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一百三十一章 藍海壯大之二

作者 ︰ 水飛雲

這是華夏大陸《大公報》的記者藍田玉。由于藍海國的強勢崛起,華夏子民們對藍海國很感興趣,所以《大公報》專門開闢了一版,報到藍海國相關的內容,藍海外交部新聞組也很樂意有人幫助自己免費宣傳。因此也往往釋放一些「秘密新聞」給《大公報》。這也導致了《大公報》發行量大增。藍田玉就是負責這一版面的記者之一。

這些記者在不斷報道藍海國的戰績和擴張的同時,也對藍海國的國家領導人生出了興趣。藍田玉和另一名記者決定搜集藍海國領導人的相關成長信息,想必能獲得那些讀者更好的關注。

藍田玉從大陸來到馬達加斯加島,對藍海國的各位領導人近距離接觸。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在面對面采訪完藍海國的幾位領導人之後。藍田玉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事實︰藍海國的領導人都是單身!藍田玉又側面求證,最終肯定,藍海國的6位領導,全部是單身而且並沒有要結婚的意思。只有齊之洋有一個兒子,其他人居然沒有子女。

這條消息一經在報紙上披露,不僅華人世界熱議,連西方世界的各國都在八卦為何藍海國領導都不結婚,雪片樣的美女照嘩嘩的寄向藍海國新京市。這令向華宇在一次會議上鄭重其事的向各位領導道歉。不過還是程建中開通,笑呵呵的說︰「啊呀,小向,這下要看你的水平了,我們的幸福生活都在你的手中了。」

「以後我們應當吸取此次的教訓,避免接受采訪,我們的身份不宜做過多的宣揚。另外,小向,設法完善我們的出身。」齊之洋在笑過之後,也給向華宇布置了這項任務。

其實這是一項非常復雜和艱難的任務。護航艦隊有997人,所有人都需要一個比較合適的出身說法。雖然很多人都懷疑藍海國的這支艦隊來源,但是那時候南洋是日軍佔領區,無法尋根溯源。現在這些地域都歸藍海國了,必然有人會尋找英雄們的足跡。到時候,全部結果都是「查無此人」,那豈不是要了人命。所以齊之洋才這麼安排向華宇。

不過,藍海國政府不做任何解釋,這未婚風波,也就隨著後期戰事緊張,藍海國大舉進攻東南亞而漸漸的平息下去,人們的關注點已經轉移到藍海國的不斷登陸和擊敗日軍上面了。雖然某些有心人和有心的組織在繼續尋找答案,但是大多數民眾已經慢慢淡忘了這件事情。不過向華宇還真的在許多美女們的自我推薦中,挑選了一大批身家清白的,準備給未婚的軍官們介紹。安全部差點就成了婚介所。當然這只是戰爭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不過這也無形當中將藍海國的名聲在世界範圍內擴散。藍海國趁勢廣做宣傳,吸納各路人才加入藍海國的建設。

大量的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的加入,反過來也更加促進了藍海國的工業發展。重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輕工業的發展,藍海國優勢的制藥業和食品加工業已經打響了牌子。但是由于缺乏機器設備,其他輕工行業卻遠遠落後于其他工業國家。尤其是紡織業、生活品,藍海國一直在進口。

此時重工業的發展水平已經到了能自行制造絕大多數設備後,藍海的輕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雖然由于時間上的原因,這些輕工業工廠大部分處于建設階段,還沒有投入生產,但是可以預見,1946年的藍海輕工業必將帶動整個藍海經濟。馬達加斯加島上豐富的棉花資源,莫桑比克的資源、附近的群島上的資源,都是輕工發展的基礎。同時藍海國擁有13個地區的管理權,目前具有的市場也是非常廣闊的。所以藍海政府在1945年,投入了絕大部分精力進行了工業化建設。不僅加大了對優勢行業的資金投入,還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和各國的資金投入到藍海國的工業化進程當中。

在新上海成為工業基地之後,藍海又準備建立圖利亞拉作為輕工業基地,圖利亞拉是馬達加斯加西南部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西部草原和南部平原的交接點,大量的經濟作物和人口也是被選作輕工業基地的原因。同時附近有薩卡拉哈煤礦和烏尼拉西河,能源和交通都沒有問題。而且前期對圖利亞拉港也進行了擴建。完全適合擔當工業基地的要求。藍海國已經完全做好了戰後用工業品佔領非洲市場額打算。

重工業、輕工業的框架已經基本達成。在1945年,藍海國還注重發展了軍事工業。這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

目前藍海國已經完成了護航編隊海軍陸戰隊和特戰部隊武器的當代化,對其中的高強度塑料和高分子材料用鋁合金和鈦合金來代替。對電子設備和高精度的光學設備,則是采取了必要的降級。

其中主戰坦克中最關鍵的柴油機技術已經攻克,其實說攻克,主要還是仿制,從44年開始對現有歐洲國家的柴油機進行仿制,並且按照維修大隊的維修技師的經驗進行更改。不過坦克用柴油機驅動,這比現有國家的汽油機坦克,在設計思路上已經提高了一個檔次。

其次是鋼材質量。由于藍海國在阿曼有充足的錳礦,所以對44年7月的設計進行了修改。藍海新京大學,軍事裝備研究小組采用的主裝甲是高錳鋼裝甲。主要成分是鎳鉻錳合金鋼,對破甲彈防御有很好的效果。並且采用了現代先進的復合裝甲的模式,采用的是縫隙裝甲。主要參數是參照63A主戰坦克的設計,但是其附屬設備遠遠沒有達到63A的設計。其實就是去掉了先進科技的63式坦克。到45年4月,已經生產了樣車3輛,在阿曼、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各種地形和氣候條件下進行了測試。45年8月藍海國正式開始生產45式坦克。到45年年底,藍海一共生產了15輛45式坦克,這起始的15輛坦克被編成了軍校中的訓練車,培訓坦克指揮人員,所以並沒有投入現役。但是這15輛戰車意味著藍海國已經能獨立自主的設計和生產坦克這一大利器了。

裝甲運兵車的設計和生產,比坦克簡單多了。搞定了內燃機後,藍海國按照90裝甲車的模式,生產了100多輛裝甲車,分別配給了海軍陸戰隊第一旅和陸軍的裝甲第一師。

內燃機的仿制成功,不經為坦克生產鋪平了道路,也影響了戰機的生產。雖然噴氣式發動機的設計思路與內燃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仿制成功不僅包括設計思路,還包括生產技術能力,加工能力。後者了解噴氣式發動機原理和實際駕駛經驗的護航編隊成員的幫助,科技部大力攻關,已經完成了發動機的設計和飛機的設計,正在加緊生產樣機。按照藍海國的計劃是在46年年底完成樣機生產,開始試飛。

不過藍海國並沒有放棄蚊式飛機的生產。這種輕巧、高速的螺旋槳飛機,對地支援還是不錯的,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轟炸地面目標和海上目標有著很大的優勢。尤其是藍海放棄了基本的空戰武器,轉而對重點部位進行加強之後。「蚊式」飛機已經成為了藍海國的主力轟炸機。

由于未來管轄的地域很廣,戰機的需求將很大,所以F4F和蚊式飛機這兩條生產線將持續生產,將來完全可以將之改裝成海岸偵查和警戒飛機。所以藍海國生產了大約300架蚊式飛機和70架F4F飛機,這些飛機被配備到了阿曼和吉布提附近。

東風I型導彈設計了2種型號,一種是在新加坡發威的短程導彈,射程在200公里。定型為東風I型d。另一種是射程達到500公里的中程導彈,定型為東風I型c。這種中程導彈藍海也秘密生產了20枚。短程導彈生產了較多,除了用于新加坡戰役的100枚外,還生產了50枚,但是這50枚作為儲備留在了新上海市,並沒有配置到交戰區。

對于用于發射衛星的洲際火箭和將來發射核武器的洲際導彈。藍海國進入了實際設計階段。由于科研人員力量的不足,雖然有現成的理論,但是具體的細節落實,沒有人來做。如果想按照發展衛星和洲際導彈的4410工程的計劃按期完成,還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加入研究隊伍。也就是說,進度已經落後于4410工程的計劃了。

最關鍵的導彈制造工業理所當然的受到了藍海國政府和軍方的重視。和導彈制造相關的化工原料廠和生產制導零部件的工廠都是國家直接控制的軍工企業。所有需求和材料一律優先供應。尤其是鋁合金和化工@硝@基@甲苯類物品。

至于子彈、炮彈、步槍、機槍、沖鋒槍等各類輕武器的制造。按照齊海軍的說法,我們大開金手指,抄襲就好了,特殊材料用現有能替代的材料替代。替代不了的就暫時放棄這種武器。輕武器完全是按照海軍陸戰隊的武器進行抄襲的。設計上沒有什麼難題。生產上解決了加工機械之後,也沒有了什麼困難。所以45年10月開始,藍海國開始生產自己的制式武器。當然,由于藍海國目前的武器是美式裝備。也比較先進,所以藍海國並沒有將生產出來的武器配備給各部隊,只是在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第三團進行了實驗性質的使用。以求獲得實戰經驗,尋找出優缺點。

重武器的設計和制造也是一樣。坦克、火箭的設計藍海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其他的火炮類重武器的設計大多數是采用的現成的東西。眾多的軍迷手中有大把的先進的重武器的結構示意圖。甚至有些武器使用的材質都被記錄了下來。只有制造工藝沒有。但是這些數據大大節省了藍海國設計人員的精力。有了這些東西,一個剛畢業的材料系學生和機械制造系的學生,外加一名經驗豐富的士兵就可以完成基本的設計和圖紙。所以像後世著名的迫擊炮、、加農炮、榴彈炮、步兵炮、反坦克炮以及自行火炮

86式155毫米加農炮(以下型號均是後世華夏共和國使用的型號)、A021式155毫米加農榴彈炮、80式57毫米自行高炮、M-80式273毫米火箭炮、國產37毫米雙管自行高炮等先進的國產火炮,首先被設計和制造出來。這些大威力,遠射程的火炮將是未來藍海國陸軍最主要的力量之一。雖然這些火炮不是軍迷手中最先進最優秀的火炮。但是由于國產的東西,適合現有系列武器的制式和一般要求。

這幾類火炮,加上陸軍用的重機槍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85式12.7毫米高射機槍,都是藍海國在45年試制成功的。這些輕重武器基本上都被藍海國定義為45式,輕武器以Q打頭,重武器以Z打頭。其余的分類均按照後世華夏共和國命名標準進行命名。

阻擊步槍雖然也算重武器之一。但是這類武器連同輕武器一起生產線生產基本元件,然後進行裝配。這樣東西,海軍陸戰隊特戰大隊,有的是樣品。不過由于特戰大隊用的阻擊步槍有許多工程塑料和樹脂材料的零件,所以當代化比較困難。所以還是采用了當代步槍+瞄準系統的方式生產了極少一部分。

隨著藍海國能生產的陸軍裝備的種類的不斷增多,藍海軍方學習後世的做法,成了了總裝備部,統一負責計劃、協調生產這些裝備,並且負責武器設備的研發和改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