沒有出馬,李定國他們貿然進攻貴州,會不會引來吳三桂的反撲?到那時,以「湘西聯軍」的實力肯定不是吳三桂的對手啊,看來還是求穩的好。

湘西距離長沙不遠,「湘西聯軍」是否可以向湖南月復地發展呢?至于吳三桂,在雲南還有阿桑妹等地方土司的牽制,未必會很快出兵。在時間上,完全可以在吳三桂再次出兵前,將湖南納入大明版圖,等明軍主力攻下江南,再回師與吳三桂決戰,也為時不晚。

當永歷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方以智和廖文希等人後,方以智表示贊同,廖文希沒有發表意見。于是永歷命方以智擬旨,下令「湘西聯軍」放棄進攻貴州的計劃,規避與吳三桂決戰,轉而向湖南月復地發展,盡快克服湖南全境。

永歷一向重視與各地的聯系,為了不引起滿清官府的注意,信使一般都假扮成行商,甚至是清廷官府的信差,並配有快馬來往于各地,有時候也利用信鴿來互通信息,務必要盡快傳遞消息。還有一點,就是永歷引入了「密碼」技術,雖然還不成熟,但是要想讀懂密信,就必須要有密碼,而信使是不掌握密碼的。

尚可喜算是清廷的「鐵桿漢奸」了,這老賊甚至要比吳三桂還可惡,一直到死,對滿清都是忠心耿耿。畢竟廣東地近江西,也許北方的清軍還沒到江西,廣東的清軍就已經出兵了,所以這個方向,不得不引起永歷的注意。

好在廣東也有大明的軍隊,就是梅山的「第三軍團」,此時顧炎武正在梅山監軍,在協助指揮和監督作戰上,應該對「第三軍團」有所幫助。

永歷心想,如果廣東的清軍進犯江西,明軍就會月復背受敵,江西就會得而復失。怎麼辦?

可以調動一下「第三軍團」,該軍團戰力較弱,兵力也不過五千,但是可以出梅山,進攻附近的府縣,以此來攪亂廣東清軍的視線。

給「第三軍團」的命令也下達了,永歷這才想起明軍主力「東進」以後,南昌會作為大軍的後勤補給地,是不容有失的。南昌地處江西中部,西部贛州暫時不會有事,倒是北部九江和西部湖南可能會有清軍攻入。

「誰能替朕鎮守南昌呢?」永歷開始尋思合適的人選,從靳統武、李嗣興、到新近歸附的周鵬等人,逐一比較,還真沒有能當此任的人選,不是另有任務,就是經驗尚淺。

想到明軍出發後的後勤補給,永歷忽然想起一個人,就是任明軍總兵備指揮使的金川。

作為新永歷朝的第一位「榜眼」,金川曾任「第二軍團」的政委,但是指揮能力不足,難以勝任「政委」一職,後來被永歷用方孝玉代替了他,調任他回井岡山任「總兵備指揮使」,主要掌管明軍後勤補給。

金川自從調職後,沒有任何怨言,繼續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將軍隊的糧草供給或者運輸物資等事物,都打理的井井有條。

此次金川隨軍出征,繼續主管後勤和運輸,為大軍提供糧草和軍械等的保障。

南昌將作為後方的補給地,那麼不如將金川留在南昌,一來可以繼續為大軍提供補給,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治理南昌的主官。

想到這里,永歷便與方以智和廖文希等人商議,方以智還沒發表意見,倒是廖文希先表示了贊同,對金川又是一番贊言,好像在他眼里,除了金川可以勝任外,再無第二人選了。

既然如此,金川也就是最合適的人選了,于是永歷下旨召見金川,當面加封他為大明江西布政使,兼江西糧草轉運使。根本沒有「糧草轉運使」這個官位,這是永歷臨時想出來的,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保證後勤供應,金川的職責重大,所以臨時加餃「糧草轉運使」,也是權宜之計。

新近歸附的周鵬等人,永歷也有安排。听從了方以智的建議,此次大軍出征,周鵬和馬雲兩人隨軍,至于李虎和王紫山則留在南昌,李虎任南昌城守將軍,王紫山升任南昌知府。

王紫山不過二十二歲,卻有些少年老成,永歷不過見了兩次面,便感覺這位年輕人聰明睿智,加以栽培,日後必成大器。至于他是怎麼年紀輕輕就坐上了正六品的南昌府經歷,更是讓人匪夷所思,這是在四年前,滿清康熙初年,為了慶祝新君登基,特意加恩舉行了一場科舉,沒想到當時年僅十八歲的「少年才子」王紫山一舉高中三甲進士。

正好江西撫州的崇仁縣出缺,王紫山便出任了崇仁縣知縣。三年以後,崇仁縣政通人和,王紫山頗得百姓擁戴。去年王紫山三年任滿,在其父親好友撫州知府原可定的舉薦下,升任六品南昌府經歷。

按照王紫山如此快的升遷速度,若干年過後,能進京做閣部大臣也未可知。但是王紫山雖然考中的是滿清的進士,心里裝的卻是大明的江山。他小的時候,在祖父淳淳教導下,對故國大明心懷留戀,恨不能早生幾年,為抗擊滿清做出一番事業。

參加滿清的科考,也是父親逼迫之下的無奈之舉,還沒真麼想到中了。如今大明的永歷皇帝「神奇」地出現在江西,在父親好友黃宗羲的勸說下,王紫山聯絡了知交好友周鵬、李虎、馬雲等人,這才在南昌城內發動「兵變」,奪取了南昌,獻給大明皇帝。

此時王紫山已經自告奮勇去了贛東,南昌知府一職對于他來說可能有些重了,畢竟還是年輕人,可是「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這個重擔還真得他來扛。

留守南昌的明軍不能太少,還是在「留辮不留頭」的強令下,凡是剪掉辮子的綠營官兵,都歸入大明的軍隊。不剪辮子的,也不為難,除了一些「鐵桿」的漢奸外,全都發給遣散銀子,讓其自謀生路去。

永歷的政策是對綠營兵仁慈,但是對八旗兵就不會這樣了,殺掉他們嗎?不,永歷對他們也很仁慈,按照永歷的想法,這樣就太可惜了,不如把他們都看管起來,而後派往礦山進行「勞動改造」,這可是最好的「人力資源」。

又是一番整編,大部分綠營兵搖身一變,就成了大明的軍士。五千綠營兵共有三千加入大明的軍隊,其中軍官就多達上百人。這三千人一共編成三個營,各級主管仍由周鵬他們任命。這三個營,留下一個,和明軍的四個營作為南昌的守軍,另兩個營則隨軍出征。

用人不疑,對于「投誠」過來的軍隊,還有各級軍官,永歷必須給予充分的信任,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戰斗力。這也是不得以而為之,大明的兵力不足,偌大的地域需要佔領,與清軍打仗更需要戰士,如果先征兵,再訓練的話,耗時太長,明軍都拼光了,新兵也未必能訓練的出。所以直接改編綠營兵,為己所用,是當前最省時省力的辦法,可以迅速的補充明軍的兵力。

但是戰爭中,士兵的消耗是很大的,另外綠營兵得素質,雖說在滿清初年,還是可以的,但要跟新式明軍比起來,就差得遠了。為了組建新式軍隊,永歷下旨在大明治下的個府縣,馬上進行征兵,並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同時提高士兵的軍餉,以求征召更多的士兵。

「抓丁」當兵,永歷也不是沒有想過,甚至靳統武、廖文希等人也提起過,但是永歷認為,「抓丁」是強迫的,沒有參軍意願,戰力會成問題,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采用這種方法的。

按照黃宗羲的意見,明軍不能再向北進發了,另外永歷等人也估計到九江肯定也得到了南昌的消息,應該已經快馬向北京報信了。

既然九江方面可能有了準備,那麼就應該繞過九江,繼續向長江下游進發。向東北,經過景德鎮,直奔北方的池州,攻下池州,沿長江繼續東進,即可抵達江寧。

還有一條路,是翻越黃山,走山路抵達宣城,過宣城後,就是江寧。

以上兩條路,永歷還是準備按照原計劃,走長江沿岸這條路,先取池州,次取蕪湖、當涂,而後進攻江寧。至于第二條路,則派出三個營,由李嗣興和馬雲率領,翻山越嶺,向江寧進發。

從時間上算,走山路需要耗費時間太多,而且還有攻打宣城等幾個縣城的任務,所以當他們抵達江寧附近的時候,明軍主力應該也快到江寧了。

當兩支軍隊會師的時候,就是攻打江寧之時。

(昨天沒更新,今天更新了,又是不好意思。如今當爹不容易,大家體諒點,等到暑假的時候,我時間寬裕了,肯定保質保量地更新。

求點票,推薦票太少了。在這里特別感謝同袍梓兒、武悼華夏,還有一直支持我的朋友,祝你們好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