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 210 【米夏埃爾】

作者 ︰ 過河老卒

21o米夏埃爾

進入三月份,德軍在佛蘭德地區和亞眠地區的活動頻繁。3月1o日,英軍飛行員在例行偵察後報告︰德軍大批部隊正在向前沿開進,隨處可見彈yao囤積點。同一天,英第三集團軍所部抓獲了兩名德軍逃兵,逃兵的說法也證實了進攻迫在眉睫。

一次協約國聯合軍事會議因此在尚蒂伊召開,法國總理兼6軍部長克里蒙梭出席了會議。只得到一個重炮團裝備和「未來三個月補足」承諾的中國遠征軍,只派出參謀長蔣方震中將參與會議,總司令石鏗以「傷勢未愈」為借口留在蒂埃里堡干自己的「私活」。

謬論!

這是克里蒙梭言後,蔣方震的第一感覺。這位法國總理拒絕6軍將領們提出的彈x ng防御戰術原則,固執地認為只有堅守一線才能守住陣地,法國的領土不能再丟失一寸給德國人。而趁機拍馬屁的法國第六集團軍司令官歇根納將軍更連狗屁都不是!

此時,蔣方震對石鏗的說法深為認同——「戰爭是一門科學,應該由這門科學的專家,也就是將軍們來主導,而非對此一竅不通或者一知半解的政客來主導。作為國家暴力機器的軍隊,作為保衛國家利益的有力武器,軍隊必須在國家戰略的制定中,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自己的意志和見解。」

沒有骨頭的歇根納不是一名真正的將軍!只是,他的部隊正好部署在中國遠征軍的前方,在很多時候,遠征軍尚需與軟骨頭將軍合作。

似乎會議的言順序是按照兵力多寡來決定的。

法軍總司令隨即作為簡短的言,把時間留給自己的參謀長和軍事地圖。

魏剛手執長長的指揮bang,指點地圖道︰「今天,德軍對香巴尼地區的蘭斯高地、愛萊特河南岸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預示著德軍將起蓄謀已久季攻勢。通過偵查分析,我們認為德軍的主攻方向正如石鏗將軍閣下在聖誕前夜所說的一樣,為佛蘭德地區和香巴尼地區。對于德國來說,1918年是困難的一年,也是決定x ng的一年。飛行員們報告,大量的列車滿載兵員從東到西,德國人要賭上最後的籌碼,希冀在以上兩個地區取得突破。他們的目的有二,其一,突破英軍防線,奪取或者威脅加萊、敦刻爾克、布倫和新港,擾1uan美國對協約國的物資、兵員補充,甚至將英國遠征軍壓迫在海峽地區狹窄的地域,加以殲滅。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德軍為此投入魯普雷希特王儲集團軍群的4、6、17、2四個集團軍,戰線從伊普雷到阿臘斯。估計,第4、6兩個集團軍的主攻方向是皮卡爾迪一線;第17、2兩個集團軍的主攻方向在克羅奇爾一線。目前可以肯定,法國北方集團軍群正面之敵,威廉皇太子集團軍群起的是佯攻,他們很可能chou調其右翼的第18集團軍從聖康坦一線起進攻,以吸引協約**分散兵力,配合王儲集團軍群的突破。」

英國遠征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威爾遜起身,舉手示意後說︰「德第18集團軍的進攻如果判定為側翼牽制x ng攻擊的話,前些天法軍總部轉達的中**總部對英第五集團軍陣線的警告就是無稽之談了。法軍方向可否就此判斷作出保證和必要的應急準備呢?我認為,第五集團軍右翼的法第一集團軍應該加強側翼兵力並接受高夫將軍的指揮,以應不時之需。」

英國人在法國人和中國人的判斷之間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論點。惹得蔣方震不禁暗罵英國佬卑鄙。

魏剛微笑道︰「德第18集團軍的攻擊力不會太強,因為我們判斷皇太子集團軍群的主攻方向是香巴尼,所以第18集團軍不會在佛蘭德地區過于逗留。」

威爾遜回座,點點頭表示自己沒有意見了。實際上,高夫將軍的第五集團軍陣線一直都很平靜,以至于英軍在經過去年下半年的艱難作戰後,把那一線作為新補充部隊和疲勞部隊的訓練、休養地。德國如果用第18集團軍全力進攻的話還需考慮增強高夫所部,可他們的目標顯然不在這里。任何有軍略常識的人都知道,德軍快堅持不下去了,他們需要奪取海港,主攻方向在北邊和中部,不在第五集團軍所處的英軍南邊戰線。

魏剛接著指點地圖說︰「我們需要英軍獨立抵抗德王儲軍的進攻,法軍主力將準備應對德皇太子軍的進攻。根據美國潘興將軍的提議,美軍可以派一個正在訓練的師前出到瓦茲河—索姆河之間。對于美軍的積極作戰行動和為協約國事業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我們表示由衷的敬意。」

稀稀拉拉的一陣掌聲後,魏剛又說︰「如果英軍能夠堅守陣線,法軍將揚去年下半年來的進攻精神,在蘇瓦松——蘭斯一線組織一次進攻,有力地策應英軍的作戰行動。為此,總司令部作出如下部署調整,預備集團軍群以中國遠征軍……」

「對不起,打擾一下。(看小說就到葉子•悠~悠)」蔣方震起身道︰「缺乏裝備和彈yao補充的中國遠征軍目前不適合調動和作戰。」

魏剛對此早有所料,實際上,他對中國人的遭遇也是很同情的!

「中國遠征軍要以最少一個師的力量開赴亞眠,隨時準備支援英軍作戰。」魏剛看著蔣方震,試圖以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傳統優勢心理」壓倒中國的參謀長。可是他失敗了,蔣方震將軍的眼神中滿是不在乎,抗拒的意味。「將軍,中國遠征軍以五個師的裝備和彈yao儲備支撐起一個師調動和作戰,沒有任何的問題!如果您對此有不同意見或者拒絕執行命令,我們只能通過貴國公使館和軍事觀察團來解決問題了。」

「我需要了解的是,裝備英國步槍、法造火炮的中**一個師,如何在亞眠得到及時的、充足的補給。」

魏剛覺得自己勝利了,乃笑道︰「這一點,我會在後續的軍需補給預令中給以解釋。」

蔣方震癟癟嘴,表示無話可說。

這一次會議,完全是法國和英國在自說自話,把尚未做好戰斗準備的美軍當做不存在,把中國遠征軍視為可以隨意分解、調配的補充力量,其他更弱小的軍隊如葡萄牙的兩個師,意大利的四個旅,更沒有一點點的言權了。

法國人的戰略判斷是正確的,可是戰術判斷能力實在太差,又受到克里蒙梭的外行影響。如果英法軍隊真的放棄彈x ng防御戰術的話,其防線被突破是必然的事!哼哼,等著看好戲吧!老子的一個師不是不動,只需動作緩慢一點就可以了。到時候一旦德軍突破英第五集團軍的防線,中國的一個師就可以就近在瓦茲河畔貢比涅地區抵御德軍的進攻。如此一來,因為貢比涅地區距離主力所在的蒂埃里堡不過4o多英里,就隨時可以得到主力增援或者增援主力。

……

石鏗把新調配來的一個第五師,又把人員和裝備劃撥給馬建蕃管轄。這種射程達到11ooo米的直射重炮作為軍級正面大縱深射擊火力是很合適的,特別是在按照地圖遂行炮兵作戰的時候。

由此,遠征軍重炮兵實際上編成了獨立的副軍級炮兵指揮部。對石鏗和馬建蕃來說,這是在戰術需要和相應戰法為基礎,編制壓制炮兵師的嘗試。這個級大規模的壓制炮兵師由兩個155加農炮團,五個155榴彈炮團為骨干力量,輔助力量是後備軍兩個師chou調人員,以繳獲德軍火炮裝備的十個獨立炮兵連,其中有15o炮連3個,1o5加榴炮連3個可以劃入重炮兵的範疇,另外四個是75和75以下口徑的山炮、野炮和前線射炮,分別編入第五師各團作為火力支持。

集中使用近2oo門重炮,在中國6軍史上是劃時代的,比馬爾梅松戰役時多出一倍有余!

蔣方震回到蒂埃里堡傳達會議精神時,已經是1918年3月13日。在其後的第一師到亞眠的命令,限于3月22日全員齊裝到達。

石鏗立即電報法軍總部,認為在目前緊張的鐵路運力條件下,第一師要先去巴黎樞紐轉向亞眠方向,三天時間根本不可能到達。因此,延誤只能是法國鐵路造成的,不應給第一師以限令時間。

兩萬六千人拖著重炮和大量騾馬,依靠一條繁忙的寬軌鐵路運到亞眠?沒有五天時間是不可能的!

法軍總部回電,要求遠征軍第一師以徒步行軍方式開向貢比涅,在瓦茲河西的艾莫爾車站登車前往魯瓦,然後折向聖米斯特,再北向亞眠。這一次,估計是法軍總部充分估計到鐵路網的運載能力和重炮的行軍度,沒有在回電中限定第一師開到時間。

既然如此,沒有攜帶重炮的第一師就慢騰騰地開拔了。第一天,他們穿過隆曼山脊,第二天到達維萊克特雷,兩天行程近第三天(3月21日)凌晨4時4o分,德軍炮兵執行統帥部醞釀已久的「米夏埃爾計劃」,突然對克羅奇爾—拉斐爾一線的英軍陣地開火,以此拉開此次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的帷幕。

這一次德軍的炮擊采用了兩種先進的炮兵戰術。

顯然是得自于馬梅爾松戰役失利的經驗教訓,德國第七集團軍一名叫普洱科夫斯基的炮兵上尉提出了準確射擊法。1月24日,德軍最高統帥部下達訓令規定部隊遵循準確射擊法,要點是︰準確判定目標和射陣地位置,計算火炮在各種狀態下的射程和氣象條件的影響,不經預先試射就突然射擊壓制敵軍炮兵和各種目標。

同樣是在遭遇中國遠征軍的強大火力打擊後,魯登道夫的炮兵助手布魯赫.米勒上校提出炮兵集中指揮組織法。在魯登道夫的極力支持下,此法被廣泛用于這次戰役。德軍龐大的炮兵部隊在戰役中分為四大部分︰第一梯隊的每個師地段上建立對付步兵的炮群,一般由迫擊炮和4omm左右口徑的輕炮組成;2,在軍一級的各作戰方面組織對付敵炮兵的炮群,炮群又根據前沿師的布置分為多個分炮群;3,在軍的地段後方和重要部分建立重炮兵的遠戰炮群和高射炮群,壓制敵軍炮火、屯兵所、指揮所、jiao通樞紐、通訊樞紐、飛機、氣球等等目標;4,在集團軍的進攻正面建立平射(加農)重炮群,用于射擊最遠的目標。

這些,都是中國遠征軍第一師在馬爾梅松戰役中炮兵戰法的粗劣放大版,卻在五個小時的炮火準備中,以大量高爆炮彈和毒氣彈給缺乏彈x ng防御準備的英第五集團軍造成巨大的傷亡,造成其第三、第五兩個集團軍司令部的電話、無線電通信中斷。

9時4o分,彌散的霧氣中,炮火準備演變為按照地圖射的徐進彈幕。與此同時,德軍充分學習了中國人的持續炮兵進攻戰法,一部分炮群開始向英軍二線陣地的支撐點和炮兵陣地。英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倉促間英軍炮兵難以在濃霧中確定射擊目標,炮火還擊的有效x ng幾乎為零。大霧也造成德軍的步炮協同產生誤差,步兵前進度跟不上彈幕推進度,英軍的許多火力支撐點也並未被徐進彈幕摧毀,而德軍的隨進炮兵又不能及時現這些火力點,造成德軍大量傷亡,推進緩慢。在德軍部隊中,唯有全軍先采用滲透突擊戰術的第18集團軍,以突擊隊作戰方式迅挺進。

11時,霧氣消散,德軍航空兵傾巢出動,把英軍航空兵打了個措手不及,完全控制了戰場上的制空權。接著,座艙加厚了鋼板的強擊機登場,向英軍陣地上的機槍巢、炮位掃射、投彈,配合己方步兵快推進。

戰至日落,德軍17、第第五集團軍的防御地段上推進6公里。

第二天,英第三集團軍在司令官朱利安.賓爵士將軍的指揮下頑強抗擊德第第2集團軍的側翼進攻,在德軍側翼攻擊度加快之後,朱利安.賓將軍下令部隊離開康布雷突出部,後撤三公里。至此,去年康布雷戰役的成果完全還給了德國人。

英第五集團軍在21-23日遭受巨大損失,大量部隊在一線陣地被德軍炮火消耗,側翼部隊和增援部隊也遭到德軍炮火襲擊和攔阻,整個集團軍1uan作一團,幾乎失去了有效戰斗力。若非第一天進攻的大霧幫助,這個集團軍多半就會被德第2集團軍側翼殲滅。此時,無法守住陣地的第五集團軍與右鄰的法國第一集團軍之間,出現了一個大約十英里寬的缺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腕最新章節 | 鐵腕全文閱讀 | 鐵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