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七大恨

作者 ︰ 朱由榔

在召開朝會的時候,永歷見到台階下的群臣,獨獨缺少晉王李定國、黃宗羲、王夫之三人,而這三人不是領軍大將,就是足智多謀的大臣。明軍東進就要開始,自己身邊卻「缺兵少將」,不是說顧炎武、方以智、靳統武、李嗣興等人不能獨當一面,而是他們都有專才,卻缺少全面的能力。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進軍計劃必須進行,時不我待,如果繼續等下去,只有「坐以待斃」一途。

在出發前,永歷覺得應該完成兩件事才行,第一就是派人聯絡四方的「根據地」,讓他們相繼起兵配合,以此來擾亂清軍的視線。

「湘西大戰」一觸即發,吳三桂的大將胡柱國已經兵臨湘西,以晉王和姚大榜的「湘西聯軍」實力未必能夠戰勝吳軍。于是永歷在與顧炎武等人商議後,下旨命令梅山的「第三軍團」向韶關移動,隨時準備支援湘西戰事。

「第三軍團」無論是戰力,還是將領的能力在各部中,永歷認為是最差的。為了能夠順利地實施進軍計劃,永歷在考慮再三後,只好命顧炎武去梅山走一趟,作為「監軍」也好,起碼能指揮得動「第三軍團」。

「第二軍團」在黑山和方孝玉的率領下,是否已經成功偷襲了福建的糧道,到現在為止,永歷還沒有得到消息。但是已經不能再等了,永歷又下旨派人去福建,命令黑山和方孝玉率領「第二軍團」向閩浙邊界移動,隨時準備攻取「仙霞關」,將福建和江浙的清軍聯系切斷,而後向杭州發展。

湘西的戰事,永歷雖然很擔心,但是有晉王坐鎮,還有姚大榜、王夫之等人輔助,永歷還是比較放心的。故此,永歷也派人給晉王送了一封密信,將起兵的大概日期告訴晉王,讓他做好準備,牽制住西南的「吳軍」,聯絡西南各處的反清勢力,迅速攻佔各處要地。

至于滇西阿桑妹,因為距離太遠,信息傳遞不暢,便不用送信給她。以阿桑妹的智慧,只要各地一亂,肯定會響應的。

江北大別山中的劉體純部,有黃宗羲的輔助,也不用送信了,只要明軍能夠到達長江邊,江北肯定會有所動作。

井岡山的明軍已經有兩年沒有經歷戰斗了,戰力如何還需要檢驗,不過永歷想,在出發前,應該對明軍進行一次檢閱,至少要鼓舞一下士氣。

當永歷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後,立刻得到了以靳統武為首的各位將軍的附和,顧炎武等文臣相互商量一下,也認為這是一個鼓舞士氣的好辦法。

于是永歷讓顧炎武查了一下黃道吉日,發現後天十月初十,正好是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正好可以作為明軍起兵的日子。

當年滿酋努爾哈赤在薩爾滸起兵的時候,曾經杜撰出所謂的「七大恨」,以激勵後金八旗的士氣。大明那點對不起努爾哈赤和他的家族,「七大恨」不過是努爾哈赤用來蠱惑人心的工具,但是效果非常明顯,就是在努爾哈赤的蠱惑下,後金軍隊士氣高昂,屢戰屢勝,最後打下了整個關東。

永歷心想,既然努爾哈赤一個蠻荒之人都會「蠱惑人心」,那麼自己為什麼不有樣學樣?搞一個「誓師大會」,進行一次「大閱兵」,也來個「七大恨」、「八大恨」之類的,鼓舞明軍的士氣。

當年努爾哈赤所謂的「七大恨」言過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而華夏在滿清入關後,滿清朝廷的種種倒行逆施,殘害華夏各族百姓,倒是歷歷在目,例如「揚州八日」、「嘉定三屠」等等。

永歷下旨顧炎武和方以智二人執筆,也寫一篇名為「七大恨」的誓師文,作為在「誓師大會」上宣讀的進軍檄文。

馬上就要打仗了,在明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後,永歷擔心清軍會乘虛而入,進犯井岡山。山上小皇宮內楊靈秀、田貴妃,還有金鳳的安全,必須得提前安置到安全隱秘的地方,否則落入清軍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此事經過商議後,永歷決定還是求助井岡山當地的楊氏和田氏家族,有他們來保護三個皇妃比好好。

當然作為大明的後妃,也不能平白無故地回娘家,干脆就以「省親」的名義回娘家住一段時間,相信各家為了自己的閨女,會竭力保護她們的。楊靈秀回楊家,田貴妃回田家,至于金鳳,讓永歷有些頭痛,好在田氏族長田慶一口全部承攬下來,兩位貴妃全部去田家暫住。

沒了後顧之憂後,十月初十早晨,永歷早早就吃過早飯,而後在靳統武、李嗣興、方以智、廖文希等文武大臣的陪同下,來到大井村外的小校場。

小校場並不大,只能容納五千余人,所以只有五千名明軍戰士接受了檢閱,分別是兩個長矛營,一個刀盾營,火槍營,火炮營,還有輜重營、醫護營、鐵匠營各一部。

醫護營是永歷回到井岡山以後臨時組建的,為的就是能夠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中,能夠救治傷兵。永歷在前世,可是學「臨床」出身的大學生,當然知道外科手術,對戰爭中的士兵是多麼重要。

其實永歷早就開始有意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在手術器械、手術程序及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進,比如利用「蒸煮」進行消毒,就是改進的最簡單防止傷口惡化的方法。另外也著力培養了隨軍郎中和「醫護兵」,郎**有一百余人,「醫護兵」是每個連隊至少配備五人。

在小校場上,旌旗招展,戰馬嘶鳴,隊列整齊,經過兩年來的修養,明軍士兵神采奕奕,更是威武雄壯。

「哄」十聲號炮響起,永歷在眾臣的簇擁下走上校軍台,而後坐在正中的龍椅之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跪下齊呼道,這時台下的明軍,手拿長矛的,用矛桿觸地;手拿刀盾的,用戰刀敲打盾牌;手拿火槍的,雙手向前舉起火槍,也跟著喊道︰「大明威武,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時間大井村上空喊聲雷動。

方以智拿出早就擬好的檄文,走到台前,展開後,掃視了台下一眼,霎時台下的明軍安靜下來。

方以智讀道︰「大明開國三百年,滿人入關,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家國蒙難。今有‘七大恨’公之于眾,以正視听

第一恨,滿清初為大明屬臣,狼子野心不思報效,起兵反叛,生靈涂炭。

第二恨,滿清背信棄義,以匡扶大明為名,勾結叛逆吳三桂,強佔大明京師。

第三恨,滿清凶狠嗜殺,連年屠殺大明百姓達數百萬之眾,如‘揚州八日’血流成河,哀鴻遍野,天人共憤!

第四恨,滿清窮奢極惡,苛捐雜稅多如牛毛,以「鐵桿莊稼」養數十萬滿人,百姓不堪重負。

第五恨,滿清強佔民田,圈地以自肥,百姓失地,背井離鄉,苦不堪言。

第六恨,滿清屢興「**」,迫害華夏文明,以鉗制悠悠眾口。

第七恨,滿清殘害大明皇室,聖母皇太後、端皇後及大明太子蒙難于昆明,妄圖趕盡殺絕。

滿清竊據華夏二十年,然何止‘七大恨’,今日大明皇帝于江西井岡山起義兵,各地響應,恢復中華之日不遠矣。全軍上下,當誓死效命,驅除韃虜,以正大明國威!」

方以智讀完,台下明軍皆大喊道「驅除韃虜,中興大明」

(哎,大家要堅持住啊,都知道這些天我要伺候月子,也不是不想碼字更新,是實在太忙了,一天能有幾十分鐘碼字就不錯了。

我保證過本書絕不太監,我不是一直更新嗎?雖然有斷更的時候,也不過是一兩天的事,就這一個月,等下個月就會好些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