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歷 第二十三章 寶藏來歷

作者 ︰ 朱由榔

劉體純不愧為縱橫二十年的大將,一點即透。在永歷欣賞地看著他的時候,劉體純也深感眼前這位萬歲爺,絕對與十年前所見到的永歷皇帝有極大的不同。

在十四年前,劉體純曾經與高一功、李來享、郝搖旗(郝永忠)四人一起歸順大明永歷皇帝。雖然四人曾經是李闖王的部下,但是當時滿清已經成為所有漢人的敵人,所以四人拋棄成見,在大明湖廣總督何騰蛟的邀請下,歸附大明,並且受到重用。但是後來孫可望掌權後,由于孫可望原是張獻忠的部將,對高一功、劉體純等出自李自成部的人抱有極深的成見,使四人大受迫害和排擠,最後高一功只好率軍北返,而李來享、劉體純、郝永忠等也隨之而去。後來高一功戰死,李來享、劉體純、郝永忠繼續在川鄂邊界活動,率軍抗清,號稱「夔東十三家」。

本來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劉體純、李來享、郝永忠三人會在康熙二年和三年之交相繼戰死和病死,但是穿越來的永歷神奇的扭轉了歷史的發展,將劉體純和郝永忠從清軍的重圍中設計救出。

而劉體純在受到永歷的邀請後,在思索一段時間以後,感到自己勢單力孤,就有了重歸大明的想法。後來劉體純派出的李非見到永歷以後,回到大別山,對劉體純說,明軍現在如何的兵強馬壯,永歷皇帝如何的英明神武。但這並沒有打動劉體純,他內心的想法無非是想找一個靠山,或者從明軍那里得到些補給,畢竟經過清軍的圍剿,劉部損失慘重,日子過得日趨艱難。另外他也不相信十年前的永歷皇帝會突然變得「英明」起來,即使在幾個月前,設計救了自己,也可能是有奇人為他出謀劃策。即使是前兩個月,派李非獻上的藏寶圖,也不過是一塊「投石問路」的石頭,想要看看永歷會如何對待自己。

于是劉體純抱著懷疑和不可告人的居心來到井岡山,但是經過短短兩天的接觸後,發現曾經的永歷皇帝確實變了,變得根本讓劉體純覺得是另外一個人了。尤其是劉體純在和幾個井岡山上的將官聊過以後,听到的全是關于萬歲爺的「神奇」事跡,比如什麼「死而復活」,還有「火牛大破關寧軍」,「千里轉進井岡山」等等,讓他感到永歷皇帝在明軍的心目中已經不是一個皇帝了,而是「神」!

原來劉體純認為永歷倚靠李定國,事事都會向著李定國的嫡系,但是在這兩天觀察,永歷皇帝處事公允,不偏不倚,連麒麟山土匪出身的黑山都被封了爵位。而且在分配軍餉的時候嗎,更是公平。對于這些,早已是大明中流砥柱的晉王李定國並沒有任何的反對,而是表現出極力的擁護。晉王雖已老邁,但是也不會如此撒手不管,這只能說明一點,那就是永歷皇帝已經得到李定國的足夠信任,而李定國完全還政于永歷了。

這些便是劉體純對永歷皇帝,乃至對整個井岡山明軍的印象,一切都不同以往,一切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再也不是暮氣沉沉的大明了,這應該是一個新的大明!

在開過兩天的軍務會議後,永歷下旨,從井岡山上的第一軍團抽調一千精銳戰士,進行了一次操練。在操練過程中,這些不同出身的新任軍團長們,看到銳利的長矛連,厚重的刀盾連,神奇的火槍連,甚至還有一隊令人膽寒的「特種連」,進則「急急如風」,守則「不動如山」。尤其是火槍連進行射擊操練時,給人的震撼最大,兩百支火槍,將二百步遠的草人打的東倒西歪,支離破碎,使將軍們見到了火器的真正戰力。

這次操練,永歷並不是讓將軍們看熱鬧的。事實上這些軍團長們,也確實從中受益頗深,無不感嘆明軍的新氣象,也為明軍的強悍而振奮。

每個軍團長在心中決定,回到各自的「根據地」以後,一定要按照第一軍團的模式進行改編和操練,也許在武器上還不能達到第一軍團的水平,但是第一軍團的編制,比以往更加靈活和實用,在進攻和防守更加有效率,更加便于指揮。還有在火器的應用,要學習第一軍團的「三段擊」,在奇襲上要學「特戰連」的「狡猾毒辣」,為了便于聯絡指揮要設置通信連,如此等等。

特戰連是永歷在湖北回來後,將那一百精銳組成的新式連隊,取名叫「特戰連」,專門負責偷襲和破壞,戰力驚人。

在看完操練後,為了能夠提升自己軍團的戰力水平,各個軍團長都流露出想要火槍的意思,永歷當即同意,每個軍團撥給二百支新式火槍,先組成一個火槍連。雖然這樣有可能使火槍的秘密提早泄露出去,但是別人想仿造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制作火槍的特種鋼材只有井岡山上才有專門人才能夠煉出,更何況復雜的新式火藥制造了。

操演完畢,又相互討論了一下各自的心得,無不羨慕第一軍團的實力,同時也在暗下決心盡快趕上。第二軍團長黑山更是當眾拍著胸脯,說第二軍團的實力要在一年之內趕上第一軍團。別人以為黑山在說大話,只有永歷心中不這麼認為,一千精銳編入了第二軍團,又將愛將方孝玉派了過去,就算一年後趕不上,第二軍團在實力上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吃過晚飯,眾將各自散去,獨獨劉體純沒走,單獨求見永歷。永歷知道劉體純有話說,便將他留下,帶到配殿。

劉體純現在心中已經決心追隨永歷了,當面對永歷的時候,跪下行了大禮,當永歷讓他平身的時候,劉體純並沒有起身,而是讓永歷治罪。

永歷不明白劉體純是怎麼了,便去問他。在劉體純痛哭流涕中,才知道劉體純感于自己當年帶兵出走,有負聖恩,後來又蒙永歷救援,才幸免于難,自己卻在當初沒有相信,心存疑慮,遲遲沒有下定決心重歸大明,直到今天才感到皇帝的聖德。

劉體純這員老將終于被感化,有道是「千金易得,一將難求」,永歷知道這員征戰二十余載的老將確實是真心歸附了,自己的大明軍又添得一員虎將,別看劉體純雖然已經年近五十,但驍勇不減當年,雄風依在,如果用好了,劉體純會是大明的復國功臣。

永歷親手將劉體純扶起,勉慰一番,這才使劉體純趨于平靜。永歷最關心的除了劉體純的第二軍團外,還有就是他前些日子送來的「闖王密藏」藏寶圖,因為李非是轉手,其中緣由,並不是很清楚,所以永歷打算好好問問劉體純。

「劉愛卿,在你前些日子的信中說,闖王留下的財寶數額巨大,朕猜估計有一千萬兩,是這樣嗎?」永歷問道。

「陛下,何止是一千萬兩,雖然密藏並不是臣親自押送的,但是听說起碼在五千萬兩銀子以上,還有成堆的古玩玉器,典籍字畫,合計達七千萬兩白銀,誰要是擁有了這些,必然富可敵國!」劉體純答道。

「啊」永歷沒想到「闖王密藏」里竟然藏有這麼多好東西,看來李自成在北京沒少搜刮,這是將整個北京城都搬空了。

「那麼這些東西繪制在一張羊皮上,分為四份嗎?你是怎麼得到的?除了你獻給朕的一份,還有誰有?」

面對永歷的一連串問題,劉體純將自己所知道的說了一遍。原來李自成在山海關被吳三桂和滿清軍隊打敗以後,回到北京立刻將搜刮來的金銀財寶裝上大車,派了兩千人運到了鄂北一帶,將財寶埋藏好後,殺掉了運送的兩千人,而藏寶地點被繪制成一張藏寶圖。後來李自成在逃亡中,將藏寶圖分成了三份,分別給了三個心月復愛將,其中一份給高一功,在高一功戰死後,又被傳給了劉體純。至于其他兩份,後來有一份落入了吳三桂手中,另一份不知所蹤。

听完劉體純的敘述,永歷奇怪了,信中不是說一共四份嗎,怎麼成了三份?

劉體純解釋道︰藏寶圖確實是四份,其中三份被繪制到羊皮上,還有最後一份,被刻到了一個人的身上,而這個人據說是李自成的後人。這樣為的是得到羊皮的三個部將,可以在東山再起的時候,奉李自成的後人為主,四人一起將寶藏起出,作為「復國」之用。

永歷听完,心中罵道︰這李自成可真夠狡猾的,臨死還不忘算計,不管怎麼說這「七千萬兩銀子」可是從大明首都里搶出來的,作為大明朝的當然繼承者,朕可得再搶回來!

(本書如果說前邊寫的有些亂,從第三卷開始,寫的就條理清晰,詞句明確,作為一個新作者,總是需要一個成長過程的,不是嗎?請大家支持我,繼續給力,我將盡心盡力寫好本書,加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大明永歷最新章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文閱讀 | 穿越之大明永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