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 206 【後方定心丸】

作者 ︰ 過河老卒

206後方定心丸

第七個年頭前夕,瀘永特區專署召開「瀘永特區經濟工作總結茶話會」,以川省商界領袖宋育仁老先生和江浙滬赴川投資帶頭人朱志堯先生為首,川、內外投資者皆推選代表參加。

四川陸軍檢閱署、瀘永鎮守使署也由董鴻勛、楊森為代表參與其會,並首先由董鴻勛中將介紹遠征軍作戰情況和四川軍政局面。

隨著駐川滇軍大部改編為遠征軍赴歐作戰,四川軍政局面開始走上平穩的軌道。又因全省財稅的大頭鹽稅抓在董鴻勛手里,這位擁兵四萬余眾的陸軍檢閱使實際上成了督軍、幫辦、省長頭上的「太上皇」,成為穩定川局的砥柱。由此,四川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外省投資隨著美國借款的大量流入也紛至沓來。

當然,因為重工業和軍事工業投資額度大、周期長、見效慢,所以除卻如朱志堯這樣本來就傾心于國防工業建設的人士外,大多投資都集中在輕、紡、化、食品加工以及金融方面。

截止12月上旬,在瀘永特區專署工商局注冊的公司、工廠就有一千六百多家。其中比較大型的有︰

江津本地士紳以張邦嘏老先生為首的r u類聯合加工廠和罐頭食品廠,投資額四十余萬元,主要解決因特區生豬預購政策而在農村大為興旺的生豬養殖的銷路問題,以及川南特產柑桔的深加工。預計到明年中,四川出產的紅燒豬r u罐頭和桔子罐頭就能作為軍需品運到法國,首先滿足遠征軍的需要。

宋育仁先生召集重慶、永川士紳,在瀘永特區專署的大力協助下,取得美國南方鋁業的技術支持第一家中美合資企業——永川電解鋁廠已經籌組完畢,即將在ch n節過後破土動工。在此項目中包含了三個子項目,即專用火電廠、電化溶劑廠和鋁廠。總投資額達到驚人的兩百零八萬元,美國南方鋁業投資三十萬美元,折合銀洋六十萬。宋育仁老先生也因此成為瀘永商會主席。

其實,電解鋁廠的產品除準備出口歐洲大部分外,還有一部分由軍工來消化。今後的照明彈、燃燒彈需要大量鋁粉,今後的飛機制造需要鋁材,今後的軍事裝備也需要這個東西減輕裝備重量、提高野戰x ng能。當然,民用市場的需要也不可小視。反正宋育仁先生看到的是鋁材和自己在珞璜的玻璃廠結合後,建築m n窗這塊市場大有可為。因為,瀘永特區的城市化速度相當驚人,在德國村、美國村的影響下,新式建築、新式建築材料的需求大幅度提高。

瀘州——自貢一帶的產業投資集中在化工和化工周圍產業上。天化公司最大量的出產是食鹽,其中很大一部分運到珞璜電化廠,以飽和食鹽溶液電解鹽酸,其中得到很多副產物,比如氫氣可以用作合成氨的原料,合成氨在提供軍用之外,還可以制成f i料。氮f i廠、磷f i廠、鉀f i廠……如雨後ch n筍一般出現。

敘州也不甘落後,菱鐵礦和豐富的無煙煤產出,源源不斷供給瀘永工業所需。瀘永特區專署以老套的「官商合辦、官督商辦」的法子,投資五十萬元,在敘州地方集資一百多萬元,準備引進美國的煤礦采掘設備和管理辦法,一旦建成投產,就能初步形成地方工礦產業經濟的主要支柱。

本地如此,外省資本的投入更是能以「狂熱」來形容。

立足于四川農村較為普遍的養蠶業,有著國民黨背景的大商人張靜江在重慶投資三十萬元,招引商股三十萬元建繅絲廠,所產生絲一半用于出口,一半用于軍工。遠征軍裝備了大量重炮和榴彈炮,發sh y o包裝用優質生絲由此能完全本地供給。

滬商姚錦林原本打算在上海南市投資一個水泥廠,卻在朱志堯兄弟的鼓動下到瀘永特區考察之後,立即拍板將水泥廠建在珞璜工業區。江津有的是優質石灰石,綦江、敘州有的是優質無煙煤,加上朱志堯、朱季琳兄弟投資的火電廠提供動力,還有瀘永特區城市化勢頭,基礎設施中的學校、堤壩、水庫、道路、橋梁……一個年產20萬噸的水泥廠哪夠用呢?因此,看到市場前景驚人的姚錦林又在上海奔走、鼓吹,在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幫助下,募集一百六十三萬元,借貸三十五萬元,籌建年產六十萬噸優質水泥的「聯合江津水泥廠」。目前已經破土動工,到明年第一座窯爐運轉之後,可望結束瀘永特區建設完全依靠唐山水泥和日本水泥的局面。

建材項目中還有朱志堯從求新分拆出來的煉鋼廠,目前已經出產民用鋼材,年產一萬余噸,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只是周仁負責的鋼鐵廠即將投產,加上朱家的產業分布實在太廣,資金調度一時不就手的朱志堯兄弟只能暫緩煉鋼廠的擴大。還有一個原因是,石某人曾經拍過胸口,在歐戰之後會從德國搞到大量廉價設備和廉價的技術人員。那就……等唄!

朱家兄弟的產業主要集中的航運、動力機械、造船、發電和電燈、電器、電機廠。這是朱家的傳統優勢項目,移殖到四川來是又快又好。珞璜火電廠的提前投產、航運業的興旺發達,已經讓兩兄弟鼓足了勁頭。按照石鏗給朱家的產業規劃,他們的錢不會輕易分流出去了,動力機械搞掂之後,朱迎生隨遠征軍回國之後,將來的飛機制造廠和汽車制造廠兩大項目,還需要砸大量的銀子進去吶!

工業實業的大投資,帶來的社會的大擾動,這種擾動是極其良x ng的。對于四川社會的主體——農村來說,農民或者雇農們有了大量生財之道,開始從封閉的小農經濟社會轉向大流通的新型農、副、服經濟。

養蠶、j 、鴨、鵝、豬、羊、牛,農村的婦nv稍經點撥人人都會;進工廠、礦山做工,有瀘永專署工商局規定的最低薪酬標準,每天一百文錢,一個月下來起碼也是十個大洋的進賬,還能在特區專署和工廠聯辦的夜校學文化,在工廠接受職前培訓。工廠、礦山相對瀘永特區近五百萬人口來說畢竟還少,可建設工程多啊!年輕有一些文化的可以去投軍當工程兵,有體力的可以參加建築隊進城承包土石方,體力稍差的可以在城里或者工地上擺個飲食攤子,或者把農村的土產n ng到城里來賣,實在不願意離開婆娘孩子太遠的,還可以就近參加堤壩、水庫修築……只要肯動一點點腦子,只要不是懶漢子,在當前的瀘永特區,一年下來不愁掙不到一百塊大洋!就算是老老實實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有軍調糧庫實施的保護x ng收購價,農民也吃不了虧!

農村的第一批有錢人,無非是在前年接受生豬預購合同而大量養豬的江津農戶,他們的收益讓農村出現了養豬專業戶,在荒山上隨時可以見到豬兒滿山跑、嗷嗷叫的景象。

工業、農副業的興旺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商業的繁榮又反哺了工農業建設的投入。經濟良x ng循環已經開端,瀘永專署除了扶持之外,唯一的調控手段就是遍布各縣乃至重要鄉場的開發銀行。

陳光甫在遇到石鏗之前,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事業會在四川步入輝煌。一元開戶、送貸下鄉、專向扶持、工礦融資、政策x ng調節……這個官商合辦銀行儼然成為瀘永特區的「中央銀行」,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隨著經濟的逐步轉型和各行業發展,民眾收入的顯著提高,還有美國借款的轉入,開發銀行截止目前,存款余額達到一千四百萬元。下一步就是憑借開發銀行的良好信譽和硬通貨儲備發行紙鈔了。

各方情況一匯攏,各方投資者的信心大增之余,丁懷瑾和王翰達也清楚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了。

最為急迫要辦的事情有四件。

第一,與軍方攜手舉辦軍工科技研究院,把各廠僅有的技術力量整合起來,一個重點項目一個重點項目地予以解決。

第二,引導圍繞主要產業的周邊產業投資分流,避免重復投資和短期x ng的逐利x ng投資。比如繅絲、棉紡,隨著歐戰的推進,如果戰事如石鏗所預測一般在1918年底結束的話,國際市場對生絲的需求就會大幅度降低,在日本生絲的壓制下,中國生絲很難在國際競爭中存活下來。棉紡業、米面油加工業也將面臨同樣的困境。因此,瀘永特區的工業布局在考慮國際環境變化和國內可利用資源、成品的基礎上,除了新建自己的被服廠之外,已經不準備鼓勵、融資支持此類投資。由此,大量的社會游資可以引向ji o通、城市建設、電力供應、礦山開采、冶煉和中、高等教育。

第三,進一步動員農村富余資金和勞動力進城投資或者務工,解決工業生產對資金和勞動力的需求。對不願意投入工業的農村資金,可以根據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現實情況,逐步引入機械化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解放勞動力。由此,還要解決城市規劃、建設以適應越來越多從瀘永特區之外涌來的人ch o。內戰越厲害,瀘永特權的建設越好,從外省擠入瀘永特區的老百姓就越多。當今中國誰都清楚一個事實——瀘永特區是遠征軍的根本之地,各方勢力誰也不敢輕動一根手指,因此最為安全。

第四,大量遠征軍陣亡將士和傷殘官兵的撫恤、贍養,軍屬、退役軍人的安置,烈士遺孤的培養、教育和今後的就業問題。應當ch u選適宜項目,以專署和軍方共同投資建設榮軍工廠、農場和服務x ng產業,確保四川社會不因為數達十多萬人遠征軍歸國而產生動d ng,也確保在社會上樹立從軍光榮的信念。這些事兒,依靠北洋政f 和南方軍政f 不可能辦到,丁、董二人也從未指望過南北政f 會伸手相助。

總而言之一句話,中國經濟和社會的改觀其實是有辦法的,只是中央、地方政f 和政治黨派們沒有專力于此,而是把j ng力放在政治體制的爭論和黨派、個人利益爭奪上。一大群真正想以實業救國、經濟救國、教育科技救國的有識之士難以在瀘永特區之外找到立足之地,得到強有力的支持,這就造成這些人才自動地向瀘永特區匯集的現象,也因此促進了瀘永特區的快速發展。

1917年底的瀘永特區,可以說基本上集中了中國社會的j ng華分子,其中以卸任教育總長而籌建重慶大學的範源濂為突出代表。他在西遷入川的上海大同學院基礎上,聯絡北京、湖南教育界人士,又得好友蔡元培、嚴修以及教育界前輩馬相伯等人的鼎力支持,聚集各方教育界人才于重慶,舉辦綜合x ng的重慶大學。又因周仁和中國科學學社諸位成員回國在即,附屬于重慶大學的理工學院是當然的重點,得到瀘永特區專署和四川陸軍檢閱使署的資金、人力支持,更得到美國庚子賠款助學基金會的認可和部分師資的援助,使重慶大學與清華大學一樣,成為留美預備大學。

茶話會在掌聲中開幕,在掌聲中進入高ch o,又在掌聲中結束。

就在結束茶話會的當口上,珞璜工業區又傳來喜訊,隸屬于瀘州天化公司的電化廠總工程師吳蘊初先生試制成功民用產品——味j ng,並找出廉價的工業化生產辦法,建立起一套生產流程,馬上就可以在電化廠設備基礎上,再行投入少量資金,就能量產味j ng,與日本的味之素展開市場搏殺。

丁懷瑾和董鴻勛略一商議,大筆一揮,三十萬元啟動資金由開發銀行負責撥支。可以預見的是,以瀘永特區為靠山的中國味j ng,勢必將日本產品擠出中國市場。

喜訊造就的興奮勁兒還沒過去,在招待宴會上,董鴻勛又宣讀了剛剛收到電報。這是石鏗從法國蒂埃里堡的總司令部給總結會發來的賀電,其意義在少數知情人士心目中不僅僅是表揚實業和經濟建設成果這麼簡單,而是以「自身安好」給心懷惴惴的眾人服下一顆最具效力的定心丸。

只要石鏗在,瀘永特區、四川乃至全中國就有希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腕最新章節 | 鐵腕全文閱讀 | 鐵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